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首页 > 经典句子 > 四年级下册经典诵读孟子-集合37句

四年级下册经典诵读孟子-集合37句

时间:2023-05-01 19:33:27

四年级下册经典诵读孟子

1、公孙丑上

2、此外,孟子也十分重视学习环境,置学子于优良环境中,施以自发的教育,方能成功。孟子学说对后世的影响启发未明理学。孟子提出“内圣之学”指出人的天性是善良,只要每人扩充善性,压抑物欲之性,自身反省。这种内省的修养方法,成为后世儒家思想的主流。程颢、程颐、陆九渊、王阳明等宋明理学家,都是继承孟子这方面的学说。

3、读《孟子》的好处:

4、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孟子的“性善说”,主要发挥孔子“仁”的观念。孔子中的“仁”缺乏了理论基础及尚未解释“道德价值根源”的问题。因此,孟子要建立“道德价值根源之自觉心”,认为善是人的基本自觉,这种自觉是表现于恻隐、羞恶、辞让及是非四端。“四端”说明道德价值的自觉,是与生俱来的。

6、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8、(毛诗序)44学无止境。

9、对曰:“有所失,复得。”

10、(孟子)50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1、“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12、“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13、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14、(荀子)4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5、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16、“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

17、其母/引刀/裂其织,曰:“此织断,能复续乎?”

18、梁惠王上

19、公孙丑下

20、《孟子》的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同时又精炼准确。作为散文,《孟子》长于论辩,更具艺术的表现力,具有文学散文的性质。其中的论辩文,巧妙的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孟子得心应手地运用类比推理,往往是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的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如《梁惠王下》。

21、梁惠王下

22、(荀子)45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23、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

24、“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梁惠王上》

2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26、“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孟子·公孙丑上》

27、“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

28、【名篇】

29、【名句】

30、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四年级下册经典诵读孟子

31、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3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33、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3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35、孟子认为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提倡人格和道德教育。他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而且,孟子认为修养是求学的基点,但又认为人善性,是无法从外在培养(教育只可起感化作用),最终都要凭自己的思考来达致。修身方法上,主张自由发展,因势利导。

36、(孟子)

37、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