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首页 > 经典句子 > 张衡二京赋班固两都赋展现了京都赋怎样的面貌

张衡二京赋班固两都赋展现了京都赋怎样的面貌

时间:2023-09-29 11:37:00

张衡二京赋班固两都赋展现了京都赋怎样的面貌

1、赋的风格是大赋、小赋、骚体赋相辅相成。特征是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韵散兼行,对诸种文体兼收并蓄,形成一种新体制。

2、《七发》是汉代辞赋家枚乘的赋作,有浓厚的黄老道家色彩。作品的主旨在于劝诫贵族子弟不要过分沉溺于安逸享乐,表达了作者对贵族集团腐朽纵欲的不满。此赋是汉大赋的发端之作,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它以主客问答的形式,连写七件事的结构方式,为后世所沿习,并形成赋中的“七体”。

3、早期重要辞赋作家是贾谊,他的代表作品是《吊屈原赋》和《鹏鸟赋》。两赋均有兮字,楚辞向辞赋转化的痕迹非常明显,抒情性也较强,被称为“骚体赋”。到景帝、武帝时期,出现大赋,枚乘的《七发》是汉代大赋形成的标志。

4、后来张衡《二京赋》、左思《三都赋》,在形式上皆颇受其影响。

5、两汉叙事散文

6、两汉故事赋或讲述鸟兽故事,或敷演历史传说,或再现生活场景,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世俗民众的思想感情与审美情趣,其生成及传播方式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这些赋作包孕着戏曲、小说等多种文学要素,其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鲜明,语言的个性化与通俗化,都形成了汉代文学中特异的存在,从而对中国文学尤其是俗文学的发展演进有过不小的影响。

7、楚辞体作品在汉代没有新的发展,许多作品都是在摹仿《离搔》、《九章》。汉代盛行解读楚辞的风气,文人对屈原一往情深。楚辞重在咏物抒情。发展中慢慢与新体赋合流,总称为辞赋,楚辞被称为骚体赋。

8、两汉文学的主要形式是散文、赋、楚辞体、乐府诗。

9、贾谊之后的政论家是晁错,他是景帝的老师,对于当时出现的社会问题有清醒的认识,最著名的论文是《论贵粟疏》,逻辑谨严,有很强的说服力,但缺乏文采。

10、《两都赋》是汉代文学家、史学家班固创作的大赋,分《西都赋》、《东都赋》两篇。据其自序,自东汉建都洛阳后,“西土耆老”希仍以长安为首都,因作此赋以驳之。

11、大赋的结构特点是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篇末点题,微有讽喻。实际的效果是“劝百讽一”。大赋的代表作家是司马相如,代表作是《子虚》、《上林》二赋。大赋气势恢弘,语言张扬,气魄壮观,显示出大汉王朝的蓬勃气势。

12、贾谊是汉初最重要的政论家,《汉书•艺文志》记载贾谊著有散文五十八篇,其作品大致可分三类。一类是专题政论文,一类是就具体问题写的奏疏,一类属于杂论。《陈政事疏》系统阐述自己的治国主张,表现出敏锐的洞察力和对于长治久安的远见卓识。专题政论文的代表作是《过秦论》三篇,分别指出秦始皇、胡亥、子婴的过失,其中上篇最精彩。运用夸张铺陈的笔法,渲染秦帝国的辉煌强盛,再急转直下,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写其迅速土崩瓦解的衰颓,然后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

13、(1)骚体作品的代表,如班彪的《北征赋》、冯衍的《显志赋》、班固的《幽通赋》、张衡的《思玄赋》、蔡邕的《述行赋》等。这些作品,或纪行以发感慨,或述志以见情怀,抒情意味浓厚。

14、东汉时期,辞赋创作仍然有骚体和赋体两种类型。

15、枚乘(?~前140),字叔,西汉辞赋家。汉族,秦建治时古淮阴人。枚乘因再七国叛乱前后两次上谏吴王而显名。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辞赋,《汉书·艺文志》著录枚乘赋九篇

16、两汉叙事散文在文体上有较大发展。《史记》创立了纪传体史书的新样式。《汉书》继承了它的体例,并使之完善。《吴越春秋》强化了史传作品的文学性,是历史演义小说的滥觞。东汉时期还出现了碑文,是品核人物风气推动下的新文体。马第伯的《封禅仪记》是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游记。汉代政论文承先秦诸子散文的余绪,在形式上没有大的突破。4.诗歌

17、《两都赋》是东汉文学家、史学家班固创作的大赋,分《西都赋》《东都赋》两篇。据其自序,自东汉建都洛阳后,“西土耆老,咸怀怨思,冀上之眷顾,而盛称长安旧制,有陋雒邑之议。故臣作《两都赋》,以极众人之所眩曜,折以今之法度”希望仍以长安为首都,因作此赋以驳之。

18、枚乘(?一前140),字叔,西汉辞赋家。其代表作《七发》见于南朝梁萧统《昭明文选》,是一篇讽喻性作品。赋中假托楚太子有病,吴客前去探望,以互相问答的形式构成八段文字。作品的主旨在于揭示贵族腐朽生活的戕害人身,提出了应进用文学方术之士的主张。

19、乐府诗风格承载先秦诗歌样式,但又有其鲜明的特点,如有了新的诗歌样式—五言诗。楚辞体作品仅仅是模拟屈原的作品,在风格和特征上几乎没有变化,因此渐渐衰落。

20、(2)赋体创作则出现明显变化,东汉初期赋家继承前汉司马相如、扬雄的赋风,以京都为题材,创作铺张扬厉的大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是其代表。到东汉中期以后,以张衡《归田赋》为发端,赋体创作向着贴近现实人生、篇幅短小和抒情言志的方向发展。

21、张衡二京赋班固两都赋展现了两座城都的繁华

22、两汉文学的主要形式、结构与特征

23、四言诗在汉代继续沿用,但不在居于主导地位,汉代出现了五言诗。五言诗在西汉多见于歌谣和乐府诗,文人五言诗在东汉大量出现。东汉的五言诗已经成熟,叙事诗有《孔雀东南飞》,五言诗抒情诗的典范是《古诗十九首》。西汉已出现大量七言诗,附属于汉赋的七言诗通常是句句用韵,反映了早期七言诗的特点。

24、汉代的文学主要有辞赋、政论散文和乐府三种。汉代辞赋的发展如下所述:

25、《西都赋》由假想人物西都宾叙述长安形势险要、物产富庶、宫廷华丽等情况,以暗示建都长安的优越性;《东都赋》则由另一假想人物东都主人对东汉建都洛阳后的各种政治措施进行美化和歌颂,意谓洛阳当日的盛况,已远远超过了西汉首都长安。后来张衡《二京赋》、左思《三都赋》,在形式上皆颇受其影响。

26、标志着汉代散体大赋正式形成的典范作品是枚乘的《七发》

27、两汉文学主要形式、风格、特征

28、是汉颂。

29、枚乘《七发》的出现,标志着汉代散体大赋的正式形成。

30、被韩愈称为“后汉三贤”的王充、王符、仲长统都有专书传世。王充著有《论衡》、王符著有《潜夫论》、仲长统著有《昌言》。三人虽然不是文学家,但对于文学各有一些独到的看法,值得一读。

张衡二京赋班固两都赋展现了京都赋怎样的面貌

31、《七发》辞采华美,气势壮观。《七发》的出现,标志着汉代散体大赋的正式形成,并影响后人的创作。并且赋中形成了一种主客问答形式的文体——“七体,’。

32、西汉前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政论散文,最突出的代表是陆贾、贾谊和晁错。陆贾前后向刘邦上十二篇文章,后来结集成书,即《新语》。文章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以儒家思想为主导,语言精练,逻辑性强,有很强的说服力。

33、但大赋文字艰涩,内容空虚,大赋没有很好流传,与这种文风有很大关系。东汉开始兴起京都赋,班固《两都赋》是早期代表作。其后张衡的《二京赋》也很有名。东汉后期,文人多怀才不遇,故抒情小赋应运而生。班彪的《北征赋》,张衡的《归田赋》,蔡邕的《述行赋》都很著名。但此类作品当推汉末赵壹的《刺世疾邪赋》。该赋语言犀利尖锐,对于当时黑暗政治给予了严厉的批判。

34、其后,王褒的《洞箫赋》,扬雄的《长杨赋》、《羽猎赋》、《甘泉赋》、《河东赋》比较著名。

35、其中散文风格多样,有历史散文、政论散文。其特征为别为前者开辟了新的文体样式,以人物为中心来记叙历史。而政论散文则主要继承先秦散文的模式,但是却有所发展,散文结构更加严谨质实。

36、赋是汉代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它借鉴楚辞,、战过纵横之文主客问答的形式,铺张恣肆的文风,有吸取先秦史传文学的叙事手发,将诗歌融入其中。赋有传统的四言,又有新兴的五言和七言。它的文体来源广泛,是一种综合性文体。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新体赋的形成。司马相如的作品代表最高成就。西汉后期新体赋的主要作家是扬雄,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两京赋》是东汉新体赋的两篇力作。张衡的《归田赋》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2.楚辞体作品

37、《西都赋》由假想人物西都宾叙述长安形势险要、物产富蔗、宫廷华丽等情况,以暗示建都长安的优越性;《东都赋》则由另一假想人物东都主人对东汉建都洛阳后的各种政治措施进行美化和歌颂,意谓洛阳当日的盛况,已远远超过了西汉首都长安。

38、《两都赋》是东汉文学家、史学家班固创作的大赋,分《西都赋》《东都赋》两篇。据其自序,自东汉建都洛阳后,“西土耆老,咸怀怨思,冀上之眷顾,而盛称长安旧制,有陋雒邑之议。故臣作《两都赋》,以极众人之所眩曜,折以今之法度”希望仍以长安为首都,因作此赋以驳之。《西都赋》由假想人物西都宾叙述长安形势险要、物产富庶、宫廷华丽等情况,以暗示建都长安的优越性;《东都赋》则由另一假想人物东都主人对东汉建都洛阳后的各种政治措施进行美化和歌颂,意谓洛阳当日的盛况,已远远超过了西汉首都长安。后来张衡《二京赋》、左思《三都赋》,在形式上皆颇受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