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首页 > 经典句子 > 唐宋描写春雨的诗句-集合44句

唐宋描写春雨的诗句-集合44句

时间:2023-09-13 09:02:20

唐宋描写春雨的诗句

1、此诗首见于南宋初年《锦绣万花谷》注明出唐诗,后依次见于《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明托名谢枋得《千家诗》、清康熙《御选唐诗》。《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过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附近有杜湖、东南湖等胜景。

2、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3、诗人想着,便向路旁的牧童打听。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远处一指――哦,在那开满杏花的村庄,一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正在招揽行人呢!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5、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消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6、带雪梨花三月天,随风纸幡千家坟。

7、延伸:杜牧是唐代文学巨匠之一,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风靡一时,至今仍被人们广泛传颂。

8、不知香烛何处有?小鬼遥指仙鹤村。

9、路上行人欲断魂。

10、借问:请问。

11、这首诗是唐朝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2、孤寡老汉长空月,寂寞小巷渺无人。

13、该诗是唐代杜牧的《清明》。

14、同时,这首诗的内容也启示了人们面对困难时的应对方式,是一份人生智慧。

15、全诗如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该诗是晚唐诗人杜牧写的,诗名就叫《清明》。明是祭奠亡人的节日,与其他节日相比,它凝重、阴郁、忧伤。诗的前两句正是烘托的这种气氛,落脚点在欲断魂三字。后两句写牧童向问路的行人手指酒家所在的杏花村,为全诗增加了一抹亮色。全诗明白如话,却又凝炼隽永,是唐诗中的名篇。

16、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个季节乍暖还寒,特别是早晚记得适时添加衣服,小心着凉。

17、而此时雨水纷纷,使得行人在路上行走变得艰难,更加凸显出清明时节的艰难和孤独。

18、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诗人,想找个酒家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

19、全诗译文:

20、清明时节雨纷纷,

21、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22、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23、纷纷:形容多。

24、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一诗开篇的句子,该诗全文如下:

25、牧童遥指杏花村。

26、这首诗写的是杜牧在清明节返回故乡时见到的景象,雨下得很大,路上一个个行人都神情黯然,仿佛在哀悼逝去的亲人。在这种心境下,杜牧向路边一位牧童询问哪里有酒店可以过夜,但是那位牧童只是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村。整首诗描绘出了一个凄凉、萧瑟的画面。

27、解:这句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

28、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9、这也可以理解为人生路途中所要面对的困难和挑战,不要被困难打倒,要坚定前行。

30、《清明》这首诗曾一度成为经典,被多次改编成歌曲和音乐作品。

唐宋描写春雨的诗句

31、杜牧(803年—852年),唐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字牧之。杜佑之孙。唐代文学家[27]、大和进士。历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监察御史、宣州团练判官、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左补阙、史馆编撰、司勋员外郎以及黄、池、睦、湖等州刺史。晚年长居樊川别业,世称杜樊川。

32、清明是一个扫墓的节日,意味着行人众多。

33、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34、借问酒家何处有?

3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者欲断魂。

36、清明时节雨纷纷,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象,显得格外凄美动人。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祭祖、扫墓的日子。这时节正值春季,正是植物生长旺盛的时候,雨水的滋润为此时节增添了一份生机和幽雅。此诗以“雨”为线,将整篇诗串联起来,形式简洁而不失意境。

37、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8、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一诗。

39、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出自唐朝杜牧的《清明》。

40、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清明》,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41、全诗诗文如下:

42、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43、唐代杜牧,《清明》

44、全诗色彩清淡,心境凄冷,运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韵邈然,耐人寻味,历来广为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