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首页 > 经典句子 >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42句精选】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42句精选】

时间:2023-07-05 10:17:40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1、《hello!树先生》讲述了东北地区某底层农民的故事,他以骇人的幻想和癫狂的呓语异于常人,在其特立独行的举止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隐情,而村民们封建迷信、竭泽而渔的行径则更加引人深思。

2、卡特尔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模型分成四层,即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3、本文试图借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深入挖掘树先生内心深处的潜意识心理,同时通过树先生的遭际揭露当下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类社会问题。

4、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5、人格心理学家首先要回答“人格是什么?”“人格由哪些因素构成?”等基本问题。特质学派认为,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常用的基本单位。

6、无论是从个体心理上,还是从社会行为来说,《hello!树先生》都传达出浓重的人性反思意识,本文也将通过人性视角对全片进行另一番解读和诠释。

7、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8、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自我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其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间的矛盾。

9、二、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10、超我:遵循道德原则(至善原则)。超我是从自我分化出来、道德化了的自我,处于人格的最高层。具有三个作用:一是抑制本我的冲动,二是对自我进行监控,三是追求完善的境界。

11、荣格早期跟弗洛伊德有过合作,发展及推广精神分析学说长达6年之久,后面因为跟弗洛伊德理念不和,开创了荣格人格分析心理学理论。

12、它们同时受到遗传与环境两方面的影响。动力特质是指具有动力特质的特质,它使人趋向某一目标,包括生理驱力、态度和情操。能力特质是表现在知觉和运动方面的差异特质,包括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气质特质是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的特质。

13、弗洛伊德认为,在人的所有无意识本能中,最强烈就是:性本能

14、本我、自我和超我,在三种人格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当然也存在相互的冲突,如果三者保持平衡,那么就拥有一个健康的人格,一旦三个人格之间失去了平衡,人格就会出现异常,人就会焦虑,甚至导致严重的精神疾病。都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天使和一个魔鬼,超我就有点像是那个天使;但我们的实际行动常常达不到天使的标准,超我就会通过内疚感和罪恶感来影响我们的心理和行动。

15、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具有三个作用:一是抑制本我的冲动,二是对自我进行监控,三是追求完善的境界。

16、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

17、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可以分为两部分:意识与潜意识。潜意识不能被本人所意识,它包括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被压抑的动机与欲望。他强调潜意识的重要性,认为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摆布个人命运和决定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

18、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1899年其作品《梦的解析》的出版,被认为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正式形成。后面于1919年成立国际精神分析学会,标志着精神分析学派的最终形成。

19、一、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20、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是指在弗洛伊德的学说中,人格被视为从内部控制行为的一种心理机制,这种内部心理机制决定着一个人在一切给定情境中的行为特征或行为模式。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3大部分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21、本我:遵循快乐原则。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非社会化和混乱无序的。

22、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有两个重要特点:

23、一是强调生物本能即性本能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4、奥尔波特于1937年首次提出了人格特质理论。他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一类是共同特质,指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上,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另一类是个人特质,指人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个人特质依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又可分为三种:首要特质,这是一个人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质,它影响到一个人的各方面的行为。中心特质,这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的特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次要特质,这是个体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

25、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经历了以上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任务,而这些阶段的顺序和发展过程会对个体后续的人格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26、三、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27、体质特质由先天的生物因素所决定,如兴奋性、情绪稳定性等。而环境特质则由后天的环境因素所决定,如焦虑、有恒性等。

28、弗洛伊德在人类精神的三个层次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的精神分析学说,也被誉为“精神分析学”的鼻祖。在他的精神分析学说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人格结构三元说。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本我、自我和超我。

29、二是强调婴幼儿时期的经历和经验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作用。他把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每一阶段都有其特点和特殊问题,阶段之间的先后顺序是固定的,这种固定的发展顺序的是由成熟过程决定的。在这些阶段中,如果满足过多或过少,都可能产生固着现象,发育停滞在某个阶段,延迟甚至倒退,也可能产生病理现象。

30、自我再往上,就是超我。也就是超越自我的意思,是一种理想化的人格。它是在人与“道德”的接触和理解中形成的,我们把来自家庭和社会的种种道德权威,内在化成心灵的一部分,最终就形成了这个理想人格。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31、预言期、2自我中心期、3超我发展期、4生殖期、5潜伏期、6性成熟期。

32、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卡尔·荣格。

33、本我,就是那个“最根本的我”,是人格的最底层。这里就是“无意识”的领域,主要是人本能的原始欲望。这些与生俱来的欲望要寻求即刻的满足,这里是快乐至上的原则。

34、他还开创了潜意识领域的研究,并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

35、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其中本我与生俱来,包括着先天本能与原始欲望;自我由本我分出,处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对本我进行控制与调节;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包括良心与理想两部分,主要职能是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三者通常处于平衡状态,平衡被破坏,则导致精神病。

36、本我之上是:自我,这就是我们能够意识到的那个自己。自我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成长过程和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的。自我有理性,会正视社会现实,重视常识和规则,比如看到长辈,我们会表现得恭敬一些。它能够感受到本我的欲望,但自我会用理性来甄别本我的要求。如果说本我是人心中的一个小婴儿,只知道追求满足和快乐,那么自我就像是小婴儿的监护人,会用理性来考虑这些要求,根据对现实情况的考量,有选择地去满足那些欲望。

37、阿德勒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也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曾跟着弗洛伊德探讨神经症问题,他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其代表名著有《自卑与超越》。

38、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39、精神分析学派产生于1900年,其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

40、弗洛伊德还把人的性本能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幼儿期、潜伏期和青春期。甚至到弗洛伊德的晚年,他把人类所有的思想和行为都归结为性本能,这也遭到了很多心理学家的质疑。

41、表面特质指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其基础的行为特质。

42、了解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情感和思维方式,也有助于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