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首页 > 经典句子 > 程颢 程颐

程颢 程颐

时间:2023-06-28 17:22:01

本文目录一览:

程颢程颐的始祖?

程遹 早年的程颢程颐祖父程遹,曾任黄陂县令,把家安在了黄陂,而二程之父程珦在此出生,后来为官,程颢、程颐兄弟俩跟随父母在黄陂度过了童年时光,留下了以双凤亭为标志的望鲁台、聪明池、花柳前川等遗址遗迹。

程颐和程颢哪个有名?

弟弟程颐比哥哥程颢有名。 程颢、程颐两兄弟,史称二程。弟弟程颐创立了自己的学派,由朱熹集大成,史称程朱学派或理学。哥哥程颢创立了另一个学派,由陆象山和王守仁完成,史称陆王学派或心学。 由朱熹和陆象山开始的学术争论,直到今天也仍然进行着。这是哲学的根本问题,即:自然中的规律是否是人头脑中的臆造,或宇宙的心的创作?

程颐名言?

1.诚者无妄。 2.去不仁则仁存。 3.言语须是含蓄而有余意。 4.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见朱熹《二程全书·遗书》卷二十二下载程颐语。失节:指女子再嫁。这两句大意是:饿死这样的事是极小的,女子失去贞节这样的事却是极大的。儒道至宋代发展为理学,也称道学,建立了一套更为严酷的封建礼教,女子不能改嫁即为其中之一。道学先生们认为女子~,极力提倡从一而终的“贞节观”。这种封建礼教不知道掘杀了多少女子的幸福.葬送了多少女子的生命。今天只能供批判或在表现封建道德观时引用。 《二程全书·遗书》 5.古之教人,无一物不使之诚心。 6.言不贵文,贵于当而已,当则文。 宋·程颢、程颐《二程粹言·论学篇》说话不一定要多么有文采,重要的是要措辞恰当,如果措辞恰当就说明你这个人是有文化的 《二程粹言·论学篇》 7.学者须要自信,既自信,怎生夺亦不得。 8.学贵信,信在诚。诚则信矣,信则诚矣。 9.凡为人言者,理胜则事明,气忿则招拂。 10.独处而静思者非难,居广而应天下者为难。 北宋·程颢、程颐《二程粹言》独自一人静思并不难,难的是居住于广厦之中(身处富贵)而顺应天下。 《二程粹言》 11.不可巧言令色,曲从苟合,以求人之与己也。 12.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 《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 13.天地生一世人,自足了一世事。但恨人不能尽用天下之才,此其不能大治。 14.进学不诚则学杂,处事不诚则事败,自谋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

程颐名言?

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人不学便老而衰。 人心贵乎光明洁净。 者先要会疑。 忍所不能忍,容所不能容,惟识量过人者能之。 热极生风,穷极思变。 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

程颢的理学思想?

程颢[hào](1032年-1085年) 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世居中山,后从开封徙洛阳,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和北宋理学的奠基者,与程颐世称“二程”,其所亲撰有《定性书》、《识仁篇》等,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遗书》《文集》等,皆收入《二程全书》。其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 学术上,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程颢和程颐区别?

程颢和程颐区别在于哲学理论不同。 程颢(公元1032年——1085年),字伯淳,又称明道先生; 程颐(公元1033年——1107年),字正叔,又称伊川先生,被世人称为“二程”,是北宋著名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 虽然二程都以理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但程颢是以心解理,开了以后陆王心学一派。程颐一般是把理与气相对来论述的,开了以后朱学一派。程颐主要哲学著作有《周易程氏传》,还有《遗书》、《文集》、《经说》等。

程颐、程颢的资料?

程颐(1033年—1107年10月5日),汉族,字正叔,世居中山,后徙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1033年出生于湖北黄陂(今红安县二程镇),世称伊川先生,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 为程颢之胞弟。历官汝州团练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元祐元年(1086年)除秘书省校书郎,授崇政殿说书。 程颢(1032年—1085年7月9日),字伯淳,号明道,学者称其“明道先生”。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人。北宋理学家、教育家,理学的奠基者,“洛学”代表人物。 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举进士后,历官鄠县主簿、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监汝州酒税、镇宁军节度判官、宗宁寺丞等职。

程颐、程颢的资料?

程颐(1033~1107),理学家和教育家。字正叔,人称伊川先生,北宋洛阳人。为程颢之胞弟。历官汝州团练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元祐元年(1086)除秘书省校书郎,授崇政殿说书。与其胞兄程颢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幼承家学熏陶,其政治思想颇受父亲的影响,推举其父反对王安石新法乃“独公一人”,又说其兄程颢对荆公(王安石)之说,“意多不合,事出必论列”,极加称许。与其兄程颢不但学术思想相同,而且教育思想基本一致,合称“二程”。 24岁时曾在京师(今河南开封繁塔之左)授徒讲学。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偕兄于嵩阳讲学。元丰元年(1078)知扶沟县,“设庠序,聚邑人子以教之”。元丰五年,文彦博将其鸣皋镇(今河南洛阳伊川县境)之庄园赠给程氏,乃自建伊皋书院,讲学其中几达20年。同程颢一样,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圣人,“圣人之志,只欲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圣人以天地为心,“一切涵容复载,但处之有道”,因此,教育必须以培养圣人为职志。在教育内容上,主张以伦理道德为其根本,“学者须先识仁。仁者蔼然与物同体,义、智、信,皆仁也。”《宋史》称他“学本于诚,以《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为指南,而达于‘六经’”。

程颢和程颐的具体思想有什么区别?

程颢(公元1032年——1085年),字伯淳,又称明道先生;程颐(公元1033年——1107年),字正叔,又称伊川先生,被世人称为“二程”,是北宋著名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 虽然二程都以理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但程颢是以心解理,开了以后陆王心学一派。程颐一般是把理与气相对来论述的,开了以后朱学一派。程颐主要哲学著作有《周易程氏传》,还有《遗书》、《文集》、《经说》等。他与程颢的著作,明代后期合编为《二程全书》。有中华书局校点本《二程集》

程颢是唐宋八大家吗?

苏轼、苏辙、曾巩三人名列唐宋八大家,张载、程颢、程颐是名传千载的大思想家,其他几人在后世也都是名声赫赫的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