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首页 > 经典句子 > 孟子原文pdf下载-集合78句

孟子原文pdf下载-集合78句

时间:2023-05-10 09:08:08

孟子原文pdf下载

1、类别文章

2、[注释]①《武成》:《尚书》篇名,早已亡佚。东汉王充《论衡·艺增》上说:“夫《武成》之篇,言武王伐纣,血流浮杵,助战者多,故至血流如此。”②策:竹简。

3、孟子三章原文及译文如下:

4、孟子说:“梁惠王真不仁啊!仁人把给予他所爱的人的恩德推及到他所不爱的人,不仁者把带给他所不爱的人的祸害推及到他所爱的人。”

5、孟子曰:“规矩,方员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曰‘幽厉’,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

6、译文:全心全意地做好事,虽然没有导致它的原因,也要利用空余时间去学习,这是实现善的最高境界。

7、孟子对曰:"干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干日"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一人日'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干乘之家;干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8、中文名尽心下

9、《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0、赏析:这句话的中心思想是“尽心做好事”,这是孟子的一贯主张,即人应该尽其所能去做好事,而不是抱怨无能为力。在孟子看来,善是人类的本性,只有通过学习和实践,才能达到人生的最高价值。这句话也表明了孟子的精神境界,他是一个善良、努力和追求卓越的人。

11、公孙丑问道:“为什么这么说呢?”

12、【原文】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平?

13、曰:“国君任贤,如不得人,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

14、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15、?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16、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

17、春秋无义战”,这既表达了孟子的历史观,也是其政治观的体现。因为,儒家认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才是合乎义的,而春秋时代则是“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所以没有合乎义的战争。

18、孟子曰:“有人曰,‘我善为陈①,我善为战。’大罪也。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南面而征,北狄怨;东面而征,西夷怨,曰:‘奚为后我?’武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王曰:‘无畏!宁尔也,非敌百姓也。’若崩厥角稽首。征之为言正也,各欲正己也,焉用战?”

19、【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0、尽心下——孟子

21、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如果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形成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这样以后才知道常处忧虑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的道理了。

22、孟子曰:“舜之饭糗茹草也①,若将终身焉;及其为天子也,被袗衣,鼓琴,二女果②,若固有之。”

23、【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战争停息,太平无事了。”

24、孟子曰:“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

25、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啊。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不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6、(孟子说:)“梁惠王因为土地的缘故,糟踏百姓的生命驱使他们去打仗,大败后准备再打,担心不能取胜,所以又驱使他所爱的子弟去为他送死,这就叫把带给他所不爱的人的祸害推及到他所爱的人。”

27、基本信息

28、【原文】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9、孟子曰:“古之为关也,将以御暴;今之为关也,将以为暴。”

30、原文:尽心为仁,无因而至,有余而学,壹善之至也。

孟子原文pdf下载

31、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尚书》中的)《武成》篇,就只取其中二三片竹简(或木片)。仁人无敌于天下,凭(武王那样)最仁的人去讨伐(商纣那样)最不仁的人,怎么会血流得把舂米的木槌都漂起来呢?”

32、《富贵不能淫》

33、“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

34、孟子曰:“吾今而后知杀人亲之重也: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然则非自杀之也,一间耳。”

3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6、孟子是中国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其思想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孟子·尽心篇》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以下是原文、译文和赏析:

37、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

38、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干乘之家;干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39、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

40、孟子说:“有人说,‘我善于布阵,我善于打仗。’这是大罪恶。国君爱好仁,就会天下无敌。(商汤)征伐南方,北方的民族就埋怨;征伐东方,西方的民族就埋怨。埋怨说:‘为什么把我们放在后边?’武王讨伐殷商,有战车三百辆、勇士三千人。武王(向殷商的百姓)说:‘不要害怕,(我们是来)安抚你们的,不是来同百姓为敌的。’(殷商的百姓都跪倒叩头,)额角碰地的声音,像山岩崩塌一般。‘征’就是‘正’的意思。如果各国都有端正自己的打算,哪还用得着打仗?”

41、【译文】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任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任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任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任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原来没有的才能。

42、孟子说:“春秋时代没有合乎义的战争。那一国或许比这一国要好一点,这样的情况倒是有的。所谓征,是指上讨伐下,同等级的国家之间是不能够相互讨伐的。”

43、孟子中的一篇文章

44、干日"何以利吾国”

45、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

46、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48、?大夫曰"何以利吾家?一人日'何以利吾身!

49、作品原文

50、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51、【原文】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平?孟子对曰:"干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52、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53、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54、孟子曰:“周于利者凶年不能杀,周于德者邪世不能乱。”

55、孟子说:“这怎么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以顺从为常法,是妇女遵循的规则。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能实现理想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

56、【译文】

57、其买,孟子的思想依然是来自孔子。孔子在《论语·季氏》中已经说过:“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是西周的时代,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就是春秋时代了。

58、出处《孟子》

59、《孟子》全文及白话文及译文:“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

60、《尽心下》是《孟子》里的一篇文章。

孟子原文pdf下载

61、【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62、[注释]①陈:同“阵”。

63、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4、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①,取二三策而已矣②。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65、【原文】

66、(十一)

67、孟子说:“木匠和车匠能教给人圆规、曲尺的使用方法,却不能使人技术精巧。”

68、【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69、孟子说:“春秋时代没有符合义的战争。那一次(战争)比这一次好一点的情况,还是有的。所谓征,是指天子讨伐诸侯,同等的诸侯国是不能相互征讨的。”

70、公孙丑问曰:“何谓也?”

71、【译文】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麽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封地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

72、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73、孟子曰:“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74、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连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会胜利。

75、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76、孟子曰:“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于妻子。”

77、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他们的拥有不算多。可是,如果把义放在后而把利摆在前,他们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反过来说,从来没有讲“代”的人却抛弃父母

78、的,从来也没有讲义的人却不顾君王的。所以,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何必说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