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首页 > 经典句子 > 杨辉三角

杨辉三角

时间:2023-05-06 15:22:51

杨辉三角形的故事?

11世纪中国宋代数学家杨辉在《详解九章算法》里讨论这种形式的数表,并说明此表引自11世纪前半贾宪的《释锁算术》,并绘画了“古法七乘方图”。故此,杨辉三角又被称为“贾宪三角”。 在欧洲直到1623年以后,法国数学家帕斯卡在13岁时发现了“帕斯卡三角”。 布莱士·帕斯卡的著作Traité du triangle arithmétique(1655年)介绍了这个三角形。帕斯卡搜集了几个关于它的结果,并以此解决一些概率论上的问题,影响面广泛,Pierre Raymond de Montmort(1708年)和亚伯拉罕·棣·美弗(1730年)都用帕斯卡来称呼这个三角形。

杨辉三角发展史?

“杨辉三角”是数学家们为了求解高次方程而引入的一个几何排列。在我国,它的发现归功于11世纪的北宋数学家贾宪,这比西方的“帕斯卡三角”(1654)早600年,在世界也一度领先。大家肯定会疑惑,明明是贾宪的发现,为什么它不叫“贾宪三角”呢? 杨辉三角 历史上这种“张冠李戴”的事情还是很多的,比如,求解三次方程“卡丹公式”由塔尔塔利亚给出,关于极限求值的“洛必达法则”应归功于约翰·伯努利,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发明的,“托勒密定理”属于“三角形之父”喜帕恰斯..... 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 这些数学概念的“命名”,并非因为谁最先发现,而是依据谁最先发表。 “杨辉三角”就是因为它最先出现在我国南宋时期著名数学家杨辉的《详解九章算法》(1262)一书中。尽管杨辉在书中声明这一发现应归功于北宋数学家贾宪(约1050年),但人们依旧将错就错,“杨辉三角”一叫就叫了千年,“贾宪三角”是20世纪以来才有的叫法。

杨辉三角讲解?

杨辉三角,是二项式系数在三角形中的一种几何排列,中国南宋数学家杨辉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出现。

杨辉三角为什么叫帕斯卡三角?

11世纪中国宋代数学家杨辉在《详解九章算法》里讨论这种形式的数表,并说明此表引自11世纪前半贾宪的《释锁算术》,并绘画了“古法七乘方图”。故此,杨辉三角又被称为“贾宪三角”。 在欧洲直到1623年以后,法国数学家帕斯卡在13岁时发现了“帕斯卡三角”。 布莱士·帕斯卡的著作Traité du triangle arithmétique(1655年)介绍了这个三角形。帕斯卡搜集了几个关于它的结果,并以此解决一些概率论上的问题,影响面广泛,Pierre Raymond de Montmort(1708年)和亚伯拉罕·棣·美弗(1730年)都用帕斯卡来称呼这个三角形

杨辉三角是什么怎么证明?

杨辉,字谦光,北宋时期杭州人。在他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辑录了如上所示的三角形数表,称之为“开方作法本源”图,并说它“出释锁算书,贾宪用此术”。贾宪是11世纪人。这就表明,杨辉三角的发现远早于1261年,也不是杨辉首先 发现的 ,而是杨辉之前约200年的贾宪创造的。 科学史上的任何发明创造都有其客观背景和演变过程。杨辉三角的发现渊源于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中国古代数学家们对高次方程数值解法的探索经历了长时期的发展过程。那时候把求解一般方程的数值解法叫作“开方法”。这是因为一般方程的数值解法,都是由开方的方法推演出来的。特别地,开平方和开立方,实际上正是求解x=A和x=B的一种数值解法。早在魏末刘徽作注的《九章算术》中,就有完整的开平方法和开立方法。刘徽探索了这种方法的来源,作出了这种方法的几何解释。例如要求完全平方数55225的平方根,相当于求一面积为55225的正方形的边长。注意到55225的平方根为一个三位数,可设正方形的边长为100a+10b+c(即a、b、c分别为所求平方根的百位、十位、个位上的数字),然后逐一确定a、b、c。为此,刘徽把正方形划分成如图所示的七个部分,其中1、4、7三部分分别是边长为100a、10b、c的正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