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首页 > 经典句子 > 久旱逢甘雨的下一句汇总29句

久旱逢甘雨的下一句汇总29句

时间:2023-05-04 09:29:37

久旱逢甘雨的下一句

1、原句应是“久旱逢甘雨”,下一句是“他乡遇故知”。

2、据考证,此诗是宋朝汪洙所作,他诗才横溢,先后写了不少五言绝句诗,都是一些便于孩童记诵的短诗,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传诵不息。

3、出处:宋代诗人汪洙《四喜》。

4、〔宋〕汪洙《喜》:“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5、久旱逢甘雨"的下一句是他乡遇故知。出处:《神童诗·四喜》,作者汪洙,字德温,北宋晚期人。还有一说出自自南宋·洪迈《容斋随笔·四笔·卷八·得意失意诗》

6、这是人间四大喜事中的,久旱巧逢甘露的下一句是:他乡遇故知,后面是洞房花烛夜和金榜题名时。

7、这几句以概括的语言列举人生四大喜事,确是生活经验的总结。其中的“金榜挂名时”为封建时代所特有,但如今遇到考学录取、招工录取、投标得中等情况时也可化用。这几句诗知名度颇高,常被人们或全诗或单句称引。

8、“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即人生四喜,人生四喜是淳朴百姓对生活的一种向往,千百年来亘古不变。每一项都是人们渴望企盼的喜事,前两项关乎生命的惊喜和期盼,后两项则是追求的目标,生命的感动。人生四悲指的是少年丧父母、中年丧配偶、老年丧独子、少无良师。

9、人生中有喜事,与之相对的就是人生中的悲剧。人生四大喜指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人生四大悲指少年丧父母,中年丧配偶,老年丧独子,少子无良师。

10、这句话应该是由久旱逢甘霖演变而来,是四大喜事之一,另外三个是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原意是指干旱了很久,忽然遇到一场好雨。现在一般用于形容期盼已久终于如愿以偿的欣喜之情。或者形容一直渴望得到的东西;终于获得了满足。

11、对于这首诗的作者还存在争议,也有野史记载是杜甫所写。明初江西才子解缙以四喜诗中的四大喜事为依据,创作了“四喜同局”的“四喜娃娃”。但是具体并没写是谁所作。

12、正确的词语是:久旱逢甘雨。下一句是“他乡遇故知”。

13、久旱逢甘雨”的全诗是:“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14、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

15、久旱巧逢甘露雨,

16、意为“大旱之后终于下了一场雨,在远离家乡的地方碰到了老朋友”,形容盼望已久终于如愿的欣喜心情。诗句出自宋代汪洙所著《喜》:“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一说出自《神童诗》;也有野史记载是杜甫所写。明初江西才子解缙以四喜诗中的四大喜事为依据,创作了“四喜同局”的“四喜娃娃”。但是具体并没写是谁所作。

17、寡妇携儿泣,将军被敌擒。失恩宫女面,下第举人心。

18、古人语云: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此谓人生四大喜事

19、全句是“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20、【出自】宋·洪迈《容斋四笔·得意失意诗》:“【全文】:“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解释】:逢:遇到。干旱了很久,忽然..

21、干旱恰逢及时雨,他乡正好遇故知。

22、故知:老朋友。洞房:深邃的内室,多指结婚时的新房。花烛:彩烛,六朝以来婚礼时用。洞房花烛夜:指新婚之夜。金榜:科举时代称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最高级考试,在皇宫内大殿上举行)录取的榜为金榜。这几句大意是:长久干旱之后下了喜雨,在异乡碰见了老朋友,新婚之夜进入洞房里,登科及第题名金榜上(这四件都是人生的大喜事)。

23、汪洙,字德温,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元符三年(1100)进士,官至观文殿大学士。其幼颖异,九岁能诗,号称汪神童。父,汪元吉,曾任鄞县县吏。在王安石任鄞县县令时,因看重汪元吉的为人,特把汪元吉推荐给转运史,叫汪元吉负责明州府的法律方面(司法参军)的事务。

24、“久旱逢甘雨”解释:逢:遇到;甘雨:好雨,遂人愿的及时雨。长久干旱之后遇到一场好雨。形容一直渴望得到的东西,终于获得了满足。

25、久寒巧遇艳阳天。

26、前四句,说的是人生四大喜事,后四句说的是人生四大悲事。

27、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28、这句话出自宋·洪迈《容斋四笔·得意失意诗》,其全文为“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首诗详细的写出了人生中的四大喜事,并被后人广泛的使用。因此这首诗又被叫做”四喜诗“。

29、据明代朱国祯所撰的《涌幢小品》等书记载,成化年戊辰年间,有个叫王树南的人在此诗的每句前面各添二字,成为:十年久旱逢甘雨,万里他乡遇故知。和尚洞房花烛夜,教官金榜题名时。改后的《四喜》诗用特定的数量、特定的人物来强调突出了喜上加喜、喜出望外,将喜的意味推到了极致,并且产生了幽默风趣的新意和效果,令人读后往往会忍俊不禁,拍手称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