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首页 > 经典句子 > 舌战群儒的意思【优选37句】

舌战群儒的意思【优选37句】

时间:2023-04-20 15:40:55

舌战群儒的意思

1、本词出自三国东汉末年,刘表去世,刘琮投降曹操,形势对刘备与孙权极为不利。刘备派诸葛亮随鲁肃一起,前往东吴去说服孙权联合抗曹。诸葛亮在孙权的殿前,先后把张昭,虞翻、步骘、陆绩的投降主意,驳得体无完肤,孙权终于同意联刘抗曹。

2、舌战群儒:舌战是激烈争辩的意思;儒指读书人。舌战群儒形容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成语由来是:刘备派诸葛亮前往东吴去说服孙权联合抗曹。诸葛亮在孙权的殿前先后把张昭,虞翻、步骘、陆绩的投降主义驳得体无完肤,孙权终于同意联刘抗曹。草船借箭:《三国演义》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周瑜提出十天造十万支箭,诸葛亮调了几条草船诱敌,敌人把箭射向草船,终于借到十万余支箭,立下奇功。

3、舌战群儒的意思是指一种以辩论为手段的口头争斗方式,这种方式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十分流行。其特点是双方可以在大家面前进行尊重、有礼貌的口头辩论,而不需要动用武器或者运用暴力。

4、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5、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6、【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7、【示例】:诸葛亮~,薛综谓刘玄德乃织席败履之徒。

8、明代罗贯中先生所著《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诸葛亮到东吴说服孙权所部。

9、【故事】:东汉末年,刘表去世,刘琮投降曹操,形势对刘备与孙权极为不利。刘备派诸葛亮随鲁肃一起前往东吴去说服孙权联合抗曹。诸葛亮在孙权的殿前先后把张昭,虞翻、步骘、陆绩的投降主义驳得体无完肤,孙权终于同意联刘抗曹。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

10、出处该故事最早是出现在《三国演义》中,它是来自于诸葛亮为了联合东吴去对付曹操,但是当时东吴只有鲁肃一人赞同,因此诸葛亮就和东吴反对的谋士进行了一场辩论,最后成功的说服了反对的人。因而就出现了舌战群儒这个词,来形容一人和多人一起辩驳,并成功的说服对方。

11、舌战群儒通常会出现在君王庭宴或者社会上的表演中,其目的是展示参与者的智慧和能力。

12、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13、具体意思是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1、【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14、回答:1.舌战群儒是诸葛亮在江东为了劝说孙权联合抗曹操大军,面对江东众官员而展开辩论,意思是指激烈争辩,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2.草船借箭是诸葛亮在大雾天利用草船从曹操那里得到十万只箭,意思是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15、成语解释舌战:激烈辩论。儒:儒生,旧指读书人。原指与众多的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泛指与许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16、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17、释义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18、诸葛亮舌战群儒是指诸葛亮只身随鲁肃过江、游说东吴群臣。时值刘备新败,退守夏口,曹操大军压境,东吴上下主降之风日盛。在此情势下,诸葛亮以其超人的胆识同东吴群儒展开舌战,并以其滔滔辩才使对手一个个皆成“口”下败将,并最终说服了孙权,使孙刘联盟共抗曹操的局面得以形成。

19、就是靠口才与一帮名士辩论,这话出自《三国演义》。孔明过江东想联吴抗曹,江东一些儒士看不起孔明,想精神打他,孔明与众儒士展开理论,反击众人最后获胜。

20、【灯谜】:诸葛亮出使东吴;

21、舌战群儒

22、说得是三国时期,曹操率大军南下,攻占荆州,操练水军,欲一举平定孙权、刘备,一统天下。

23、鲁肃(字子敬)力排众议,舌战群赤臣,陈述战与降的利弊,终于使孙权下定决心,联合刘备抗击曹操,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24、舌战群儒[shézhànqúnrú]基本释义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25、意思是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26、【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口才好;

27、舌战群儒这个成语典故出之三国演义,是诸葛亮出使东吴时用大辩论的方法战胜东吴众多幕僚,最终达成联吴抗魏的故事,成语中的儒指的是读书人。舌战群儒指的是凭借一己之力,用自己的智慧和知识与众多的有文化和计谋的人进行大辩论,并最终获取胜利。

28、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口才好

29、孙权的江东政权岌岌可危,大部分人认为力量悬殊,应该投降曹操。

30、舌战群儒的意思是指一个人同时与很多人开始理论争锋,并且将对方说服。

舌战群儒的意思

31、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32、当参与者能够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取得胜利时,他们将得到高度的尊重和赞赏。

33、而这个典故也被称作“舌战群儒”,现在通常形容一个人口才了得。

34、成语出处:

35、舌战群儒,汉语成语,拼音是shézhànqúnrú,意思是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出自明代罗贯中所著章回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

36、shézhànqúnrú

37、故事讲述诸葛亮为联盟孙权抵抗曹操的过程中遭到东吴诸谋士的责难,最后都被诸葛亮一一反驳,哑口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