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首页 > 经典句子 > 绝句儿童古诗朗读视频28句精选

绝句儿童古诗朗读视频28句精选

时间:2022-10-18 13:48:38

1、一般的节奏划分是:二二三,如“两个/黄鹂/鸣翠柳”或者四三“两个黄鹂/鸣翠柳”或者二二一三“两个/黄鹂/鸣/翠柳”。

2、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按照意思与平仄断句进行朗读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仄仄平平仄,城春草木深.平平仄仄平.感时花溅泪,平平平仄仄,恨别鸟惊心.仄仄仄平平.烽火连三月,仄仄平平仄,家书抵万金.平平仄仄平.白头搔更短,平平平仄仄,浑欲不胜簪.仄仄仄平平.

5、《绝句》

6、海底有明月,圆于天上轮。

7、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8、雏凤清于老凤声。

9、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10、酒宴上的蜡烛烧残了大半,烛芯的灰烬也冷却了。用“冷灰残烛”,说明送别的筵宴已近尾声,阖座的人触动离情。在这种惨淡的气氛中,十岁的冬郎触发了诗思,飞速地挥写成送别的诗章。这就是此篇头两句对当年情景的追述。别宴的情况交代简略,重点突出冬郎题诗,是为了主题的需要。

11、桐花万里丹山路,

12、记事已毕,转入评赞。为了不使诗句沦于一般的套语,诗人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冬郎父子比作凤,以“雏凤清于老凤声”表明青出于蓝,抽象的道理从而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如此还不够生动。诗人又联想到,传说中凤凰产在丹山,它喜欢栖息的是梧桐树。经过想象的驰骋,便构成这样一幅令人神往的图景:遥远的丹山道上,美丽的桐花覆盖遍野,花丛中不时传来雏凤清脆圆润的鸣声,附和着老凤苍凉的呼叫,显得更为悦耳动人。这是非常富于诗情画意的描绘。看了这幅图画,冬郎的峥嵘年少和俊拔诗才就都跃然纸上了。

13、使用鲜活生动的联想和想象,将实事实情转化为虚拟的情境、画面,这可以说是李商隐诗歌婉曲达意的又一种表达形式。一首本来容易写得平凡的寄酬诗,以“雏凤声清”的名句历来传诵不衰,除了诗人对后辈的真切情意外,跟这样的表达形式是分不开的。

14、像比较经典的《望庐山瀑布》李白(唐代)

15、七言绝句并不是“七绝”这个简称所指,七言绝句包括了七言古绝和七言律绝。而我们平时称的“七绝”是指七言律绝。平仄格律的产生、近体格律诗的诞生都是在唐朝,所以我们说“七绝”是唐朝才有,是没错的。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唐代)

17、《江南春》杜牧(唐代)

18、一般情况下,按二、三句式断句朗读,即在第二、三字之间停顿;若第三字是动词,则按二、一、二句式断句朗读,即分别在第二字后和第三字后停顿。但诗朗读断句停顿并不是截然断开,而是似断非断,将语气节奏按诗意拖长。至于语气的轻重则依据诗所表现的情感自己去把握。

19、(唐)李商隐

20、但是七言绝句早就有了。也是七个字一句,四句完结,只是保证诗句朗诵通顺即可,因为平仄概念还没发明出来,顶多是应用四声发音来创作诗。没有格律,自然就不是七言律绝,我们就称之为七言古绝。

2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2、贾岛〔唐代〕

23、十岁裁诗走马成,

24、得之一寸光,可买千里春

25、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6、《赠汪伦》李白(唐代)

27、冷灰残烛动离情。

28、小明朗诵一首唐诗,如果是五言绝句约20秒,如果是七言律诗大约5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