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首页 > 文学精选 > 听别人的故事悟自己的人生-通用80句

听别人的故事悟自己的人生-通用80句

时间:2024-02-25 07:28:44

听别人的故事悟自己的人生

1、夹山善会禅师和定山神英禅师边走边谈论法义。定山禅师说:“人在生死流转中,若能时时体会世间一切皆虚妄,连佛性也不执著,就能超越生死。”夹山不甘示弱,也表示自己的见地:“人在生死流转中,若能当下看见自己的佛性,就不会被生死所迷惑,就能超越生死。”

2、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3、【感悟】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败在缺陷上,而是败在优势里。

4、我读了这些故事,真的受益匪浅。不仅让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提高了正确判断事物的能力。同时,这本书又给了我知识、鼓励和希望,许多故事里的人物都是值得我学习的好榜样,是我成长和学习的动力。书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滋润着我的心田。我一定要做一个刻苦学习、积极向上的好学生。希望大家也来读一读这本书,我相信:这本书可以让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5、夜市有两个面线摊位。摊位相邻、座位相同。一年后,甲赚钱买了房子,乙仍无力购屋。为何?原来,乙摊位生意虽好,但刚煮的面线很烫,顾客要15分钟吃一碗。而甲摊位,把煮好的面线在冰水里泡30秒再端给顾客,温度刚好。

6、苏东坡的弟弟苏辙,也是唐宋8大家之一,文采过人。只不过是苏轼的光芒太过耀眼,人们往往忽视了苏辙。连苏东坡本人都说过:弟弟子由的文采极好,只是文如其人,极为低调。如果说苏轼有夸自己弟弟的嫌疑,那么苏轼的弟子秦观,也曾经感慨:常常听老师说,自己不如弟弟子由,以我看来,的确如此,师叔实在是深藏不露,太低调了!

7、月到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四十岁的苏轼在王安石如火如荼的新政变法中,被排挤出东京开封,到杭州任地方官。一个精神强大的人不会因为境遇的改变怨天尤人,苏轼在杭州甩开膀子治理西湖水患,创办救助弱势群体的福利院等一系列功在当代、泽被后世的民心工程。

8、相对于,古今中外那许许多多的亲兄弟间,为了争夺家产为了赡养父母为了各种名利,反目成仇。苏辙却在高中进士之后,正是年轻发展事业的时候,为了侍奉父亲,为了成全哥哥主动放弃官职,这种行为实在令人感动。

9、酒监的职位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好,只相当于国营的一个酒馆经理而已。监酒官的办公室就在一所小破房子里,露风漏雨还摇摇欲坠,俯首便是江边,据苏辙说:“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则复出营职。”

10、臣早失怙恃,惟兄轼一人,相须为命。……臣欲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非敢望末减其罪,但得免下狱死为幸。——《为兄轼下狱上书》

11、【感悟】一个不愿付出、不愿冒风险的人,一事无成对他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12、禅师含笑道:“哦!那你什么时候会看破红尘呢?”青年答道:“我们这一带就数我最了解水车的性质了,全村人都以此为主要水源,若找到一个能接替我照顾水车的人,届时没有责任的牵绊,我就可以找自己的出路,看破红尘出家了。”无相禅师道:“你最了解水车,请告诉我,如果水车全部浸在水里,或完全离开水面会怎么样呢?”

13、感谢头条![祈祷][祈祷][玫瑰][玫瑰]

14、【感悟】让人觉得你可有可无,你被踢开的日子就不远了

15、无相禅师在行脚时感到口渴,路遇一名青年在池塘里踩水车,于是上前向青年要了一杯水喝。青年以羡慕的口吻说道:“禅师,如果有一天我看破红尘,我一定会跟您一样出家学道。不过我出家后,不想跟您一样居无定所到处行脚,我会找一个地方隐居,好好参禅打坐,不再抛头露面。”

16、在惠州,由于心系百姓,帮助当地人建桥,可是他自己又没有钱。于是他就写信动员苏辙捐钱,苏辙也没钱,就动员苏辙的夫人捐出朝廷当年赏赐她的全部金币。苏辙当时可是被流放雷州的,苏轼真是太不见外了!每次看《苏东坡传》看到这里,我都不禁想笑:苏轼难!苏辙也难!当苏辙的夫人也是相当的难啊!苏轼和苏辙这一对兄弟,一个锋芒毕露,一个内敛沉稳。要说长兄如父,在这里是体现不到的,反而是苏辙更像兄长一些,不断地在苏轼身后,负担起全部的琐事。

17、在此后的人生中,兄弟俩更是互相扶持,携手共进退。1、在仕途上。纵然苏东坡才华横溢,在仕途上他仍然需要由低级而往上升。在仁宗嘉佑六年,也就是1061年,朝廷任命他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有权联署奏折公文。弟弟子由也被任为商州军事推官。但是父亲苏洵在京为官,兄弟二人必须有一人与父亲同住京师,因为无论如何,总不能让老父亲一个人生活,当时,苏母已经离世。23岁的子由就主动辞谢外职不就,此后三年,苏轼在外任官,子由弟弟一直侍奉父亲。直到东坡三年任期满了,第二年(1065年),27岁的苏辙才外放到北方的大名府去做官,他的仕途才真正开始。

18、意思就是说:我白天就坐在市场上处理卖盐、卖酒、交易豚鱼的税收事务,与市场上的买卖人争尺寸的小利,来尽自己的职责;晚上回来,筋疲力尽,就昏昏沉沉地睡着了,不知道夜晚过去白天已经到来。早晨就又出来尽自己的职责料理工作。

19、人生哲理小故事篇一:一亲一疏

20、请求皇帝能够让自己以自身的全部官职换取苏轼性命,免其下狱。但未获批准。

21、岁的叶嘉莹女士曾表示:她喜欢多些安静的时间,多读些好书,多些静思,多些与先哲的神交。百岁高龄的杨绛先生守静功力更是了得,她和钱钟书在春节也一样专注学问,面对前来拜年的客人只透过门缝寒暄几句,没有让客人进屋,有些不近人情。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超常守静的功力,才铸成大美之作。

22、在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在湖州太守任上发生了一件大事,也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因为苏轼平时对自己心中不爽之事,就“如蝇在喉,不吐不快”,这种快人快语的性格,自然让他得罪了不少人。在他吐槽无数次的时候,不良后果就爆发了。纵使他名气再高,没有任何谋反意,也经不起全国上下许多人对他的诗词上纲上线,找各种莫须有的痕迹。

23、人生哲理小故事篇二:水车上的禅

24、二、今天的社会各个方面都有机会,只要你动脑子,勤劳务实,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

25、守静能安。韩国的一项长期跟踪实验显示:长期身处节奏过快、喧嚣的环境,少年易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等疾患,成年人逻辑推理能力会弱化,主管短期愉悦的细胞会更活跃。美国的脑科学研究也证实:长期守静有利于神经细胞轴突的延长,有利于信息在脑细胞中的存储、分辨、比较与联系,有利于提升记忆力、分析力、判断力与决策力。这些恰恰应验了“水静极而形象明,心静极而智慧生”“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等诸多中华古训。

26、一禅师见一蝎子掉到水里,决心救它。谁知一碰,蝎子蛰了他手指。禅师无惧,再次出手,岂知又被蝎子狠狠蛰了一次。旁有一人说:它老蜇人,何必救它?禅师答:蜇人是蝎子的天性,而善是我的天性,我岂能因为它的天性,而放弃了我的天性。

27、三、积极学习先进知识和技能,拥有一技之长是你增加经济收入的良方;无论在什么地方,优秀的人才是很受欢迎的,给你的待遇同样很高。

28、【感悟】我们的错误在于,因为外界过多地改变了自己。

29、当皇帝半信半疑顺从这批人的意愿批准逮捕的时候,苏辙早一步得知了消息,他立马派出使者,快马加鞭赶往湖州,通知苏轼让他有心理准备,然后又马上上奏折:

30、我说,你配不上那个电脑。连自己喜欢的东西都没勇气去争取你将来在社会上还能混成啥样?他咬咬牙买了。

听别人的故事悟自己的人生

31、三年任满,东京开封依然是乱纷纷新旧政势如水火、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格局。他自请朝廷再次流放,条件只有一个:请求委派到离弟弟苏辙近的地方。苏轼总结弟弟:“我少知子由,天资和且清。岂独是吾弟,更是贤友生。”“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苏辙感念哥哥:“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

32、经过两年三个月的服孝期满,兄弟俩才重新踏上仕途。

33、《七个小故事》

34、五、勇敢的认识自己的不足,努力改进生活中的不好习惯,爱家人爱祖国爱社会,你会过得更好,感觉很幸福。

35、【人生感悟】禅是超越两边,不立不废,直指人心的法门。夹山认为超越生死,必须心中有佛,定山认为解脱生死,连“佛”的概念都要空除。一有一无的说法,就好比说“只剩半杯水”和说“还有半杯水”,只是观点不同而已。

36、第二天一大早夹山禅师又去追问大梅法常禅师:“到底哪一个人的论点比较对?”大梅法常禅师大喝:“对的人不会来问,来问的人就是不对。”

37、希望好友们能够喜欢这些小故事!感谢今日头条,和头条好友们的支持![祈祷][祈祷][祈祷][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38、很喜欢一些小故事,简单、通俗、经典,其中的道理很容易就让人感悟,于是就耐看。今天,又读到了几段不错的短文,分享与您,希望您喜欢。——浅道理慢慢懂

39、千里共婵娟的苏轼、苏辙兄弟

40、【感悟】为别人着想,为客户节省时间,成功就离你不远了。

41、人生感悟故事1

42、乌台诗案后,哥哥苏轼到了黄州东坡耕地,弟弟苏辙来高安与商人争利,真是一对名副其实的难兄难弟。在危难到来的时候,苏辙不是明哲保身,而是以一种牺牲自己的态度去保存哥哥。即使受到牵连,他依然是以一种守护者的身份照料着哥哥的家属。这样的苏辙实在是太暖心了。

43、《狼来了》的故事,讲述了一个放羊的小孩,一而再,再而三地戏弄乡亲们,他的不诚实致使他最后遇到了险境,这个故事告诫我们:不要像放羊的小孩那样不诚实,做人一定要诚实。正如《礼记》当中所说,"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我们从小一定要做个诚实守信、懂事的好孩子,只有这样,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别人才会帮助我们。

44、四、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是人生宝贵财富,让你生活的愉快,家庭美满幸福。

45、夹山不明白,非要问个对与错,于是落入言语、思想的分别,难怪大梅法常禅师要呵斥他不对了。禅一问是非对错,当下便落入二元对立。因此,学禅者如果还执著于好坏、是非、对错、大小这种种差别相,就会与禅心相违,背道而驰。

46、两人一起上大梅山拜见大梅法常禅师,并陈述各自的见解。夹山问大梅法常禅师:“我们两个人的见解,不知道谁的才对?”“一亲一疏。”意思是一个说得比较对,另一个说得比较差。夹山问:“是哪一个人比较对呢?”大梅法常禅师回答:“你们先回去吧,明天再说。”

47、中国封建社会阶级为士农工商,苏辙就由高高在上的士大夫,变成与商人争利的酒监。这里面的落差不可谓不大。

48、北宋时期官员的待遇是相当优厚的,可是苏轼很有本事地做到了月月光,因为他的朋友实在太多了,钱都花在了交际应酬上,在做慈善上。万一遇到事情了,急需用钱了怎么办?——向弟弟苏辙借。没有看错,就是向养了10个孩子,经常入不敷出的弟弟苏辙借。

49、一、首先是解决思想的问题,不要有攀比的心理,根据自己的收入多少安排好家庭生活。教育孩子和家人要有正确的观念;比我们富裕的有,不如我们的也有,把我们的生活安排好,同样欢乐幸福。

50、【感悟】一味走别人的路,必将堵死自己的路。

51、有人问农夫:“种了麦子了吗?”农夫:“没,我担心天不下雨。”那人又问:“那你种棉花没?”农夫:“没,我担心虫子吃了棉花。”那人再问:“那你种了什么?”农夫:“什么也没种,我要确保安全。”

52、在兄弟俩的晚年,苏轼受新迫害被流放到岭南惠州,海南儋州,而弟弟苏辙因为持相同政见,同样遭受流放,被贬到雷州。

53、在兄弟俩的中年,苏轼由于受到新旧两的排挤,祈求外任,而那时事业处于平稳上升期的苏辙想跟随哥哥,就连上四次奏折祈求外放。

54、看中一台电脑,需要9000元。他每月的收入只有2000.老婆对他说,你疯了,你买了就离婚。他问我怎么办。

55、感悟人生,向前看,朝着光明的未来前进。

56、每个人在社会中的处境是不一样的,个人能力的大小,家庭的因素,所处的环境等等。都会影响到你和家庭的经济收入。从而感到了生活的压力。总觉得人家的孩子吃穿比我家的孩子好,别人住的是大房子,我们住的是小房子,他们有汽车我没有。不平衡的心态时常困扰着你。应该怎么办呢?有几点要调整好:

57、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58、一个小镇中,一位商人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特别好,第二个来了,开了一个餐厅,第三个开了一个超市,这片很快就繁华了。另一个小镇,一位商人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特别好,第二个来了,开了第二个加油站,第三个、第四个恶性竞争大家都没得玩。

59、苏轼与苏辙这对兄弟的深厚兄弟之情,古今罕见,一直为人们歌颂。兄弟俩从小一起读书玩耍,后来一同参加了科举考试,同中进士,在京城名声大噪,后来又一同参加了宋朝最难的制举考试,同样都榜上有名,连当时的皇帝都连连称赞:我为后代子孙选了两个太平宰相。请看好:是两个,不是一个哦,而且最后官至拜相的只有苏辙一个。可见苏辙虽然年龄更小,但却是同样优秀的。

60、守静以求“信息一致”。神经生物学进一步证实,注重整理信息使头脑中信息得以一致,不但有益于认知创新,而且有益于提升积极情绪占比。杨绛百岁时感言: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谁得“内在信息一致”之法,谁就得“真实幸福”之道。

听别人的故事悟自己的人生

61、三人出门,一带伞,一带拐杖,一空手。回来时,拿伞的湿透了,拿拐杖的跌伤了,第三个好好的。原来,雨来时有伞的大胆地走,却被淋湿了;走泥路时,拄拐杖的莽撞地走,时常跌倒;什么都没有的,大雨来时躲着走,路不好时小心走,反倒无事。

62、听了别人的故事,心灵受到了震撼,感悟到自己原来的生活态度:总想着工作不顺心,没有挣到钱;家庭困难多,没有人能帮忙;自己的运气差,发不了财等等。信心不足,灰心丧气,没有了一点生活勇气和精神动力。应该怎么办呢?我对你说:

63、苏轼被捕入狱后,他的全家被苏辙接到身边照顾,苏辙成了两家人的主心骨,一方面四处奔走营救苏轼,另一方面还要安抚家人,有多累可以想象。

64、为了还债他开始不停的。终于在一个月内还清了所有的余款。他的妻子并没有因为他的疯狂而离开他。

65、别人的故事始终是别人的经历别人的收获以及别人的感悟自己的人生是自己的别人的故事起到的作用是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然后知道自己的定位方向还有未来的掌控自己脚下的每一步好的坏的才是自己的人生

66、可以说苏辙的仕途刚刚开始是不大顺利的,可是由于他内敛沉稳的性格,相对苏轼的大大咧咧,毫无遮拦的大嘴巴,对任何人都无话不说的性格,苏辙的仕途,也就更为平坦。

67、两马各拉一货车。一马走得快,一马慢吞吞。于是主人把后面的货全搬到前面。后面的马笑了:“切!越努力越遭折磨!”谁知主人后来想:既然一匹马就能拉车,干嘛养两匹?最后懒马被宰掉吃了。这就是经济学中的懒马效应。

68、“动静等观”。人的生命与动密不可分,生活中要有动态美,但不能过,更不能变味。追求动态美更不能演变成:公共场所的喧嚣,极尽显露能事的夸张动作,声嘶力竭的吼叫,酒桌上的推杯换盏,资讯的有量无质。这都属于厚动薄静,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69、苏轼50岁那年想在江苏常州买房子,钱不够,就从弟弟苏辙那里借了三千贯。要知道,苏辙也是穷得买不起房的,他是到了60多岁,才狠心拿出毕生全部积蓄还卖掉了自己的大部分藏书,才终于拥有了自己的房子。买房后,他“盎中粟将尽,橐中金亦殚”,于是又自责“我老不自量”。苏辙到了这把年纪才买得起房,其实苏轼是要负很大责任的。请往下看:在苏轼第2次被贬到岭南惠州,他身无分文,连安顿家人的钱也没有,于是就去弟弟苏辙那里借了七千钱,才把家人安顿好。

70、都说岁月静好,是有人在背后替你负重而行。苏东坡的旷达乐观背后,是站着一个帮忙他收拾烂摊子的弟弟苏辙。

71、在仕途上,苏辙与苏轼共进退,兄弟之情高于锦绣前程。

72、他的妻子把他带进了车市,说:老公,我们贷款买了这辆宝马吧。他一开始吓死了。以为老婆是疯了。1年后他还清了宝马的贷款。

73、守静以削冗举要。信息爆炸的当今,削冗力、举要力至关重要。此力不举,个人就无法从杂乱的海量信息中甄别出主信息与有效信息。此力足,主信息得以甄别,有效信息得以链接,创新性认知易得,大美之作可成。而削冗力、举要力、甄别力、链接力的提升无一不需要守静。万万不可因占有信息的过于求多而挤没了“思”的时间,车多而不管理堵路,信息多而不整理堵心,学而不思则罔。过多的信息缺乏整理,带来的只能是负效用。只有在“不窥牖,见天道”的守静中方能带来创新与突破。

74、苏轼经过了4个多月的狱中生活,侥幸逃过一命,在除夕当天出狱,第2天大年正月初一就被押往黄州。苏辙因为家庭关系,受他牵连,遭受降职的处分,调到筠州(今高安)任酒监,5年内不得升调。苏轼死里逃生,苏辙总算舒了一口气。接下来苏辙连休整的时间也没有,他就得带领着自己的一大家子了,7个女儿,三个儿子,两个女婿,再加上哥哥的家属前往新任所高安。安顿好自己的家人之后,再带着哥哥的家属,去黄州与苏东坡会合。这一趟路程,费时将近5个月,十几个活蹦乱跳的孩子,真够难为苏辙的。

75、在经济上。

76、【感悟】你连追求自己喜欢的事物与人的勇气都没有,你注定是个失败者

77、守得安静,才有精进

78、治平三年(1066年)四月,苏洵在京师逝世。自然,兄弟两人立即辞去官职,经过迢迢的旱路水路,把父亲灵柩运回四川眉州故里,在祖坟埋藏。

79、守静而“无不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叶、杨两位大师因守静有了大为,并得人生之大乐。“重为轻根,静为躁君”,环境略显喧嚣时,多些静,或许更好。

80、关于人生哲理的小故事人生如玉从前有一位智者收了很多学生,其中有个学生向他请教:“老师,你能讲讲我的价值吗?”老师拿出一块石头,说:“你先帮我做件事,,我再告诉你人生的价值。你把这块石头拿到集市上卖,可别人无论出多少钱你都不能卖。”学生拿着石头到集市上去叫卖,有人愿意出2块钱买这块石头。这个人刚出完价,又来了一些人,大家纷纷说这块石头真光,都开始抬价,一向把石头的价抬到10元钱。学生高兴地回去和老师说:“老师,你这块石头居然能卖10块钱呢!”老师说:“你再把这块石头拿到黄金市场上去卖,别人出多少钱你都不能卖。”学生到了黄金市场,有个老者看了这块石头的成色,说里面必须是块宝贝。大家开始竞争这块石头,抬到了1万块钱的价格。学生有些动心了,兴高采烈地跑回去对老师说:“您这块石头居然能卖到1万块钱,真是想不到阿!”老师笑着说:“你把这块石头拿到珠宝市场上去卖,别人出多少钱,你都不能卖掉。”学生拿着石头到了珠宝市场,刚一叫卖,就有人出到10万块价格。一眨眼的功夫,石头的价格已经升到了30万块钱。学生忍住了极大的诱惑回去了,对老师说:“想不到您还有这样一块宝贝呀!我的任务完成了,您该告诉我这块石头的价值了吧。”老师对学生说:“这块石头真的是无价之宝,它里面有名贵的玉,但你不识货,它顶多值10块钱【人生哲理】:其实,每个人都是一块玉,我们要以珠宝商看玉石一样去审视自己,有的人打磨了自己,他就成了玉,打磨得越好,他的价值就越高;有人守着自己的玉一辈子都不打磨,他一辈子就是一块不值钱的石头。这则案例启示我们,去思考人生价值的内涵,即人生的价值是什么?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