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首页 > 文案大全 > 李世民房玄龄杜如晦作文-通用51句

李世民房玄龄杜如晦作文-通用51句

时间:2024-02-25 09:07:15

李世民房玄龄杜如晦作文

1、房乔,字玄龄。杜如晦,字克明。二人是唐朝时期公认的“贤相”。“房谋杜断”更是历史上的一段佳话。[2]

2、每次,太宗与房玄龄谋划大事时,房玄龄总是会说:“非如晦不能决断。”等杜如晦到时,原本二人犹豫不决的事,便立即有了结论。虽然依旧采用的是房玄龄的谋划,但也离不开杜如晦最后的审度。[2]

3、当时,世人皆言“玄龄善谋,如晦能断”。而在唐朝,每每谈及贤相时,人们首推的就是房、杜二人。

4、房玄龄是唐朝宰相之一,杜如晦则是他的学生和助手。

5、贞观三年二月,太宗任命房玄龄为左仆射,杜如晦为右仆射,共同参与朝政大事。朝廷中,宫廷楼阁的规格和礼法规章等,都由他二人亲自制定,这些制定好的礼法也为贞观之治奠定了基础。[2]

6、你好,房玄龄和杜如晦都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7、房谋杜断,二人珠联璧合配合默契。

8、房玄龄和杜如晦深知情况严峻,他们决定分别藏在小巷和民居里。经过五天的搜索,他们仍然没有被抓到。最后,唐玄宗仁慈地发下了诏书,宣布他们无罪,同时也采纳了他们提出的大部分政治改革方案。

9、奏章里一共写了20多条建议,不仅能旁征博引,引经据典,而且说得头头是道,句句在理。唐太宗惊叹之余不仅暗自思量:何常明明是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大老粗”,怎么会写出这么高深的文章呢?难道自己看错人了?

10、据说,有一次唐太宗派遣房玄龄前往罗马帝国送礼物,房玄龄并没有去,而是派了杜如晦去代替。

11、贞观三年,唐太宗发布诏令,要文武百官都上书直言,分析治理国家的经验教训,给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一时间,满朝文武百官纷纷送来了各自的奏章。唐太宗便打开这些奏章仔细阅读起来。当读到禁卫将军常何的奏章时,唐太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细端详后发现落款还是何常。

12、正是唐太宗的这种“任人唯贤”的做法,才造就了唐朝少有的盛世,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13、在这种情况下,两人开始了激烈的辩论。房玄龄认为,道德和礼仪只是治理国家的手段之一,如果仅仅依靠道德和礼仪来治理国家,那么很难取得实际效果。而杜如晦则认为,只有道德和礼仪才能让国家更加文明和和谐,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14、当时,唐高祖李渊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允许他建天策府,广纳贤士。李世民便设置了“文学馆”,邀房玄龄、杜如晦等十八人至馆中讨论文籍。同时,还令画家阎立本为这十八人画像,令文学馆学士褚亮为他们写赞语,称号“十八学士”。就连当时的太子李建成都曾说过:“秦王府中,让我最为忌惮的就是杜如晦与房玄龄二人。”[2]

15、马周见过唐太宗后,唐太宗让他坐在自己的对面,二人开始了一番谈论。一席深谈过后,唐太宗觉得此人可以委以重任,于是当即下令让马周到宰相府上班。这下,不仅何常感到意外,就连长期在皇上眼前跟班的都觉得惊讶:一个没有科考出身的贫寒子弟,一下子提拔到宰相府当差,他能行吗?

16、房玄龄与杜如晦故事是房谋杜断,房玄龄足智多谋,善谋略,杜如晦聪明识达,多决断,两人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

17、然而,事实证明,唐太宗的这次决策的确很英明,马周也不负皇恩厚望,为唐朝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合理化建议。唐太宗更是如获至宝,一路为马周加官进爵,直至升任唐朝宰相。而马周呢,尽管上表直陈,指出朝政弊端,唐太宗也不不怒,反而觉得马周讲得对。唐太宗不无感慨地说:“我和马周,一时半会儿不见,就想念他。”

18、房玄龄和杜如晦都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们之间有一段著名的故事:

19、唐玄宗在位时,因为宦官当权,朝败,百姓生活贫困。房玄龄和杜如晦感到十分愤怒,决定合作推动政治改革。

20、他们一起起草了《建议书》,提出了一系列政治改革的措施,包括削减宦官权力,强化士族地位,恢复农田,减轻百姓负担等等。这份建议书一经提出,就引起了轰动。然而很快,这份建议书被宦官给发现了,他们派人告发房玄龄和杜如晦,说他们在“谋反”。

21、唐太宗马上派人找来常何。常何一头雾水,不知道自己哪里得罪了皇上。不过,他还是大大咧咧地走进皇宫,“噗通”跪倒在地。唐太宗一看,不仅又犯起嘀咕:常何还是那个常何啊,怎么会写出那样的文章呢?这里一定有缘故。

22、唐玄宗十分信任房玄龄和杜如晦,没有轻易相信宦官的话。但是为了平息宦官的怒火,他还是发下了命令,要求逮捕房玄龄和杜如晦。

2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作为长者,要善于培养后辈,为他们提供机会和考验。

24、杜如晦的读音是Dùrúhuì

25、秦始皇要修长城,到处抓壮汉,其中就有孟姜女的丈夫范喜良。冬天,孟姜女做一件棉衣,打算给范喜良穿上。到了工地一打听,范喜良没来多久,就被累死了!尸首填了长城。

26、晦[huì]汉字

27、而杜如晦是唐朝大臣,曾经为宰相、晋王李景隆、太原太守等等效力。

28、唐太宗不仅是一位贤德的明君,而且还一个求贤若渴的皇上。在位期间,麾下有秦琼、程咬金等英才战将,殿前更有房玄龄、杜如晦等名流贤士。即便如此,他依旧多方查找英雄侠士。

29、唐太宗李世民有两个得力的宰相,一个是“尚书左仆射”房玄龄,一个是“尚书右仆射”杜如晦。

30、据传说,唐朝中期,房玄龄和杜如晦曾因政治观点不同而产生过矛盾。当时,杜如晦主张实行儒家思想,强调道德和礼仪的重要性,认为朝廷应该加强教化和德育,以提高国家的治理水平。而房玄龄则认为,政治上应该注重实际,强调法律和制度的作用,认为只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法律制度,才能保证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李世民房玄龄杜如晦作文

31、答:房玄龄的读音是Pángxuánlíng

32、两位大臣在唐玄宗时期的纷争中,通过相互支持,在政治上不断协力,从而帮助唐玄宗掌握和保持国家稳定,为唐朝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33、这个故事表明,房玄龄和杜如晦不畏强权,勇于发出有益的建议,并愿意承担可能的风险,这是一个有品德、有责任心的政治家应该具有的品质。

34、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李世民知人善任,两位都是贞观时期的名相。

35、房、杜二人私下的关系也十分亲密。在李世民还是秦王之时,房玄龄就曾力荐杜如晦:“杜如晦博学强识,是难得的人才。假如秦王想要得此天下,绝对是少不了这个人的辅佐的。”正是由于房玄龄的引荐,杜如晦才受到李世民的重视。二人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共同辅佐太宗。

36、何常慌忙去找马周,马周一听皇上找自己,就赶忙进宫,一路上遇到几拨人,都是唐太宗派来请他的。一同前来的常何不明白,心想:“怎么请个下人要动如此排场,皇上今儿怎么啦?”他哪里知道,在唐太宗的心里马周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这样的人才找都不好找,何况就在眼前呢?

37、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人,为隋唐时期李世民帐下重要参谋,在李世民讨伐割据势力时为其谋划,运筹帷幄,深为时人所敬服。他与房玄龄共掌朝政,制定典章,品选官吏,好评如潮,时称“房谋杜断”。

38、最后,杜如晦成功完成了任务,而房玄龄也因此获得了唐太宗的赏识。

39、房玄龄是唐代宰相之一,他曾经成功地进行了一些政治改革,对唐朝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40、玄龄和杜如晦的读音是fángxuánlínghédùrúhuì。

41、孟姜女悲痛万分,一个人趴在长城边上大声哭泣,突然长城顷刻间800余里,天哪!读完了这本书,我明白了:做人要表里如一,就像秦始皇,晚年,他的本性露了出来,如果这样那么我们很快就会丧尽人心的。

42、唐太宗慧眼识马周

43、关于房玄龄和杜如晦的故事是很有趣的。

44、这是因为房玄龄认为他的学生杜如晦能够胜任这个任务,并且通过这个机会提高自己的能力。

45、关于房玄龄和杜如晦的故事有很多,具体而言可以说是相互合作,共同助力唐玄宗掌握和保持国家稳定的故事。

46、杜如晦,人名(公元585~630),字克明,京兆杜陵人,唐朝初期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之治中的主要谋臣之一,与房玄龄人称"房谋杜断".

47、同时,年轻人也要有足够的自信和能力去承担更多的责任和挑战,不畏困难,不忘初心,始终保持学习和进步的心态。

48、房玄龄,人名(公元578~648),字乔,临淄人,唐朝名相,博综典籍,工书能文,辅佐太宗.

49、“何爱卿平身。我且问你,你那奏章是你自己写的吗?”常何一听,先是一激灵:坏了,皇上看出破绽了,我这不犯了欺君之罪吗?可他偷眼观察了一下唐太宗,没发现皇上生气,反而微笑着等他回答。何常那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并且满不在乎地回答道:“禀皇上,那奏折不是我写的,是在我家打工的马周写的。”唐太宗听了哈哈大笑道:“速请马周前来见朕。”

50、那时,唐朝开国未久,许多规章典法,都是他们两人商量制订的。人们把他们两人并称为“房、杜”。《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说:唐太宗同房玄龄研究国事的时候,房玄龄总是能够提出精辟的意见和具体的办法,但是往往不能作决定。这时候,唐太宗就必须把杜如晦请来。而杜如晦一来,将问题略加分析,就立刻肯定了房玄龄的意见和办法。房、杜二人,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出计谋,一个善于作决断,所以叫做“房谋杜断”,形容他们各具专长而又各有特色。在当时看来,房、杜二人同心辅政,是合作得非常协调的,所以人们称赞他们“笙磬同音,惟房与杜”。

51、晦(拼音:huì),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最早见于《楚系简帛》。本义是指每月的最后一天,但是后来也可以泛指黑夜,也引申为隐微、愚昧、凋零等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