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著名的诗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2、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3、《蜀相》一诗是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春天,杜甫“初至成都时作”。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成都是当年蜀汉建都的地方,城西北有诸葛亮庙,称武侯祠。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4、《登高》:以壮丽的自然景观为背景,展示了对人生短暂和命运无常的思考。
5、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7、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9、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10、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11、《月夜忆山东兄弟》-杜甫思念故乡和朋友的情感表达。
12、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3、《登高》——表达了对朝廷腐败的愤怒和对社会不公的担忧。
14、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15、《秋宿湖上》:描写了杜甫在湖畔的宿营,抒发了对家乡和国家的怀念之情。
16、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
17、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8、这首诗是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颠沛流离中的诗人杜甫,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为国家而悲痛。
1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出对贫困和社会不公的痛苦和愤懑。
20、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21、《春望》——揭示了社会动荡和农民疾苦。
2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23、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2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5、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26、饮中八仙歌
2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8、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29、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0、《登高》——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观赏和对人生的感慨。
杜甫的著名的诗
31、月夜忆舍弟
32、《梦李白二首·其一》-杜甫以梦中与李白相会的形式,表达对李白才华和逝去的时光的思念。
33、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34、唐玄宗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杜甫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35、这些诗作中反映了杜甫对社会动荡的关注,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对家庭情感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他的思想感情表达了对社会正义、人道主义和自然美的追求。
36、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正月,杜甫辞去节度参谋职务,返居成都草堂。(765)四月,严武死去,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遂携家由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今四川乐山)、榆州(今重庆市)至忠州(今四川忠县)。此诗约为途中所作。
37、《金谷园》——展示了富豪的奢侈与仇富情绪。
38、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
39、《望岳》:借助岳阳楼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社会和国家衰败的愤怒和担忧。
40、《月夜忆舍弟》——描绘了广阔的自然景色,同时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41、《曲江二首》——描绘了大唐盛世的华丽景象,并表达了对落难官员的同情。
42、江南逢李龟年
43、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44、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4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6、《望岳》——表达了对岳父杜审言的崇敬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47、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48、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9、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50、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宁夏)。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5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船。
52、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53、《月夜忆舍弟》:再次抒发了对远离家乡的舍弟的深深思念之情。
54、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55、《月夜忆舍弟》:表达了对亲人离散、生活困境的思念和关怀。
56、《丽人行》:以美丽女子为主题,表现了对人生虚妄和女子的悲苦的思考。
57、这首诗写于761年(上元二年)春。杜甫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流离转徙的生活后,终因陕西旱灾而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开始了在蜀中的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作此诗时,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诗作。
58、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59、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年)秋杜甫流寓秦州时所作。李白与杜甫于天宝四载(745年)秋,在山东兖州石门分手后,就再没见面,但彼此一直深深怀念。公元757年(至德二载),李白因曾参与永王李璘的幕府受到牵连,下狱浔阳(今江西省九江市)。乾元元年(758年)初,又被定罪长流夜郎(今贵州省桐梓县)。乾元二年(759年)二月,在三峡流放途中,遇赦放还,回到江陵。杜甫这时流寓秦州,地方僻远,消息隔绝,只闻李白流放,不知已被赦还,仍在为李白忧虑,不时梦中思念,于是写成这首诗。
60、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杜甫的著名的诗
61、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62、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63、《登高士别墅》-杜甫对士人的境遇和对命运不公的思考。
64、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65、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66、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67、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大历五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68、《赤壁怀古》:通过怀念历史上壮丽的战场和伟大的人物,表达了对时事的关切和忧虑。
69、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70、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71、《月夜忆舍弟》-杜甫对亲人离世的伤感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72、天宝十五载(756年)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的白水(今陕西白水县)的舅父处。六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叛军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八月,作者被禁长安望月思家而作此诗。
73、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7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揭示了战乱带来的灾难和人民的痛苦。
75、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76、春夜喜雨
77、《绝句》-杜甫对社会动荡和个人软弱的反思,表达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
78、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79、《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赞美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80、《寄扬州韩绰判官》:借扬州官员的离去和杂草丛生的景象,表达了对官场腐败和社会混乱的忧虑和不满。
81、登岳阳楼
82、这首诗大约是天宝五年(746年)杜甫初到长安时所作。史称李白与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俱善饮,称为“酒中八仙人”,都在长安生活过,在嗜酒、豪放、旷达这些方面彼此相似。杜甫此诗是为这八人写“肖像”。
83、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84、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85、《秋兴八首·其四》:思考了生活中的苦难和政治的黑暗。
8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8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展现了贫苦人民的真实生活和对世道的痛心疾首。
88、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89、《登高壮观歌》:通过登高的经历,表达了对世俗之事的失望和对山水的喜爱。
90、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的著名的诗
91、《春望》: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借以批判时政的腐败和社会的动荡。
92、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93、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94、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95、《月夜忆舍弟》——表达了对兄弟情谊的思念和对家庭温暖的向往。
96、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97、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98、杜甫没写过词,更没有15首经典的词。
99、《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表达了对君主的忠诚和国家命运的担忧。
100、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101、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102、《天末怀李白》:以怀念李白为背景,表达了对时世的不满和对英雄的崇敬。
10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04、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杜甫57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大历三年(768年),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泊岳阳城下》和《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105、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106、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107、旅夜书怀
108、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09、《登高》-杜甫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110、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111、春望,2春夜喜雨,3望岳,4绝句,5闻官军收河南河北,6登高,7月夜忆舍弟,8蜀相,9江南逢李龟年,10登岳阳楼,11八阵,12旅夜书怀,13月夜,14梦李白,15饮中八仙歌
112、杜甫的思想感情主要集中在对家国兴衰和社会不公的批判上,他对于人生的短暂和命运的无常有深刻的认识,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性善良的信任。他通过激烈的抒发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一个思想家和人道主义者的形象。
113、杜甫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描绘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动荡和人民的苦难。以下是杜甫最经典的15首诗及其思想感情:
114、杜甫被誉为“诗史之宗”。他的诗歌以自然描写和社会关怀为主题,表现了其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慨。以下是杜甫最经典的15首诗及相关思想感情:
115、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11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春天,那时杜甫52岁。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至此,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当时正流落在四川。他听闻消息后,欣喜若狂,恨不得马上回到和平、安定的家乡。
117、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118、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119、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20、《丽人行》——描写了女性被战乱摧残的悲哀与坚强。
杜甫的著名的诗
12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22、《月夜忆舍弟》:再度表达了对离散的亲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123、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24、《月夜忆舍弟》——写道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125、杜甫在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夏迁居夔州,夔州有武侯庙,江边有八阵,传说为三国时诸葛亮在夔州江滩所设。向来景仰诸葛亮的杜甫用了许多笔墨记咏古迹抒发情怀。《八阵》便是其中一首。
126、《春夜喜雨》:以春雨的降临为背景,表现了对自然恢复和社会进步的期待。
127、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船。——《绝句》
128、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129、《登高》——直观地描述了大唐盛世的繁荣景象。
130、《春望》描绘了国都萧索、草木杂乱、鸟鸣怨恨、战事持续、音信全无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
13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32、依依无法提供杜甫最经典的15首诗及思想感情,但可以提供杜甫的《春望》和《望岳》两首诗,以及它们的思想感情。
133、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134、如需了解更多杜甫的诗作及思想感情,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人士。
13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36、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梦李白二首·其二》
137、《望岳》描绘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通过描绘变幻无穷的云絮,在群山间缭绕,诗人仿佛置身于云海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13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