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首页 > 说说大全 > 杜甫的一生简短概括-85句优选

杜甫的一生简短概括-85句优选

时间:2024-02-25 05:53:10

杜甫的一生简短概括

1、杜甫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代表,他知书达理,见解高远,少年时就才华横溢,有一颗报国雄心,也曾积极考取功名,力争建功立业,可是赶上了安史之乱,国家凋敝不堪,自己只好寄身于西南,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他亲眼目睹了社会的惨状,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名句,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

2、这年九月,长安收复。十一月杜甫回到长安,仍任左拾遗,虽忠于职守,但终因受房琯案牵连,于乾元元年(758年)六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3、至德二载(757年)四月,郭子仪大军来到长安北方,杜甫冒险从城西金光门逃出长安穿过对峙的两军到凤翔(今陕西宝鸡)投奔肃宗。五月十六日,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

4、杜甫是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同时他也背负着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沉重责任感;杜甫是位失志不移的爱国人士,因此他用诗歌来描绘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悲哀;杜甫还是位历经磨难仍不折不挠的强者。

5、年少优游

6、二、儒中圣哲

7、杜甫最感人的地方,莫过于他的那种推己及人的圣人之德。

8、“三吏”“三别”中,字字饱蘸着诗人深情的热泪,句句揭示了下层百姓悲惨的命运;《客至》中待客热情,并放下身段,亲切地隔篱呼唤邻翁对饮以倾尽余杯,俨然陶翁风范;《又呈吴郎》中任由西邻无食无儿、因“征求贫到骨”的妇人扑枣,不去责怪、驱赶,反而替她着想、提供便利,更显悲天悯人的菩萨心肠。

9、他居无定所,一生中大半时间都在漂泊,而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那几句“安得广厦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直到今天都让后世寒门子弟感激喟叹,孰能有此境界?

10、大历三年(768年),杜甫思乡心切,乘舟出峡,先到江陵,又转公安,年底冬天的时候漂泊到湖南岳阳,泊舟岳阳楼下。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想到自己晚年漂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登岳阳楼》。

11、他对百姓是那样的温情。他自称“少陵野老”,俨然一位邻家大叔。

12、(712年-745年)34岁以前读书并且游历的时期;2.(746年-755年)34以后开始进入政治与社会为主的生活,困守长安;3.(756年-759年)陷入安史之乱中,颠沛流离的为官时期。;4.(760年-770年杜甫49岁到其生命最后的时期,于湖北和湖南之间漂泊,最终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离开人世。

13、杜甫一生穷困潦倒,但仍忧国忧民。

14、舟中长逝

15、如果说这还不够打动人的话,那么《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他抽空回家看望妻儿,迎接他的却是“人门闻号,幼子饿已卒”这样的人间悲剧,他该怎么承受呢?

16、综合比较,唯杜甫可谓“千古一诗圣,文章两忠忧”。

17、一、人中赤子

18、苏轼做不到,虽然他也有一颗忠心,也有一双观世眼,一腔滚烫的热血,但人生的际遇、驳杂的思想,让他在失意中既获得了拯救与解脱,又多少流露出遗世独立、独善其身的思想;

19、他曾自嘲为“乾坤一腐儒”,却从不放弃自己的追求,虽然政治上他没实现自己的理想,但他在精神和道德上为自己竖立了一块后人无法超越的丰碑,成为了儒生中的“圣哲”。

20、杜甫出生于一个有悠久传统的官僚家庭,也就是所谓的书香门第,在家族文化的熏陶下,杜甫自然饱读诗书,希望能通过科举考试,一举中第,忠言纳谏,侍奉君上,这在儒家知识分子看来是合情合理的,也是文人士大夫的正道。青年的杜甫,对仕途怀有极大的热情与信心,他在《壮游》一诗中写道:"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可见他是一个对自己极有信心的人,可是,很快现实的打击让他认识到并非如此。值得庆幸的是,打击过后,他遇到了唐诗史上的另一个巨匠,实现了两个巨人的会面,开启了人生的下一段他永生难忘的旅途。

21、对杜甫的评价:

22、这在盛唐诗坛上,是很奇特的现象,这对同样不得志的天才诗人在历史的一个交汇点相遇了,璀璨了盛唐的天空,也为后人留下了可歌可赞的友谊。

23、而唯有杜甫一生为儒,始终忠君忠志,时刻忧国忧民,为后世文人贯彻了儒的终极之道,从而成为“诗中圣哲”。

24、不料杜甫很快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贬到华州(今华县),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到华州后,杜甫心情十分苦闷和烦恼。他常游西溪畔的郑县亭子(在今杏林镇老官台附近),以排忧遣闷。

25、称之为“圣”,切不可忽略杜甫作为人的一面。由凡入圣,并非人人皆可,唯有赤子,方能为人所不能为。所以,他首先是一个普通而平凡的人,一个生活在俗世的人,一个纯真、真挚的人。

26、他也爱酒爱诗,却不像李白那样遣兴纵乐,而是消愁忘忧,从《登高》中“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可惜》中“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落日》中“浊醪谁造汝,一酌散千忧”,《徐步》中“把酒从衣湿,吟诗信杖扶。敢论才见忌,实有醉如愚”,《留别贾严二阁老两院补阙》中“去远留诗别,愁多任酒”,《独酌成诗》中“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等等便可窥知;

27、虽出身于已没落的家族,但“少陵”这一带有政治色彩的籍贯让诗人显得那么与众不同。有为官之心,却无为官之径;有爱民之诚,却无救民之策。他是处江湖之远,既忧其民,亦忧其君。他只有用他的诗,来告慰自己。

28、他有远大的抱负:“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壮游》),“所向无空阔,可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可横行(《房兵曹胡马》),“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29、杜甫的主要人生可以大致划分为四个时期:

30、短期任职

杜甫的一生简短概括

31、三、诗中巨匠

32、二十四年(736年),杜甫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杜甫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一职,杜甫于是赴兖州省亲,与苏源明等一起,到齐赵平原,作第二次漫游。

33、然而杜甫却总能笃志如一,在最艰难最困苦的时候,他都没有放弃他的国家,他的君王,他的理想,他的人民。

34、何以如此?在我看来,或许是因为陶、李二人皆尊重内心感受,外儒而内道,一归隐田园,一纵酒江湖,但求适意洒脱,不复顾及庙堂黎民,可归入“穷则独善其身”一派;

35、年轻时的杜甫,是那么的高志豪壮,一派盛唐气象。他最大的志向就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可终其一身,要么沉沦下僚,要么流落江湖,坎坷潦倒,抑郁悲愁。但只要一息尚存,他就绝不放弃自己对于理想对于君主的忠诚。

36、战乱流离

37、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生平诗歌创作研究资料生平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

38、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诗,杜甫该怎样去面对这人世的蹉跎与辛酸。

39、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40、诗以言志,杜甫七岁时便谙于此道,这让他更多了一份自我实现的可能;

41、若论成就,杜甫能引以为傲的,可能更多的是诗歌上的成就。他诸体兼善,尤工七律,独步天下,而后世学诗,多宗杜甫,可谓扬名千古。

42、杜甫最让入称道的是他那忧国忧民的精神情怀。

43、他也爱山水,却不会因之而思归山林,投入自然怀抱,他总能在山水中宣泄出他的忧虑与悲愁,《登高》《登岳阳楼》《秋兴八首》等等便是证据。

44、历数文豪巨匠,陶潜以隐逸而名,李白凭豪迈而显,苏轼因才思而高,唯杜甫兼有诗名、德名,皎皎独耀,难以超越。

45、他的诗中,对国事的忧虑,对君王的忠诚,对民生的关注,对贤臣的追慕,对戎狄的愤恨,对将士的讴歌,对权贵的鞭挞,对百姓的亲近、同情等等,林林总总,包罗万象,却全由那颗千古高义、从不肯止息的伟大的心生发出来,让世人感佩。

46、杜甫的一生很苦。

47、他的诗,写国破家亡、写民生艰辛、写漂泊羁旅,到最后也是久病缠身、潦倒不堪的余生:

48、他的诗是时代的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由盛而衰变化的苦难岁月,内容博大精深,风格沉郁顿挫。从诗歌的表现对象到艺术方法,从体裁到修辞,都对前人“遗产”的进行了全面的继承和发展,是古典诗歌史上承前启后的集大成者。

49、他的诗才是常人所不及的,他的努力也是一般人所看不见的,而他的诗歌蕴含的艺术美感与思想价值的高度更是后人所达不到的。所谓巨匠,往往都有大气魄、大胸襟、大眼光、大手笔,经历过折、大失意。而杜甫正是如此,他评价李白说“文章憎命达”,其实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50、“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51、杜甫是个凡事认真的人,他立志入仕,匡时济世,便认认真真读书、游宦、献赋、为官,虽然做的官不大,但他很认真,甚至较真,时刻想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毫不在意之前经历多少蹉跎。

52、李白做不到,他“人生在世不称意”,“不得开心颜”,就高歌而去,纵酒狂行,及时为乐,不去管什么朝廷、君主、百姓,虽然偶尔也惦记着功名、理想,但他最终选择的却是在诗酒山水中尽情挥洒着他的豪迈与洒脱;

53、他对理想、使命是那样的执着、坚定。杜甫出生时,家道中落。少有壮志的他,自然在家族显耀光环的重压下,在伟大昂扬的盛唐时代,勇敢坚定地承担起光耀门楣、振兴家学的使命。他是那么的努力,那么的执着,却又那么的坎坷。

54、大历五年(770年),臧玠在潭州作乱,杜甫又逃往衡州,原打算再往郴州投靠舅父崔湋,但行到耒阳,遇江水暴涨,只得停泊方田驿,五天没吃到东西,幸亏县令聂某派人送来酒肉而得救。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55、杜甫,他是一个性情中人,可爱可敬,可叹可歌;他是道德文章的楷模,不可超越,只可瞻仰;他是积极人生的代言者,告诉世人,曾经有这样一个人这样走过,而他留给我们的,太多太多…

56、时值安史之乱,他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状》,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当讨伐叛军的劲旅——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他写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的诗,表达了强烈的爱国热情。

57、可是,他没有囿于一家的悲痛,他想到的却是“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因为这乱世,不止他一人有这样的悲痛,这是怎样的心胸啊!

58、他的诗歌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时期的社会面貌,成为那个时期阶级斗争、民族斗争和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一面镜子,他的这类脍炙人口的诗歌很多

59、生于河南巩县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写了一千四百多首诗,博得后人广泛的称赞。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

60、他就是这样一个怀有拳拳赤诚的凡人,却有着不平凡的经历。由凡人圣,这是他的天命,因为他就是为那样的一个时代而生的。

杜甫的一生简短概括

61、所不同的是,苏轼集前人大成,融儒、释、道于一炉,为后世文人走出了一条通达之道;

62、《戏为六绝句》中对前人诗歌的评判便流露出他在诗学上的自信,而《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中那句“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更是道出了他的艺术追求。

63、杜甫到底是怎样的人呢?我想可以从这三个层面来认识他。

64、他对朋友是那样的真诚,与李白的结识是他一生的幸运。从《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赠李白》(“二年客东都”)《与李十二同寻范十隐居》《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饮中八仙歌》《冬日有怀李白》《春日忆李白》《梦李白二首》《天末怀李白》《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不见》《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到《昔游》《遣怀》,共计14首,无不流露出他对这位天才诗人的赞美、同情、热爱、怜惜与思念。

65、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原籍襄阳。一生坎坷。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被后世诗家尊为“诗圣”。汉族,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原籍湖北襄阳。杜甫的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曾祖父杜依艺曾任巩令一职,祖父是初唐诗人杜审言官至膳部员外郎且有自己的自传,父亲杜闲有奉天令一职。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甫与杜牧是远房宗亲,同为晋朝灭孙吴的大将杜预之后裔(杜甫为杜预二十世孙)。

66、诗对于杜甫来说,最重要的,在我看来,不是他理想的表达,对国家、君主、百姓的情感、态度与想法,而是成为他在艰苦乱世、悲痛愁闷的现实中的一种精神寄托,一种情感宣泄的渠道,舍此无他。

67、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他表达了对家人的优虑:“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就不顾,庶往共饥渴”。而更令人悲泣的是,“入门闻号,幼子饿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甫当时的那种痛彻心扉,悔愧难当。

68、他还是个爱憎分明的人。他不会去阿逢权贵,面对国事的衰败,他敢于讽刺抨击,《丽人行》《兵车行》便是明证;他十分仰慕诸葛亮,渴望能像他一样建立不朽功业,《蜀相》《咏怀古迹(其五)》便是明证。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归根于他忧国忧民、忠君忠志的精神品格。

69、公元745年,杜甫与李白相约共游梁宋之地,路上还遇到了尚未布衣的高适,开启了三人漫游的旅途。他们诗酒唱和,把酒言欢,一同到梁吹台,感慨世事沧桑,发出兴旺感叹。在不知不觉中,杜甫受到了李白的感染,狂歌,纵酒,肆意潇洒,可以说,路途的日子里,杜甫是欢快的,宁且对李白的才华深感钦佩。他们还一路向东,到济南一带,并且在鲁郡一个叫范十的隐士家里度过了一段时间,杜甫还写了一首《与李十二白寻范十隐居》。

70、他对妻儿是那样的深情与愧疚。那首深情绵缈的《月夜》是那么的动人,一切如在眼前,却又在无声的凝望中跃动着一颗渴盼团圆的炽热的心。

71、天宝六载(747年),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

72、诗可以兴、观、群、怨,他更是终其一生都在实践着孔子对诗歌功能的评价;

73、千古以降,文人以德高而名者,唯杜甫而已。

74、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是为肃宗。

75、而杜、苏二人既执著于理想,又根植于现实,进亦忠忧,退亦忠忧,可归入“穷亦兼济天下”一派。

76、天宝十四载(755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

77、虽然李白传世诗作中只有3首写给杜甫,虽然两人年龄有隔,个性有别,而这似乎更能体现出杜甫的赤子之心。

78、他是自觉地承担起这一使命,也是自觉地去践行的。

79、从来没有哪位诗人能像他那样,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着绝对的忠诚与弥久的深情,即使是一生坎坷潦倒,始终没有改变初衷,这就是杜甫的伟大之处。

80、困守长安

81、“诗是吾家事”,那是他对家学的自豪,更得益于对文学的颖悟。

82、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时年五十九岁。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83、十九年(731年),十九岁的杜甫出游郇瑕(今山西临猗)。二十岁时,杜甫漫游吴越,历时数年。二十三年(735年),杜甫回故乡参加“乡贡”。

84、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君子所为,而杜甫却不仅仅是尊敬、爱护,更多的是同情、怜悯,甚至大有牺牲一己以成就天下的宏愿,到这个程度,就是圣人的胸襟了。

85、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无家别》和《垂老别》,诗中圣哲;民间疾苦,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