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首页 > 诗词大全 > 鲁迅先生的文章经典片段-集锦39句

鲁迅先生的文章经典片段-集锦39句

时间:2024-03-03 08:55:04

鲁迅先生的文章经典片段

1、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远,于所有人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墓碣文》

2、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无声的中国》如今我们要达到某一目的,不妨试试,先抛出更多更大的要求,之后再提稍微小的要求,以达到真实目的。

3、鲁迅名言

4、这篇回忆录非常好读,也很有趣,完全可以吸引学生。在课前不妨预先布置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以前大家都学过不少鲁迅的作品,对鲁迅到底有什么样的印象?是否真的理解和喜欢鲁迅?带着这个问题进入阅读,让传记的有关描写来比照和丰富同学们对鲁迅的印象。因为这篇回忆录对鲁迅的描写非常生动有趣,显然和通常对鲁迅的认识有些“落差”,学生的兴趣也在这里。阅读中应当提醒同学们,我们接触的不止是一个热情、幽默、睿智的鲁迅,还应当深入一步,思考一下自己对鲁迅的思想、人格的认识又有哪些新的变化?当同学们通过阅读发现鲁迅也有如此生活化、人性化的一面,完全可以很放松地走近这位文化巨人时,教学的目的也就基本达到了。

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6、《回忆鲁迅先生》萧红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的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的咳嗽起来。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7、鲁迅先生逝世的时候,终年才55岁,却写出了无数经久不衰的书:《阿Q正传》、《狂人日记》、《彷徨》、《坟》等作品广为流传.但被世人所敬仰的鲁迅先生却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鲁迅先生的房间必定是最“热闹”的时候,他正演奏着“文字交响曲”希望这一首首动听的曲子能唤醒麻木不仁的中国人.

8、路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9、读鲁迅先生《纪念刘和珍君》颇有感触,这篇悼念性的抒情散文优美而庄严,犀利而情笃;对中外反动派的揭露、讽刺之辛辣已到极致。文章纪念的是在1926年“318”爱国运动中牺牲的北京女子师范学校的刘和珍、扬德群及张静淑等烈士,读起来实在令人感伤和奋激――“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我已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北洋军阀和它们的御用文人)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灵前。”这段开场白,表现出鲁迅先生对北洋军阀的极端的仇视和厌恶,对逝者极度的崇敬和哀痛。泾渭分明。

10、作为现代最负盛名的文学家,鲁迅先生的名言简直是灿若繁星,不胜枚举。甚至有很多网友在网上蹭热度,添加自己原创的鬼畜言论称之为"鲁迅说过"…诸如此类,完全是对他的恶搞。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作为大先生的铁杆粉丝,我来列举一下他那些思想深邃的经典名言。一,学习类:“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二,为人类:“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三,诗词类:《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当然作为被广泛认可的文化大家,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因为他也是深刻的思想家。至于那些伪名言,因为思想浅薄达不到那个深度,终究会被识破乃至淘汰!

11、从来如此,便对么?——《狂人日记》自古以来、约定成俗就一定对吗?对当时现实的讽刺,大多数人不敢提出质疑,没理由没勇气反抗。如同西方中世纪的科学研究,近代中国的革旧迎新,不就是否定过去一些肯定落后的言论吗?

12、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无题)

13、此外,要重视对这篇回忆录的艺术赏析,要让学生了解:一、萧红以细腻的感觉捕捉传主日常生活的细节,随意点染,就把鲁迅写活,展现出一位伟人性格的丰富性。二、这篇作品与一般传记不同,文学性很强,作者感情的融入非常多,文笔散漫而又抒情。因为是回忆录,有许多印象片断的重现,包括对一些生活细节的捕捉与体味,描写似乎很随意,甚至有些零碎,却一点也不觉得繁琐,读着读着,许多印象就连贯凝聚起来,让我们看到鲁迅生动丰富的个性,看到伟人生活化、人情味的一面。三、注意这篇回忆录的叙述角度,特别是对传主情感评价的心理视角,作品中的“我”往往一身二任,既是事件发生的见证人,同时也是事件的评价者。

14、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摩罗诗力说》对一些人的悲惨命运感到悲哀,但更愤怒的是他们不做抗争。这话常被人理解为是鲁迅先生对孔乙己的态度,是也不全是。

15、人生不就是所谓得失取舍吗?没有付出,谈什么回报。鲁迅的话刺耳,却于民国于今天都有着很好的激励作用和借鉴意义,能学到再用上,可以说是一生有益。

16、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乡》行动高于空谈,要敢为天下先,为后人走出一条路。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17、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他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18、萧红回忆鲁迅先生读书札记篇一

19、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出处不详这里的安稳是指鲁迅所处的民国初年,那时的人们忍受着封建观念、军阀、外来侵略者的压迫,贪安稳不冒险当然就没有什么自由。

20、这篇《回忆鲁迅先生》里,她在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了对于鲁迅先生的深深的崇敬与感激。她还运用了自己善于机敏地捕捉细节的特长,充分地施展出了女性作者细腻、清新的笔调,为读者刻画出了一个特别富有人情味的鲁迅先生的形象。萧红当时经常出入于鲁迅先生的家中,她用自己的笔,把读者轻轻地领进了鲁迅家敞开的大门,让读者看到了鲁迅家庭的和-谐、生活的朴素。她细腻地描绘了鲁迅、许广平、海婴一家生活起居的习惯,鲁迅先生饮食的爱好、衣着的怪癖、工作的劳累、临终前的病容,以及许广平先生的操劳、海婴的顽皮,甚至描绘了两位年老保姆与日本医生的面影,她还细致地描绘了客厅、卧室的陈设,一草一木的姿态,以及她与鲁迅全家之间的感情。在萧红的笔下,鲁迅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还是一个和蔼宽厚的老人;他不仅是中国文化界的思想领袖,他还是一个美满家庭的家长,一个尊重妻子的好丈夫,一个了解儿子的好父亲,一个辛勤培植晚辈作家的情义深重的慈祥宽厚的长者。萧红这篇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非常富有女性作家的特点,比起其他一些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来,特别具有清新隽永的艺术风格。

21、人们把鲁迅先生誉为“民族魂”,原因是鲁迅先生或者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他给人民当牛做马,却毫不骄傲,更不曾骑在人民的头上高呼:“啊!我多么的伟大!”所以,群众们把他举得很高,很高.鲁迅先生从不突出自己的地位,卖弄自己的知识.他只是默默地接受人们给他的荣誉和赞赏.

22、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的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23、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无题)

24、并撰写挽联一副,联中注有“鲁迅先生千古,郭沫若哀挽”字样。挽联是这样:方悬四月,叠坠双星,东亚西欧同殒泪;钦诵二心,憾于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为纪念鲁迅逝世四周年,郭沫若于该年作了《写在菜油灯下》一文。在此文末尾写了一副对联作为结束语:鲁迅是奔流,是瀑布,是急湍,但将来总有鲁迅的海;鲁迅是霜雪,是冰雹,是恒寒,但将来总有鲁迅的春。

25、面具戴太久,就会长到脸上,再想揭下来,除非伤筋动骨扒皮。——出处不详生活的无奈,学会了伪装自己,虚伪以待众人。

26、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记念刘和珍君》只要退一步就能生存下去,便可以依然麻木的过活。惨淡的人生和他人的悲剧,只有真正的猛士才敢面对。

27、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的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的咳嗽起来。

28、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鲁迅杂文精选》猛兽是统治者,牛羊是被统治者,反讽着当时的社会状况。有时候独自一人,不随从大众的想法才能取得更高成就。

29、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鲁迅.)

30、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鲁迅先生的文章经典片段

31、鲁迅先生很喜欢北方饭,还喜欢吃油炸的东西喜欢吃硬的东西,就是后来生病的时候,也不大吃牛奶。鸡汤端到旁边用调羹舀了一二下就算了事。有一天约好我去包饺子吃,那还是住在法租界,所以带了外国酸菜和用绞肉机绞成的牛肉,就和许先生站在客厅后边的方桌边包起来。

32、伟大——这就是我对鲁迅先生的第一印象.他“俯首甘为孺子牛”日夜为改变民族的命运而忙碌着.身体瘦弱的他却是文学上的巨人.鲁迅先生幽默,且不乏亲切.他憎恨黑暗如魔鬼,而且处处为他人着想,淡化自己.在我看来,他是平凡而伟大的人!

33、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34、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不幸病逝于上海的消息传到日本,郭沫若先生悲痛万分,当晚就写了《民族的杰作——悼念鲁迅先生》一文,称鲁迅是“中华民族近代的一个杰作”。

35、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36、鲁迅先生在日本学医时,意识到中国人“中国人的病不在身体上,而是在心理上.”于是他决定拿起笔,通过自己的文章来呼吁所有的中国人,所以有的人说:“鲁迅先生的笔是同黑暗作斗争最厉害的武器.”

37、这一课除了获得对鲁迅的新认识,还有一个潜在的目标,也是更高的要求,就是让同学们能够由此而思考怎样看待像鲁迅作品这样的“经典”的问题。对鲁迅有隔膜,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同学们毕竟年轻,对鲁迅作品及其为人还不能充分理解。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些对鲁迅高度评价的定论,先入为主地框定了我们的头脑,反而阻碍了对鲁迅精神丰富性的认识。要让同学们了解,属于经典的东西,对于后世读者特别是年轻人都是有距离的,包括对他所属时代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隔膜,都可能成为阅读障碍。我们不可能像读当下流行那样顺畅轻快。但要真正了解人类的智慧,吸取精神力量,提高自己的人格境界,还是要学习经典。对经典的学习要有一份尊崇,一份超越,高雅的阅读品味需要逐步培养。

38、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有一分热,发一分光.”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的文章永远是中国历史上最璀璨耀眼的光芒.

39、哀其不幸,怒其不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