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监场老师坐在考场前面,目光迂回环绕。我的心咚咚地跳个不停,生怕失误。
2、忽然,“嘟”的一声哨响,双方队员的身子一齐往后一倒,紧紧地抓住绳子往后拉。看,我们班的“小胖子”陈圆圆的表现可好啦!他两脚牢牢地蹬着地,好像被钉子钉在地上一样,他的脸涨得通红通红的,牙齿咬得咯咯响,脸上还流着汗水呢!
3、经过一个小时整个教室焕然一新到处闪闪发光,最后经大家评选,小明、小红小组走廊干得最漂亮。看着这干干净净的教室,同学们都感到很舒服都很高兴。
4、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
5、如:“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6、挤车可真是一场不同寻常的战斗呀!
7、在这篇文章中,一个女工“芦柴棒”的形象,是作者着力描写的“点”;两千个包身工的悲惨生活,是作者需要反映的“面”。“面”的辅写,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广度;“点”的勾画,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深度。
8、任凭她怎么努力,结果那屁股还是被车门狠狠地挤压了一下,疼得她直叫“我的妈呀!”
9、我用余晖瞥了一眼旁边的小丽,只见她的笔不停地写着,无一点担心之色。啊,我也要相信自己。平时我的成绩总是遥遥领先呀!
10、试卷发到每位考生的手中,他们开始答题了。考场里静静悄悄的,考生们面色凝重,及其专注地看题,思考,答题。
11、点面结合描写(大课间的语段):
12、把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
1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14、点面结合的用途:
15、点面结合法多用于场面描写,如夏衍的《包身工》(高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文章虽写上海杨树浦东洋纱厂里两千个包身工的悲惨生活,却从头至尾细致刻画了一个女工“芦柴棒”的形象。
16、今天中午,全班进行第一次全面大扫除。五个小组干得热火朝天:教室里,地面拖得干干净净,连黑板槽的粉尘都清理彻底,白色的瓷砖墙在同学们手中恢复原色,楼前的宽阔的水泥地,也被几名同学收拾得干干净净。
17、一堆人正拼命地拥挤着,只见一只只白皙的手、古铜色的手、粗糙的手、柔软的手,本能地向前伸,本能地挥舞着,都希望抓住车门。
18、“感到光明,感到温暖”是作者每次看到天安门广场夜空中的千万盏灯时的感受。这种感受表达了作者幸福、自豪的心情和对伟大祖国真挚的热爱。
19、曲曲折折的荷塘的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和花密密的挨着的,有袅娜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的,像刚出浴的美人,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这句景物描写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对荷塘整体描写是面的描写,对荷塘中荷叶的描写是点的描写,采用点面结合的手法突出月色下荷塘的特点。
20、文章运用点面结合法,具体描述了包身工的悲惨生活,愤怒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培植野蛮的“包身工”制度,残酷地压榨中国工人的罪恶;表达了中国工人阶级必将奋起斗争,砸烂枷锁,迎来黎明的坚定信心。
21、一位胖大嫂粗而短的右腿刚踏上车阶,左脚便不停地往外蹬,她使出吃奶的劲儿用力地扭动着肥胖的身躯,一双臃肿的大手拼命地抓住车门扶手。
22、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一了道凝碧的波痕。
23、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24、跑操终于开始了!阵阵响亮的有节奏的跑操音乐从广播里传出来,我们喊着节拍,字字铿锵有力,我们顺着节拍而动,双腿也自如地迈动起来,队伍慢慢地向前移动着.我抬头看看前方,吸气、收腹、摆臂,身边的树木开始向后退去,很舒适地呼吸着新鲜空气,全身开始协调地运动起来.身上微热,呼吸也开始急促起来,心情越来越愉悦.
25、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天里的星星。
26、我的心平静了,大脑迅速地思考后,答题,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