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首页 > 经典句子 > 关于巴金的小故事【27句精选】

关于巴金的小故事【27句精选】

时间:2024-01-24 09:18:36

关于巴金的小故事

1、如今巴老先生乘鹤西去,将“说真话”概括为其精神的真谛,或许最恰当不过了。但在笔者看来,那充其量只概括了一半,而把重要的另一半给淡漠了,那便是——“执行力”。何为“执行力”?顾名思义就是把想干的事干成功的信心与能力。我们经常说“求真务实”,“说真话”是求真,而“执行力”则是务实。没有了身体力行的务实作风,真话说多了,往往成了一种口头主义的形式泛滥。

2、成都高公馆,一个有五房儿孙的大家族。高老太爷是这个大家庭的统治者,五房中的长房有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他们的继母及继母的女儿淑华,因为父母早亡,现在是大哥觉新当家。

3、巴金爷爷的故事:带病入书:幼年多病的巴金从来没有读过大学。14岁时,他好不容易得到祖父同意进入英语补习学校念书,刚刚一个月,就因病辍学。1925年,他到北京准备考北京大学,但是体检时发现患有肺病,无奈与北大失之交臂。因此在巴金的作品中,常常有主人公患肺病或其他疾病的描写,并且因患病而发生情绪、思想的变化,《灭亡》中的杜大心等就是如此。

4、巴老先前坚持不同意以其名字建立基金会、设立文学奖,他说:“在一些名利等问题上,不要用我的名字”。然而如今的媒体却不惜笔墨给巴老先生加上“语言大师”“良知符号”“人民作家”等长长的一大串带有名利色彩的形容辞藻,在提及其“说真话”的心路与行为历程时,也刻意渲染一种英雄主义的氛围,而淡化了巴金精神的现代启示、反思与激励,更别提什么“执行力”的提炼与号召了。

5、缅怀巴老先生,首先便要把浸淫在其《激流三部曲》、《寒夜》、《随想录》等名作中的人格力量与精神瑰宝发扬并传承下去。笔者看到传媒界及文学界提及巴老先生时,都首当其冲地对提及其“一个人总要说真话”的省身箴言。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反复强调一条简单的为人之道,至少说明在中国社会的长河当中,说真话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

6、但是巴金对于自己写的书,则并不抱很大的期望,有很多都慕名巴金的名声,但是巴金却直言自己的作品多半都是废品垃圾,毫无任何的意义。

7、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索桥的故事》《萌芽》和著名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爱情三部曲”:(《雾》《雨》《电》)。1982年获“国际但丁文学奖”。散文集《随想录》(包括《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其中《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我国文学界有“鲁郭茅,巴老曹”的美称,也就是说,我国文学界的泰斗主要有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这六位。巴金的作品《给家乡孩子的信》被选为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课文、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期课文,《索桥的故事》被选为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课文。《鸟的天堂》被选为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文、长春版五年级下册课文,并有散文随笔集《龙.虎.狗》其中短文两篇《日》《月》被选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文。《随想录》中的小狗包弟被选为新课标高一必修一中的课文。巴金被人们称为“世纪老人”。一位诗人王火在《敬寿巴老百岁》中写道:时光如水,巴金是金。真心真爱,深意深情。大智大悟,举重若轻。大作大家,淡泊宁静。曲奏南薰,霞焕椿庭。人歌上寿,仁者遐龄。立言立德,益世益民。如鹤如松,长寿常青。百岁翩临,华夏集庆。海上人瑞,天际有星。

8、觉新是长子长孙,早熟而性格软弱,受过新思想的熏陶却不敢顶撞长辈,他年轻时与梅表妹相爱,但却接受了父母的安排另娶了珏。婚后他过得很幸福,有了孩子,也爱自己美丽的妻子,但又忘不了梅,特别是出嫁不久后梅就成了寡妇,回到成都,两人的见面带给他无穷的痛苦。不久,梅在忧郁中病逝。

9、巴老先生是一个积极的执行主义者,走出作品,以人格为帆,以行动为舵,去真真正正地做一些实事。巴金当年曾提出建立“文革博物馆”的建议,虽然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搁浅,然而在2005年元旦,位于汕头市澄海区、由民间力量兴建的文革博物馆正式开放,这正是源于巴老先生的启示。巴金生前兼任数个社会职务,却始终把对底层人民的人文关怀与救助置于首位,为弱势群体尽着自己的微薄之力。

10、但是巴金又是一个特别喜爱出书的人,巴金把出版书籍当做是自己人生中的一个乐趣。

11、觉民与觉慧在外参加新文化运动和学生运动,遭到爷爷的训斥,并被软禁家中。觉民与表妹琴相爱,但爷爷却为他定下亲事,觉民为此离家躲避,觉新夹在弟弟与爷爷中间受气。觉慧是三兄弟中最叛逆的一个,他对家中的丫头鸣凤有朦胧的好感。高老太爷要将鸣凤嫁给自己的朋友孔教会会长冯乐山做妾,鸣凤在绝望中投湖自尽,觉慧决心脱离家庭。

12、其中也可以看出巴金的谦逊,以及对于自己的作品并不是十分的自负的态度。

13、巴金曾经和有人一同吃饭的时候,从来都不用公费,基本上都是自己掏钱请客的,有时还会让夫人准备礼物送给朋友。

14、高老太爷发现最疼爱的儿子克定骗妻子的钱去组织小公馆,并在外欠下大笔债务,老四克安也大嫖戏子,在此打击下一病。家中大办丧事,将要生产的珏被高老太爷的陈姨太以避血光之灾为由赶到郊外生产,觉新不敢反对,因照顾不周,珏难产而死。觉新在痛悔的心情中承认这个家庭应该出个叛徒,他支持觉慧离家去上海。

15、写《灭亡》时正是巴金治疗肺病与休养的关键时期,主人公杜大心也就因患有肺病而萌生暗杀军阀以解脱痛苦的念头。

16、巴金也被人称为是一个厚道人,巴金并不喜欢揩油,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总会想方设法地还给对方。

17、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本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除巴金外,还有王文慧、欧阳镜蓉、黄树辉、余一等,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国现代作家。

18、心理学家荣格说,文学的价值在于对集体潜意识的碰撞。巴金便是一个对集体潜意识撞击的先锋主义者。文革刚结束的时候,国内形势起伏不定、忽紧忽松,而巴老先生却毅然动笔,站在全人类的角度反思文革,并自我忏悔。鲁迅曾说中国集体常产生偏离正常道德轨道的潜意识,事后却鲜有人忏悔。这样说来,巴金是一个“出格者”,他用灵魂与真知发出声音,即使在当时甚为微弱甚至遭到讥讽与排斥。

19、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有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派爱国民主人士。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

20、巴金字芾甘,1927年完成第一部中篇《灭亡》,1929年在《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

21、“说真话”与“执行力”是巴老先生最珍贵的两项精神遗产,也是我们这些尚且健在的人们最应谨记与履行的方向所在。忽略了其中任何一项,都可能偏离先生先前原始的价值轨道,我们缅怀先生的效果也会华而不实。巴老生前是一个平实的人。平实的人的离去自然应以平实的方式缅怀

22、巴金走了,永远地走了。从原文化部部长王蒙“一颗巨星陨落了,一面旗帜倒掉了”的伤怀,到四川成都市民自发前往巴金故居悼念,无数人为这位世纪老人的离去地动容、落泪。而“巴金”这一字符的存在价值也远远超过了“文坛巨匠”这一客观称谓,它更像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思想的凝聚。

23、巴金,原名巴衍,字铁冠,号檐口,中国现代文学家,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中国早期的重要成员。他的代表作品有《家》、《春》、《雾》、《秋》等。

24、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有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派爱国民主人士。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25、巴金一直都有一个习惯便是无论什么时候,只要身上还有钱,只要看到书都会买书,曾经巴金的家中一度因为缺钱,每天基本上都没有菜了,而巴金只要是看到书依然还会去买书,甚至鼓励自己的儿子买书,通常儿子的书包中都是鼓鼓囊囊的,里面装的多半都是书籍。巴金的家中基本上是一个小型的藏书馆,里面有很多书,各种各样的书籍都有,也有一些比较罕见的书卷,巴金基本上也到了一种爱书如命的地步了。

26、巴金于1904年7月25日出生于四川省重庆市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是一个书香门第的子弟。他的父亲是一位知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他的母亲也是一位非常有文化的女性。由于家庭的影响,巴金从小就对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7、《日》是现代作家、诗人巴金于1941年创作的一篇散文诗。此诗通过飞蛾扑火和夸父追日两个事例,赞美了追求光和热而英勇献身的精神,火热象征了光明的崇高信念,表达了作者宁可轰轰烈烈地战死,也不愿寒冷寂寞地偷生。全篇朴实无华,充满诗意,富含哲理,给人很深的教诲与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