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是什么故事
1、经过是:当小偷要偷铃铛时,响了一下,小偷被吓了一跳,左顾右盼,发现没有人,他就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张纸,把它的两个耳朵堵住,以为他自己听不到,别人就听不到。
2、从前有个小偷,他发现有个妇人家的门口,里面放着一个大铃铛,他非常想要。
3、从前,有一个很愚蠢自私的人,他很喜欢占人的便宜,凡事他喜欢的东西,总是想尽办法要弄到手,哪怕是用偷的方式。
4、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农夫守在一棵大树下等待兔子自己撞到树上的故事。
5、掩耳盗铃也是宋国的故事。
6、说的是宋国有一个农民,每天在田地里劳动。
7、想了半天最后决定把铃铛偷走,但是这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叮铃叮铃”的响起来,很容易被人发现。
8、晚上回到家,农夫把死兔交给妻子。妻子做了香喷喷的野兔肉,两口子有说有笑美美地吃了一顿。
9、第二天,农夫照旧到地里干活,可是他再不像以往那么专心了。
10、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千万不能自欺欺人,否则最后只会自食恶果。
11、掩耳盗铃的原因是小偷看到范氏被灭了,想到他家偷点东西,看上了他家门口挂的青铜钟。
12、守株待兔是宋国的故事。
13、春秋时候,晋国世家赵氏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己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14、掩耳盗铃的故事
15、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不要自欺欺人。
16、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奇迹终于发生了。
17、小偷取来一个铁锤,想将钟敲碎后一块块偷走。可是还有一个问题,用铁锤砸钟会发出很大的声音,肯定会被人抓做的。他转念一想:钟一响耳朵就能听见,可是如果把耳朵捂起来,就什么都听不到于是小偷找了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可是当他敲钟的时候,钟声传到了很远的地方,人们听见之后蜂拥而至,便把小偷捉住了。
18、这个故事传达了自欺欺人的愚蠢行为以及欺骗不了真相的重要真理。
19、“门铃一响,耳朵就会听见,如果把自己的耳朵掩住,不就听不见了吗?”
20、掩耳盗铃意思是捂住自己的耳朵偷铃铛,以为别人也听不到声响,但这其实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掩耳盗铃的成语源自于掩耳盗钟的故事,谁也不能改变钟响的事实,如果闭目塞听只会自食恶果。
21、他越听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22、有一天,这个农夫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来。野兔因见到有人而受了惊吓。它拼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农夫地头的一截树根上,折断脖子死了。农夫便放下手中的农活,走过去捡起死兔子,他非常庆幸自己的好运气。
23、他暗自思考:
24、守株待兔的典故出自《韩非子·五蠹》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
25、结果:小偷大胆拿着铃铛,刚碰到时铃铛又响了,这次声音比上次的声音还大,可小偷他听不见,他就以为没人听得见,突然妇人家的保镖听到声音,跑来就把小偷抓住了。
26、过程是他拿锤要把钟卸下来结果发现声音太大,于是他拿棉花堵住了自己的耳朵,发现声音小了很多,觉得可以放心的偷钟了,结果被邻居们听到出来把他捉住了。
27、一、原文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锥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选自《吕氏春秋·自知》
28、然而,他的行为实际上只是欺骗了自己,铃声的存在并不会因为他的掩耳而改变。
29、掩耳盗铃的故事是一个小偷想要偷取别人的铃铛,但他怕铃声会暴露他的行动,于是他用手掩盖住自己的耳朵,偷偷溜进主人的房间。然而,主人的铃声依然传入他的耳中,但他并不知道,继续偷窃。最终,他被主人抓住了。这个故事寓意着人们常常自欺欺人,对现实问题选择忽视。
30、守株待兔的故事:
掩耳盗铃是什么故事
31、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32、由于农夫的不劳而获的心态,他没有积极行动去寻找食物,而只是依靠等待运气。
33、晚上,他蹑手蹑脚来到这家大门前,一手捂着耳朵,一手伸着向上摘铃铛,但是铃铛太高,怎么也够不着,这该怎么办呢?
34、这个故事传达了努力和积极行动的重要性,而不是仅仅依靠运气。
35、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人掩住耳朵去偷听河中的铃声,他以为别人听不到他的行动。
36、二、掩耳盗铃原为盗钟掩耳,为一中国成语,偷钟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出自《吕氏春秋·自知》里的一则寓言故事,原文为盗钟,后来钟演变成为铃,掩耳盗钟反而不常用了。
37、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
38、守株待兔和掩耳盗铃是宋国的两个寓言故事。守株待兔的故事是一个农民在田间耕作时,不小心发现了一只兔子撞死在他种的一株树旁的株根上。由于觉得不幸福之事突然降临,他决定守住这株树,相信更多的兔子会撞死在这个地方。反而忽视了自己努力去创造幸福的机会。
39、他想到:
40、有一天,他看中了一家大门上挂的铃铛,这只铃铛制作的非常精美好看,一看就是很贵重的东西。
41、他悻悻的回到家中,冥思苦想,这时他看到了家里的凳子,决定第二天带上凳子,踩着凳子摘铃铛。
42、第二天晚上,他从家中带着凳子,又来到了这家大门口,他踩着凳子,一手掩住自己的耳朵一手摘铃铛,谁知他刚碰到铃铛,铃铛就发出了声响,这家的主人听到铃铛声,就带上仆人出来将他抓住了,因为别人的耳朵并没有被掩住,仍然能够听到铃铛的声音。
43、“我该怎么样才能把铃铛弄到手呢?”
44、守株待兔和掩耳盗铃是古代中国的两个寓言故事。
45、春秋时期,有一个小偷看见范氏门口有一口大钟,就想把它偷去。可这钟又大又重,没法背走,于是他便想出来一个办法。
46、掩耳盗铃:原为盗钟掩耳,为一中国成语,偷钟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出自《吕氏春秋·自知》里的一则寓言故事,原文为盗钟,后来钟演变成为铃,掩耳盗钟反而不常用了。近义词:自欺欺人、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