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首页 > 经典句子 > 桃花溪水诗句【84句精选】

桃花溪水诗句【84句精选】

时间:2023-09-26 09:26:09

桃花溪水诗句

1、译文:矮矮竹篱旁野桃花点头含笑,清清的沙溪边柳条轻舞多情。

2、“春来江水绿如蓝,桃花落尽胭脂衫。”——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描写了故人南下之旅。

3、桃花垂满溪畔这句诗出自唐代李白的《将进酒》,描绘了春天桃花盛开的美景,用“桃花垂满溪畔”的意象表现了桃花遍布在溪水边,景色非常美妙。

4、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江畔独步寻花·其五》【唐.杜甫】

5、作者的笔触又轻快洒脱,对景物不作繁琐的描写,不敷设明艳鲜丽的色彩,对《桃花源记》的意境也运用得空灵自然、蕴藉不觉,从而创造了一个饶有画意、充满情趣的幽深境界。扩展资料:《桃花溪》是唐代书法家、诗人张旭借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意境而创作的写景诗。此诗通过描写桃花溪幽美的景色和作者对渔人的询问,抒写一种向往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情。

6、该诗句吟诵时声音悠扬,令人陶醉。

7、译文:桃花飘落溪水,随之远远流去。此处别有天地,真如仙境一般。

8、借问路人心醉否,溪幽。不负今宵慢慢游。

9、“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的前面一句是“石矶西畔问渔船”。“问渔船”三字,逼真地表现出这种心驰神往的情态。

10、南乡子·夜游桃花溪

11、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12、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唐张旭《桃花溪》

13、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田园乐》【唐.王维】

14、天命闲来斟字句,涂鸦半纸笑方家。

15、出自明代湛若水《题周克道藏脩所二首其二桃溪精舍》

16、“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正是问讯渔人的话:但见一片片桃花瓣随着清澈的溪水不断漂出,却不知那理想的世外桃源洞在清溪的什么地方呢?

17、译文:热热闹闹地开了一阵的桃花和李花,此刻已开过时了,只见眼前春草萋萋,碧绿一片。

18、灯火万家廊外映,风柔。些许霓裳水里留。

19、关于桃花溪水诗句如下:

20、出自明代释性晓《宝林寺六景其四桃花溪》

21、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徐俯《春游湖》

22、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23、流莺应见落,舞蝶未知空。

24、佳景险中求。语罢何因忘事由。

25、这句诗来自唐代诗人朱庆馀的《桃花溪》。

26、《送别诗》——宋代苏轼

27、桃花近水的美景令人陶醉,而在古诗词中,也有不少关于桃花近水的佳句。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诗句,介绍桃花近水的美好与情感。

28、出自于唐代著名的书法家、诗人张旭的古诗《桃花溪水》诗句原文是:“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29、“霜叶红于二月花,故园松柏青苍苍。惆怅北楼阑干处,佳人忆妾伤心肠。”——唐代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中,写出了送别时的凄凉。

30、潺潺桃花溪水流,曲曲回环娇欲语。

桃花溪水诗句

31、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山中问答》【唐.李白】

32、万恨苦绵绵。旧约前欢。桃花溪畔柳阴间。几度日高春睡重,绣户深关。

33、《绝句漫兴九首·其五》——唐代杜甫

34、蝉呜树杪求诗化,鸭扑溪也觅小虾。

35、唐·齐己

36、《春日》——宋代晁冲之

37、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38、这句诗以水为主题,通过描绘水的流动与声音,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和主题思想。

39、“水精帘里桃花雨,小鸳鸯舞翠膛。”——唐代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中。

40、古诗词中有很多描写桃花的诗句,除了李白的《将进酒》中的“桃花垂满溪畔”,还有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以及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都是很经典的桃花诗句。

41、桃花成为咏史诗人们表现春天美好景象的重要形象之一,也是流传最广的花朵之一。

42、桃花溪作者:【张旭】年代:【唐】体裁:【七绝】类别:【未知】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注解】:

43、潺潺流动的桃花溪水,如同优美婉转的女子轻声细语,使人心旷神怡。

44、译文:桃花随着流水,终日地漂流不尽,这不就是桃花源外的桃花溪吗?可知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

45、《浪淘沙》欧阳修〔宋代〕

46、清闲未许住深山,手种桃花溪几湾。

47、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48、关于桃花溪古诗有:

49、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城南》【宋·曾巩】

50、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出自唐代张旭的《桃花溪》。

5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52、译文:一丛丛盛开的桃花好像没人打理,你喜欢深红色,还是浅红色的桃花?

53、《桃花溪》——唐代张旭

54、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新城道中其一》【北宋.苏轼】

55、不见月当头。蹊径蛙呜雨中游。

56、飞桥:高桥。

57、桃花溪闲吟

58、湖畔金光栖白鹭,荷塘夜色噪青蛙。

59、这是借陶潜《桃花源记》的意境而写的写景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此时唐朝已经由繁盛走向衰败。张旭写这首诗时的心境颇似陶渊明写《桃花源记》的心境。

60、楼外夕阳闲。独自凭阑。一重水隔一重山。水阔山高人不见,有泪无言。

桃花溪水诗句

61、译文: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62、花近水诗句:

63、千株含露态,何处照人红。

64、意思是,桃花溪每天都从桃花源中流出,那么可知道那个桃花源入口的洞在哪里吗?一个“问渔船”,表现了诗人对桃花源环境的向往。可是这个洞在哪里呢,诗人以一个问句结尾,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渔人不可能知道,诗人也不会知道,这一问,也隐约流露出诗人因无法到达理想环境而内心渺茫惆怅的感情。

65、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题都城南庄》【唐·崔护】

66、洞:指《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韵译】:隐隐看见一座长桥,被野烟隔断;在石屿的西畔,借问打渔的小船。桃花随着流水,终日地漂流不尽;桃花源洞口,在清溪的哪段哪边?【评析】:这是借陶潜《桃花源记》的意境而写的写景诗。诗由远外落笔,写山谷深幽,迷离恍惚,隔烟朦胧,其境若仙。然后镜头移近,写桃花流水,渔舟轻泛,问讯渔人,寻找桃源。诗的构思婉曲,意境若画,有景有情,趣味深远。蘅塘退士批注:“四句抵得一篇《桃花源记》。”这话不无道理。--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翻译、评析:刘建勋【简析】:这首诗虽充满诗情画意,但对桃花源的存在提出怀疑,另开思路一条。桃花溪在湖南桃源县桃源山下。溪岸多桃林,暮春时节,落英缤纷,溪水流霞。相传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以这里为背景的。张旭描写的桃花溪,虽然不一定是指这里,但却暗用其意境。此诗构思婉曲,情趣深远,画意甚浓。“隐隐飞桥隔野烟”,起笔就引人入胜:深山野谷,云烟缭绕;透过云烟望去,那横跨山溪之上的长桥,忽隐忽现,似有似无,恍若在虚空里飞腾。这境界多么幽深、神秘,令人朦朦胧胧,如入仙境。在这里,静止的桥和浮动的野烟相映成趣:野烟使桥化静为动,虚无飘渺,临空而飞;桥使野烟化动为静,宛如垂挂一道轻纱帏幔。隔着这帏幔看桥,使人格外感到一种朦胧美。“隔”字,使这两种景物交相映衬,溶成一个艺术整体;“隔”字还暗示出诗人是在远观,若是站在桥边,就不会有“隔”的感觉了。下面画近景。近处,水中露出嶙峋岩石,如岛如屿(石矶);那飘流着片片落花的溪上,有渔船在轻摇,景色清幽明丽。“石矶西畔问渔船”,一个“问”字,诗人也自入画图之中了,使我们从这幅山水画中,既见山水之容光,又见人物之情态。诗人伫立在古老的石矶旁,望着溪上飘流不尽的桃花瓣和渔船出神,恍惚间,他似乎把眼前的渔人当作当年曾经进入桃花源中的武陵渔人。“问渔船”三字,逼真地表现出这种心驰神往的情态。他问得天真有趣:“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他似乎真的认为这“随流长”的桃花瓣是由桃花源流出来的,因而由桃花而联想起进入桃源之洞。这洞究竟在桃花溪的什么地方呢?这句问讯渔人的话,深深表达出诗人向往世外桃源的急切心情。然而桃花源本是虚构的,诗人当然也知道渔人无可奉答,他是明知故问,这也隐约地透露出诗人感到理想境界渺茫难求的怅惘心情。诗到此戛然止笔,而末句提出的问题却引起人们种种美妙的遐想。诗人的画笔,玲珑剔透,由远而近,由实及虚,不断地变换角度,展现景物;但又不作繁腻的描写,淡淡几笔,略露轮廓,情蓄景中,趣在墨外,就象一幅写意画,清远含蓄,耐人寻味。(何庆善)桃花溪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桃花溪在湖南桃源县桃源山下。溪岸多桃林,暮春时节,落英缤纷,溪水流霞。相传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以这里为背景的。张旭描写的桃花溪,虽然不一定是指这里,但却暗用其意境。此诗构思婉曲,情趣深远,画意甚浓。“隐隐飞桥隔野烟”,起笔就引人入胜:深山野谷,云烟缭绕;透过云烟望去,那横跨山溪之上的长桥,忽隐忽现,似有似无,恍若在虚空里飞腾。这境界多么幽深、神秘,令人朦朦胧胧,如入仙境。在这里,静止的桥和浮动的野烟相映成趣:野烟使桥化静为动,虚无飘渺,临空而飞;桥使野烟化动为静,宛如垂挂一道轻纱帏幔。隔着这帏幔看桥,使人格外感到一种朦胧美。“隔”字,使这两种景物交相映衬,溶成一个艺术整体;“隔”字还暗示出诗人是在远观,若是站在桥边,就不会有“隔”的感觉了。下面画近景。近处,水中露出嶙峋岩石,如岛如屿(石矶);那飘流着片片落花的溪上,有渔船在轻摇,景色清幽明丽。“石矶西畔问渔船”,一个“问”字,诗人也自入画图之中了,使我们从这幅山水画中,既见山水之容光,又见人物之情态。诗人伫立在古老的石矶旁,望着溪上飘流不尽的桃花瓣和渔船出神,恍惚间,他似乎把眼前的渔人当作当年曾经进入桃花源中的武陵渔人。“问渔船”三字,逼真地表现出这种心驰神往的情态。他问得天真有趣:“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他似乎真的认为这“随流长”的桃花瓣是由桃花源流出来的,因而由桃花而联想起进入桃源之洞。这洞究竟在桃花溪的什么地方呢?这句问讯渔人的话,深深表达出诗人向往世外桃源的急切心情。然而桃花源本是虚构的,诗人当然也知道渔人无可奉答,他是明知故问,这也隐约地透露出诗人感到理想境界渺茫难求的怅惘心情。诗到此戛然止笔,而末句提出的问题却引起人们种种美妙的遐想。诗人的画笔,玲珑剔透,由远而近,由实及虚,不断地变换角度,展现景物;但又不作繁腻的描写,淡淡几笔,略露轮廓,情蓄景中,趣在墨外,就象一幅写意画,清远含蓄,耐人寻味。

67、“满地芳华谁敢采,桃花一簇开无主。”——唐代刘禹锡的《竹枝词·次北固山饯别》中,道出了品格高洁者对自己的追求。

68、山谷云烟缭绕,溪上飞架的高桥若隐若现;站在岩石西侧询问那捕鱼归来渔人。

69、这里,桃源洞的美妙景色,是从问话中虚写的,诗人急切向往而又感到渺茫难求的心情,也是从问话中委婉含蓄地透露出来的。

70、风摇翠竹弄篱笆,瘦水枯山送晚霞。

71、译文:桃花的花瓣上还含着昨夜的雨珠,雨后的柳树碧绿一片,笼罩在早上的烟雾之中。

72、《滕王阁序》中有这样一句著名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虽然没有直接提到桃花,但是富有气韵的描绘和渲染出的场景可以与桃花浪漫的气息相得益彰。

73、《山中答俗人问》——唐代李白

74、、《桃花溪》——唐代张旭

75、这首诗从远到近,正面写来,然后用问讯的方式运实入虚,构思布局相当新颖巧妙。

76、风暖仙源里,春和水国中。

77、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唐李白《山中答俗人问》

78、桃花映溪水,溪水亦何情。

79、译文:鹅鸭不知道春天已过,还争相随着流水去追赶桃花。

80、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

81、桃花飘落溪水,随之远远流去,此处别有天地,真如仙境一般。

82、拟欲求图画,枝枝带竹丛。

83、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

84、《桃花溪》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