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首页 > 经典句子 > 杜甫关于现实的诗句【85句文案】

杜甫关于现实的诗句【85句文案】

时间:2023-09-18 14:24:10

杜甫关于现实的诗句

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这首诗表达了在夜晚思念故乡的情感,通过描绘清冷月光和对家乡的思念,出现了现实与回忆相融合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对于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后来杜甫终于来到唐肃宗身边,肃宗感动于杜甫的投奔,给了他"左拾遗"这样一个八品官职,职务就是给皇上提意见,对杜甫这样耿直的人来讲,无疑是个容易掉脑袋的活。果然没过多久,与皇帝起了冲突,差点被杀头,幸好别人求情,被贬出去当更小的官。

5、在他的许多诗歌中,他描绘了农民生活的穷困和苦难,倡导个体的强势和奋斗,为人民发声,即使是在破败的茅屋前也是如此。

6、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7、第一期:读书游历时期(712年745年)

8、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9、在他的诗歌中,可以看到他对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民的热爱。

10、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其中比较出名的有:

1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2、在饥饿中挣扎求生。

13、这首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怀乡思亲之情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14、这首七律《蜀相》,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全诗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

15、这首诗既有明确的,也有对景物的解释和对内心的延伸,展示了杜甫对现实的思考与抒发。

16、他仿写天下寒士的呼声,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

17、在这个世界上,仍有许多人无家可归。

18、"这首诗描绘了登高望远时的景象,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思。

19、直到杜甫43岁时,才获得一个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低等职位。但悲催的是,没多久"安史之乱"就爆发了。后来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这时的杜甫听说肃宗即位,就赶紧只身北上,投奔灵武。结果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

20、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等诗歌,反映了唐朝末期的社会状况和他对乱世百姓的同情和呼唤。

21、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破败的茅屋前为天下寒士疾呼。

22、二、困守长安十年(公元746年至755年,35岁至44岁),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忠君、渴望为官、建功立业,却又对求官之路深感失望,壮志难酬,无奈、孤独、无助;对于百姓生活的关注与同情,让杜甫开始关注民生。代表作《兵车行》。

23、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4、因为杜甫生活在唐朝末期,社会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百姓生活困苦,民生凋敝,杜甫的诗歌表达了他对社会不公和人民苦难的关注和关怀。

25、人生下半场——颠沛流离

2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现实主义唐代诗八杜甫,在自己的破败的茅屋前,为天下寒士的疾呼。怎么能得到千万间楼房,让天下没房户住上楼房,都高兴呢?

27、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28、杜甫现存的诗,能确定是这个时期的诗

29、一首著名的是杜甫的《登高》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0、直到杜甫33岁时,在洛阳遇见了得罪杨贵妃,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两人一见如故,杜甫那颗游山玩水的心再次被点燃了,于是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三段游历。两人同游梁、宋,还会见了诗人高适,但天下没有不散的旅行,和李白离别后,35岁的杜甫来到了长安,想求取功名,这才真正告别了他“游山玩水”的人生上半场。

杜甫关于现实的诗句

3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32、这首诗写出了泰山雄伟巍峨的景象,也写出了杜甫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豪情壮志。这时候的杜甫心高气傲,豪情壮志,一点也不输李白啊!

33、一、读书与壮游(公元712年至745年,0至34岁),20岁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中。再漫游齐赵。在洛阳遇李白。壮志凌云豪情万丈,俯瞰天下仗剑远游,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初定理想,积极进取。代表作《望岳》。

34、“何妨一下楼主人”闻一多,却在特务的枪口下为民族命运呐喊。

35、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和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6、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37、杜甫出生于官宦之家,家境优越,受到了良好的艺术文化熏陶。少年时的杜甫聪敏好学,能诗会赋,小有才名。

38、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39、岁时,父母催促杜甫参加科考,他却无心仕途,一心想着出去游历一番,长长见识,而这一游就是五年。经历了五年的游历,杜甫也有些玩够了,这时他又跟风去参加了科举考试,结果落第了。科举落第后的杜甫,却并没有其他诗人落第后的那种失意。他觉得考不上,刚好继续游历。当时杜甫的父亲正在兖州任司马一职,杜甫便借由省亲的名义向兖州出发,途经泰山,于是写下非常经典的一首诗《望岳》。

40、因为杜甫作为一位现实主义诗人,他的创作主题常常是人民疾苦和社会现实,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绘了自己生活的贫苦和民间百姓的命运。

41、通过描写自然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苦痛,表达了回归现实、面对困境的主题。

42、如果说杜甫的人生上半场,游山玩水,活得悠游自在。那么他的人生下半场,只能说是上半场福享大了,下半场只剩下颠沛流离,忧患半生了。

4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4、仅仅留存下来二十多首,其中代表作为《望岳》。

45、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6、垂泪为天下寒士疾呼。

47、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48、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春望》。

49、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0、杜甫看透了官场黑暗,不想再继续下去,便辞去了官职,投奔亲友,在杜甫草堂度过了安稳的几年。

51、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破败的茅屋前,

52、是指那些表达回归生活、面对现实的诗句。

53、唐代:杜甫

54、他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55、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56、因为杜甫是一位现实主义诗人,他关心人民疾苦,对社会现实问题有深刻认识,因此他的诗歌内容往往是托物寓理,旨在唤起人们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和关心。

57、“两弹元勋”邓稼先,在荒凉的戈壁里为核武器研究坚守。

58、这些诗歌被后人誉为“诗史”、“诗史上的救星”,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学意义。

59、《月夜忆舍弟》

60、人生上半场——游山玩水

杜甫关于现实的诗句

61、他在诗中写出了山河依旧,国都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又想起如今的自己流落被俘,好久没有妻儿的音信,不知是死是活。他为国家,为自己,愁白了头发。

62、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63、三、陷贼(从“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杜甫虚岁45岁,在投奔新皇帝唐肃宗的途中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被迫做了伪官。半年后,他潜逃至凤翔,找到了唐肃宗,这一经历,被称为杜甫的“陷贼时期”)和为官(公元756年至759年,45岁至48岁)对战乱的厌烦,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对亲人的思念,对国家命运的深切悲叹。代表作《月夜》、《月夜忆舍弟》。

64、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65、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66、杜甫的人生下半场,饱经颠沛流离,忧患半生,最后也是病逝在一条小船上。但是也正因为这下半场的忧患人生,他写出了很多流传千古的名作,他的诗里充满了家国天下的情怀,使杜甫成为了真正的“诗圣”杜甫,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6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8、但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也不知只是即兴而作,还是写完就忘掉了。杜甫的这次漫游,一晃又是五年,杜甫人生最珍贵的十年,就这样用来游山玩水了。等到杜甫29岁还乡时,已经不再年轻了。这时候,他结识了司农少卿杨怡之女,两家门当户对,不久便结为连理,杜甫与杨氏过了几年恩爱生活。

69、在经历第三次游历之后,杜甫已经人到中年,他想起了自己的仕途,参加了第二次科考,但是这时的朝廷已今非昔比,杜甫再次落榜了。他不再像上次那样觉得无所谓,而是选择奔走献赋,继续坚持,而这一坚持便是十年,却十年不得志。这十年,杜甫经历了父亲过世,家道中落。他从不愁吃穿的公子哥,变得贫困潦倒。他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和老百姓的民间疾苦。

70、《石壕吏》

71、两首诗写尽了杜甫的一生,上半场游山玩水,下半场颠沛流离。

7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73、在破败的茅屋前

7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75、通过仿写这首诗,他呼吁天下寒士不要放弃信念,要坚持奋斗。

76、千百年来,人们仍在忍受贫困和苦难,

77、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78、可以是《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79、《蜀相》

80、这种关注和呼吁表达出他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深刻认识,也是他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的原因之一。

81、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8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83、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84、这一个时期就是杜甫在34岁以前读书并且游历的时期。

85、《望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