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首页 > 经典句子 > 汉赋历史地位不如唐诗宋词-集合33句

汉赋历史地位不如唐诗宋词-集合33句

时间:2023-08-15 17:19:00

汉赋历史地位不如唐诗宋词

1、赋作为一种文体,早在战国时代后期便已经产生了。它的主要特点是“不歌而诵”,适宜于口诵朗读。它的抒情成分少,着重铺叙和描写,接近于散文;行文时又往往韵散间出,具有半诗半文的性质;在篇章结构上,则多采用问答的形式。

2、元曲,是元朝时期流行的戏曲艺术,是散文和杂剧的合称,因此也称元杂剧。

3、宋词,是宋朝流行的一种文学体裁,包括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

4、春秋战国时期,诸子散文均为赋。著名诗人屈原的作品其实过去也为赋。赋兴盛于汉唐宋时期,所谓唐宋八大家均为写赋高手。也因为兴盛于汉唐,而且赋是汉代最具代表性、最能彰显其时代精神的一种文学样式,故有“汉赋”之说。

5、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宋代被称为词的时代。词源于民间,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全社会的认同和推崇,使宋词得以佳篇迭出,影响久远。

6、排序:汉赋一唐诗一宋词一元曲

7、战国时代的荀子是最早以"赋"名篇的作者。其作《赋篇》,包括《礼》、《知》、《云》、《蚕》、《箴》等五篇短赋,对汉赋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

8、“汉赋”的主要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摛文”;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

9、汉赋的形成和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汉初的赋家,继承楚辞的余绪,这时流行的是所谓“骚体赋”,代表作家和作品有贾谊的《吊屈原赋》、淮南小山的《招隐士》、枚乘的《七发》等;其后则逐渐演变为有独立特征的所谓散体大赋,这是汉赋的主体,也是汉赋最兴盛的阶段,代表作家和作品有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扬雄的《甘泉》、《河东》、《羽猎》、《长杨》,班固的《两都赋》等;东汉中叶以后,散体大赋逐渐衰微。抒情、言志的小赋开始兴起,代表作家和作品有张衡的《二京赋》、《归田赋》,赵壹的《刺世嫉邪赋》,蔡邕的《述行赋》,祢衡的《鹦鹉赋》等。

10、明清小说,是明代清代流行的一种文学体裁。

11、历史上,我国的文体就文体就分为两种,凡是讲究韵律的即为诗,其他类型的均归入散文。

12、宋词,宋朝时期流行的文学体裁,分豪放派和婉约派。

13、汉赋,汉朝时期流行的文学体裁为赋,篇幅较长,用词丰富,用典颇多,读起来朗朗上口,如司马相如为陈阿娇写的《长门赋》。

14、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

15、按文学题材的广阔性来分大到小的是:宋词(写人写事抒情)、唐诗(抒情、记事)、汉赋(写景、人)、诗经(现实主义,大多是穷苦老百姓骂统治者的)

16、汉赋是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摛文”;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汉赋的内容可分为5类:一是渲染宫殿城市;二是描写帝王游猎;三是叙述旅行经历;四是抒发不遇之情;五是杂谈禽兽草木。而以前二者为汉赋之代表。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在两汉400年间,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因而盛极一时,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

17、唐诗,唐朝时期流行的文学体裁为诗,多为五言诗七言诗,有格律诗,乐府诗等,《唐诗三百首》

18、按照历史时代划分:诗经、汉赋、唐诗、宋词。

19、按时间排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

20、唐诗,是指在唐代涌现的诗人创作的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高峰。

21、赋早在先秦儒家荀子时便已是一种文体,《荀子》一书中已有《赋篇》,分别写云、蚕、礼、知、针五种事物。那时赋的主要特点是“不歌而诵”,适宜于口诵朗读。它的抒情成分少,着重铺叙和描写,接近于散文;行文时又往往韵散间出,具有半诗半文的性质;在篇章结构上,则多采用问答的形式。赋是《诗》与《楚辞》演变而来,《诗经》是赋的远源,《楚辞》是赋的近源。赋到西汉时,已足以成为汉代文学的代表,乃至影响千年中国文学史。汉赋的形成和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汉初的赋家,继承楚辞的余绪,这时流行的是所谓“骚体赋”,代表作家和作品有贾谊的《吊屈原赋》、淮南小山的《招隐士》、枚乘的《七发》等;其后则逐渐演变为有独立特征的所谓散体大赋,这是汉赋的主体,也是汉赋最兴盛的阶段,代表作家和作品有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扬雄的《甘泉》、《河东》、《羽猎》、《长杨》,班固的《两都赋》等;东汉中叶以后,散体大赋逐渐衰微,抒情、言志的小赋开始兴起,代表作家和作品有张衡的《二京赋》、《归田赋》,赵壹的《刺世嫉邪赋》,蔡邕的《述行赋》,祢衡的《鹦鹉赋》等。尽管散体大赋有其华而不实、矫揉造作的弊病,在中国文学史上,汉赋仍然有其一定的地位。它在丰富文学作品的词汇、辞句以及技法方面,在促进文学观念的形成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赋大致分为五种,也正是五个重要时期:西汉人将楚国诗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也视为赋体,没有一定的限制性,这称做楚辞体的骚赋;汉赋篇幅较长,多采用问答体,韵散夹杂,其句式以四言、六言为主,但也有五言、七言或更长的句子,汉赋喜堆砌词语,好用难字,极尽铺陈排比之能事,却被后人视为赋体正宗,也称古赋;六朝赋是东汉抒情短赋的变体,其特点是篇幅短小,句式整齐,多为四言、六言拼偶组成,而又讲究平仄,通篇押韵,又称俳赋;唐宋又有律赋,题目,字数韵式,平仄都有严格限制;文赋是中唐以后产生的一种散文化的赋体,不刻意追求对偶、声律、词采、典故,句式错落多变,押韵较自由,甚至大量运用散文的句式,文赋实际上是赋体的一种解放。赋家主要代表人物有屈平、宋玉、司马相如、杨雄、枚乘等人。汉赋,无疑是古典文学中一种影响深远的体裁。

22、如果非要把“汉赋”划为一种文体,应该属于散文。

23、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在西汉、东汉400年间,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因而盛极一时,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

24、赋是介于诗、文之间的边缘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在两者之间,赋又更近于诗体。

25、汉赋的主要特点在于铺陈事物,讲究文采。句式多以四言六言为主。虽然讲究押韵,但是可以隔三、四句,甚至五、六句押韵。又要求换韵,大体与内容段落相一致。

26、汉赋,是在汉朝时出现的有韵的专门叙事的散文,特点是散韵结合。

27、至东汉时期,有文学家、史学家班固,善于作赋,在其《两都赋序》中指出:“赋者,古诗之流也“。其后形成一种特定的体制,讲究文采、韵节,兼具诗歌与散文的性质,在当时颇为盛行。

28、应该说“赋”就是一种文体!

29、汉赋,唐诗,宋词,元杂剧,明清小说,这应该可以概括我国文学兴盛的轨迹。

30、赋,是中国古代兼具诗歌与散文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

汉赋历史地位不如唐诗宋词

31、元曲,元朝时期流行的文学体裁。

32、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归于散文。

33、秦歌汉赋实用性不强,元曲离现实生活也较远,明清小说在民间流传的比较广,唐诗宋词精炼、流传广,现在还有很多人作诗采用唐诗的形式。应该跟学校的教育也是有关系的,入门级一般都选唐诗,其次是宋词,其他的形式就少了,基本被下意识地归到“文言文”的大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