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首页 > 经典句子 > 精选端午节吃粽子的古诗词【212句】

精选端午节吃粽子的古诗词【212句】

时间:2023-08-14 10:21:22

端午节吃粽子的古诗词

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端午时节的离愁别绪。辛弃疾用豪放慷慨的笔触抒发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2、第2首北宋苏轼的《六幺令天中节》

3、完整的古诗词如下:

4、万古传闻为屈原。

5、端午[作者]文秀[朝代]唐

6、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7、最有名的端午节古诗

8、已酉端午

9、青山吞吐古今月,绿树低昂朝暮风。

10、粽子香,香厨房。

11、这首词写于1129年,当时正逢兵乱,陈与义流寓湖南、湖北一带,流离失所之际恰逢端午,故而写下此词,凭吊屈原,旧怀伤时,同时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

12、与端午节相关的古诗很多。

13、辛弃疾是中国宋代文学家,他的诗词以抒发忧愤、豪放慷慨为特点,以下是他创作的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

14、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15、是《九江十二钗·端午》。

16、忠魂一去讵能还。

17、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18、《离骚》是屈原所作,其中有“惟此兴亡,独有长夜之凉凉。

19、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出自: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译文:不同季节的花竞相开放,九子粽也不断出新样式。

20、今人端午乐,饮酒皆欢颜。

21、群龙沙鼓动,五音金石间。

22、刚愁醉后斜阳在,近恨春归往事赊。

23、《竞渡诗》

24、不能洗得直臣冤。

25、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七律.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竞渡歌(节录)(唐)张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26、问行人去处。

27、[作者]殷尧藩[朝代]唐

28、朝代:宋代作者:辛弃疾

29、《端午日咏吴中七十二家亭》(宋代)苏洵

30、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

端午节吃粽子的古诗词

31、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出自:唐·文秀《端午》译文:节分端午自谁说,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32、可口非因香味美,身有正气誉乾坤。

33、桃枝插在大门上,

34、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35、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汨罗江渚,湘累已逝,唯有万千断肠句。

36、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37、东坡此词无愧于端午节的代表性杰作!

38、莫道春风无意思,回首寒山阻归舟。

39、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40、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41、《竟渡歌》

42、第3首唐朝文秀的《端午》

43、竞渡深悲千载冤,

44、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

45、诗中描述了龙舟竞渡、挂艾蒿、赛雄黄等端午节的传统活动,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和感人至深的情感色彩。

46、北宋·张耒

47、有很多,比如《离骚》、《九歌》等。

48、唐·杜甫

49、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因此在文学作品中也有很多与端午节相关的描写和赞美。

50、屈氏已沉死,楚人衰不容。

51、同州端午

52、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屈原:

53、扩展知识:

54、英雄凭栏,酹酒江水,悲壮惨淡,富含感情,表达出词人对屈原的凭吊,满是感伤心事和爱国情怀。

55、这首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虚实结合、情景交融。以庆祝端午节的各项活动为“实”,感怀屈原悲苦仇怨的往事、怀念屈原、赞叹屈原的经典诗篇为“虚”。

56、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57、题卢处士山居/处士卢岵山居

58、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後踪。

59、进一步讲,这首词看似写屈原,抨击楚王“昏庸”,实则暗讽时政,锋芒直指北宋朝廷,不露痕迹地将自己的隐忧和不满之情融入字里行间。

60、例如《九歌·湘君庙》中有“幽幽梦中楚歌发,承庐飞上八云霄。

端午节吃粽子的古诗词

61、楚囚挥毫长忆事,吴宫曲调倍伤愁。

62、万事有为应有尽,此身无我自无穷。

63、: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正月十五夜》

64、除了古诗文,端午节也是人们创作歌曲和舞蹈等艺术作品的重要灵感来源,例如知名民歌《钱串子》和著名现代舞蹈《龙艳》等,都与端午节的传统文化有着密切关联。

65、尾联“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将感情升华,满是闲适和潇洒。

66、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67、浣溪沙·端午

68、百花凋零尚堪恸,万里归船只自愁。

69、《端午即事》文天祥〔宋代〕

70、辛弃疾的端午节古诗词是《浣溪沙·端午》。

71、五月五日[作者]梅尧臣[朝代]宋

72、公元1276年,文天祥出使元军被扣,他在镇江逃脱,但却被谣言所诬陷,他非常气愤和苦恼,为自明心志,愤然写下这首《端午即事》。

73、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74、《五月五日》

75、西溪问樵客,遥识楚人家。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日暮飞鸦集,满山荞麦花。>>

76、古人端午劝,粽子喻和颜。

77、出自端午节的儿歌:

78、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79、这首诗语言质朴,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写了包粽子、插艾草、配药方、点丹等当时当地端午节的习俗,很是丰富多彩,让我们对旧时的端午节活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80、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所作,描绘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和风情,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81、第8首南宋陆游的《乙卯重五诗》

82、别馆无人留客夜,小楼斜月过清秋。

83、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84、忽闻歌鼓声,故事起悽颜。

85、问天地好在。

86、冲波突出人齐,跃浪争先鸟退飞。

87、关于端午节的古诗有宋代苏轼《浣溪沙•端午》,全诗如下:

88、唐:张封建

89、粽,即粽籺,俗称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叶(或柊叶、簕古子叶等)包裹而成,形状多样,主要有尖角状、四角状等。粽子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是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古时候在北方称为“角黍”,北方产黍,用黍米做粽,角状,称“角黍”。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

90、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出自:唐·殷尧潘《端午日》译文:在端阳这天懒得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惯,只祈望一盏蒲酒共话天下太平。银白鬓发是一天比一天增加了,石榴花如红锦般射目年年应节而开。

端午节吃粽子的古诗词

91、此词表达出作者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深切怀念,暗含自己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之情。

92、这首七言律诗写的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赛龙舟。此诗有景有情,情景交融。“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写景,形象生动、虎虎生风,如在眼前。颈联转向抒情,表达出对屈原的同情和思念,蕴含对端午节风俗的褒扬。尾联进一步升华,在恬适中透出一丝丝闲愁。

93、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94、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95、第4首南宋赵蕃的《端午三首》其二

96、唐.文秀

97、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出自:唐·杜甫《端午日赐衣》译文:官衣也有名字,端午节荣幸恩宠。用最细最好的葛丝做的布,罗的香味,像雪花叠在一起那么轻

98、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99、问往事如何,

100、在古代,人们会在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同时也会吟诗作赋,表达对节日的祝福和感慨。

101、倚杖柴门外,望古祠墨烟。

102、元末明初·贝琼

103、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104、蒲鞭一绺霜天薄,橘子三颗暑尘垢。

105、《浣溪沙·端午》

106、: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唐杜甫《端午日赐衣》

107、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108、渔家傲宋.欧阳修

109、月5日天晴朗,杨花绕江啼晓鹰;

110、节分端午自谁言,

111、燕子不知人事改,梁间声作春如年。

112、: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宋祁《屈原祠》

113、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114、《己酉端午》

115、这些古诗词不仅是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116、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117、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118、见神州绛阙,时令端阳”,表现了端午节时人们吟唱歌曲,祭祀祖先,庆祝佳节的场面,而朱自清的《端午》则从一个小男孩的角度,描写了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吃粽子、赛龙舟、挂包条等。

119、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120、风雨端阳生冥,旧罗无处吊英灵。

端午节吃粽子的古诗词

121、“天中节”是端午节的别称,这首词是很典型的端午节之词,描写了插艾叶、放风筝、包粽子、喝清酒、赛龙舟、悼念屈原等,几乎将端午节的传统活动写了一个遍。

122、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123、留得文章星斗罗。

124、“重五”就是端午节,这首诗写于1195年,当时陆游已经71岁,在家乡绍兴隐居。

125、这首诗议论恳切,言简意深,铿锵有力,能够引起人们的深思。

126、这首诗描绘了辛弃疾在端午节时的离愁别绪。在全国人民欢庆端午佳节之际,他却身处异乡,感慨百花凋零,心中郁结万分。他所居的别馆冷落无人,夜晚孤独无依,小楼的斜月照耀着清秋的凄凉气息。辛弃疾身陷楚囚,每次挥毫写字时都会长久地回忆往事,仿佛可以感受到吴宫曲调所传达的悲伤与忧愁。他并不认同说春风无意思,他回首望去,只有阻挡他归舟的寒山,无法踏上归途。

127、《和端午》

128、国亡身殒今何有,

129、第5首南宋文天祥的《端午即事》

130、银釭照处花如雪,玉碗盛时月似钩。

131、何意更觞昌歜酒,

132、第1首明朝边贡的《午日观竞渡》

133、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134、艾叶香,香满堂。

135、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唐刘禹锡《竞渡曲》

136、第7首宋朝陈与义的《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137、屈原和文天祥,同为爱国诗人,同为国而亡,尽管方式不一样,因此此诗含有惺惺相惜之情。

138、问山河盛否。

139、首“端午节诗词”分享完了,这些诗词或抒写端午节的传统活动,或寄托对屈原的哀思,或抒发同病相怜之情,无疑都是经典好诗词,带给我们无尽感想和感触。

140、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么怎样的古诗才叫经典呢?下面帮大家整理端午的古诗全诗,欢迎阅读。

141、堪笑楚江空渺渺,

142、第9首元代舒頔的《小重山端午》

143、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144、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

145、关端午节的古诗如下:

146、此诗从端午节赛龙舟写起,龙舟竞渡是为了拯救和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忠魂一去岂能复回?

147、忆昔长洲伴儿戏,争飞龙舟五百头。

148、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唐杜甫《端午日赐衣》

149、这首诗满是愤慨和无奈,但文天祥在内心深处仍然满怀“丹心照夙昔”的壮志,这就是伟大爱国诗人的宽广胸怀。

150、第10名北宋李之仪的《南乡子端午》

端午节吃粽子的古诗词

151、此词最精彩的是尾句“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年年酒都是一样的,但身境却大不相同。作者把酒撒到桥下水中,希望酒能够随水到湘中。

152、: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153、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154、: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唐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155、菩萨蛮宋陈义

156、五月五日天晴明,蟹螯扬、鲤跃清波。人人尽道“端午好”,一年中、最吉庆、重九来相庆。可怜一曲并州曲,五更长短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梅花弄影,逐疏烟直。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菊卉破残香,更那堪、落红满径,晚节更、重阳又一年。

157、《瑞午》

158、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159、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160、”表达了对祖国兴衰的忧虑;《九歌》则是乐府诗集之一,其中的《湘君醉歌》、《东篱乐》等都是经典之作。

161、第6首北宋张耒的《和端午》

162、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163、问大海深浅。

164、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165、: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上元竹枝词》

166、纵然不能复回,纵然身亡魂散,但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彪炳千古的《离骚》却永垂不朽,永远不会消亡。真是一波三折,真挚感人。

167、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168、这是一首抒情为主的端午节诗篇,此诗别开生面、独树一帜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尽管后人通过投粽子、赛龙舟等多种活动祭奠和歌颂屈原,但毕竟悲剧已经发生,屈原的冤屈岂是通过这些活动能洗刷干净的?作者暗示避免悲剧发生才是最重要的,很具有现实意义。

169、这些诗用语诚挚、恳切,表达出作者对屈原的同情和赞扬。

170、《江上即事》(唐代)白居易

171、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172、端午节的古诗如下:

173、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174、只留离骚在世间。

175、粽子,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亦甚远。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176、这首词上阕写景,端午节下着小雨,诗人独自一人,在冷冷清清中回忆往日的热闹时光。下阕抒情,作者无人相伴、一人过节,只能独自享受美酒。

177、妾意策蹇时欲去,主心踌躇未肯批。

178、唐·卢肇

179、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180、《端午》——宋代辛弃疾

端午节吃粽子的古诗词

181、这首诗直抒胸臆,写屈原明明是忠臣,进的都是忠言,却不被采用,反而最终落了个沉江身亡的下场,可叹、可悲!但屈原留下的文章却同日月一样永垂不朽,值得后人称颂和赞扬。

182、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183、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184、整首词深婉含蓄,抒发作者内心的孤寂和落寞之闲情,读来令人心生感慨。

185、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186、这首诗写出端午节的风俗和过节的热闹景象。全词很精彩地运用了对比手法,上阕以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以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

187、忠言不用竟沉死,

188、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189、: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宋杨无咎《齐天乐端午》

190、红绡幌外檐前,一声梆子泪双悬。

191、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192、[作者]温庭筠[朝代]唐

193、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194、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出自: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译文:端午节在中国,当时清人又长。

195、这首诗沉稳平淡,风格朴质,写出赛龙舟的经典画面,蕴含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崇敬心情。

196、: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

197、为君击节一长歌。

198、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199、每逢端午献玉身,一份真情一寸心。

200、出门一望麦儿黄。

201、民间传说吃粽子是为纪念屈原,传说粽子是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传承下来的。粽子种类繁多,从馅料看,北方有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绿豆、五花肉、豆沙、八宝、火腿、冬菇、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广东咸肉粽、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2012年粽子入选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主食的故事》系列美食之一。

202、平生不爱闹尘境,端午陌上聊裴回。

203、彼此皆同心,言谈似银铃。

204、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

205、北宋诗人张耒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他这首《和端午》凄清悲切、情意深沉,祭奠屈原的不朽“英魂”。

206、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207、想象当年事,泪落如珠般。

208、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209、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210、《端午日赐衣》

端午节吃粽子的古诗词

211、①重午:农历五月五日,即端午节。诗写节日有感。前两句千古风月依旧,谓宇宙间万物无穷。第三句转折,感慨人生即便轰烈,终有尽时,结句钩回,欲求此身无穷,惟有忘我,心与物化。

212、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