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首页 > 经典句子 > 尼采关于死亡的名言-集合76句

尼采关于死亡的名言-集合76句

时间:2023-08-09 10:36:33

尼采关于死亡的名言

1、上帝死了,以基督教为根基的旧价值已经倒掉,现在已经到重估一切价值的时候了,而那些守旧的、愚昧的圣徒却还抱残守缺,真是可悲啊。

2、尼采告诉我们,《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基本观点乃是“永恒轮回思想”,但是这本书采用了隐喻、抒情和箴言的表达方式,不同于一般系统性的哲学著作,因此读起来更显得晦涩难懂。海因里希·冯·施泰因博士曾跟尼采说,他对《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完全不理解”。尼采告诉他:“这是很正常的:如果一个人理解了书中的6句话,也就是说,体会了这些话,那么他可以把普通人提升到‘现代人’所能到达的更高一层的境界了。”尼采认为他跟叔本华相反,叔本华的书直到他年老了才能被人读懂,尼采却说“现在没人读我的书,将来也没有人读我的书。”

3、“我来把超人教给你们”

4、尼采写过的所有书籍的名字:  1、《巨人的聚散》  2、《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3、《人性的,太人性的:一本献给自由精神的书(上下)》  4、《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  5、《悲剧的诞生》  6、《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  7、《不合时宜的考察》  8、《快乐的智慧》  9、《不合时宜的考察》第二部  10、《我妹妹与我》  11、《不合时宜的考察》第三部  12、《瞧,这个人》  13、《我们缺什么》  14、《不合时宜的考察》第四部  15、《瓦格纳在拜洛伊特》  16、《人性的,太人性的》  17、《朝霞》  18、《快乐的知识》  19、《偶像的黄昏》  20、《上帝之死》  21、《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22、《尼采自传》  23、《道德的谱系》  24、《瓦格纳事件》  25、《快乐的科学》  26、《苏鲁支语录》

5、《上帝之死》、20《上帝死了》、21《尼采自传》

6、对于普通人的一生来说,生活是多么的阴森而可怕,“而且还总是无意义的:一个丑角就可能成为人生的厄运。”因此,尼采认为人存在的意义在于过渡到“超人”,他想要给人们灌输的也是这个真理。只要你敢于走向过渡到“超人”绳索,即使丢了性命也没有什么损失的。

7、在智慧之巅上的孤独

8、一本为所有人而又不为任何人的书

9、《敌基督者》、14《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15《善与恶的超越》

10、整个序言也就到此结束,于是我们也明白了过来,《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一本为所有人而又不为任何人的书”,其真实含义是“这是一本写给同伴的书......”

11、查拉图斯特拉出城后,走过森林和沼泽地,来到一座小屋旁,他敲开了门,本想下山赠与人类礼物的他,居然变成了向乞食者,他失败了。门里走出来的是一个老人——也就是原来那个圣徒。老人赠与查拉图斯特拉两份食物,查拉图斯特拉说他的同伴死了,没想到老人却说:“谁敲我的门,也就得接受我端给他的。”

12、《瞧!这个人》、23《强力意志》、24《尼采诗抄》、25《我妹妹与我》

13、《快乐的科学》、11《善恶的彼岸》12《道德的谱系》

14、自从厌倦于追寻,我已学会一觅即中;自从一股逆风袭来,我已能抗御八面来风,驾舟而行。

15、母亲的教育方法非常严格,她就像时刻挥舞着手中的鞭子的调教师一样。她不允许尼采有任何例外,要求他做一切应该做的事情。考虑到她极其忠于义务的生活方式,这样的教育方法也不足为奇。除此之外,姑姑们也经常用冷水浴来锻炼尼采的意志力。在这样严格的管教下,尼采成了一名举止端庄的优等学生,但谁都没有意识到,尼采为此在其他方面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16、尼采为什么说“上帝死了”?

17、查拉图斯特拉是古波斯的宗教思想家,尼采借助他的名字来表达自己的哲学观点。在书的开头,三十岁的查拉图斯特拉就离开故乡,遁入山林,隐居起来。过了十年之久,忽然有一天,他的心灵发生了变化。他认为太阳的意义乃是为了照耀人,如果没有人,阳光也就没有意义;同样,如果没有信徒,那查拉图斯特的思想也就没有价值。

18、《历史之用途与滥用》、5《教育家的叔本华》、6《尼采论叔本华》

19、我们今天对这本书的介绍仅限于第一部的《序言》,作为入门的开始。

20、死亡,分散,消失。无时无刻的不在上演。

21、在这里尼采用的是隐喻的手法,走绳演员象征的就是往“超人”过渡的“普通人”。在这个阶段,是非常危险的,但他毕竟迈出了那一步。所以查拉图斯特拉欣赏走绳演员,对着频死的他说:“你把危险弄成你的职业,这没什么可轻蔑。现在你毁于自己的职业:为此我要亲手把你埋葬。”走绳演员也接受了查拉图斯特拉的学说——“如果你讲的是真相,那么,即使我丢了性命也没有丧失什么。”

22、所以,《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成为了“一本为所有人而又不为任何人的书”。

23、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哲学家,德国著名哲学家,被认为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语言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思想家,他的著作对

24、“超人”是什么呢?尼采说:“超人乃是大地的意义。”超人是“忠实于大地”的人,是面向现实的人。他们把那些阔谈超尘世、空讲来生的人视为放毒者。只有让上帝死掉,人们才会摆脱对虚幻天国的迷悟,重新用脚着陆,珍惜现实的自己。

25、查拉图斯特拉介绍完“超人”后,换来的却是一阵嘲笑。人们急切要看走绳演员的表演,对什么新价值毫无兴趣。于是查拉图斯特拉只好退求其次,告诉人们怎么做好一个“普通人”。他说:“人是一根系在动物与超人之间的绳索,——一根悬在深渊之上的绳索。”人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一名过渡者,不要停留和回望,要大胆的向“超人”跨去。即使是没落,也要为了“超人”的诞生而没落。

26、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27、查拉图斯特在下山的途中,遇到了一个白发老人在森林里寻找树根。老人其实是个圣徒,他藐视人类,敬爱上帝,不屑于跟人群为伍,不肯传授他们智慧。所以他劝查拉图斯特拉不要到人群中去,不要把智慧的火把传递给他们,因为觉醒者在沉睡的人们那里是得不到任何东西。以其还俗拖累身体,不如继续在山里修行。

28、泊、流浪期间是他最多彩的时候,他的大部分著作在此时完成。1879年,其一直饱受精神疾病煎熬。1889年尼采精神崩溃,从此再也没有恢复,1900年去世。

29、演员死后,查拉图斯特拉背负着他去寻找一个埋葬的地方。这时丑角又出现了,他恶狠狠地警告查拉图斯特拉赶紧滚蛋,不要试图挑战旧价值,他说“这里有太多的人恨你。”查拉图斯特拉的学说被人嘲笑和轻蔑乃是一种幸运,如果他还要继续挑战旧价值的话,迟早要遭到迫害。

30、对于孩子来说,脱离父母的支配是完成独立的必要条件。如果父母的支配太过强烈,孩子就会在寻求独立的过程中承受巨大的痛苦。

尼采关于死亡的名言

31、“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这些名言,我们耳熟能详。

32、众所周知,上帝死了是尼采著作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尼采的父亲曾经是一名牧师,在尼采4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身患脑软化症的父亲度过了极为残酷的晚年,父亲不仅患有认知障碍,而且还痉挛发作、失明,据说当时父亲痛苦的叫声一直响彻屋外,即便如此尼采仍然一直很尊敬父亲。尼采的母亲也是一位虔诚的信徒,因此尼采觉得自己也应该成为一名牧师,于是他进了神学系。那么这样的尼采又为何会否定上帝的存在,并创造出与基督教对立的哲学来呢?

33、尼采其人,有人评价他是“孤独的尼采”

34、《悲剧的诞生》、2《不合时宜的考察》、3《自白者和作家大卫•斯特劳斯》

35、查拉图斯特自认为自己的智慧已经充盈了,就像采足了蜜的蜜蜂,他想把这些智慧传播到人世间去,影响其他人,所以他说“我需要伸展的双手。”

36、尼采与叔本华

37、“超人”的新价值观与基督徒正相反,前者忠实于大地,后者忠实于上帝;前者爱护肉体,后者蔑视肉体;前者热爱今生,后者渴望来世;前者珍视生命,后者抛弃生命;前者围绕着新价值打转,后者围绕着戏子打转;前者讲的是“我意愿”,后者却信奉“你应当”。所以,在第一部的《三种变形》、《彼世论者》、《死亡说教者》等各篇中都对基督教的旧价值进行了讽刺。

38、于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和讨论。他的写作风格独特,经常使用格言和悖论的技巧。尼采对于后代哲学的发展影响极

39、上帝死后,应该怎么建立新的价值呢?当查拉图斯特拉离开森林、来到城市、站在广场上时,他对民众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来把超人教给你们。”

40、可惜的是群众仍然理解不了查拉图斯特拉的哲学,“他们弄不懂我,我的嘴巴对不上他们的耳朵。”查拉图斯特拉又转过来告诫群众不要成为“末人”。当人类再也无法过渡到更高阶段时,“末人”的时代就要到来。“末人”使大地变小了,他们的信条是“我们发明了幸福”。

41、“不该向群众讲话,要向同伴讲话”

42、于是,查拉图斯特拉变得悲伤起来,他终于知道在乌合之众中寻找信徒是徒劳之举,或许圣徒说的是对的吗?他应该离开同类吗?

43、这样,查拉图斯特拉终于领悟了,靠群众、信徒创造不了什么东西,“我要与创造者、收获者、庆祝者为伍:我要向他们指出彩虹,以及超人的全部阶梯。”从此,查拉图斯特又踏上了新的征程,再度下山,不过这次他渴望的不是接收信徒,而是寻找同伴。

44、大,尤其是在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上。

45、查拉图斯特拉下山

46、我感到难过,不是因为你欺骗了我,而是因为我再也不能相信你了。

47、《悲剧的诞生》一出版不论是当时的古典语言学领域还是在大学内部,尼采都受到了极大的嘲讽,他也因此被大家完全孤立,而他与成为音乐界名人的瓦格纳之间的关系也急速冷却,尼采也受到了瓦格纳追捧者的诽谤和重伤,渐渐失去了在社会上的立足之地。即使成为教授,尼采的私生活也过得极不顺畅,连在社交场合自由潇洒的与女性攀谈都变成他最不拿手的事情了。能够多少让尼采敞开心扉的交流者,也只有尼采的母亲和妹妹,还有少数的男性朋友而已。

48、每一个灵魂,都终其一生的在寻求独立和自由。身为牧师的父亲和虔诚信徒的母亲,他们留给幼小尼采的,是精神上巨大的痛苦和折磨他一生控制。父亲死后,当母亲把全部热情投入到对尼采的教育当中时,尼采悲剧的人生就正式开始了。当一个母亲以“爱你”的名义变成一个举着鞭子的调教师,当尼采必须严格去做母亲认为他应该做的事时,母亲的价值感、道德感得到了满足,而尼采的自己的生命力则日渐萎缩,他变成了一个像提线木偶一半的存在。而在母亲的操控下,他的成绩越好,越是得到一些赞誉,他的内心就会感觉愈加的痛苦。这种痛苦,经年累月的奠定了尼采一生悲剧的底色。

49、吃完饭后,查拉图斯特就把死者放在一棵空树里,埋葬了他。第二天,当查拉图斯特拉从睡眠中醒来时,“他看见了一个新的真理”。他这才发现,信徒是不可靠的,他需要的其实不是信徒,而是志同道合、能够与自己共同创造新价值的同伴。查拉图斯特拉何必向乌合之众布道呢?他更应该倾述的对象难道不是同伴吗?“看看形形色色信仰的信徒吧!他们最恨谁呢?最恨那个打碎他们的价值招牌的人,那个破坏者,那个罪犯:——但那就是创造者。”

50、这时候的查拉图斯特拉希望用一种新的学说来招揽信徒,取代基督教,然而结果却恰得其反。

51、尼采主要著作

52、“末人”不再把自己视为需要修行跟克服的阶段,他们追求的是在白昼有自己小小的快乐,在夜里也有丁点的乐趣。他们讲究岁月静好,重视健康,平平淡淡。正因为“末人”让人感到轻松,所以在查拉图斯特拉演讲完后,群众就对他狂呼:“把我们弄成这种末人吧!我们就可以把超人送给你了。”

53、离别是迟早要来临的事。无论内心有多少热爱与依恋。

54、当查拉图斯特拉问他待在森林里干嘛时,他说:“我笑啊,哭啊,哼哼唧唧:我这样赞颂上帝。”查拉图斯特拉听罢这话,知道自己跟圣徒是两路人,圣徒宁肯去服侍那虚无缥缈的上帝,也不肯关心自己的同类。所以查拉图斯特拉跟他分道扬镳,并且在心里说:“这位老圣徒待在森林里,居然还根本不曾听说:上帝死了!”

55、为什么群众喜爱的是末人?

56、尼采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很喜欢读书,他最欣赏的人是拜伦,因为尼采从拜伦的书中获得了自身压抑感的释放。即便如此尼采还是没有违背周围人的期待进入了博文大学神学系,可是在那以后尼采再也不能自欺欺人了。在神学系的时候尼采才偶然得到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他开始沉浸在这本书中。第一学期结束,他便不再学习神学转为学习古典语言学了。在这个时候尼采克服了常年以来的幻听症,终于从已亡的父亲的咒语当中解放出来,重新恢复了精神的健康。这一转变也给尼采带来了好运,他的指导教授认为他具有非凡的才能。由于教授的推荐,年仅24岁的尼采被聘为巴塞尔的大学教授,这时年轻的尼采与音乐家瓦格纳结为至交,他还将自己的处女作《悲剧的诞生》作为对瓦格纳歌剧的称颂,献给了瓦格纳。从社会性的角度来看,这也是尼采人生的最高峰。

57、失意的尼采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反复头疼和神经衰弱让他体力不支。一次,一位十分信奉尼采的学生去尼采家拜访时怎么按铃都没有回应,于是他提心吊胆的从窗帘的缝隙中向里偷窥,看见尼采坐在窗户前好像受到了惊吓似的。这之后不久尼采便从工作了10年的大学,辞去了教授的职位,提早进入了靠养老金生活的阶段。尼采之所以不能完全适应社会,而过早的成为一名隐士原因便是他始终过于束缚自己的身体和内心,妨碍自己去适应社会。父亲的不幸去世是幼小的尼采不得不背负沉重的负担,还有小时候一直受到母亲极其严格的教导,这一切经历都使尼采的内心越来越受束缚。

58、“上帝死了”是尼采最为疯狂的名言之一,这句话出自《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在《瞧!这个人》里写道:“在我的著作中,我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代表我自己。我以这部著作给予人类以前所未有的极其伟大的赠礼。”在他看来查拉图斯特拉的语言是平静的,它不像狂热分子那样去说教,去要求别人必须信仰他自己。

59、尼采后来回忆说,其实在我的幼年时代和少年时代没有什么回忆是快乐的……然而无论如何在母亲的悉心教导下,尼采作为学费全免的免费生进入了名门学校开始了他的寄宿生活。在这所学校,尼采成绩第一,还会写诗、作曲是当时的神童,可他完全无法适应满是规章的学校生活。不管他尝试用多强的意志力去适应这样的生活,他的身体从来不听使唤。据学校残留的病历记载,尼采经常反复头疼,患上风湿病或粘膜炎,而且尼采从小被噩梦困扰。另外尼采还经常受幻听和幻视之苦,尼采的所有症状都是一种他内心的创伤和所承受的巨大痛苦的哀嚎。

60、出处:尼采

尼采关于死亡的名言

61、在开始研究哲学前,尼采是一名文字学家。这让尼采在看待问题上有了更为广阔的视角。漂泊流浪的生活也对尼采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欧洲漂

62、查拉图斯特演说刚结束,走绳的表演就开始了。一名走绳演员在绳子上行走,当他走到一半时,背后出来了一个丑角。丑角冲演员呐喊:“向前啊,跛子。”并且一直辱骂他,之后丑角也走上了绳子,他一跳,越过走绳演员,到达对岸。走绳演员看到他的对手胜利了,就乱了方寸,踩了个空,跌下去,摔了个半死。人群乱作一团,四处逃散,只有查拉图斯特拉站在他身旁。

63、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64、《道德系谱学》、17《瓦格纳事件》、18《偶像的黄昏》

65、尼采认为做“智者”、当“圣人”或者成为“救世主”乃是一种颓废的行为,他写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决不是希望人们信仰他的学说,而是要赠予人们一口宝井,让他们从井里汲取金银珠宝。所以他说:“你们是我的信徒,但是,当信徒对你们有什么用!”“你们崇拜我:但是万一有一天你们改变崇拜,那又该怎么办呢?你们要当心,免得让雕像压扁你们!”跟耶稣要求人们崇拜他和上帝不同,尼采从不要求别人崇拜他自己。

66、但是查拉图斯特拉拒绝了,他说:“我爱人类啊!”圣徒却说:“现在我爱的是上帝:我不爱人类了。在我看来,人是一个不太完美的东西。”他认为群众不能接受真理,而且也不相信哲人和圣徒说的是真理,他们只会怀疑和迫害智者。因此告诫查拉图斯特拉“不要到人群里去,待在森林里吧!”

67、随着身为牧师的父亲去世,尼采一家失去了生活的收入和自己的家。因为牧师一旦去世,其家人就必须迁出牧师管。全家靠母亲微薄的养老金根本无法生活下去,不得已,一家人只好搬去和祖母与两位姑姑一同生活。好的房间都被祖母和姑姑们占了,母亲和尼采以及尼采年幼的妹妹只能挤在一间不见天日的阴暗小屋里。父亲去世的时候,尼采的母亲只有25岁,她本可以再婚,可是作为虔诚教徒,母亲只把对亡夫的回忆以及孩子们的成长当做自己生活的慰藉继续生活下去。正因为如此母亲对教育儿子充满了热情,加倍的培养。尼采在三岁前还不能开口说话,而且是个神经过敏的孩子。可是他学会说话的同时几乎便学会了读书、写字,开始显露出天才的一面。母亲为他制定了课程表,片刻不离的教导尼采!

68、“超人”就是“现代人”,只有让上帝死亡后,“超人”才能从“普通人”中发展过来。因而“普通人”是需要被克服的。尼采认为人是需要发展的,就如猿猴是我们的笑柄和羞耻一样,我们本身也是“超人”的笑柄和羞耻。当我们变成“超人”后,回看那个匍匐于上帝雕像脚下的自己,会显得多么的可笑和羞愧啊!

69、此时的查拉图斯特拉陷入了最深的孤独里——他只能跟背上这个死去的信徒为伴,就连城门口的掘墓人都对他进行大肆的嘲讽。

70、对于尼采的思想,有褒有贬,始终充斥着争议。周国平曾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可见其在历史上的重要性。

71、而人,终将会习惯。尼采说的句子还有: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72、《瓦格纳在拜洛伊特》、8《人性,太人性的》、9《朝霞》

73、尼采的著作有近30部,其中多以心理心、政治哲学、希腊或西方文化为背景。尼采的书看起来好读,要读进去其实很难,这要因人而异。

74、这样,他就放弃了隐居的生活,不再享受自己的精神和孤独,而是从智慧之巅降到愚昧的深渊去——他决定下山布道。

75、让上帝死掉,让超人诞生

76、终其一生,尼采都挣扎在自己幼年丧父的重大创伤和被母亲片刻不离的教育“热情”控制的心灵的痛苦中。如果父亲是牧师,母亲是虔诚的教徒,那么“杀死上帝”在他看来,就是他为这一切找到的解释。他所有的愤怒,在“杀死上帝”的思想下,得到了宣泄……当他渴望挣脱那种使他痛苦的力量时,上帝,只是那只替罪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