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首页 > 经典句子 > 论语对现代人的启示【68句文案】

论语对现代人的启示【68句文案】

时间:2023-08-05 12:53:56

论语对现代人的启示

1、第四则是学习态度,强调不要不懂装懂.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孔于一生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说:“对我来说,有什么呀?”表现了孔子的自信。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论语》心得(一)《天地人之道》

7、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8、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9、圣人之路本就不是一帆风顺的,也许最开始孔子并没有做圣人的打算,如果有可能他更希望在杏坛下教导自己的学生,但是生在那个时代,感于天地的历史使命让孔子愿意挺身而出。

10、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11、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12、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现代社会中,我们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面对各种各样不同的人,往往感到无力应对。其实只要我们自己有一颗从容镇静的内心,有一种心灵的勇敢,我们就可以变得坚强,就可以表现出勇敢。

13、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14、《论语》八则读后感受是:

15、孔子之言既是对自己的感慨,也是对所有和自己一样人的忠告。

16、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

17、学习要反复的温习,才能从中得到乐趣,不要受外界的干扰,要坚定自己的信念。

18、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这样以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比喻中仍经过严酷考验,才能识别一俱的品质。)

1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0、三、《论语》中蕴含的哲学思想。比如仁、中庸、乐知天命、出世有为等思想,对古今中外,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也正因为如此,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钱穆说:"《论语》自西汉以来,为中国识字人一部人人必读书。"(《论语新解》)林语堂说:"《论语》这部书,是孔学上的圣经,是一套道德的教训。

21、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问题,(但并)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22、第五则是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

23、同时,《论语》也是中国古代的经典之一,其文化价值在传承中华文明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5、做事要尽心尽力。

26、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倦。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

27、出自《论语》的成语是很多的,可分为修身、治学等很多方面。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给我的启示是:做人不能双标,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温故知新”学习过的知识要复习,从中有新的体会和发现。

28、不要想要速成。

29、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30、第六则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思想修养.

论语对现代人的启示

31、时光如流水,在身边静静地淌过,一不留神便失去了最美好的时光。所谓青春易逝、韶华难在正是这样的道理。这句话时刻提醒着人们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尤其要珍视时光,爱惜时间。

32、《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书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课本所选八则的关于学习的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33、这八则语录,深刻地阐述了学与习、学与思、学与问、学与师、己与人的辩证关系,倡导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辞约义丰,精练传神。

3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5、宽容一点,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

36、从小我们就要尊重、孝敬父母。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首先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修身,而孝为天下先,那么修身则要从孝道开始。

3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8、一、《论语》是中国读书人的基础语言,并影响着全社会的思维结构。中国文化是儒、道、佛三教的合流,儒家文化绝对是中国文化的主流,从汉代开始,它就是无可争议的主流意识形态。

3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0、第二则是学习方法,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

4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自于《论语子罕篇》。

42、其一,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43、《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孔子虽然不反对别人信奉鬼神,但作为他自己对鬼神是抱有怀疑态度的,这说明孔子已具有无神论的思想萌芽,体现了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这作为孔子的世界观,对其思想具有重要影响。

44、四、20世纪80年代末,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相约法国巴黎,联袂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2500年前汲取孔子的智慧。”

45、二、中和思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据。《论语》中强调的德、礼是和谐社会的杠杆。在今天社会,保持发扬这一优秀传统,让德、礼与法相互协调,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46、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

47、有意义。

48、同道德品质好的人接触,才能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49、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

50、有启迪如下:

51、孔子在河岸上看着浩浩荡荡、汹涌向前的河水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时间就像这奔流的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不停地流逝。感慨人生世事变换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

52、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53、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54、聪敏而又爱好学刁,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里借回答于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55、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56、因为《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其中蕴含了孔子的思想和对人生的看法,对于我们现代人在探究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方面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57、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58、延伸内容还有,《论语》的语言简洁清晰,与现代汉语表达方式相似,因此也起到了推广和规范汉语的作用。

59、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60、其二,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

论语对现代人的启示

61、《论语》对当今社会的价值意义

6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63、待人真诚,还要不断反省自己。知不足,而自我改进。

64、和任何的其他中国传统文化一样,作为一部经典著作,《论语》有很明显的时代特征,有很强烈的远古韵味,里面有很多激动人心的东西,当然也有一些和当今时代相背离的东西。通读《论语》,再认真地思考当下的中国,我们可以发现,《论语》尽管不是治国方略,不是马列宝典,不是求财求官攻略,但是在当今中国仍旧很有教育意义,在一些生活层面上,对当今中国仍有很大的精神引领与指导作用。

65、第三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必要性,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66、(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这段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只有以之为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67、逝者如斯,不舍昼夜,这里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对真理的追求,而这个“川”是所有抽象的源头,孔子愿意为了那个心中的答案而苦苦钻研,哪怕前途坎坷,他也不舍昼夜,不愿意浪费一分一秒。

68、论语能起到修身的作用,也就是提升你的素质,培养你的气质。毕竟在这个经济实利主义时代,一切都变得无边无界。就像鲁迅说的“人是应该有点气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