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首页 > 经典句子 > 历史上负责任的例子23句

历史上负责任的例子23句

时间:2023-07-26 22:36:48

历史上负责任的例子

1、蔺相如为保持将相和睦,不使外敌有隙可乘,始终回避忍让。

2、于是就自己上表请求免官回家。

3、蔺相如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所载,他生平最主要的事迹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这三个事件。蔺相如原为宦者令舍人。赵惠文王时,秦昭王写信给赵王,愿以十五个城池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和氏璧”来到秦国,据理力争,机智周旋,终于完璧归赵。

4、蔺相如奉命带“和氏璧”来到秦国,据理力争,机智周旋,终于完璧归赵。公元前279年,秦王与赵王相会于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他随侍赵惠文王,当面斥责强大的秦国,不辱国体,使赵王没有受到屈辱,因其功,任为上卿,居官于廉颇之上。

5、我已经六十岁了,死和生都由命中注定,跑到什么地方去呢?”

6、)武则天:算个人物,虽然手段残忍了些,但审时度势,也是不得己的!所以给自己留了个“无字碑”——功过留与后人评!

7、后来张俭事件发生了,逮捕有牵连的党人。同乡的人对李膺说:“可以走了。”

8、答:中国最具感召力的历史名人之一,既能做大官,又能做成大事,又是名声好,这是曾国藩最为突出的地方,也是做官为人最了不起的地方。

9、司马光随庞籍在河东路任职期间,他认为保护边界地区安宁最好的办法就是绝市和修建堡垒。因此,庞籍便按照司马光的提议,禁绝边民与西夏互市、大修堡垒。

10、廉颇居功自恃,不服相如,耻居其下,并扬言要羞辱相如。

11、东汉时期陈蕃、李膺等人弹劾奸臣纷纷失败。到陈蕃、窦武失败,李膺等人又被免官。

12、)汉武帝:前期雄才大略但穷兵黩武耗尽民财;老了过后给自己下了个《罪己诏》悔过了!算是个敢担当的大人物!

13、李膺回答说:“事君不躲避灾难,有罪不逃脱刑罚。这是我的节操。

14、景毅感慨自豪地说:“本来认为李膺有贤德,派儿子拜他为师,怎么可以因为漏掉名簿,便苟且偷安算了呢?”

15、廉颇曾率兵讨伐齐国,取得大胜,夺取了晋阳,赵王封他为上卿。廉颇因为勇猛果敢而闻名于诸侯各国。唐朝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赵信平君廉颇”。同时代被列入庙享名单的只有:孙膑、田单、赵奢、李牧、王翦而已。及至宋代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廉颇。

16、廉颇的负荆请罪。蔺相如原为宦者令缪贤的舍人。赵惠文王时,秦昭王写信给赵王,愿以十五个城池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和氏璧”来到秦国,据理力争,机智周旋,终于完璧归赵。公元前279年,秦王与赵王相会于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他随侍赵惠文王,当面斥责强大的秦国,不辱国体,使赵王没有受到屈辱,因其功,任为上卿,居官于廉颇之上。廉颇居功自恃,不服相如,耻居其下,并扬言要羞辱相如。蔺相如为保持将相和睦,不使外敌有隙可乘,始终回避忍让。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善自谦抑的精神感动了廉颇,于是亲自到蔺相如府上负荆请罪,二人成为刎颈之交。扩展资料:负荆请罪的主人公:

17、却不曾想,带兵将军郭恩,乘酒出击西夏,结果大败而归朝廷御史审理此案,庞籍一人承担了责任,并被解除节度使之职,贬谪知青州事。

18、廉颇的负荆请罪。蔺相如原为宦者令缪贤的舍人。赵惠文王时,秦昭王写信给赵王,愿以十五个城池换取“和氏璧”。

19、这时担任侍御史的蜀郡人景毅的儿子景顾是李膺的门徒,但没有记入党人的名册,所以没有遭到责罚。

20、便主动到皇帝诏令指定的监狱中去,被拷打死,妻子儿女被流放边境,学生、旧时属下的官吏和他们的父兄,都被禁锢不准做官。

21、)魏征:“走下瓦岗寨,走出玄武门”这是其前期敢于担当的典例;后面跟了李世民后,君臣之间的佳话就勿用赘言了吧!

22、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善自谦抑的精神感动了廉颇,于是亲自到蔺相如府上负荆请罪,二人成为刎颈之交。

23、这时,司马光站出来承担此事,他连奏三状向皇帝奏明庞籍是听了他的意见才决定修堡的,说庞籍完全是出于“欲为国家保固疆圉”的本心,“发于忠赤,不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