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首页 > 经典句子 > 道德两难

道德两难

时间:2023-06-12 08:59:28

本文目录一览:

龙族三中部某博士讲的道德两难的故事,急求?

是指:有一帮孩子在两条铁轨上玩耍,其中一条旁边插着“危险,请勿靠近”的牌子,另一条铁轨是已经废弃的铁轨。 这些孩子中只有一个孩子在废弃的铁轨上玩,而其他孩子都在禁止玩耍的铁轨上玩。这时一辆火车开进,注意到孩子们的时候刹车已经来不及了。那么列车长是应该舍弃哪边 的这个故事么? 记不太清了大概就这么个故事

什么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将道德判断分为什么 每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科尔伯格把皮亚杰的研究方法改进为道德两难故事法, 他所设计的故事中包含着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让被试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价, 他还设计了相当完备的评价标准体系,以此来测评被试道德发展的水平。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

科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个水平包括六个阶段,六个阶段依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发展,故而简称为三水平六阶段。 科尔伯格通过“道德两难故事法”,让儿童对道德两难故事做出判断,这其中最为经典的便是“海因茨偷药”的故事。故事如下:“在欧洲有一个叫做海因茨的人,他的妻子得了一种怪病,城里的医生研究出的新药可以救他妻子的命,所以海因茨就去找医生想要买这种药,但是医生开出了十倍的价格,海因茨迫于无奈,只得做出偷药的决定”。科尔伯格将这个故事说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问他们海因茨到底该不该偷药,该与不该无非是两个答案,但孩子们给出的原因却千奇百怪,于是科尔伯格根据这些原因将道德判断划分成了三水平六阶段。 关于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最需要掌握的便是三水平和六阶段的具体内容,以及每一个阶段的评判依据,经常考察的方式便是给出一个评判依据,让考生判断是属于哪一个水平,如果能够将这个知识点理解得很透彻,便能够根据评判依据,推导出属于哪一个阶段,再根据阶段推导出水平,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对偶故事法和道德两难故事的区别?

“对偶故事法”是皮亚杰研究道德判断时采用的一种方法。利用讲述故事的方法向儿童提出有关道德方面的难题,测定儿童是依据对物品的损坏结果还是依据主人公的行为动机做出道德判断。由于皮亚杰每次都是以成对的故事测试儿童,因此,此方法被称为对偶故事法。 道德两难故事法: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创设了一种道德两难情境,要求儿童作出选择。人的行动是应该遵从规则和权威,还是应该遵从与此相冲突的他人的需要与利益。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内容?

①道德发展的核心是认知; ②促进道德发展的因素是社会交往。 主要运用道德两难法,这也是论证他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道德发展模式的主要依据。 前习俗水平包括服从与惩罚定向和天真的利己主义阶段。处在这级水平的儿童,往往根据行为的具体结果而非常规的道德准则或社会期望来判断。 习俗水平包括好孩子和尊重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儿童已能理解维护家庭或社会期望的重要性,而不理会那些直接和表面的结果。 后习俗水平包括履行准则与守法和良好的道德定向阶段。儿童力求对道德价值和原则做出自己的解释,在评价时能超越普遍原则,考虑较多的是道德的本质,而非具体道德准则。

从古至今忠孝两难全的事例有哪些?

魏太子曹丕为五官中郎将,邴原任五官长史。一次,太子宴会,宾客有一百多人。曹丕提出一个议题让大家讨论:“君父各有笃疾,有药一丸,可救一人,当救君邪,父邪?”大家众说纷纭,或救父,或救君,意见并不一致。 应当看到,当人们面临道德选择的两难困境时,具体情况可能非常复杂,往往会超越两难选择的本身。曹丕提问时,邴原也在座,却没有参与讨论。 曹丕的用意很简单,就是希望大家达成一个救君的共识。然而,宾客众说纷纭,并未让他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邴原名重当时,从其学者甚众,于是曹丕求助邴原。如果邴原支持自己,那么共识便很容易达成。不料,邴原乃“云中白鹤,非燕雀之网所能罗也”,不仅没有配合曹丕,反而唱了反调。邴原的回答,更多地表明了一种立场与态度,而不仅仅在于问题本身的答案。 事实上,此类问题可以说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因为无论怎样选择都存在问题。《世说新语》讲述了一个“邓攸避永嘉之乱”的故事。 由于路远,邓攸以牛马载妻子、孩子逃难,结果盗贼抢走了他们的牛马。邓攸对妻子说:我弟弟去世得早,只留下一个儿子。现在我们步行逃跑,同时带着两个孩子,大家都会死,不如抛弃我们的儿子,带上弟弟的孩子,反正我们以后还会有儿子。妻子同意后,邓攸便把儿子丢弃在草中,再渡江南下。后来,邓攸再也没有生出儿子。 邓攸的故事,前人多有议论。谢安说:“天地无知,使伯道无儿。”《晋书》曰:“卒以绝嗣,宜哉!勿谓天道无知,此乃有知矣。”谢安很看重邓攸,所以说“天地无知”;但史臣认为,他的举动是极度自私的行为。 在现实中,我们应当尽量避免出现此类困境。如果出现,不能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也不能作过于简单化、程式化的判断,而要看到其中的复杂性,尽最大的个体责任和法律义务。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

科尔伯格使用的一系列两难推理故事中,最典型的是"海因兹偷药"的故事: 欧洲有个妇人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能救她,就是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镭。制造这种药要花很多钱,药剂师索价还要高过成本十倍。他花了200元制造镭,而这点药他竟索价2000元。病妇的丈夫海因兹到处向熟人借钱,一共才借得1000元,只够药费的一半。海因兹不得已,只好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欠。但药剂师说:"不成,我发明此药就是为了赚钱。" 海因兹走投无路竟撬开商店的门,为妻子偷来了药。 讲完这个故事,主试就向被试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个丈夫应该这样做吗?为什么应该?为什么不应该?法官该不该判他的刑?为什么?等等。儿童对科尔伯格所编制的两难故事中的问题既可做肯定回答,又可做否定回答。科尔伯格真正关心的不是儿童做出哪一种回答,而是儿童证明其回答时提出的理由。因为在科尔伯格看来,儿童提出的理由(即儿童的推理思路)是根据其内部逻辑结构而来的,所以,根据儿童提出的理由就能确定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水平。 科尔伯格采用纵向法,连续测量记录72个10--26岁男孩的道德判断,达10年之久。此后又将研究结果推广到世界各国去验证。最后于1969年提出了他的关于儿童道德判断发展分为3个水平6个阶段的理论。下面是科尔伯格关于儿童道德判断各个阶段的界定及其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