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诗如下: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全诗翻译: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 《别董大二首》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 全诗如下: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全诗翻译: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 这首诗是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作品勾勒了送别时晦暗寒冷的愁人景色,表现了诗人当时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但没有因此沮丧、沉沦,既表露出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展现出诗人豪迈豁达的胸襟。
2、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髙适的《别董大》,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47年,送别的时象是著名琴师董庭兰。
3、当诗人看到天门山的景象时,想到,遥望是空间和时间的扩大,望是一个动作,亦是一种状态。我们学习诗歌的时候就是要找到这种“望”的感觉,这是一种距离感,带着一些辽阔,甚至说带着一些孤独。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5、tiānménzhōngduànchǔjiāngkāi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7、《望天门山》的全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8、孤帆一片日边来。
9、碧水东流至此回。
10、gūfānyípiànrìbiānlái
11、这首诗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诗人不写博望、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却说山势“中断”,从而形象地写出两山峭拔相对的险峻:“楚江开”,不令点明了山与水的关系,而且描绘出山势中断、江水至此浩荡而出的气势。
12、《望天门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
13、白话文释义: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14、两岸青山相对出,
15、bìshuǐdōngliúzhìcǐhuí
16、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是远看的意思!天门山被长江水一隔两半,到了这儿却转了一个弯,向北流转。两座青山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这篇诗歌描绘了天门山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17、《望天门山》这首诗是李白第一次离开家乡在途中所作,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18、天门中断楚江开,
19、高适〔唐代〕
20、liǎngànqīngshānxiāngduìchū
21、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22、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诗人不写博望、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却说山势“中断”,从而形象地写出两山峭拔相对的险峻:“楚江开”,不令点明了山与水的关系,而且描绘出山势中断、江水至此浩荡而出的气势。“碧”字明写江水之色,暗写江水之深;“回”字描述江水奔腾回旋,更写出了天门山一带的山势走向。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相对”二字用得巧妙,使两岸青山具有了生命和感情。结尾一句更是神来之笔,一轮红日,映在碧水、青山、白帆之上,使整个画面明丽光艳,层次分明,从而祖国山川的雄伟壮丽画卷展现出来。
23、唐代李白
24、(唐)李白
25、《望天门山》唐.李白
26、翻译: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飞速飘来。
27、望天门山
28、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29、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0、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31、诗的内容是写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全然不写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满怀激情的说出"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样动人的激励之语。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
32、诗词《望天门山》,诗人看到天门山景象想到了具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破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默默为其让出了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