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首页 > 经典句子 > 朱熹的诗【精选50句】

朱熹的诗【精选50句】

时间:2022-10-30 18:42:26

1、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出自宋代朱熹的《春日》

3、风和日丽之时泗水的河边踏青,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4、南乡子——朱熹

5、暮雨朝云不自怜,放教春涨绿浮天。

6、却恐阴晴无定度,从教红白一时开。多情蜂蝶早飞来。

7、“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宋代朱熹的《春日》。

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9、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无边光景”所示空间极其广大,就透露了诗人膜求圣道的本意。“东风”暗喻教化,“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哲理诗而不露说理的痕迹,这是朱熹的高明之处。

10、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

11、浣溪沙——朱熹

12、野桥流水声呜咽,行人立马空愁绝。空愁绝,为谁凝伫,为谁攀折。

13、风月从今别一川。离绪悄危弦,永夜清霜透幕毡。

14、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描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无边光景”逆承首句“胜日寻芳”,说寻芳的结果。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喜悦之情

15、明日回头江树远,怀贤。目断晴空雁字连。

16、客愁无胜集,集胜无愁客。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

17、朱熹(尊称:朱子,又称:紫阳先生、朱文公,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仲晦,南宋徽州婺源县(今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人,生于福建路南剑州尤溪县(今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南宋理学家,程朱理学集大成者。

18、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19、春日——朱熹

20、朱熹历高宗、孝宗、光宗、甯宗四朝。他总结了宋代理学思想,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开创了紫阳学派。他还在建阳云谷“晦庵”草堂讲学,并校订了四书,成为后代科举应试科目。

21、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22、此诗表面上看似一首写景诗,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全诗寓理趣于形象之中,构思运笔堪称奇妙。

23、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悟叶已秋声。

24、压架年来雪作堆,珍丛也是近移栽。肯令容易放春回。

25、忆秦娥——朱熹

26、中原佳气郁葱葱,河山壮宫阙。丞相功成千载,映黄流清澈。

27、句稳翻嫌白俗,情高却笑郊寒。兰膏元自少陵残,好处金章不换。

28、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

29、原文: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0、睡处林风瑟瑟,觉来山月团团。身心无累久轻安,况有清池凉馆。

31、酒阑山月移雕槛,歌罢江风拂玳筵。

32、春色欲来时,先散满天风雪。坐使七闽松竹,变珠幢玉节。

33、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34、只令画阁临无地,宿昔新诗满系船。

35、菩萨蛮——朱熹

36、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37、鹧鸪天——朱熹

38、观书有感

39、西江月——朱熹

40、译文:风和日丽之时泗水的河边踏青,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41、《春日》【宋】朱熹

4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3、观书有感——朱熹

44、好事近——朱熹

45、偶成——朱熹

46、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点明天时;“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点明主题。一句中分三层叙说,特别是以“泗水滨”结穴,是作者的有意安排。“寻”字不仅写出作者逸兴,也给诗歌添了不少情趣。

47、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地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48、青鸟外,白鸥前,几生香火旧因缘。

49、梅花发,寒梢挂著瑶台月。瑶台月,和羹心事,履霜时节。

50、宋代诗朱熹流传千古的佳句是: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诗句出自朱熹《观书有感》二首之一,全诗为: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句诗之所以流传千古,是因为它富有哲理。诗句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人们在阅读书籍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句就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领略其中的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