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首页 > 经典句子 > 西汉发明的农具

西汉发明的农具

时间:2023-05-26 08:41:32

本文目录一览:

东汉末年时期的农具?

中国的农业生产力有了飞跃发展,牛耕和铁农具的广泛使用,标志着农业的重大进步。两汉时期,牛耕和铁农具在全国得到推广,使用更为普遍,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在京城长安和三辅地区,教老百姓使用2牛3人的耦犁法耕田。 铁器在汉代农业生产中也得到重视。汉武帝为了推动农业的改良,在中央的大司农设置了铸铁之官,同时在全国44个郡县设置了铁官,"作铸铁器,给用甚众".两汉的水利工程建设甚丰。

汉代农民耕作的方式?

1、汉代中原诸郡的农业技术水平已经比较精细,广泛建立了复种连作制。这是就总体技术水平而言,不同区域尚不能一概而论。 2、汉代中耕技术的进步和普及,中耕也成为精耕农业的核心技术。两汉北方土壤耕作技术多样,包括垄作法、平作翻耕法、局耕法、免耕法等。垄作法适应性较强,是适应干旱趋势的耕作方法,在旱作农业区较常见。始创于汉的平作翻耕法、局耕法、免耕法,也是抗旱保墒的整地技术,并形成了耕—摩—蔺三位一体的旱地耕作技术体系。汉时对整地的要求较严格,除了深耕还要细锄,深耕细锄成为汉代农业生产的技术要求。 3、汉代时期铁器的推行促进了各地农业技术的发展。汉代中原诸郡铁农具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促进了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其中以牛耕铁犁与中耕器具为主要。 4、两汉之际是中原诸郡牛耕与铁农具不断普及的时期,耒耜与牛耕并存,在这一过程中精耕与粗放因地而异。 汉代中原诸郡地理环境多样,农业经济发达,由此决定了其耕作技术的发达与多样。中原诸郡的水利类型可分为南北两类,北部以沟渠为主,南部以陂塘居多,两汉之际南部陂塘水利多有发展而成为稻作为主的农业区;北部沟渠多为复修旧例,以麦作等旱作为主兼有稻作之利。对于中原诸郡的耕作法之性质,以出土农具与文献记载,认为此地技术之发达当属全国之先,但是精耕细作并非其唯一的选择,且其实现方式亦属多样。从时间维度上说,这样的发展始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且各地耕作技术发展并不平衡,其技术类型往往具有过渡性质。从空间维度上说,中原诸郡耒耜、牛耕皆有,兼具粗放与精耕。早期中原诸郡的农耕技术即已存在多样的技术类型,并以不同的技术组合形式存在,其表现方式也颇为复杂。这种多样化的技术组合是中原诸郡技术选择的必然趋向。

新中国农业起源时的主要生产工具?

1)春秋:春秋末年开始使用牛耕;开始出现铁农具。 (2)战国:在春秋开始使用铁器的基础上,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更为普遍,铁器时代到来;牛耕得到推广;(3)秦朝:中原铁器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到珠江流域(今广东、广西),逐渐为越族人民所掌握。 (4)西汉:铁农具向边疆传播,西域开始使用铁器;发明和使用了播种工具——耧车;张骞通西域后,西域各族得到了铁器,还学会内地铸造铁器的技术;(5)三国:大批北方农民为避战乱迁居江南,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 (7)隋唐:为加强南北经济交流,隋朝开凿大运河;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造了曲辕犁;创制了新型灌溉工具——筒车。 如果是填空,就是四个字:铁犁牛耕

耦犁是铁犁的发展吗?

是的,耦犁是汉代使用的一种新式农具。西汉时期铁犁已广泛使用。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发明了耦犁,可以用二牛三人一组耕地,大大提高了耕田的效率。

农具是谁发明的?

农具是古人发明,不是专人的发明的专利,至今也无法考证.中国古代的农业机械,介绍几种主要的农具:1.汉唐以来的耕犁 我国很早就发明了耒耜,用耒耜来翻整土地,播种庄稼,进行农业生产.随着生产的发展,耒耜发展成犁.不过在战国时期以前,人们使用的只是石制、木制、骨制和少量的铜制整地工具.后来由于牛耕的出现和冶铁业的兴起,战国时期便出现了铁制的耕犁,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和河南辉县都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铁犁铧.铁犁铧的发明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它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也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的斗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汉代的播种机——三脚耧 我国在战国时期就有了播种机械.汉武帝的时候,赵过在一脚耧和二脚耧的基础上,创造发明了能同时播种三行的三脚耧.一头牛拉着,一人牵牛,一人扶耧,一天就能播种一顷地,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汉武帝曾经下令在全国范围里推广这种先进的播种机.3.灌溉机械——龙骨水车 龙骨水车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农业灌溉机械之一.龙骨车,古书上都叫翻车,据《后汉书》记载,这一灌溉机械是东汉末年发明的.最初是利用人力转动轮轴灌水,后来由于轮轴的发展和机械制造技术的进步,发明了以畜力、风力和水力作为动力的龙骨水车,并且在全国各地广泛使用.根据动力的不同,龙骨水车有下列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