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首页 > 经典句子 > 公车

公车

时间:2023-05-17 11:01:34

本文目录一览:

公车是衙门的意思吗?

从古至今,“公车”在政务运行保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公车”一词最早见于《诗经·鲁颂》:“公车千乘,朱英绿媵,二矛重弓。” 这里的“公车”指的是君主打仗所乘的战车。 到了汉朝,读书人一旦被朝廷征召,就可以乘坐官府配备的公家马车到衙门上班,此时“公车”的概念才比较接近于现代所谓的公务用车,比如《史记·东方朔传》记载:“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 因此,后人常用“公车”来指代有资格乘坐公家车马的官员和应试举子。

公车和公务用车区别?

公车和公务用车的区别,就公字而言,两者都一样,都是公家的车辆。但公车具体还分为多种,有公共汽车,有运输的,有工程基建的,有消防的,有救护的,有办工用车等。 公务用车是指因公务,出门办事而乘坐的公家车辆,轿车,面包车等 一般的部门和单位,都有公务用车,公务用车主要是对外办事用车辆。

什么是公车?

中国人的汉语词汇是很丰富,“公车”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打仗用的车都称“公车”,汉代应试赶考生,朝廷都安排“公车”接送。 现代中国官埸中的用车,,国有企业用的机动车都叫“公车”。私企或股份制企业统一调度的用车也可称“公车”。

公车使用利弊?

1.纸质化管理效率低 传统的公务车用车模式出行前需先填写“派车申请单”,逐级进行审批签字,涉及到的流程都需要人工记录。这种纸质化的办公流程不仅用车效率低、流转慢,数据统计也成为了老大难问题,造成了人力和时间成本的浪费。 2.用车频率高,秩序难维持 有些企业车多人多,用车频率较高且用车时间易冲突,并且企业也没有按照部门的需求而定制车辆使用数量,导致一些部门用车紧张,一些部门用车出现份额太多,每一辆车的任务无法平均分配,严重浪费公车资源,大大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和财政负担。 3. 用车费用报销不规范 公务车由于企业在流程上无统一制度,往往导致员工垫付的金额无法及时报销或准确报销,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以后的工作开展顺利影响很大。不具备规定统一的报销流程使得公务报销补贴和使用范围难以界定。 4. 公车私用难管控 公车私用的问题是公务车使用中一直存在的严重问题,尽管多次强调,依然有人员我行我素私用公务车,还有人利用手中的权利占用公务车的资源,当做自己出行的工具。导致无从判断到底公务车的出行是公用还是私用。 5. 用车监管监督不到位 传统的车辆管理模式,无法实时掌握车辆动态,缺乏科学的调度措施,也没有实时的监控平台进行数据的跟踪记录。无法确认车辆位置,车辆轨迹和里程不清楚,车辆信息也一概不知。

公车配置标准?

公务用车的配备标准: (一)部长级干部配备排气量3.0升(含3.0升)以下、价格45万元以内的轿车。 (二)副部长级干部使用排气量3.0升(含3.0升)以下、价格35万元以内的轿车。 (三)一般公务用车配备排气量2.0升(含2.0升)以下、价格25万元以内的轿车(客车、越野车等除外)。确需配备排气量2.0升以上、价格25万元以上车辆的,报国管局审批。

为什么公交车叫公车?

公车是最早出现的只为去京应试的举人服务的皇家公车。后也代指举人进京应试。原指入京请愿或上书言事,也特指入京会试的人上书言事。早在汉代,便有了以公家车马送应试举人赴京的传统,最早为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 因汉代曾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后便以“公车”泛指入京应试的举人或代指代指举人进京应试。如一八九五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康有为联合各省在京会试举人联名上书,即称“公车上书”。有人将公共汽车叫做“公车”,这说法虽简便,便是容易和其他概念混淆。比如,公车是和私车相对的词,“公车”是公家之车,不是私家车,所以,国家的、集体的、公司的车都可叫“公车”。

为什么公交车叫公车?

公交车有叫公车吗? 第一次听说,公交车本来就是简称了。全称是公共交通车,简称公交车。公车是对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办事用车。所以说公车改革是说公用车辆为政府机关部门的用车,公共交通车才是普通市民乘坐的市内交通工具。不能称为公车。

公车是什么意思网络?

那肯定是被很多人上的女人呗。 公车作为公共交通工具,买票就可以上车。至于这里的网络上的公车,我想你也可以理解。不过这是不好的词语,建议题主不要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