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首页 > 经典句子 > 孟子的成语故事有哪些故事-59句优选

孟子的成语故事有哪些故事-59句优选

时间:2023-05-13 11:21:28

孟子的成语故事有哪些故事

1、基本释义

2、有关孟子的成语故事有《箪食壶浆》、《水深火热》、《五十步笑百步》、《以邻为壑》、《一傅众咻》和《专心致志》等。

3、侃侃而谈:不慌不忙地谈着

4、成语故事《五十步笑百步》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比喻两个同样有错误缺点的人,程度较轻的人没有自知之明,还去讥笑程度较重的人。

5、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6、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7、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8、孔孟之道

9、孟母三迁

10、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伸开两腿坐着。孟子进屋看见妻子这个样子,对母亲说:“我的妻子不讲礼仪,请允许我休了她。”孟母说:“为什么?”孟子说:“她伸开两腿坐着。”孟母问:“你怎么知道的?”孟子说:“我亲眼看见的。”孟母说:“这就是你没礼貌,不是妇人没礼貌。《礼记》上不是说了吗?‘将要进屋的时候,先问屋中有谁在里面;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为的是不让人没准备。现在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进屋没有声响,因而让你看到了她两腿伸开坐着的样子。这是你没礼貌,并非是你妻子没礼貌!”孟子认识到自己错了,不敢休妻。

11、五十步笑百步

12、孔:孔子。孟:孟子。指儒家学说。

13、成语故事《一傅众咻》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指一个人教,许多人扰乱,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也指环境对人有很大的影响。

14、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15、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16、有关墨子的成语故事有《人给家足》。

17、在周代的等级制度中,孔子的地位相当于下大夫.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力求合乎周礼的人.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家乡,他显得温和恭顺,好像不会说话;在朝见场合,却长于谈论,有些谨慎罢了;在朝廷上,国君不在之时,他与同级官员说话,侃侃而谈,理直气壮;同上级说话,和颜悦色;君主来了,既恭敬而又不安,非常之小心.

18、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

19、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20、侃侃而谈

21、尽善尽美

22、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年),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

23、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24、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

25、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26、不舍昼夜

27、成语故事《跛鳖千里》出自《荀子.修身》,指跛脚的鳖,只要不停地走,也能走到千里之外。比喻只要努力不懈,即使条件很差,也可以取得成就。

28、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

29、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

30、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等孟子长大成人后,学成六艺,获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为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结果。

孟子的成语故事有哪些故事

31、不舍昼夜:表示时间不停地流逝之意.

32、尽善尽美:形容好到极点,毫无缺陷.

33、孟子--五十步笑百步

34、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35、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春秋末战国初鲁国人,在法家学术还没有兴起之前,墨家与儒家是当时最大的学派。儒、墨两派互相攻击,开启了先秦百家争鸣的先声。

36、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松闻曹丞相文不明孔、孟之道,武不达孙、吴之机,专务强霸而居大位,安能有所教诲,以开发明公耶?”

37、成语故事《罚不当罪》出自《荀子.正论》,荀况主张:地位一定要和品德相称,官职要和才能相符,赏赐要和功劳相等,处罚要和罪行相合。

38、有关荀子的成语故事有《罚不当罪》和《跛鳖千里》等。

39、孔子在齐国,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韶]].谓其'尽善矣,又尽美也!'而后大受感动,一连好多天老是想着它,吃肉也没有味道了.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对于音乐入迷的情况.后人却借它来形容贫穷,真是怪哉。

40、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41、成语故事《箪食壶浆》和《水深火热》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是战国中期,齐国攻占燕国的故事。在齐国攻占燕国之前,燕国发生了内乱,当齐国开始攻打燕国时,燕国的百姓认为齐国是来帮助他们解除灾难的,燕国百姓欢迎齐国攻打燕国,他们“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但当齐国攻占燕国都城后,齐宣王想吞并燕国,齐国的占领使燕国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遭到燕国人民的反抗,加上其他诸侯国的反对,齐国不得不从燕国撤军。这个故事说明战争只有顺应民心才能取得胜利,如果违背了人民的意愿则必然失败。

42、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说’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43、成语故事《专心致志》出自《孟子.告子上》,指聚精会神,思想高度集中。

44、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

45、成语故事《人给家足》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这个故事讲述了墨子政治上主张《兼爱》、《非攻》,他认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他反对非正义战争,希望诸侯国之间和睦相处。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肯定墨子《强本节用》的主张,是《人给家足》之道,也就是“加强农业生产,节省开支用度”,是实现“人人温饱,家家富裕”的办法。

46、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宋代以后,世人把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

47、选自《韩诗外传》。原文为“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向其母曰:“妇无礼,请去之。”母曰:“何?”曰:“踞。”其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亲见之。”母曰:“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礼》不云乎?‘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不掩人不备也。今汝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也。”于是孟子自责,不敢去妇。”

48、儒家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孔子出生在春秋末期,前面的文章已经介绍了《有关孔子的成语故事》。

49、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50、孔子--韦编三绝

51、春秋战国时期,有关诸子百家的成语故事还有《春秋时期有关孔子的成语故事》、《战国时期,与纵横家有关的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道家和法家代表人物的成语故事》。

52、始作俑者

53、成语故事《以邻为壑》出自《孟子.告子下》,比喻将困难或灾害转嫁给别人。

54、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55、春秋时期孔子十分好学,晚年还坚持研究《易经》,他反复钻研该书,把该书的捆竹简的牛皮带都磨断了三次,终于把研究的心得写成十篇文章,即《十翼》.后人把《十翼》与《易经》附在一起,作为《易经》的补充部分.

56、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

57、儒家学说是由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创立,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为历代儒客尊尊崇。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58、孔子的时间观念强,曾对着河流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光阴一去不复返啊!就如河水这样昼夜不停地奔流吧!时间如流水,一定要珍惜.孔子之所以青史留名,是因为他懂得:时间就是财富啊!

59、孔子幼年时家境贫困,难以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他非常好学,常拜他人为师,哪怕是向年仅7岁的小孩项橐求教.他曾经“问礼于老蚺”、“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孔子的故事“学官制于郯子”……一次,鲁国附庸国的国君郯子来鲁国朝见鲁昭公.郯子虽是小国之君,可自称是少皞氏的后代.在鲁昭公举行的宴会上,叔孙昭子问少皞氏干吗以鸟名为官名,郯子便大谈了一通古代官名的由来,还乘机夸耀“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孔子听过了,觉得郯子虽然举止有些可笑,但对古代官制倒确实有点研究,便“见于郯子而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