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首页 > 经典句子 > 孔子所有的论语原文和翻译【32句精选】

孔子所有的论语原文和翻译【32句精选】

时间:2023-05-13 11:18:30

孔子所有的论语原文和翻译

1、使人受益的朋友有三种,使人受损的朋友也有三种:正直的朋友,真诚而可信赖的朋友,博学而见多识广的朋友,可以让我们受益良多;而事实上并不正直的朋友,善于迎合别人、讨好别人,而欠缺诚信的朋友,善于随口胡说却没有真才识学的朋友,只会让我们受到伤害。

2、【原文】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乎?”

5、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它,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愉快吗?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6、子曰:“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7、本章以左丘明以及孔子两人之力强调说明令人可耻的人和事。二人都认为:巧言令色,过分谦恭,掩藏怨恨装热情,都是可耻的。在这里孔子借赞誉左丘明爱憎分明,表达了自己的爱憎观,那就是对虚假、掩饰和伪善的憎恶,从中也表明了自己的交友态度。

8、《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

9、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回善柔,友便佞,损矣。

10、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11、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1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13、【原文】

14、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的容貌、十足的恭顺,这种态度,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内心藏着怨恨,表面上却同他要好,这种行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15、“视”、“观”、“察”是了解人的三个阶段,也是逐步详尽、逐步深入的过程。做事的方式是表面现象,其中可能有假象,所以“视”人做事,是了解人的最初阶段。做事的基本动机是内心深处的想法,做法源于想法,所以“观”人做事的原因带有一定的穿透力。是了解人的中间阶段。而人们做什么样的事情心安,就说明他有这方面的乐趣,这是出于本性的行为,不具有功利性,“察”清了这一点才算彻底看清了对象。

16、【译文】孔子说:“学习知识并能经常践习,不是很高兴吗?能有共同志向的知心友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别人不理解也不怨恨,这样的人不也是君子吗?”

17、孔子说:“人是各种各样的。人的错误也是各种各样的。什么样的错误就是由什么样的人犯的。仔细考察某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了。”

1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19、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20、《论语·学而第一》原文、注释、翻译:

21、孔子说:“考察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观察他为达到一定目的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了解他的心情,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那么这个人怎样隐藏得住呢?这个人怎样隐藏得住呢?”

2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3、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4、孔子认为:人之所以犯错误,从根本上讲是他没有仁德。有仁德的人往往会避免错误,没有仁德的人就无法避免错误。所以从这一点上,没有仁德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相似的。认识到这一点,交友便有了一定的尺度。

25、【评析】

2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7、【翻译】

28、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29、《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

3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孔子所有的论语原文和翻译

3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32、孔子说:“我十五岁有至于学习,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而不被外界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上天的旨意,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能顺从意愿而不越过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