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首页 > 经典句子 > 精选千里送鹅毛的四字成语【47句】

精选千里送鹅毛的四字成语【47句】

时间:2023-05-12 10:19:16

千里送鹅毛的四字成语

1、进贡吗?

2、求人不如求己、

3、唐朝贞观年间,西南回纥国(今云南境内)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纥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便派使者缅伯高带了一批珍奇异宝去拜见唐王。在这批贡物中,最珍贵的要数一只罕见的珍禽——白天鹅。一路上,缅伯高亲自喂水喂食,一刻也不敢怠慢。

4、沔阳河失宝,回纥情难抛。上奉唐天子,请罪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演化成语:礼轻情意重礼轻情意重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lǐqīngqíngyìzhòng。比喻礼物虽然很轻,但情意却很深厚。

5、唐太宗看了那首诗,又听了缅伯高的诉说,非但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缅伯高忠诚老实,不辱使命,就重重地赏赐了他。这便是“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1]”的原史,现在用它来表示“虽然我送的礼物不贵重,但我对你的情意却很深厚”的意思。

6、缅伯高最担心的也是这只白天鹅,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向国王交待呢?所以,一路上,他亲自喂水喂食,一刻也不敢怠慢。

7、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8、打破沙锅问到底,不识庐山真面目。

9、思前想后,缅伯高决定继续东行,他拿出一块洁白的绸子,小心翼翼地把鹅毛包好,又在绸子上题了一首诗:"天鹅贡唐朝,山重路更遥。

10、古有缅伯高千里送鹅毛。

11、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人义重”,便成为我国民间礼尚往来,交流感情的写照或一种谦词。

12、自食其恶果,礼轻情意重

13、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14、风马牛不相及、

15、扶不起的阿斗、

16、回去吗?

17、缅伯高带着珠宝和鹅毛,披星戴月,不辞劳苦,不久就到了长安。唐太宗接见了缅伯高,缅伯高献上鹅毛。唐太宗看了那首诗,又听了缅伯高的诉说,非但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缅伯高忠诚老实,不辱使命,就重重地赏赐了他。

18、过五关斩六将、

19、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20、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是一个歇后语故事:唐朝贞观年间,回纥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纥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便派使者缅伯高带了一批珍奇异宝去拜见唐王。在这批贡物中,最珍贵的要数一只罕见的珍禽――白天鹅。

21、流言止于智者、

22、无所不用其极、

23、惶惶不可终日、

24、远亲不如近邻、

25、化干戈为玉帛、

26、英雄所见略同、

27、出淤泥而不染、

28、可望而不可即、

29、水至清则无鱼、

30、君子成人之美、

千里送鹅毛的四字成语

31、谁知白天鹅喝足了水,合颈一扇翅膀,"扑喇喇"一声飞上了天!

32、挂羊头卖狗肉、

33、有眼不识泰山、

34、这天,缅伯高来到沔阳河边,只见白天鹅伸长脖子,张着嘴巴,吃力地喘息着,缅伯高心中不忍,便打开笼子,把白天鹅带到水边让它喝了个痛快。

35、一日,到沔阳湖边,只见白天鹅伸长脖子吃力地喘息着,缅伯高心中不忍,便打开笼子,把白天鹅带到水边让它喝了个痛快。谁知白天鹅喝足了水,合颈一扇翅膀,“扑喇喇”一声飞上了天!缅伯高向前一扑,只捡到几根羽毛。思前想后,缅伯高决定继续东行,他拿出一块洁白的绸子,小心翼翼地把鹅毛包好,又在绸子上题了一首诗:“天鹅贡唐朝,山重路更遥。沔阳湖失宝,回纥情难抛。上奉唐天子,请罪缅伯高,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36、喜怒不形于色、

37、拿什么去见唐太宗呢?

38、百思不得其解、

39、吉人自有天相、

40、五十步笑百步、

41、缅伯高带着珠宝和鹅毛,披星戴月,不辞劳苦,不久就到了长安。唐太宗接见了缅伯高,缅伯高献上鹅毛。

42、又怎敢去见回纥国王呢!

43、井水不犯河水

44、“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45、百闻不如一见、

46、缅伯高向前一扑,只拔下几根羽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眼睁睁看着它飞得无影无踪,一时间,缅伯高捧着几根雪白的鹅毛,直愣愣地发呆,脑子里来来回回地想着一个问题:"怎么办?

47、千里送鹅毛是个成语出自于宋代欧阳修的《梅圣俞寄银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