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首页 > 经典句子 > 老子的为人处世之道-推荐57句

老子的为人处世之道-推荐57句

时间:2023-05-08 08:56:19

老子的为人处世之道

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当人民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那么,可怕的祸乱就要到来了。这句话告诫我们一定要对一些事情保持敬畏之心。

4、一家同心合意,何愁万事不兴。若是你刁我拗,家屋一

5、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6、人们做事往往在快要成功时失败了,能始终如一、持之以恒、慎终如始,事情就不会失败了。成语“功败垂成”就出自这里。

7、老子说,我有三件宝贝,持有而珍重它。第一件叫慈爱,第二件叫节俭,第三件叫不敢处在众人之先。

8、《菜根谭》。

9、人应该懂得知足常乐,老子说,罪过没有比行私纵欲更为严重的,祸患没有比贪得无厌更为严重的,灾难没有比贪欲必得更为惨痛的。所以说懂的知足知止而心无贪求,才能经常适可而满足。

10、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1、天下事物,在表观上总是分为真、善、美和假、恶、丑两个对立的方面。然而任何事物或善或美、或恶或丑都具有两重性和可变性,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把美的事物当成永恒的美,把善的事物视为绝对的善,必然事与愿违,导致恶的、不善的结果。

12、“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13、越努力,越幸运;越担当,越成长;越感恩,越有福报!

14、不怨恨子女,不打骂子女,身传言教,谆谆引导,子女

1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6、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17、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万事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1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9、因为事物都是互相对立而出现的,所以有和无由互相对立而诞生,难和易由互相对立而形成,长和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高和下由互相对立而存在,音和声由互相对立而和谐,前和后由互相对立而出现。

20、半无成。

21、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22、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24、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25、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26、天地人都遵从道,而道就是自然。

27、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2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29、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顺其自然,自然而然。

30、花看半开,酒饮微醺;月盈则亏,水满则溢。这是天下正道,亦是人生至理。

老子的为人处世之道

31、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32、老子《道德经》:方,是立世之本;圆,是处事之道老子《道德经》:方,是立世之本;圆,是处事之道。

3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4、愈是让人喜爱的东西,想获得它就必须付出很多;珍贵的东西收藏得越多,在失去的时候也会让人感到愈难过。故人要知道满足,知道适可而止,如此方可长久。

35、占有而不丧失才是持久,死亡而不被忘记的人才是长寿。不自以为是,目中无人的人,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

36、的成败与父母心性德行有关,学会反思自己教育的方法是否得当。

37、夫义妇顺,阴阳气顺,互相不克,人安家齐,子孙昌旺。

38、我也是在网上找的。。。如下:老子提出做人七善,指“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居善地,要谦让;心善渊,要宽容;与善仁,要善良;言善信,要诚信;正善治,要正直;事善能,要展现自己;动善时,要把握机会。  老子对“七善”的论述是建立在“水”理念的基础之上的。老子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他认为,世间最好的东西莫过于水,水滋润万物,但却从不为自己争利。人们都希望往高处走,但水却往低处流。看似不利,但涓涓溪流最终汇集成江河大海,势不可挡,因此水能够接近“道”的最高境界。同样的道理,人生的选择也应具有水的这种境界,只有做到“不敢为天下先”,以不争、无私的“后其身而身先”的精神,最后才能达到内圣而外王的目的。在这个基础上,老子提出了“七善”的原则,即“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意思是说,居住的地方要自然祥和,没有世俗的纷争之地;心理状态要稳重祥和,深思熟虑;与人相处要友爱无私,仁慈宽厚;对人说话要真诚,讲究信用;为政之事要光明正大,宽严并济;办事时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行动时要选择好时机,坚定而果断。只要达到了这七个方面的要求,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七善原则”体现了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不敢为天下先”以及“退后一步,海阔天空”的思想,总结起来就是“后发制人”的理念,在看似不争中,实则事事争先,最终达到自己的目标。将老子的这“七善”应用于人生的选择和职场的规则,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七善之一:居善地。  运用“居善地”的原则指导自己的职业选择和职业规划,对于职业发展的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居善地”的核心在于使自己始终处于一个有利的位置,比如一个合适的单位、一份适合自己专业特长的工作、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或一个优秀的业绩评价等,都是“居善地”的表现。而要做到这些,首先在进行职业选择时要综合考虑自己的志向、专业、兴趣和爱好、以及其他与自己的个性特征比较吻合的因素。其次是要在工作中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并不断的改进和提高,这样才能够做到使自己处于有利的位置。第三,“居善地”还要求能够“处众人之所恶”,比如在工作的选择上,首先从组织最基层的工作开始干起,逐步成长,这样不仅能够积累经验,而且能够熟悉和了解组织整个的工作或生产流程,从而为自身的发展奠定基础。  七善之二:心善渊。  老子讲的“心善渊”主要指的是人的心境的祥和和深思熟虑的谋略,在个人长期的职业生涯中,这种心态同样非常重要。心境的祥和意味着要能够适应组织的变革,正确对待和处理“名”和“利”、“得”与“失”的关系,特别是在争取获得加薪和晋升的过程中,做到“得”不骄傲,“失”不气馁,始终保持一个平常的心态和稳定的绩效水平。深思熟虑则要求人们在职场中谨慎行事,特别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避开陷阱,以免犯下不应该犯的错误。此外,“心善渊”还意味着要具备宽阔的胸襟和丰富的知识,特别是对于领导人和管理者来讲,这是建立自己权威不可缺少的基本要求。  七善之三:与善仁。  用今天的观点看,“与善仁”就是讲的人情、人际关系或者社会关系。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人情和人际关系都是一种重要的生存手段。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所涉及的社会需要,很大程度上讲的就是这方面的内容。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社会交往的重要性日益增强,社会交往越广,成功的概率就越高。通过这种社会交往,不仅能够使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而且这种满足能够使人们就感觉自己得到了尊重。在这种状态下,由社会交往带来的尊重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能够达到激励人们努力工作的目的。因此,社会交往是每一个身在职场中的人要取得成功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在与人交往的具体技巧上,关键是要懂得人情世故,做到宽厚仁慈,且有慈悲怜悯之心,即能够乐人之所乐,悲人之所悲,这样才能使自己跳出自己的小环境,而融入社会的大环境。  七善之四:言善信。  孙子讲:“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孙子兵法》第一章《始计篇》)讲的是为将者不仅要懂得如何作战(智),而且要讲究信用(信),关爱士兵(仁),勇敢无畏(勇),严格管理(严)。这里的“信”讲的就是信用和诚实,成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讲的也是这个意思。总的来讲,信用与个人能力无关,而主要与个人道德标准有关。因此,信用问题不仅涉及个人的品质和威信,而且还影响到权力和责任。因为一个没有信用的人,不可能建立起真正的权力基础,也就难以达到影响其他人的目的。在当今商业社会,信用已成为衡量一个人其是否可靠和价值大小的重要尺度。一般来讲,有信用的人受到大家的欢迎,而没有信用的人则往往会成为孤家寡人。无论是领导人、管理者还是一般员工,是否有信用,已成为影响其人际关系能力的重要因素。从组织的角度讲,领导者和高层管理人员要把自身的信用问题与组织的管理制度、具体工作要求以及管理的技巧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领导和管理者的承诺应有制度的保障和支持,特别是涉及加薪、晋升等重要的人事决策上,制度的保障能够增加透明度,从而减少员工的不公平感。其次,出于各方面的原因和考虑,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得不说一些“善意的谎言”,甚至一些违心的话,但只要这种“谎言”或违心的言论没有违背基本的道德准则和原则,就是可以接受的。因为这种“善意的谎言”主要涉及的是管理的技巧问题,而与个人品质没有多大关系。  七善之五:政善治。  所谓“政善治”,就是讲人们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对领导人和管理者来讲,要做到“政善治”,首先必须对组织或部门的目标、可以支配的资源以及与之有关的各种相关利益群体的关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是“政善治”的基础;其次,根据组织的目标制定具体的行动规划,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和带领自己的团队和下属,通过有效的激励,创造性的完成组织的工作。在员工的层次上,“政善治”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的管理,包括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绩效水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制定一个有效可行的职业发展规划,并逐步实现这些目标。  七善之六:事善能。  发挥自己的优势,永远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永远做自己能够比别人做得更好的工作,这就是“事善能”。首先,“事善能”并不是要追求一种完美的境界、一个要成为最优秀的目标、一种要成为最优秀的策略、一个要成为最优秀的计划等,而是强调对你能够在哪些方面成为最优秀的一种理解。要达到这种境界,人们就应对自己最擅长的或能够提升自己竞争优势的方面做到心中有数。但遗憾的是,有的人终其一生都不了解自己的职业抱负。他们不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是什么,不愿意接受挑战,对自己缺乏信心,担心失败而失去现有的工作。有的人即使有抱负,但却不知道如何去实现这些抱负,这种心态使他们终日忙忙碌碌却收获甚微。其次,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人们的能力和优势也在发生变化,应该准确的认识并把握这种变化,在此基础上不断建立和巩固自己的竞争优势。  七善之七:动善时。  抓住机遇,规避风险,坚定果断,毫不迟疑,这就是“动善时”。而要做到这点,就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思维习惯。比如,要使个人的能力、表现以及业绩得到上级、同事或下属的认可,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谦虚谨慎”的谦让思维和“只干不讲”的低调思维,而要“既要干,又要讲”,但“讲”要有艺术,恰到好处。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讲的就是“动善时”。在职场中,很多的机会都是稍纵即逝,要做到“动善时”,不仅需要具备专业或技术的优势,需要长期的积累,而且还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和分析的能力,这样才能够适时的把握住机会。  老子的“七善”原则是一个系统的思想方法,其中,“居善地”是基础,“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是对人道德品质的要求,“政善治”注重的是人的竞争优势和能力,“事善能”强调的是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动善时”是方法和手段。如果能够达到这七个方面的要求,就意味着达到了在不争中事事争先的境界。

39、万事万物刚刚开始的时候,大道是很简单的,到了后来,演变成了很复杂的局面。

40、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41、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

42、家风、家训、家规二十条

43、人说的话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虚静沉默,把话留在心里。

44、人在做人做事的时候,自然而然就是最高的境界。交朋友太刻意就是虚假,真正的友情都自然产生的。做事太用力就是急躁,很容易失败。孝顺父母、善待他人,都是自然而然的,太用力的、太忽视的都是不真实的。

45、水无比的高尚,利养万物而于世无争,而且宁愿呆在世人所厌弃的地方,它的品质接无比的接近于高尚,做人就应当如一弯清泉,保持高尚的节操。

46、大道至简,以简驭繁。真正高明的人生,都是历经沧桑之后的简单天真。越复杂心越累,名利的枷锁让人一刻不得歇息。一切终究成空,想来又是何必。

47、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简单才是生命的真谛。

48、意思是处在太平盛世,待人接物应严正刚直,处天下纷争的乱世,待人接物应随机应变、圆滑老练,处在国家行将衰亡的末世,待人接物要方圆并济、交相使用;对待善良的人,态度应当宽厚;对待邪恶的人,态度应当严厉;对待一般平民百姓,态度应当宽厚和严厉并用。

49、了解别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是圣明。战胜别人是有力量,战胜自己才是强大。知足的人就是富有。坚持而行的人就是有志。

50、人生最高明处,就是保持一种“将满未满”的状态。不苛求圆满,懂得“守缺”,反而能够聚集许多福气。人有了福报,应当感念天地、回馈他人。若贪天之功以为己有,势必遭到天怒人怨。

51、不要以为弱势人家会瞧不起,其实,正因为人家看不在眼里,反而是生长的好契机。生命的原则是看内里的,不是看外表的;是看生长的,不是看既有的。真正的强者是柔弱之人,是「骨弱筋柔而握固」,像婴儿一般!死板板的,有什么好,活生生的才好!

52、这句话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

53、天地有仁心,滋生了万物;老子则说天地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天地生了万物,并没有想取回什么报酬。也就是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

54、世人得是名利的心太重,所以得到荣宠和受到屈辱都担惊受怕。畏惧大的祸害也因为害怕,这也就是要求我们能以一颗平常心来待人处事。

55、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56、《菜根谭》第27讲中说:“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分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宜严,待庸众之人当宽严互存。”

57、这就是为人处世应该遵循的方圆之道,“方”乃做人之根本,“圆”乃立世之道,这种思想在道家和儒家思想中都有所体现,老子倡导的是自然、是天地、是天圆地方,孔子倡导的是中庸、是适度、是不偏不倚。为什么铜钱是内方外圆?这就是中国辩证哲学的集中体现,做事要方,做人要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