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首页 > 经典句子 > 孟子1到16篇汇总61句

孟子1到16篇汇总61句

时间:2023-05-07 11:44:24

孟子1到16篇

1、《孟子·离娄上》(21-30)

2、《梁惠王》是《孟子》第一篇的篇名。

3、梁惠王见到他,头一句话就问:“先生你到我的国家来,能够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好处、利益?”

4、《孟子·告子下·诚信》

5、《孟子》为记述孟子思想的著作,完成于战国中后期。此书的来历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司马迁等人认为是孟子自著,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参与;赵岐、朱熹、焦循等人认为是孟子自著;韩愈、苏辙、晁公武等人认为是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追记,但目前学术界较采用司马迁等人的说法。该书详实地记载了孟子的思想、言论和事迹。注本主要有东汉赵岐《孟子章句》、南宋朱熹《孟子集注》、清焦循的《孟子正义》等。

6、《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7、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孟子·滕文公下》

9、《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10、《孟子·告子下·顺天应人》

11、孟子这本书第一篇是:公孙丑上

12、《学弈》

13、《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原文及译文

14、《孟子·告子下·仁义与和平》

15、《孟子·公孙丑上》

16、富贵不能淫

17、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8、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9、《孟子·滕文公章句下》

20、《孟子·告子下·教亦多术》

21、《养心莫善于寡欲》

22、《孟子·告子下·比较》

23、《冯妇搏虎》

24、《孟子》包括:《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25、《孟子少时》

26、《孟子》是记录孟轲言行的一部著作,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篇目有:

27、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8、《孟子·离娄上》(1-10)

29、《孟子对滕文公》

30、《孟子》一书讲的是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

孟子1到16篇

31、《孟子·离娄上》(11-20)

32、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曾西蹴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

33、《孟子·告子下·人善论》

34、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35、孟子回答得很好:“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36、《拔苗助长》

37、孟子《论养气》(一)

38、《孟子·告子下·无过无不及》

39、《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86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40、(一)《梁惠王》上、下,(二)《公孙丑》上、下,(三)《滕文公》上、下,(四)《离娄》上、下,(五)《万章》上、下,(六)《告子》上、下,(七)《尽心》上、下。

41、孟子《论养气》(三)

4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3、《孟子·告子下·国兵与义道》

44、《孟子·告子下·治天下》

45、《孟子》是记录孟子和他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46、孟子主张力行仁义,不愿意谈论利益。

47、《孟子·梁惠王上》

48、《邹与鲁閧》

49、《孟子·告子下·生死之论》

50、《论民本》

51、孟子《论养气》(二)

52、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53、核心介绍: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5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5、《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其中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孟子最早提出“民贵君轻”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作用;主张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推翻;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

56、《孟子》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

5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8、也有编成梁惠王上的:

59、孟子《人和》

60、《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

孟子1到16篇

61、《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86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古代考试主要考《四书》《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