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首页 > 经典句子 > 周易 【31句精选】

周易 【31句精选】

时间:2023-05-06 09:01:01

周易

1、另一方面从逻辑学研究队伍中分离出来的专门从事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学术群体,从逻辑学的角度审视和分析《周易》,相继出版和发表了一些专著和论文,并在21世纪初,将《周易》的逻辑思想作为中国逻辑史的起点,编写入国家级重点教材,由教育部研究生办公室推荐为高校研究生教学用书。

2、易学,就是《周易》的经传及后世历朝历代研究《易》的学说,包括《易经》、《易传》及后世对《易》的研究成果与著述。上述回答参考于《周易导读》,作者王炳中,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3、《易经》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4、孔子为之序《彖》、《系》、《象》、《文言》、《说卦》。称《易大传》。现称《易传》,不过,通行《易传》比《史记》记载的多出《序卦》与《杂卦》两篇。《史记》记载的五篇加后来多出的两篇共七篇,其中《系》分上下篇,《彖》与《象》分“大彖、小彖”与“大象、小象”,这样有十篇,故又称《十翼》

5、从易学发展史上看,先秦易学发展到老孔时代,形成了道家易、儒家易及术家易三支。其後秦始皇焚书,易以卜筮之书独存,然易学至此盛极而衰。三支易学的这一总趋势,到先秦以下乃由隐而显:透过淮南子,道家易的趋势明朗化;透过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儒门易的趋势明朗化;透过占断灾异之学,术数易的趋势明朗化。

6、《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关于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

7、现通行的《周易》即《易经》。

8、《易经》和《周易》不是一本书。前者是经,后者是传。两者的关系类似于《春秋》与《左传》。

9、《易经》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辩证思想,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1]其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

10、扩展资料

11、《易传》,解释《易经》最原始的文章,是从哲学角度解读《周易》的开山之作,为孔子及其弟子所作,共10篇,分别是《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文言传》、《系辞传》上下篇、《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汉代起,又被称为“十翼”,意为《易经》续上翅膀,传承不息。

12、《易经》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是群经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经典。《易经》古经部分内容的主体是卦画和符号。其中文字的部分是这些符号的属性。而《周易》古经部分的内容,其实就是六十四符卦画,《周易》讲什么也就是六十四符卦画分别代表什么的问题。

13、世纪80年代,《周易》开始为大陆学术界所注意,从中国哲学史研究队伍中分离出专门从事《周易》研究的学术群体,以《周易》流传本及出土《周易》竹书、帛书文本为主,相继出版和发表大量高质量专著、论文。

14、春秋时,就有《周易》提法,在《春秋左传》这部史书当中,多次提到“周易”,但从当时人们运用的《周易》看,只包括六十四卦的卦画(符号)卦爻辞。

15、《周易》的解释学传统至汉代而一大变。汉代对《易》的解释最重要的学派有三:一是以孟喜和京房为代表的象数之学,一是以费直为代表的义理学派,一是以严遵为首的黄老学派。

16、《周易》和《易经》是一本书,《周易》即《易经》。

17、战国时,以解释《周易》为宗旨的《易传》成书。《周易》和《易传》并称为《易》,如《庄子》所谓“易以道阴阳”、《荀子》所谓“善为易者不占”之“易”包含了《易传》。

18、西汉以降,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采纳了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效仿先秦与汉景帝把道家黄帝与老子的著作称经的做法,也把孔子儒家的著作称为“经”。《周易》和《易传》被称为《易经》,或直接称为《易》。

19、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

20、称《周易》,周文王之故。据《史记》,周文王在伏義《易》八卦基础上作六十四卦。

21、《易经》指《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左传·昭公十二年》,楚灵王称赞左史倚相:“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阐述关于变化之书,长期被用作“卜筮”。后人多学习其哲理,因而成为一部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是群经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经典。

22、《周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周易》,与夏朝的《连山》易、商朝的《归藏》易并称“三易”,后来只留存了《周易》,现在,广义《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

23、《易经》,一般指六十四卦经文部分,包括卦画、64卦卦辞与386爻爻辞。

24、世纪60年代末,台湾学者劳思光在新编《中国哲学史》第一卷中,介绍了《易经》中的“宇宙秩序”观念。

25、《史记》与《易传》皆称《易》。

26、有两种解释,一是“周”指周朝,易是变化的意思。

27、“周易”一词的解释,众说纷纭,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二种:一种认为《周易》是周代占筮之书;一种认为《周易》是讲变化的书,英文中TheBookofChanges的译文就是取此义。

28、《周易》奉为儒家经典之后,又称《易经》。

29、自此以后,《周易》、《易经》、《易》混合使用,有称《周易》,有称《易经》,有称《易》,其实含义一致,均指六十四卦及《易传》,一直沿用至今,仍然没有严格区分。有的学者为了区分《周易》经传之不同,称六十四卦及卦爻辞为《周易古经》,称注释《周易古经》的十篇著作(易传)为《周易大传》。

30、《周易》又称《易经》,分为经部和传部,经部之原名就为《周易》,是对四百五十卦易卦典型象义的揭示和相应吉凶的判断,而传部含《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七种十篇,称之为“十翼”,是孔门弟子对《周易》经文的注解和对筮占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论述。

周易

31、就是周朝所写的一本阐述天地自然变化规律之书。还有一种认为周是圆周的意思,就是周而复始的天地自然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