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首页 > 经典句子 > 关于孟子的古诗古文-189句优选

关于孟子的古诗古文-189句优选

时间:2023-05-05 08:54:17

关于孟子的古诗古文

1、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孟子·离娄上》)

2、释义:能够把秋天鸟的毛端都看得清清楚楚。比喻人的目光敏锐,洞察事理,任何微小的事物和变化,他都能看得很清楚。

3、(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4、出自《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5、释义:现在是一个时候,那是一个时候。任何事都是在发展变化着的,时间不同了,情况也就不同了。

6、释义:做同一件事,只花很小的力气,就能获得很好的效果。

7、二十二,何出此言。

8、《告子》上、下;

9、《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

10、出自《孟子.滕文公上》:“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11、释义:比喻人的言行反复无常,一会这样,一会那样,经常自相矛盾。

1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3、出自《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

14、九,寡不敌众。

15、十一,明察秋毫。

16、《公孙丑》上、下

17、性善与四端——道德价值的根源孟子的“性善说”,主要发挥孔子“仁”的观念。孔子中的“仁”缺乏了理论基础及尚未解释“道德价值根源”的问题。

18、十六,此一时,彼一时。

19、八,与民同乐。

20、【译文】孟子说:“(一个大丈夫)应住到天下最大的地方——'仁’里,站在天下最高的位置——'礼’上,履行有利于天下的大道。如果得了志,应按这个道给人民办好事;如果不得志,也要独自按自己的道来行事(不要与社会上的坏人同流合污)。”

21、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见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22、二、《孟子》的其他信息

23、《梁惠王》上、下;

24、《孟子》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流传后世,影响深远,成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5、【译文】孟子回答(梁惠王)说:“讲仁德的人是天下无敌的。”

26、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27、(孟子)曰:“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蚀,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孟子·公孙丑下》)

28、二十一,好为人师。

29、二十三,尽信书不如无书。

30、十七,当务之急。

关于孟子的古诗古文

31、释义:除了我还能有哪一个人呢?形容人敢于担当,遇到该自己做的事,绝不退让。

32、六、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33、一、七篇分别为:

34、释义:叛乱之臣和忤逆之子。后泛指心怀不轨的人。

35、释义:不孝的行为有很多种。其中最不孝的,就是不能尽到后代的责任。

36、出自《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37、十五,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38、释义: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辣,心中没有一点仁义道德。

39、《告子》上、下

40、二十九,同流合污。

41、释义:意思是说不要盲目迷信书本,不要拘泥于书本上的教条,要活学活用。

42、二十五,茅塞顿开。

43、【译文】(孟子)说:“古时的君子,犯了过失,如天上的日蚀月蚀一样,人们都能看得见。到他们改正错误以后,人们也都抬头看得很清楚。”

44、三、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

45、十四,不言而喻。

46、二十四,乱臣贼子。

47、释义:比喻在战争中,和对方力量相差过于悬殊,根本不可能战胜对方。

4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9、孟子对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50、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

51、释义:古时候男女结婚,都要有媒人介绍,然后父母做主。

52、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

53、感言:在我们人生不得志的时候,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就行了,不要去干涉别人,对别人指手画脚,因为别人也不会听你的,属于自讨无趣。如果我们人生得志,有一些能力和影响,那就要尽力多做善事,利益天下苍生。

54、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55、扩展资料

56、孟子认为现实世界是道德的世界,而道德根源背后的标准,便是天。天表现于人,便是性。人若能有足够修养,便能知天,达致天人合一。

57、《公孙丑》上、下;

58、释义:形容道理很浅显,不用说,大家也会明白。

59、【译文】孟子说:“荣华富贵不能乱我的心,贫贱困厄不能变我的志,威武强力不能屈我的节,这样才叫大丈夫啊!”

60、二十七,舍我其谁。

关于孟子的古诗古文

61、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62、出自《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63、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公孙丑上》

64、《滕文公》上、下

65、十九,反求诸己。

66、出自《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67、【译文】孟子说:“服从天道的生存,逆反天道的灭亡。”

68、【译文】孟子说:“获得天下有方法:获得了百姓的支持,是获得了天下。获得百姓支持有方法:获得了民心,便获得百姓支持了。获得民心也有方法:他们所希望的,替他们聚积起来;他们所厌恶的,不要加到他们头上,如此罢了。”

69、释义:君子把厨房设在远离自己的地方,是因为不忍心看到动物被宰杀。

70、孟子认为“四端”是内在于自觉心的,属于人的“本质”,即所谓人的“性”。人之性,必有异于禽兽之处,这种“异于禽兽”的性,便是“善端”。他指出,人之所以不善,是由于受私欲蒙蔽。因此,人应放弃私利,以达到社会的公义。目的是建立良好的个人道德观。

71、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86章。

72、出自《孟子.梁惠王下》:“王顾左右而言他。”

73、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74、《梁惠王》上、下

75、一、《孟子》的艺术特色

76、《万章》上、下;

77、因此,孟子要建立“道德价值根源之自觉心”,认为善是人的基本自觉,这种自觉是表现于恻隐、羞恶、辞让及是非四端。“四端”说明道德价值的自觉,是与生俱来的。这便能补充孔子“仁”学理论的不足。

78、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79、【译文】孟子说:“……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便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如果不用音乐方面的六律,便不能端正五音;……如果不实行仁政,便不能把天下治理好。”

80、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

81、《尽心》上、下

82、六,水深火热。

83、【译文】孟子回答(齐宣王)说:“以人民的快乐为自己快乐的人,人民也会因你的快乐而快乐;以人民的忧愁为自己忧愁的人,人民也会因你的忧愁而忧愁(人民便会和你一条心)。”

84、释义: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才能远远超出了平常的人。

85、爱人不亲,反其仁

86、二十六,却之不恭。

87、二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88、(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89、十,缘木求鱼。

90、【译文】孟子说:“(孔子的弟子)子路,人家指出他的过失来,他很欢喜。(当年的圣君)禹听到不同意见后,很谦虚地向人家下拜。”

关于孟子的古诗古文

91、五,出尔反尔。

92、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93、《孟子》的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同时又精炼准确。作为散文,《孟子》长于论辩,更具艺术的表现力,具有文学散文的性质。

94、(孟子)曰:“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孟子·梁惠王上》)

95、出自《孟子.离娄下》:“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96、【译文】(孟子)说:“用秤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什么东西都是这样,人的心更需要这样。”

97、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孟子·滕文公下》)

98、生命·孟子·热爱生命·珍爱生命

99、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100、【译文】(孟子)说:“……我善于养我(这种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

101、出自《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102、五、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103、七、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孟子.尽心上》

104、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孟子·公孙丑上》)

105、八、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孟子.离娄下》

106、【译文】孟子说:“老百姓生活和生产上的事不可不急地对待啊。”

107、孟子对曰:“……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108、四、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孟子.公孙丑下》

109、七,王顾左右而言他。

110、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孟子·离娄上》)

111、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孟子·滕文公上》)

112、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113、【译文】(孟子)说:“孝敬自己家中长辈,并推广到孝敬别家的长辈;爱护我家的儿女,并推广到爱护别家的儿女。”

114、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115、二、《孟子》的要点

116、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17、二十八,舍生取义。

118、【译文】孟子说:“一个贤明的君主,必须恭敬节俭,一切依礼来对待下面。从人民那里索取时,要按规定办事。”

119、《万章》上、下

120、出自《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晬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关于孟子的古诗古文

121、出自《孟子.离娄上》:“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122、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离娄上》)

123、【译文】孟子说:“依靠天上(自然界)的有利条件,不如依靠地理上的有利条件。依靠地理上的有利条件,不如依靠社会上人们和谐一致的有利条件。”

124、释义:跟坏人搅在一块,一同做坏事。

125、释义:老百姓所受的痛苦,像在水里那样越来越深,像在火里那样越来越热。比喻人们处在极端的痛苦之中。

126、释义:失败或者遇到挫折后,不要责怪别人,应该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127、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128、九、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孟子.离娄上》

129、【译文】(孟子说):“在道义上占主动的人,能得到许多人的帮助。在道义上不占主动(无道、无德、无理)的人,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很少人帮助的人,连他的亲朋故旧也会背叛他;而那种得到多数人帮助的人,整个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

130、释义:却是退却。退却别人的邀请,就显得对人有点不尊敬了。

131、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132、《滕文公》上、下;

133、一,五十步笑百步。

134、出自《孟子.尽心上》:“知者无不知也,当物之为急;忍者无不要也,急亲贤之为务。”

135、孟子曰:“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离娄上》)

136、二、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上》

137、孟子的经典语句,饱含千古智慧。

138、义利之辨(道德价值的论证)

139、释义:为了维护正义,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

140、出自《孟子.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

141、《孟子》一共七篇: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每一篇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一共十四篇。分别是孟子和各诸侯国国君,以及孟子的学生的对话整理集,在思想体系上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强的逻辑结构。《孟子》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了治国理念,道德伦理,修身之道,处世原则,《孟子》还是儒家哲学思想的奠基之作,尤其为后来的“陆王心学”奠定了基础。

142、孟子曰:“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孟子·滕文公上》)

143、【译文】孟子说:“夏、商、周三代得到天下是因为行仁,他们(的后人)失天下是因为他们不行仁。一个国家的衰败和兴起、生存和灭亡,都是这个道理。”

144、释义:喜欢给别人当老师。形容做人不谦虚,自以为是,自高自大。

145、释义: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无济于事,徒劳无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146、【译文】孟子说:“上面的人(指当政者)爱好什么,下面的人也爱好什么,甚至比上面的人更厉害。一个君子的道德表现好像是风,广大人民好比是草。风向哪边吹,草便向哪面倒。”

147、(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148、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胜与孔子也。”

149、三十,为富不仁。

150、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关于孟子的古诗古文

15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152、十八,独善其身。

153、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154、其中的论辩文,巧妙的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孟子得心应手地运用类比推理,往往是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的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如《梁惠王下》。

155、二,心悦诚服。

156、孟子·古代·中国·高考

157、释义:就是指君主能够施行仁政,与百姓休戚与共,共享快乐的生活。后常比喻领导与群众打成一片,共享幸福生活。

158、释义: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159、释义:指当前最急切需要处理的事情。

160、【译文】孟子说:“天下的基础是国,一个国的基础是家,家的基础是每一个人。”

161、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162、释义:原来心里好像被茅草堵住了,现在忽然打开了。形容人恍然大悟,忽然开窍了,道理想通了。

163、出自《孟子.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164、《尽心》上、下。

165、《离娄》上、下;

166、——孟子

167、释义:君子在穷困不得志的时候,管好自己就行。

168、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169、十二,君子远庖厨。

170、三,出类拔萃。

171、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滕文公下》)

172、孟子曰:“贤君必恭俭礼天,取于民有制。”(《孟子·滕文公上》)

173、释义:爬到树上去捉鱼。比喻办法和方向错误了,永远不会达到目的。

174、四,事半功倍。

175、释义:比喻自己具有和别人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比别人轻一点,就毫无自知之明的去嘲笑别人。

176、士贵立志,志不立则无成。

177、《孟子》是记录孟轲言行的一部著作,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篇目有:(一)《梁惠王》上、下,(二)《公孙丑》上、下,(三)《滕文公》上、下,(四)《离娄》上、下,(五)《万章》上、下,(六)《告子》上、下,(七)《尽心》上、下。

178、释义:出自真心的服气,不但服气,还发自内心的高兴。

17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180、出自《孟子.公孙丑上》:“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关于孟子的古诗古文

181、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182、【译文】孟子说:“我爱别人,可是别人不亲近我,那就要反问自己的仁德够不够啊!我管理别人,但是没管好,那就要反问自己的智慧和知识够不够啊!我有礼貌地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那就要反问自己的恭敬够不够啊!”

183、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184、释义:比喻和对方交流时,不能正面回答问题,只能绕开话题,故意扯一些不相干的事。

185、十三,杯水车薪。

18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87、出自《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188、《离娄》上、下

189、孟母三迁,即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便出自于此。词语解释信息为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煞费苦心,曾两迁三地,现在有时用来指父母用心良苦,竭尽全力培养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