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首页 > 经典句子 > 如说文解字汇总94句

如说文解字汇总94句

时间:2023-05-01 19:30:22

如说文解字

1、繁体:術

2、杜预注:“如,从也。”

3、术,道也。——《广雅》

4、zhúㄓㄨˊ

5、術,邑中道也。——《说文》

6、)使,令。例如:《战国策》:向欲以齐事王攻宋也。又如:以夷攻夷(使夷人自相攻伐)

7、在文言文里,“以”起初是个实词,多属动词;后来演化成虚词,多属介词。由此可见,文言文“以”既可充当实词,也可充当虚词,其主要用法如下:

8、(2)同本义[road]

9、〔苍~〕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可入药。

10、其它字义

11、)则,那么。主要用来表示表示条件关系。例如:《战国策》:战而不胜,以亡随其后。

12、)加在句中,表示语气的舒缓或调整节奏。例如:《诗·邶风》: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13、《说文解字》中初字是这样解释的:

14、)把,拿。主要用来表示对事物的处置。例如:《世说新语·自新》:俱以情告。又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再如:《聊斋志异·狼三则》:以刀劈狼。

15、術shù

16、古文中“却”意思:拒绝,推脱

17、因为如的本意是顺从,而在过去社会中,认为女子顺从是天经地义的事,所以就组成了如字,意为,女人的口,女人嘴里的话,只能是顺从。

18、术字读音为shù,shú,zhú,释义是技艺,方法。

19、园圃术路。——《汉书·刑法志》。注:“大道也。”

20、(1)(形声。从行,术声。行,甲骨文中指道路。本义:城邑中的道路)

21、组词:却之不恭

22、)加在句尾,表示不肯定语气。例如:《战国策》:夫晴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

23、)因为,由于。主要用来表示行为产生的原因。例如:《史记·屈原列传》: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又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以贪勤民。再如:《史记·陈涉世家》:以数谏故。

24、可以充当名词

25、)为。例如:以身殉职(为忠于本职工作而贡献出生命)。又如:以为后圆(为以后作打算)

26、释义:方法、谋略之路数;技艺的套路;古代城市中的道路

27、又指开始的一段时间。如“初生”。又引申指最低的等级。如“初级读本”。

28、可以充当连词

29、)用、用来、以使。主要用来表示目的或结果等。例如:《列子·汤问》:智叟无以应。又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再如:宋苏洵《六国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30、横术何广广兮。——《汉书·燕刺王旦传》

如说文解字

31、“涿”,读音为zhuō,最早见于《说文》中,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涿”的基本含义为涿鹿;引申含义为地名,均在中国河北省,如涿州。

32、“却”,普通话读音为què。“却”的基本含义为退,如却步;引申含义为退还,不受,如盛情难却。

33、shúㄕㄨˊ

34、“初”是会意字。甲骨文从刀,从衣,会裁衣开始之意。金文和小篆都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隶变后楷书写作“初”。

35、字级:一级字

36、)常用在复句的前分句,表示因果关系,或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史记·信陵君列传》: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又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再如: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7、在古语使用中,“涿”也常做名词,表示水滴,如涿,流下滴也。——《说文》

38、读zhuo,同【涿】字:〔~鹿〕〔~州〕地名,均在中国河北省。

39、“以”,象形字,又作目,是耜的初文,表古代农具,后多用作虚词,又通“已”。后逐渐见于金文、楚系简帛、说文、秦系简牍、说文最后演变成楷书体简化版的“以”。

40、男子称"氏"不称"姓"。

41、因为女人能生孩子,可以添人进口,所以如字是女字旁。

42、意思是:水滴。或地名用字。

43、而氏是父系社会的产物,来源于封地、封号、皇帝赐“姓”等。

44、)用在单纯方位词或时间词之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质量、范围之类的界限。例如:清·姚鼐《登泰山记》:日观以西峰。

45、在日常使用中,“以”常做名词,表示原因,缘故。

46、详细解释

47、归空城兮,狗不吠,鸡不鸣,横术何广兮,固知国中之无人!——《汉书》

48、意思:用、拿、把、

49、用作副词时,表示往昔、当初。如《左传·隐公元年》:“初,郑武公娶于申。”意思是,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来妻子。又表示时间、频率,相当于“才”、“刚刚”。如李渔《芙蕖》:“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

50、《说文》:“如,从随也。”

51、)凭借;仗恃。例如:《韩非子》:富国以农,距敌恃卒。

52、二、当“以”是虚词时

53、可以充当动词

54、)依,按,凭。主要用来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或前提依据。犹言凭、根据。例如:《论语》:何以谓之文。又如:《列子·汤问》:以残年余力。再如:《史记·屈原列传》: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55、可以充当介词

56、《左传·宣公十二年》:“有律以如己也。”

57、别被他的举止吓倒了,那是色厉内荏的表现,用以掩饰心虚

58、“却”初见于说文小篆时代,形声字,篆、隶从谷,从卩,合起来表示人遇到困境容易屈服、退却。楷书从去,从卩,离去和屈膝都有退却意。楷书体的“却”都从秦系简牍演变而来。

59、)才。主要用来表示紧承关系。例如:宋·苏洵《六国论》: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又如:《后汉书·列女传》:以至于寸。(才达到一寸。)

60、)加在能愿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例如:可以;得以;能以。

如说文解字

61、)无固定职业的人。例如:《拾雅》:以闲民。又如:《诗·周颂》:候疆候以。

62、〔白~〕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可入药。

63、比如孔子,孔就是他的氏,他姓"子",但是不能管他叫子丘,而是孔丘。

64、术,汉语常用字,读音为shù,shú,zhú,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术”的基本含义为技艺,如技术、艺术;引申含义为方法,如战术、权术。在古语中,“术”通“秫”,表示黏高梁。

65、)从,自,由。主要用来表示行动或变化的起点。例如:《潜夫论》:自古于今,上以天子,下至庶人,蔑有好利而不仁者。又如:《史记》: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

66、引申为似、像。

67、)原因,缘故。例如:《诗·邶风》: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又如: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

68、)和,而。主要用来表示并列关系。例如: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夷以近。又如:《聊斋志异·促织》:一鸡瞥来,径进以啄。

69、shùㄕㄨˋ

70、)在,于。主要用来表示行动的时间、处所或范围。例如:柳宗元《断刑论》赏以春夏而刑以秋冬。

71、审端径术。——《礼记·月令》

72、详细字义

73、既然胡局长这么说,那就却之不恭了!

74、)本义:用。例如:《说文》:以,用也。又如:《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再如:《论语》: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75、造句:1、平时被废弃的绿皮车在春运时重新集结,用以装载和他们一样风尘仆仆的返乡者。

76、)认为,以为。例如:《列子·汤问》:我以日始出。又如:《战国策》: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再如:《战国策》:皆以美于徐公。

77、战国文字“如”字所从的“口”旁或在“女”下部,或在“女”旁的左部。本义是顺从。

78、古代城市中的道路。

79、因为姓是母系氏族的产物,表血缘关系的,如上古八大姓姚、妫、姒、嬴、妘、姞;

80、但又却之不恭,愚叔就厚颜分润二十枚。

81、“却”在古文里的意思:①退;后退。《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②打退;击退。《六国论》:“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又】使……后退。《信陵君窃符救赵》:“北救赵而西却秦。”③推却;推辞;拒绝。李斯《谏逐客书》:“王者不却众庶。”④去;去掉。聂夷中《伤田家》:“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⑤回头。《孔雀东南飞》:“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⑥再;重;又。《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却看妻子愁何在。”⑦通“恰”,刚刚。《长亭送别》:“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

82、形声字。从女,为“女”之分化字,口为分化符号,女亦声。西周金文以“女”为“如”。

83、可以充当助词

84、技艺:技~。艺~。武~。学~。不学无~。

85、《说文·刀部》:“初,始也。从刀,从衣。裁衣之始也。”(初,开始。由刀、由衣会意。裁割衣服的开始。)

86、一、当“以”是实词时

87、再比如战国时期,秦赵的国君都是嬴姓赵氏,所以秦始皇正确的叫法是赵政,而不是嬴政。不过秦汉之后,姓氏合并,也就没这些区别了

88、方法:战~。权~。心~。

89、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