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首页 > 经典句子 > 印信的意思-摘抄55句

印信的意思-摘抄55句

时间:2023-04-28 10:44:44

印信的意思

1、印信在古代是公私印章的总称。

2、印,读音yin,声调是四声.可以组词:印刷厂,印象,印花,印尼,印度尼西亚

3、印章:印章即图章,用作取信之物。

4、榜文的释义:公告,榜上的名文或告示。

5、《景阳冈》中的印信,指的是官府所盖的印章。

6、《朱子语类》卷七八:“《典》《谟》之书,恐是曾经史官润色来,如《周诰》等篇,只似如今榜文晓谕俗人者。”

7、读音:yìn

8、印信:印信是公私印章的总称或指代权力与官职。

9、印信不仅在法律文书中使用,还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例如学校的学生证、身份证、驾驶证等,都是通过印信的形式向学校、政府机构等发出的正式文件,从而形成法律效力。

10、印,印象的印。汉语拼音:yin,四声调。这个印字的意思是:

11、③〈名词〉印刷的字模。《活板》:“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12、《儒林外史.第三八回》:你领了这妇人,拿我这一幅绫子,遇州遇县,送与他地方官看,求都要用一个印信。

13、例句:街角转过去朝西走500米左右,就到印刷厂了。你要不知道路可以打个车。

14、手掌印纹。指纹,也叫掌印,即表皮上突起的纹线,由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产生,因而指纹人人皆有,却各不相同。由于指纹重复率极小,大约150亿分之一,故其称为人体身份证。虽然肉眼很难看到物体上留下的指纹,但经过特别方法加以处理也能清晣显现。

15、印信和书信,前者的意思是指重要的信件。后者的意思是指普通的信件

16、印信一般是写给不特定的对象,通常都是写给一部分人或者是一个群体的,书信内容不是针对性很强,所以比较适合群发,印信省时省力,比较方便。

17、①〈名词〉印章;印信。《〈指南录〉后序》:“于是辞相印不拜。”

18、公私印章的总称。唐代元稹的《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中写到:敛缗偷印信,传箭作符繻。《元典章·刑部十四·诈》中写到:中书省捉获得王容诈雕行省并中书省印信。清代黄景仁的《题可堂印谱》诗:伊惟印信作,旨哉得书。

19、借指权力或官职。明代汤显祖的《紫钗记·延媒劝赘》中写到:三台印信都权掌,谁敢居吾上。清代昭连的《啸亭续录·稗事数则》中写到:乾隆末,定王屡摄金吾印信。

20、打印,使图像文字等附在纸或者布上面。回答完毕。

21、政府机关使用的印章。有印、关防、钤记、国玺、职章等类别。

22、学习《景阳冈》这篇课文时,我们结合搜集到的背景资料跟原文进行比较阅读,还重点研读了武松打虎的片段,体会人物形象的特点,最后通过故事讲述法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23、印信,是指以印章等形式作出的书面文件,是法律上最重要的证明材料。主要用于公司、机构和个人之间进行合同、协议、函件等正式文书的签署或者批准,体现实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例如:工商局印发的《营业执照》,就是一种印信。

24、yìn四声。

25、而书信一般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它是写给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单位的,情感上也是比较丰富的,通常都是亲笔书写的。

26、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一回:只是沧州道口现今官司张挂榜文,又差两个军官在那里搜检,把住道口。

27、印章在历史上的名称很多,主要有:玺、宝、图章、图书、图记、钤记、钤印、记、戳记等等。1、先秦印章的通称为“古鉩”或“古玺”,臣民的称“印”。2、汉代就开始有了“印章”、“章”、“印信”、“信印”的叫法。一些诸侯王和王太后承袭秦朝规定也把印章叫做“玺”。而“章”一般为军队的将军使用。3、唐朝:“宝”。4、宋金时候:印章又叫“记”、“朱记”“图章”、“图书”、“合同”。5、元朝的时候,印章被叫成“押”、“花押

28、《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四回:“原来是内务府掌印郎中良果,号叫伯因,是内务府里头一个红人。”亦喻指主持事务或掌握政权。

29、印红,印章

30、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五回:“秦王复命左右收起榜文。又命内侍与茅焦穿衣,延之坐,谢曰:‘前谏者,但数寡人之罪,未尝明悉存亡之计。天使先生开寡人之茅塞,寡人敢不敬听!’”

印信的意思

31、《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县令批准建造,又自取库中公费银十两,开了疏头,用了印信,就中给与老成耆民收贮了讫。

32、印信: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觉悟》:“经理们正在清理公文印信。”

33、古代,书信:“书”是写的意思。而印信是指带有特殊符号的信件,信物等。如,章,戳等。

34、印信榜文在古代的意思是:印章图印信物和张贴的告示称印信榜文。

35、印字,偏旁部首是(卩)部。印字的拼音是yin,是由声母y和韵母in组成的yin的音节,印字的声调读“四声”。印字组词:印刷、印象、印尼、印度、印记等。

36、②〈动词〉印刷。《活板》:“若止印二三本,未为简易。”

37、掌管印信,比喻主事或掌权。[1]1、《旧唐书·职官志三》:“司记掌印,凡宫内诸司簿书出入目録,审而付行焉。”

38、《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我知道,他一定是妬忌我掌印。”

39、《水浒传》第二三回:“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

40、印(yin四声丿,含义指图章,泛指各种印章,符合如心心相印,痕迹如脚印烙印印痕,深深地印在脑子里,使图像文字等附着在纸或布上面如印一份材料等。

41、“印信榜文”在现代汉语中指盖有印章的公告。印信的释义:公私印章的总称(包括个人印章)或者政府机关的各种印章,有时借指权力或官职。

42、印章:鲁迅《书信集·致王冶秋》:“因为寄书要挂号,收信人须用印章的。”

43、榜文指旧时官府张贴的文告。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一回:只是沧州道口现今官司张挂榜文,又差两个军官在那里搜检,把住道口。

44、图章,各种印张。

45、一、释义不同

46、洪深《申屠氏》第五本:“方六一看见榜文如此,心里大喜。”

47、二、引证解释不同

48、指有官府印章的公告。

49、古代的印信并不是写信的意思。印信是指用于盖章的印章或印章系列,也称“印章”或“图章”。在古代,印信是身份认证、文件签署和封存的主要工具之一,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重要性。在写信时,会用到封信,但封信和印信并不是同一概念。

50、总之,印信是一种以印章等形式作出的书面文件,除法律文书外,广泛运用于各种正式文书,可以构成法律效力,是实体之间法律关系的见证者和证明者。

51、留下的痕迹。

52、印信一般用作印于文件上,表示鉴定或签署的文具,一般印信都会先沾上颜料再印上,而在现代,不沾颜料、印上平面后会呈现凹凸的称为钢印。

53、印信与印章的不同之处是释义不同,引证解释不同。

54、印信:释义为公私印章的总称(包括个人印章)或者政府机关的各种印章;有时借指权力或官职。

55、意思是该有官方印章的告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