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首页 > 经典句子 > 1一6年级必背古诗100首五句-集锦238句

1一6年级必背古诗100首五句-集锦238句

时间:2023-04-14 13:35:08

1一6年级必背古诗100首五句

1、夜深千帐灯。

2、春风吹起柳絮酒店满屋飘香,侍女捧出美酒,劝我细细品尝。

3、“五字八句”:如果是一首诗八句,称律诗.同理,如果律诗中每句五字,称五言律诗(或五言八句)以下是“五言八句”诗:

4、化工余力染夭红,归去山公应倒载。

5、出塞唐王昌龄

6、如王驾的《雨晴》,作者没有描写邻家院子景色,但写了“蜂蝶纷纷过墙去”这一实景。如果考生紧紧依傍这一诗句,透过言在此而意在彼的重重迷雾,会联想到邻家春色美不胜收,如此景致,连路人都会驻足观望,更何况是喜花的蜂蝶呢!

7、送友人朝代:唐代作者: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8、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9、难得今年大麦和小麦丰收,千亩地绿浪渲染了整个天空。

10、边塞诗:描写边塞生活与民族矛盾,还有一系列与边塞有关的东西形成于盛唐,最高成就者是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11、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源头:《诗经》;代表作家:杜甫、白居易、陆游等。

12、唐·李白

13、在高高的专门送别的章台旁缭乱飞舞,在重重的帘幕前的春天阳光中翻腾。唐诗三百首全集。

14、古体诗: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15、如何品诗。人们常把欣赏诗歌叫“品诗”。所谓“品”,第一是要细心地认真地思考和回味;第二是要凝神定情,在一个安静的环境和比较稳定的情绪下进行欣赏活动;第三是要展开想象、联想的翅膀,从自身的文化知识和经验中寻找与诗歌意念相对应的形象感受;第四是用必要的重复来加深对诗情诗意的把握。

16、迷乱声色信谗言兮。炎炎之虐使我愆兮。

17、老鼠嫁女,穿红袄,墙上一穴出将来。

18、桃花落满地,蜜蜂忙着采。

19、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

20、三万里河东入海,

21、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23、唐代:李商隐

24、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25、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26、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27、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28、山水田园诗: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29、童年的天空如此蓝,独自嬉戏在阳台上。

30、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1一6年级必背古诗100首五句

31、豪放派、婉约派豪放派:气势磅礴,格调高昂,意境雄浑,感情激荡。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

32、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33、《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1、《送万臣》唐·卢纶把酒留君听琴,谁堪岁暮离心?霜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空阴。人愁荒村路细,马怯寒溪水深。望尽青山独立,更知何处相寻!2、《隔汉江寄子安》唐·鱼玄机江南江北愁望,相思相忆空吟。鸳鸯暖卧沙浦,鸂鶒闲飞桔林。烟里歌声隐隐,渡头月色沉沉。含情咫尺千里,况听家家远砧。

34、《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5、又被温熙的和风吹拂到华美的高楼的西边,如那在天涯飘泊流离的旅人一样,它的心事少有人知道。唐诗中最唯美的名字。

36、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37、《草》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8、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3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0、童年的天空,总是那么蓝,白云飘啊飘,像一群小绵羊。

41、《渔翁》

42、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用热情奔放的语言、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手法、神话故事来塑造形象。源头:《楚辞》;代表作家:屈原、李白、李贺、龚自珍等。

43、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4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45、六年级学生必背古诗词

46、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47、写景诗:学生在高中阶段大体接触过,毋须多说。

48、咏史诗: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诵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如陶渊明、刘禹锡、杜牧等都是咏史诗的作者。

49、红太阳,落山了,小鸟回家,妈妈喊我回家。

50、春天来了,草变绿了,花儿开了,小鸟儿飞来飞去。

51、咏怀诗:叙事抒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

52、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53、和小伙伴们一起捉迷藏

54、小蜗牛爬过山,花丛里慢悠悠。

55、望庐山瀑布-唐代·李白

56、荷花与荷叶长久互相交映,当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真是让人愁苦至极。

57、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58、《浣溪沙·杨花》七言六句古诗大全。

59、风轻轻,花瓣飞,小鸟儿在天上飞。

60、小鱼儿,嘻嘻嘻,游进水里乐洋洋。

1一6年级必背古诗100首五句

61、进我四人忧勤勤兮。得此珍玩且解大患兮。

62、古诗鉴赏题后,往往会有一些注释,填表式题目中已有内容实际上就是例题。

6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4、结构方面的伏笔与照应:诗作者在读者不经意处的暗示交代,使诗歌结构严谨,首尾呼应,文题呼应。

65、小草沾满露珠,花儿被雨淋透。

66、月亮挂在天上,像一个银盘子。

67、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68、词的流派:

69、《杂词》魏晋•陶渊明

70、一、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

71、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八字古诗句意。

72、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73、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

74、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75、诗歌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76、金陵年轻朋友纷纷赶来相送。欲走还留之间,各自畅饮悲欢。

77、红掌拨清波,青蜢挂绿枝。

78、八字古诗有哪些

79、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80、游园不值-叶绍翁

81、望天门山-唐代·李白

8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83、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84、设问: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85、古诗词常用的修辞还有拟人、反问、反复等,都要求我们去注意。

86、一道彩虹横架在天,我伸手去捉却没有。

87、选材方面的虚实结合(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也即眼前之景、可观之景;虚景是诗人通过感觉、联想或想象而虚拟出的景物,也即心中之景、可想之景),虚实结合往往是古诗词意境的基本方法。

88、《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9、古诗词中对词句的考查往往由字面到内涵的深入解说,因此了解各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很重要。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庄重、严肃与诙谐、风趣;形象、生动与质朴;简练与缜密;含蓄与明了;犀利与平和;细腻、委婉与豪爽、热烈。对语言感知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诗歌鉴赏力的高低。

90、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1一6年级必背古诗100首五句

91、小蝌蚪游啊游,变成青蛙一跳跳。

92、一只蜗牛静静爬,背着家园缓慢走。

93、诗歌鉴赏是一种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联想、想象。

94、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95、旭日初升,云雾散尽四周悄然无声,渔翁摇橹的声音从碧绿的山水中传出。

96、通感: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如林逋的“暗香浮动月黄昏”,用视觉“暗”写嗅觉“香”、突出梅香的特点。

97、流派主要指诗歌的流派和词的流派。

9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99、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00、幽闭牢阱由其言兮。无辜桎梏谁所宣兮。

101、《浣溪沙·徐州藏春阁园中》

102、夸张:如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103、洋葱,洋葱,聚宝盆里种大葱。

104、内容方面的动静结合:有时可理解为“以动衬静”,“动静相对”。

105、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06、曲:即散曲,分为“小令”、“套数”。是宋金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诗体。曲与词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

107、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08、红绿黄的气球,飞上天空飘。

109、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110、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111、八、注意关注诗歌题目

112、仓皇迤命遗后昆兮。作此象变兆在昌兮。

113、回身一看,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山岩顶上,只有无心白云相互追逐。

11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15、提高欣赏情趣。当然,诗歌欣赏同其他艺术欣赏活动一样,也有一个情趣、格调、标准的问题。一方面要努力培养健康的欣赏情趣,确立较高的欣赏标准,另一方面要选择适当的诗歌作为欣赏对象。对于情趣和格调过于低下庸俗的诗歌,应该有分析、剔除,批判的能力。

116、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117、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118、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相映,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

119、我背着竹兜,去采蘑菇

120、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1一6年级必背古诗100首五句

121、雨后初晴湿地消,蛤蟆叫声半夜响。

122、天工造化,花朵颜色极为鲜艳。

123、春雨绵绵,绿叶嫩绿。

124、请你问问东流江水,离情别意与它比谁短谁长?八句七字诗有哪些。

12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26、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127、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128、《拘幽操》

129、渔歌子-张志和

130、《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31、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八字七行的诗句。

132、天上的星星笑哈哈,月亮妈妈挂腰上,照亮了我的小窝,我高高兴兴入梦乡。

133、选材方面的反衬:古诗词表达技巧中的反衬是相对“正衬”而言的一种表达技巧。在作品中为了使对某事物的描写更清楚、突出,而采用相反的、相对立的事物从旁陪补的方法。它与“对比”不同,对比的两个事物间的关系是并列的,结果是突出对比双方;反衬却可以明显地分出衬托的事物和被衬托的事物,突出被衬托的一方。

13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35、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36、词: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词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不等、长短不一)、诗余(由诗歌发展而来)。根据词的长短,词又分单调(也叫小令,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中调(一般分上下阙,58-96字)、长调(96字以上,三阙以上)。词有词牌,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

137、唐代:李白

138、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139、鹅妈妈,绿草地,一只小鹅嘎嘎叫。

140、读诗入意境。欣赏诗歌还要“读”。诗歌具有节奏,韵律,不读只看,是无法细致深入地领略这种美感的。反复认真地读诗,诗中那种情感的慷慨激昂和音调的铿锵有力、节奏的明快活泼,或者情调的缠绵悱侧、言语的呢呢喃喃、节拍的波浪起伏,就会十分自然地融汇在一起,使你为之所感动。

141、明代:陈子龙七言八句律诗大全500首。

142、要把握特殊语法现象:为了合乎作诗词的规则,所以往往有变式句存在。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词中词类活用现象也要引起注意,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等等。

143、夜空春蛙鸣,田野闲人行。

144、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45、阑街拍手笑儿童,甚时名作锦薰笼。

146、《金陵酒肆留别》八句古诗叫什么。

147、《送友人》

148、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149、今体诗:分为律诗、绝句。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150、注:以上五句是比较典型的童谣和儿歌,不具参考价值,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内容。

1一6年级必背古诗100首五句

151、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52、次北固山下朝代:唐代作者: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153、软风吹送玉楼西,天涯心事少人知。

154、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155、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156、一只猴子胡乱跳,跳到庙里又跳出来。

157、百尺章台撩乱飞,重重帘幕弄春晖。

158、池塘边的小树上,鸟儿在枝头唱

159、蜜蜂飞舞采花忙,小草丛中追逐跑。

160、二、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

161、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162、殷道溷溷浸浊烦兮。朱紫相合不别分兮。

163、结构方面的对比:对比是指在作品中把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互矛盾的两方面并举出来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于突出形象特征,揭示形象意义,对于主题的表达也易产生犀利、深刻的效果。

164、怜他飘泊奈他飞,澹日滚残花影下。

165、树下小草如绿毯,我和朋友做游戏。

166、三、把握不同的诗作题材

167、六、注意品味各种语言风格

168、天高高,云淡淡,小溪流水潺潺。

169、“风格”是指诗人在选择题材、塑造形象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形成的创作特色。如陶渊明的诗恬淡平和,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

170、秋天到了,果实累累,葡萄红橙黄,大家快快来采摘。

171、前途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172、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

173、要在意境中品味词、句:诗中的词、句处在统一意境中,只有在诗境中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如注意了《月夜忆舍弟》的总体意境,就能正确理解“月是故乡明”———因思乡念故乡而备觉故乡的月更明。

174、风吹麦浪起,小鸟唱歌声。

175、十、注意运用联想、想象

176、《赠荷花》

177、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178、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179、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80、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1一6年级必背古诗100首五句

181、冬天冷冰冰,雪花飘飘洒满天,小猪儿肥乎乎,裹着麻袋睡觉呼呼。

182、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183、太阳落山,我背着书包回家了。

184、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185、山简晚上回来时酩酊无所知而被儿童嘲笑,瑞香花花色妖红,气如熏香。

186、七、注意明辨各种修辞手法

187、小路上的开满鲜花,我摘朵花送妈妈

188、一朵小花在路旁,微风一吹,它轻轻摇晃,好像在向我问好。

189、婉约派:笔调柔和,感情细腻,委婉缠绵,韵味深远。代表人物:柳永、姜夔、秦观、李清照。

190、明月松间照,青泉石上流。

191、四、分清各种风格流派

192、红红的花,绿绿的叶,小鸟儿在枝头叽喳,我要去抓它。

193、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等。

194、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19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96、风雨飘摇巫山高,云海茫茫人去了。

197、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98、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199、小蜗牛爬山坡,背上沾满泥土。

200、小蝌蚪找妈妈,跳过荷叶,游过水草,终于找到了。

201、唐代:柳宗元

202、蚊子咬,痒得慌,满手抓,满脸红。

203、童年的记忆,永远不会褪色,像一本珍藏的相册。

204、垂钓夕阳边,小船荡漾水面间。

205、五、注意分析各种表达技巧

206、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唐代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207、渔翁晚上停船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为柴做饭。

208、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09、咏物诗: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蕴。

210、比喻:最常用的技巧。写同一事物还可以用不同比喻。如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写了“似春水”的“愁之多,之源源不断”。

1一6年级必背古诗100首五句

211、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212、红红的火车头,拉着车厢走。

213、长相思-纳兰性德

214、互文:在连贯性话语中,将本应含在一起的词语,分别安排在上下两句,或一句的上下段中,既省字又表意。如白居易的“主人下马客在船”,实际是说:“主人下马在船,客人下马在船”。

215、借代:如用“帆”代“船”,“朱门”代“权贵豪门之家”。

216、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217、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218、世上人们对待花和叶的态度不一样,把花栽在铜盆中,花叶只能落在土里化为尘土。

219、《归园田居其四》魏晋•陶渊明

220、如试题为“约客”,作者约人,对方迟迟没有来,环境上“家家雨,处处蛙”的渲染,约了客人,怎么不来?突出了作者等待的焦虑。

22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2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23、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224、赠汪伦-唐代·李白

22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峰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26、惭愧今年二麦丰,千畦细浪舞晴空。

227、宋代:苏轼

228、寓意方面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古抒怀、意在言外,等等。

229、诗歌的题目很重要,往往可以透露出重要的线索。

230、早发白帝城-唐代·李白

231、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简析]  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  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也许汪伦昨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但现在他不仅来了,还带了一群村民一起来送行,怎么不叫诗人激动万分!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情深作对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的确,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  明代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伦,一村人耳,何亲于白?既酿酒以候之,复临行以祖(饯别)之,情固超俗矣。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千古。”这一评论是恰当的。  24.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简析]  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来到宣城时所写。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孤寂,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得到安慰的情景。  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状眼前之景,流露出孤独之感。天上众多的鸟儿高飞远去,无影无踪了;连仅有的一片孤云也不肯稍驻片刻,独自远远地飘走了,山中显得格外幽静。在诗人看来,世间万物都厌弃他,离他而去。“尽”“孤”“独”“闲”等词,表现了诗人强烈的孤独感。这正是封建社会中许许多多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压抑的士大夫所共有的精神面貌。  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自己。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两不厌”,表现了诗人与敬亭山感情上的投契。“只有”,并不意味着太少,而是一种“人生得一知已足矣”的骄傲与满足。  2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简析]  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游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足迹几乎遍及整个中国,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历来传颂的名篇,这首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写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诗的起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紧扣题旨,点明送行的地点及自己与被送者的关系。“故人”一词说明了两位诗人的深厚情谊。“黄鹤楼”是天下名胜,是诗人墨客流连聚会之所,又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之处。而今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在此道别,更带有诗意和浪漫色彩。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紧承首句,写送行的时令与被送者要去的地方。“扬州”是东南都会,自古繁华,而“三月”又正是春光明媚,百花争艳的季节。诗人用“烟花”修饰“三月”,不仅传神地写出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阳春特色,也使人联想到处在开元盛世的扬州,那花团锦簇、绣户珠帘,繁荣而又太平的景象。孟浩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时间也选择得恰当。李白对友人的这次旅游自然十分欣羡。“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清丽明快的诗句,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快与向往。但李白又是富于感情的诗人,当友人扬帆远去的时候,惜别之情油然而生。从《李太白集》里,我们可以看到李白、孟浩然之间有着不少赠答诗。在《赠孟浩然》中,李白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可见李白对孟浩然是多么敬佩,两人的情谊是多么深厚。  诗的第三、四句正是写李白送别诗友时的惜别深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面看来这两句诗全是写景,其实却有着诗人鲜明的形象。“孤帆”绝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写诗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诗人在黄鹤楼边送行,看着友人乘坐的船挂起风帆,渐去渐远,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点影子了,最后终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而诗人仍然久久伫立,目送流向天际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随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这两句诗表达了多么深挚的友情,然而在诗句中却找不到“友情”这个字眼。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另外在诗歌的用韵上,诗人也颇具匠心地选择了“楼”“州”“流”三个声调悠扬的韵脚,吟诵起来余音袅袅。这与孤帆远去、江流天际的景象以及诗人目送神驰、情意绵绵的神态十分吻合。再加上语言清丽自然,意境雄浑开阔,这首诗真是令人越读越爱,百读不厌,无怪乎千古传颂。  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品评李太白七绝的艺术特色时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李太白的七绝在诗坛上的确是独步了。  26.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简析]  这是一首传诵千古的七言绝句。  公元758年春,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事被牵连,流放夜郎(今贵州省西部),行至白帝城才得赦免。在返回江陵途中,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朝辞白帝彩云间”,首句写诗人的回想,点出开船的时间是早晨,地点是白帝城。“彩云间”是写白帝城的高。彩云缭绕与诗人遇赦的喜悦之情十分和谐。“千里江陵一日还”,次句写诗人的意愿,形容船行之速,千里江陵只要一天即可到达。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了长江一泻千里之势,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四句形象地描绘轻舟快驶的情形。“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两岸猿猴的叫声还没停止,可那轻快的小船已经驶过了千山万岭。这两句诗人先写猿声,继写轻舟,用一个“已”字把“啼不住”和“过万重山”联结起来,借猿声回响衬托轻舟的快捷,这种修辞手法是十分巧妙的。诗人急欲东归的心情,洋溢于诗的明快的节奏之中。  全诗写景抒情,写的是轻捷明快之景,抒的是轻快愉悦之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  27.秋浦歌(李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简析]  这首诗采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衷。  首句“白发三千丈”作了奇妙的夸张,似乎不近情理,一个人七尺身躯,而有三千丈的头发,根本不可能。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才豁然明白,因为愁思像这样长。“缘”,因为;“个长”,这么长。白发因愁而生,因愁而长。这三千丈的白发,是内心愁绪的象征。诗中有形的白发被无形的愁绪所替换,于是这三千丈的白发很自然地被理解为艺术的夸张。后两句“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是说:照着清亮的铜镜,看到自己萧萧白发,简直没法知道自己的头发怎么会变得这样的白。通过向自己的提问,进一步加强对“愁”字的刻画,抒写了诗人愁肠百结难以自解的苦衷。“秋霜”代指白发,具有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李隆基的天宝末年,这时候唐王朝政治腐败,诗人对整个局势深感忧虑。此时,李白已经五十多岁了,理想不能实现,反而受到压抑和排挤。这怎不使诗人愁生白发,鬓染秋霜呢?  28.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1.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  2.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3.至此回:长江东流至天门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  4.回:回旋。  5.出:突出。  6.日边:天边。  2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解说]  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杜甫早就盼望能早日平定安史之乱。当这一天终于盼来时,他竟激动得悲喜交加,喜极而哭。前四句由“忽传”到“初闻”,再到“却看”“漫卷”,几个连续动作把惊喜的心情描绘得生龙活现。后四句通过想象,尽力描写“喜欲狂”时的激动心情:他不但要高歌痛饮,而且恨不得乘着大好春光马上回到家乡,这从他一口气列出的四个地名,就能看出他的心早已沿着这一路线飞走了!  30.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简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  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远景。“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泊”,停泊着,但这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31.赠花卿(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有几回闻?  [解说]  这首诗前二句写成都音乐繁盛,日日奏个不停,乐声到处飘传。后二句一转,说此种音乐只有天上才有,人间难以听到,从而赞美了成都音乐的高超优美。对于音乐名曲,后人常引用此二句加以称赞。小说《彩云归》中,当秀兰唱了他丈夫入选的曲子后,陶冶之说:“今夜是珠联璧合,叫人一曲难忘!咳!难怪古人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了!”  32.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简析]  这首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晚的一篇,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明皇杂录》中记载:“开元中,乐工李龟年善歌,特承顾遇,于东都大起第宅。其后流落江南,每遇良辰胜景,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杜甫尝赠诗(即指此诗)。”杜甫少年时代正是开元盛世,曾与李龟年相熟;四十年后国家已经衰败,两人穷途相遇,不胜今昔之感,就写下了这首深沉的诗。  开首两句“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是追忆昔日长安繁华时期的情谊。“岐王宅”“崔九堂”是开元时期京都长安的王侯第宅,是他们两人的相逢之地,“寻常见”“几度闻”写两人相会的频繁。后两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写今日相逢正是风光秀丽的江南已到了流水落花的时节。这“落花时节”包含不少内容,既是明叙相逢的季节,又暗喻唐帝国由盛入衰的局面,作为人生的岁月,两人又到了落花时节的暮年。这四字写得十分深沉含蓄。“又”字抒发了诗人抚今追昔,感时伤世之情。  清朝蘅塘退士评说:“世运之治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可见对这首诗的评价是较高的。  33.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简析]  这是一首描绘并赞美春雨的诗。题目中的“喜”字统摄全篇。全诗八句,虽没出现一个“喜”字,但诗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首联写春雨的来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个“好”字,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赞美。春天是植物萌发、生长的季节,正需雨,它就下起来了。诗人用拟人手法,盛赞春雨善解人意,似乎懂得人们的心愿一般。  颔联刻画春雨的特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伴随着和煦的春风,趁着夜色悄悄地飘洒大地,绵绵密密,无声无息地滋润着万物,不求人知,无意讨好。春雨具有这样高尚的品格,诗人格外喜欢。  颈联写春夜雨景:“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诗人希望好雨能下个够,他开门出来看,只见天上乌云密布,地上也是黑沉沉的,连小路也看不清,只有江中船上的渔火露出一点亮光。  尾联“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诗人的想象:春雨过后的翌日拂晓,整个锦官城里必然是一派花团锦簇、万紫千红的景象,那一朵朵湿漉漉、沉甸甸、红艳艳的鲜花,一定更惹人喜爱。花是如此,那田里的庄稼也肯定会茁壮成长。春雨给大地带来了蓬勃生机,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希望,诗人怎能不赞美春雨呢!

232、六言八句古诗

233、故园无此声。

234、九、注意明察考题暗示

235、姑娘芙蓉花,步步皆生春。

236、可怜啊,它这样无境止地飘泊,但又有怎样的办法不让它飞扬。在淡淡的日光中慢慢飘摇洒落于花丛阴影下。七字古诗冰第一句开头。

237、古诗词中作者常常会运用各种不同的修辞手法,使表情达意丰富形象。

238、血染征袍透甲红,坂桥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