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首页 > 经典句子 > 苏轼山水诗词的艺术特色-集合33句

苏轼山水诗词的艺术特色-集合33句

时间:2023-04-04 17:35:56

苏轼山水诗词的艺术特色

1、《望江南·超然台作》

2、《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3、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4、《雪后北台书壁》

5、这首中秋词是作者泛舟洞庭湖时即景抒怀之作。开篇直说地点与时间,然后写湖面、小舟、月亮、银河。此时作者想起岭南一年的官宦生涯,感到自己无所作为而有所愧疚。而且想到人生苦短不免心酸,不过由于自己坚持正道,又使他稍感安慰。他要用北斗做酒勺,舀尽长江做酒浆痛饮。

6、《题西林壁》

7、苏轼的文艺观深受庄子审美思想的影响。苏轼主张的文艺创作要“随物赋形”、“胸有成竹”、“不能不为之为工”等观点,主要都来源于庄子的“原天地之美”、“顺物自然”思想。  苏轼深受庄子思想的影响,他对庄子思想能够领悟其要旨而得其精华。他既能看到庄子思想与儒家相通的方面,“以为庄子盖助孔子者”,“阳挤而阴助之”(《庄子祠堂记》)。同时,庄子的清静恬退,逍遥齐物,使他在相当程度上冲破封建礼法,自由通脱,率直旷达,特别是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坚贞自守,履险若夷。他的伟大人格的形成同庄子思想密不可分。对此,学术界已有涉及。然而,对于苏轼的文艺观与庄子审美思想之间的关系却未加论叙。只要认真披阅苏轼的诗文,就可以发现苏轼的文艺观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受庄子的审美思想影响:  一、“原天地之美”与“随物赋形”  庄子要求人们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去了解美,寻求美,而不要人为地在自我精神世界中去寻找美,这样反而会违背美的本来面目。《知北游》中庄子指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庄子认为,因为美蕴藏在自然中,人们就应该“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天下》)。这就要求人们深刻、准确地去观察、挖掘“天地之美”,把握万物的规律,按照美的本来面目去展现美。  苏轼对庄子的看法心领神会,他指出,事物之理是本身固有的,人们应该仔细研究、观察事物本身。苏轼认为,吴道子的画艺之所以达到“游刃余地,运斤成风”的登峰造极地步,就是因为“道子画人物,如以灯取影,逆来顺受,旁见侧出,横斜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书吴道子画》)同时,苏轼还坚决反对那种凭有限的见解和自己的推想,去断定自己已经得到事物之理。他说:“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日喻》)对于不认真观察、实践,一味凭空幻想的时尚,苏轼严厉批评道:“废学而徒思者,孔子之所禁,而今世之所尚也。”  苏轼继承发展了庄子的美学思想,提出“随物赋形”的观点。要求文艺作品要能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描写,不同的事物就应该描绘出它们种种不同的形态。“孙位始出新意,画奔湍巨浪,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尽山水之变,号称神逸。”(《永蒲永升画后》)苏轼认为穷形尽相就是美,“江河之大,与海之深,而可以意揣,唯其不自为形,而因物以赋形,是故千变万化,而有必然之理。”(《滟yù@①堆赋》)因为大自然与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如果按其各自的面目和规律来描写,自然会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美哉多乎,其尽万物之态也!霏霏乎若轻云之蔽月,翻翻乎其若长风之卷旆也。猗猗乎其若游丝之萦柳絮,袅袅乎其若流水之舞荇带也。”(《文与可飞白赞》)多么五彩缤纷的艺术境界!  二、“万物与我为一”与“胸有成竹”  庄子追求物我合一的审美境界,而达到这种境界的根本途径就是把人看作自然的一部分。庄子认为人与自然的统一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齐物论》中那个庄子梦为蝴蝶的故事,最生动地说明了这种审美方式。它揭示了审美主体与对象经常处在一种物我不分、交融统一的状态中。主体感觉到自己化为对象,同对象不可分。在《齐物论》中庄子提出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万物本是同体并生,人类本身妄自菲薄,使自己的心灵狭窄。庄子打开了一个无穷的时空系统,目的在于透过现象间的层层界限,从宇宙总体的角度,打通我与外界的隔阂,来提升个体精神的主动性。这就是取消天地万物与我--客体与主体的对立关系,而臻于主客一体的境界。这境界正指向了艺术精神中的和谐。  生活在一千多年后的苏轼,对庄子物我合一的审美境界十分欣赏,并引为知音。他赞扬文同的画:“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疑神。”(《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之一》)把庄子《齐物论》中“嗒焉似丧其偶”的概念、“物化”的概念,都天衣无缝地运用在自己的艺术批评之中。  一部艺术作品必须在艺术家执笔之前,先在他的灵魂里酝酿成熟。二千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庄子已经提出了把握题材,对审美对象反复认识的重要。“梓庆削木为jù@②。jù@②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jù@②,未尝敢以耗气也,必斋以静心。斋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斋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斋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jù@②,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达生》)庄子深刻地揭示了艺术创造的过程。通过“斋心静心”的认识事物过程,并“以天合天”,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审美观照,而达到胸中有成jù@②的境地,这样才能产生“所以疑神者”的杰作。只要把苏轼《文与可画yuán@③dāng@④谷偃竹记》与庄子的审美观加以对照,就可以发现它们一脉相承。苏轼在此文中指出:“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fù@⑤,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画竹之前必须把握住事物的形象实质,使其烂熟于心,然后才能驾轻就熟,下笔不凡。  三、“法天贵真”与“文理自然”、“不能不为之为工”  在《庄子》一书中多次强调的“真”、“天真”、“纯”、“朴”、“本”等,都是指自然人性。庄子要求人们“全真”(《盗跖》)、“守真”(《渔父》)、“保真”(《田子方》),都是强调美与真的一致性。庄子认为美的东西都应该是真实无伪的。庄子所强调的真,具有一般所说的合乎客观实际、客观真理的意思。在这基础上,庄子提出了“法天贵真”(《渔父》)的审美思想。《秋水》中庄子指出:“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在庄子看来,没有真就没有美。他已经认识到美是自然生命本身的合规律的运动。因此,他强调不要用人事去毁灭天然。庄子深恶痛绝一切虚伪做作的东西。“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渔父》)真情出之自然,故能感人;矫情伪性本于造作,故难以动人。  苏轼在论文艺的创作规律时,继承发展了庄子的观点,强调“真情”是文艺的基本特征,并坚持认为文艺必须有为而作,不能无病呻吟。《江行唱和集叙》:“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山川之有雾,草木之有华实,充满勃郁而见于外,夫虽欲无有,其可得耶。”并声明自己与弟辙的诗文是:“凡耳目之所接者,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非勉强所为之文也。”只有强烈真诚的创作激情积于胸中,吐出自己的心声,才能成为金声玉韵。他指责“儒者之病,多空文而少实用。”(《答王庠书》)他反思自己的创作过程说:“轼少年时,读书作文,专为应举而已。既及进士第,贪得不已。又举制策,其实何所有,而其科号为直言极谏,故每纷然诵说古今,考论是非,以应其名耳。……妄论利害,搀说得失,此正制科人习气。”(《答李端叔书》)可见对自身要求之严。他的大部分作品,的确是他真诚刚正人格的写照。  苏轼论文艺与庄子同调,主张自然之美。《答谢民师书》云:“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又云:“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自评文》)他推崇友人诗云:“辩才作此诗时,年八十一矣。平生不学作诗,如风吹水,自成文理。而参寥与吾辈诗,乃如巧人织绣耳。”(《书辩才次韵参寥诗》)苏轼论文艺,常以行云流水为喻。云与水常常处在流动变化之中,行云流水,无定势定态,但其或行或止,都符合一定的规律。事物在不停地流动变化,描绘事物的手法应是丰富多变的;不断变化的事物,就应用不同的手法描绘其变化。这难道不是庄子所说的天道“以天合天”吗?  四、技道相通与“技道两进”  在庄子看来,道为本,技为末,但技与道可以相通。庄子时代许多生产技艺都带有艺术创造的性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道与技的关系就接近道与艺术的关系。庄子在《天地》中说:“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上治人者事也,能有所艺者技也。技兼于事,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道在它的运动中是合规律的,合目的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为艺术创造活动的技,也是自然而然地完成了一切,这就是“以天合天”。在庄子看来,艺术创造要合规律,但又要不受规律的限制。庖丁解牛,“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不临时去苦苦寻觅牛体上的下刀之处,而是手起刀落,莫不中肯,“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这是一种掌握了规律后得心应手、左右逢源的艺术活动。  艺术创作是非常奇妙的。似有规律而又似无规律可寻。一般的文艺创作规律是很容易陈述的,但掌握了这些创作规律,还不足以创作出高妙的艺术作品。庄子《天道》中说:“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庄子运用十分形象贴切的比喻,指出了艺术创造有定法而无定法,不是单方面的因素,更没有固定的模式。而是凭着对事物深入持久的认识,在广泛实践的基础上逐步摸索积累才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苏轼对艺术创作的这种特殊规律领会很深,他深切地感慨:“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乎?是之谓辞达。”(《答谢民师书》)可见艺术创作的才能,既包含着对事物深入把握独特领悟的审美眼光,还需要丰富学识基础上的高超的表达才能。苏轼的“了然于心”、“了然于口”,与庄子“得之于手而应于心”都是形象地阐述了文艺创作的规律是难以简单概括的,而包容着诸多方面的因素。  苏轼深知掌握物理之难,掌握物理又能准确表达在笔下者则更难。辞不达意的情况在文艺创作中是屡见不鲜的。所以苏轼认为有道还须有艺,要掌握物理,还要掌握艺术地再现物理的技艺,二者缺一不可。“有道有艺,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书李伯间山庄图后》)因此,他在《跋秦少游书》中提出了“技道两进”的文艺主张。高明的技巧离不开对物理的掌握,但没有高明的技巧却很难显示物理而成为文艺佳作。  如何才能“技道两进”,创作出高超的文艺作品,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苏轼认为除掌握事物的常形常态外,还要把握事物的变态。同时,还要达到神似和形似的统一。他发展了庄子关于合规律而又不受规律限制的观点,他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中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然而,是否随口写出就是“清新”的好作品呢。正如庄子说庖丁解牛是多年的经验才如此得心应手一样,苏轼认为从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决非易事。这中间还须积学贮宝,反复实践。苏轼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为例,陈述说:“与可之教予如此,余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没有丰富的学识,没有扎实的实践经验,“心识其所以然”的东西,也往往不能生动贴切地表现出来。可见,形似、神似的统一这一艺术境界,是多种因素完整结合的结晶。  列宁说:“把任何一个社会现象,看做处于发展中的现象时,在它中间随时可以看见过去的遗迹,现在的基础和将来的萌芽。”苏轼的文艺观中有庄子审美思想的影子,然而,苏轼文艺观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就文化传统的影响看,苏轼是采取兼受并蓄,去粗取精的态度,因此庄子不过是苏轼所吸收的一个方面罢了。

8、全词格调昂奋,一波三折。

9、老当益壮: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0、它表现了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学的深刻理解,达到了超越时空的崇高精神境界。

11、《题西林壁》宋苏轼

12、比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13、有人说,这个词相当于苏轼的“前赤壁赋”,可谓见多识广。在饱受政治挫折后,他依然镇定自若,游走于世界之外,表现出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学的深刻理解,达到了超越时空的崇高精神境界。

14、苏轼的山水诗有很多,如:

15、例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写出了苏轼出猎时的壮观场面:左牵黄,又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16、读到杜牧的诗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江南春光的明媚;读到刘禹锡的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时,我仿佛面对着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黄河。

17、《望海楼晚景》

18、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19、《题金山寺》

20、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2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通过想象湖光山色一片晴朗,细雨蒙蒙空灵神秘。美女与美景雀食有神似之处。展开想象,更好的理解古诗词。

22、此词原题不为“过洞庭”,此词为月夜划船洞庭,山水抒情之作。最后一部影片描述了湖面宽阔、宁静、清澈的水色,展现了作者光明磊落的个性。下一部影片表达了有志之士豪放的胸怀,展现了无畏的英雄精神。”肝胆是冰雪”是所有有志之士的共同品格,是人类最宝贵的品格。在最后几句话的结尾,西江北斗和嘉宾万象的奇思妙想和伟大精神展现了他敏锐的兴趣和凌云的气度。

2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4、《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中国北宋文豪,“三苏”家族成员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现存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等。

25、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没有什么比苏东坡写的这首西湖更适合描写山水的古诗了,这是苏东坡游西湖写的一首七夕字古诗,当时苏东坡游西湖时刚好遇到下雨,雨前雨后的西湖,景色都让人心旷神怡。西湖的水,水光潋滟。湖边的山,山色空蒙,山水相映照,相得益彰,青山绿水,钟灵毓秀!就像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的西施一样美丽,淡妆浓抹,总是让人觉得明艳不可方物!

26、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27、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8、想象画面是理解古诗词意思的好方法之一。读到苏轼的诗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时,我仿佛看到了山雨欲来和骤雨倾盆而下的画面;

29、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30、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山水诗词的艺术特色

31、王义云对这句话赞不绝口,他说:“飘有凌云之气,绝东坡的水雕仍有尘埃之心”(象棋楼词选集)。整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符合诗人的个性,达到了忘恩负耻的境界。

3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3、苏轼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