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李峤
2、【译文】
3、李峤(645~714年),字巨山,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朝时期宰相。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晚年更被尊为“文章宿老”。
4、十五岁精通《五经》。
5、能够吹落晚秋的片片树叶,
6、唐代-李峤
7、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8、【注释】
9、这首诗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风唐作者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0、吹入竹林,能斜倒万竿翠竹。
11、名句是“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2、【诗意】
13、吹入竹林,吹歪了万竿的竹子
14、【作者】
15、能够吹放早春的朵朵鲜花。
16、二十岁考中进士。初授安定县尉,因在制举考试中以甲等擢第,调任长安县尉,在畿尉中与骆宾王、刘光业齐名,皆以文章著称。后来又调任三原县尉。
17、催开了早春二月的鲜花
18、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19、这首诗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这是一首非常精巧的咏物诗,诗中并没有出现风字,但每一句里我们都能见到风的身影。第一二句,我们要注意解和能的妙处,诗人仿佛是风的老朋友说起了它的能耐。多少悲秋与怀春的辞句都被这两句诗涵括了进去,人们读着读着不禁醒悟,这世上的悲伤与欢乐居然全与和风联系起来了。诗中的四组量词的使用也是一大特色,都是句子里同样的位置,却不显得呆板。三秋二月还算是实指,千尺万竿就带些夸张,把江面壮观的浪涛还有竹林幽寂的景致都写活了。
20、【赏析】
21、短短的四句诗,以动态的描述诠释了风的性格。
2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23、小学四年级经典古诗文:《风》 《风》唐李峤
24、李峤古诗风中不是排比句,是对偶,全诗四句两两成偶,以“三”“二”“千”“万”数字对举排列来表现风的强大,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25、二月:早春,农历二月。
26、唐朝时期宰相
27、唐·李峤
28、三秋:晚秋,指农历九月。
29、名句诗“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30、风吹落了很多的秋叶
31、《风》是唐代诗人李峤创作的一首诗。此诗通过抓住“叶”“花”“浪”“竹”四样自然界物象在风力作用下的易变,间接地表现了“风”之种种形力、魅力与威力:它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全诗四句两两成偶,以“三”“二”“千”“万”数字对举排列来表现风的强大,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32、《风》是唐代诗人李峤创作的一首诗。此诗通过抓住“叶”“花”“浪”“竹”四样自然界物象在风力作用下的易变,间接地表现了“风”之种种形力、魅力与威力:它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全诗四句两两成偶,以“三”“二”“千”“万”数字对举排列来表现风的强大,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33、吹过江河,能掀起千尺巨浪,
34、吹过江,卷起千层高的大浪
35、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36、《风》是唐代诗人李峤创作的一首诗。此诗通过抓住“叶”“花”“浪”“竹”四样自然界物象在风力作用下的易变,间接地表现了“风”之种种形力、魅力与威力:它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37、李峤(645-714),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他少年就有才名,与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合称为“文章四友”。
38、《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