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代·杜甫
2、“江水东”出自唐代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第五首。
3、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4、不是爱花即欲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5、《江畔独步寻花》
6、③塔:墓地。
7、④一簇:一丛,无主--没有主人。鉴赏诗题为独步寻花,组诗的第五首则写到黄师塔前看花。“黄师塔前江水东”,写具体的地点。“春光懒困倚微风”则写自己的倦态,春暖人易懒倦,所以倚风小息。但这为的是更好地看花,看那“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这里叠用爱字,爱深红,爱浅红,爱这爱那,应接不暇,但又是紧跟着“开无主”三字来的。“开无主”就是自由自在地开,尽量地开,大开特开,所以下句承接起来更显出绚烂绮丽,诗也如锦似绣。
8、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9、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0、黄四娘家花儿茂盛把小路遮蔽,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
11、眷恋芬芳花间彩蝶时时在飞舞,自由自在娇软黄莺恰恰欢声啼。
12、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13、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14、我被江边上的春花弄得烦恼不堪,无处讲述这种心情只好到处乱走。
15、江畔独步寻花共有七首
16、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
17、不过眼下诗和酒还能听我驱遣,不必为我这白头人有什么心理负担。
18、[唐]杜甫
19、黄师塔前的江水向东流去,温暖的春天使人懒洋洋地发困,我倚着和煦的春风缓步前行。
20、古诗《江畔独步寻花》中“黄师塔前江水东”的全诗文是:唐代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其五》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译文及注释译文黄师塔前那一江的碧波春水滚滚向东流,春天给人一种困倦让人想倚着春风小憩的感觉。江畔盛开的那一簇无主的桃花映入眼帘,究竟是爱深红色的还是更爱浅红色的呢?注释
21、杜甫〔唐代〕
22、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23、江畔独步寻花作者是杜甫,而不是李白。
24、黄师塔指的是黄师墓地,师塔即身塔。为僧人埋骨之所。
25、来到南邻想寻找酷爱饮酒的伙伴,不料他床已空十天前便外出饮酒。繁花乱蕊像锦绣一样裹住江边,脚步歪斜走入其间心里着实怕春天。
26、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27、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28、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29、思想感情:
30、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31、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一
32、①江畔:指成都锦江之滨。
33、作者简介:
34、全诗第一句“江上被花恼不彻”,表面上写花恼人,实际上是花惹人爱。“颠狂”两字把爱花的情态刻画得淋漓尽致。“走觅南邻爱酒伴”一句表明可知杜甫是找他的邻居一同赏花的。“经旬出饮独空床”一句明写这位爱酒伴是出饮,但他该也是独自赏花去了。这“无处告诉只颠狂”写的是两个人的事——他们都到江畔独步寻花去了。也可能寻花的还有更多的人,谁都爱美。
35、《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此诗作于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当时,杜甫定居于成都草堂,生活稍稍安定。但年逾半百,垂垂老矣。感慨之情,溢于言表。每每独步寻幽,消遣世虑。此诗虽题为寻花,实为遣愁散闷,因而隐藏着悲的情调。诗人共作7首《江畔独步寻花》,这里所选的一首,是七绝句中的第五首。
36、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37、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38、译文:黄师塔前那一江的碧波春水滚滚向东流,春天给人一种困倦让人想倚着春风小憩的感觉。
39、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40、《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共七首。全诗句突出了诗人内心欢悦、兴奋的感情,歌颂、赞美了春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向往宁静的生活的思想感情.诗中成功地运用了移情于物的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这首小诗读起来就更加亲切有味、朗朗上口了.同时,此诗也运用了动静结合、视觉听觉结合的手法,通过选取繁花、粉蝶、黄莺等形象,描写了春暖花开、花香鸟语的美好景色,抒发了诗人欣喜之情以及希望早日平息战乱,让人们过上幸福安定生活的祈愿。
41、出自:《江畔独步寻花》
42、此部分为全诗的第五首,诗题独步寻花,写到黄师塔前看花。“黄师塔前江水东”,写具体的地点。“春光懒困倚微风”则写自己的倦态,春暖人易懒倦,所以倚风小息。但这为的是更好地看花,看那“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这里叠用爱字,爱深红,爱浅红,爱这爱那,应接不暇,但又是紧跟着“开无主”三字来的。“开无主”就是自由自在地开,尽量地开,大开特开,所以下句承接起来更显出绚烂绮丽,诗也如锦似绣。
43、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44、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45、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46、②独步:独自散步。
47、一丛丛盛开的桃花好像没人经管,你喜欢深红色,还是浅红色的桃花?
48、四年级水上春景有关诗句:“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49、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