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乎所以然而不以之所以为然解释
1、失意时不消沉是指人在遭受挫折、失败的时候,不要消沉自己的意志。
2、至此,贪得无厌的智伯变本加厉,又向赵襄子提出了索地的要求,但赵襄子拒绝了智伯的无理要求,于是,智伯联合韩康子和魏桓子两家甲兵前去攻打赵襄子,但最终,韩康子和魏桓子临阵倒戈,联合赵襄子,一举消灭了智伯。
3、意思是指得意时候不忘记形,失意时候不消沉。
4、对于斗争来讲,明白了这一道理,就可以运用收与放、强与弱、废与兴、取与予之间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规律,善于运用反向思维模式,注重从反面去谋划,从而制定切合实际的战略战术,进而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
5、就个人而言,有时候我们的事业和生活可能会异常顺利,所谓春风得意、如日中天、蒸蒸日上。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就会陶醉于世人的鲜花和掌声,甚至会不由自主的产生自我膨胀的思想,觉得自己确实是德行高尚、智慧高超、能力高强。
6、智伯得到了韩康子和魏桓子割让的土地,似乎是变得更加强大了,但这种强大潜伏着巨大的危机,因为他没有意识到,得到了土地,必然失掉了道义。因此,智伯表面上的强大,其实正意味着衰败的开始,最终智伯兵败身死,并且全族被杀,这就有力的证明了“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的道理。
7、对于个人来讲,明白了这一道理,就要学会时时处处守“中”而行,即便是事业顺风顺水、春风得意,也一定要戒盈、戒满、戒骄,自觉做到谦虚、柔弱、知足,只有这样,才会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8、也就是说,膨胀到极端,必然收合;强大到极端,必然衰落;兴盛到极端,必然废弃。
9、于是,魏桓子也划出一大片土地给了智伯。
10、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一个人得志时不可以忘乎所以,不能骄傲自满,不能忘记自己的初心。而失意的时候不要意志消沉,不要对生活失去信心和希望。体现了一个人清醒的自我认知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其实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经历各种不同的环境和事物,所以我们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样才能够淡定从容的生活。
11、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志得意满、春风得意之际,往往察觉不到这一天道自然规律,反而会自命不凡、不可一世、目空一切、忘乎所以,这样的话,当然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12、《道德经》第三十六章指出:“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名。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3、老子所讲的“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的道理,对于我们增强竞争本领、提高斗争精神,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14、而韩康子和魏桓子虽然一开始被迫割让土地给智伯,看似有所损失,但最终他们联合赵襄子一举消灭了智伯,并且三家瓜分了智伯的土地,这就深刻的诠释了“将欲取之,必固与之”的道理。
15、得到土地后的智伯更加嚣张放肆,又向魏桓子提出索地要求,魏桓子也不想给,但他的一个家臣说:
16、“不如先答应智伯的要求,让他骄傲自大,然后选择盟友共同图谋。”
17、意思是在自己取得很多的成就的时候也要保持谦虚,不要因为一些东西让自己变得非常的麻木,等到最后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做错了很多的事情,如果说自己现在处于低谷也不要非常的消沉,只要当你不断的努力前进之后,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让自己的生活能够变得更加的幸福快乐。
18、于是,韩康子就划出一大片土地给了智伯。
19、老子所讲的“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的道理,体现了宇宙自然的普遍规律,无论是对提升个人修养,还是对于增强斗争本领,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20、这段话,从收与放、强与弱、废与兴、取与予之间的关系入手,深刻的揭示了天道自然和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物极必反、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规律,而这也正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精髓之一。在老子看来,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质如果向极端方向发展,这些性质一定转变成它们的反面。
21、我们说,韩康子和魏桓子听从了家臣的建议,明明知道智伯的要求是十分蛮横无理的,但还是满足了智伯的要求,其目的就是要故意刺激智伯的贪欲,助长智伯的虚荣心,让智伯在骄傲狂妄的泥潭中越陷越深,直到丧心病狂、万劫不复。
22、两个然意思都是:这样,如此.只是在理解的时候应该结合前句一块理解,知道是这样(知道如此),却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或者不知道为什么如此
23、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喜怒形于色,遇到困难不轻易妥协,成功时也保持淡定。
24、可是韩康子的家臣说:“如果不给,智伯一定会讨伐我们,不如姑且给他。他拿到地更加狂妄,一定又会向别人索要;别人不给,他必定向人动武用兵,这样我们就可以免于祸患而伺机行动了。”
25、比如,有的社会公众人物,在个人事业如日中天、登峰造极之际,不但察觉不到背后潜藏的危机隐患,反而自我膨胀、骄奢淫逸,最终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26、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将要收合的,必先张开。将要削弱的,必先强盛。将要废弃的,必先兴举。将要取去的,必先给予。这就是几先的征兆。柔弱胜过刚强。鱼不能离开深渊,国家的利器不可以随便耀示于人。
27、得意时不忘形,就是人在获得胜利、荣誉、功名、地位等的时候,不要忘记本色,守住初心。
28、比如,历史上“三家分晋”故事中的智伯,贪财好利、刚愎自用,他先是向韩康子索要土地,韩康子本来不想给。
29、明白了这一道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就要学会谨慎的活着,做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永远保持柔弱、谦虚、知足的态度,只有这样,才不会有倾覆的危险。
30、但是,他可能根本就不了解收与放、强与弱、废与兴、取与予之间相互转化的道理,也不明白物极必反、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的规律,意识不到万事万物如果发展到极端,就必然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而这恰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忘乎所以然而不以之所以为然解释
31、总之,不论是为了提高个人修养,还是为了增强斗争本领,都要牢记“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