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2、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3、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4、《静夜思》
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6、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7、登乐游原
8、登鹳雀楼
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0、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11、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12、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13、孤州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4、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15、若非李白死的早,诗仙之名恐难保。
1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7、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18、段子随处遇人才,淫诗荡词随口来,
19、终南望馀雪
20、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1、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22、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23、译文:左偏殿矮墙遮隐花丛,日已将暮,投宿的鸟儿,一群群鸣叫着飞过。星临宫中,千门万户似乎在闪烁,靠近天廷,所得的月光应该更多。夜不敢寝,听到宫门开启的钥锁,晚风飒飒,想起上朝马铃的音波。明晨上朝,还有重要的大事要做,心里不安,多次地探问夜漏几何?
2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5、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2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27、寻隐者不遇
28、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29、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30、《唐诗三百首》收录李白全部诗章33篇,按体裁分:五绝2、七绝2、五律5、七律1、五古2、七古4、乐府17。
31、宿建德江
32、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3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4、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35、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36、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37、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38、唐·柳宗元
39、译文: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40、这是句调侃。主要是说现在网络发达,各种段子手成出不穷。
41、作者:王维
42、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43、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44、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45、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46、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47、唐·白居易
48、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9、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50、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51、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5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53、《鹿柴》
54、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55、译文: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56、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57、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8、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59、问刘十九
60、《春夜喜雨》
61、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62、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63、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64、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65、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66、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67、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68、《江雪》
69、【唐】白居易
70、《春望》
71、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72、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73、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74、《春思》
75、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76、《静夜思》唐·李白
77、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78、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79、译文:国家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
80、【唐】杜甫
81、唐·李白
82、《赋得古原草送别》
83、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84、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85、《春宿左省》
86、古代如若有段友,唐诗何止三百首。
87、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88、秋夜寄邱员外
89、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90、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91、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9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93、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94、译文:燕地小草像碧丝般青绿,秦地的桑树已叶翠之绿。当你怀念家园盼归之日,早就思念你而愁肠百结。春风啊你与我素不相识,为何吹进罗帐激我愁思?
95、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96、【唐】李白
97、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98、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99、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00、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10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2、昨夜裙带解,今朝〔虫喜〕子飞。
103、《春晓》唐·孟浩然
104、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105、《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蘅塘退士(1711~1778),原名孙洙,字临西,江苏无锡人,祖籍安徽休宁。他自幼家贫,性敏好学,寒冬腊月读书时,常握一木,谓木能生火可敌寒。乾隆九年(1744)他考中顺天举人,授景山官学教习,出任上元县教谕。乾隆十六年(1751)他得中进士,历任卢龙、大城知县。
106、自古评论出人才,句句胜过李太白。若非李白死的早,不然诗仙准难保。
107、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108、若非生在此时代,梦回大唐斗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