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首页 > 经典句子 > 关于墨家和人的故事简短-摘抄162句

关于墨家和人的故事简短-摘抄162句

时间:2023-03-21 13:50:19

关于墨家和人的故事简短

1、墨子收徒

2、此外,《墨经》中还提出了“端”、“尺”、“区”、“穴”等概念,大致相当于近代几何学上的点、线、面、体。书中写道:“端,体之无厚而最前者也。”“端,是无间也。”“端”字原意是植物初出土的芽尖,整个植株由它长成。这里借用来描写几何学上的没有厚度也没有间隙、无法间断的“点”,这种思想虽然在现在看来还不是完全准确,但在当时的文明程度下,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3、当年三教屠龙,天下响应,诸子百家应该都有参与,而墨家又偏偏主张“兼爱非攻”,“路遇不平拔刀相助”。

4、墨子追问:“你为什么要鞭策快马?”耕柱子说:“快马值得鞭策。因为它感觉灵敏,鞭打它可以使它跑得更快!”墨子的用意是启发耕柱子,让他努力求学,奋发上进,现已水到渠成,就对耕柱子说:“我也认为你是值得鞭策的!你应该象快马一样力求上进啊!”以后耕柱子发奋读书,力求上进,再也不用老师整日督促了。

5、浮力原理

6、墨子问:“既然你认为我说的有理,那么为什么不取消攻打宋国的主张呢?”公输般说:“不能。我已经对楚王许愿了。”墨子说:“为什么不带我去见楚王呢?”于是公输般带墨子去见楚王。

7、墨子家对凸面镜生虚像的原理也很了解。《墨经》记载:“景之臭无数,而必过正,故同处其体俱然。”意思是说:物体影子由物体距离镜子距离的远近来确定,任何一处都可成影,所以说影无数,但这些影子都必然通过焦点,即过“正”。在我们知道的所有能成像的物体中,太阳是最远的,所以它成像在焦点上。而物体离镜面愈近,成像的位置愈远;如果物体和太阳一样远,则影像也在焦点上,所以说,“同处,其体俱然”。

8、墨子用矛盾的统一论来阐述其时空观,对宇宙是有限还是无限做了辨证的看待,而且阐明了物体的运动必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之内。墨子认为,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物是外延最大的概念,包含宇宙中的所有物质,其内涵指实际存在的东西.宇宙有的地方被物质充盈,有的地方不被物质充盈,宇宙是有与无的统一.时间和空间是一切物质存在的根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墨子通过(物体)运动研究时间、空间,并给出了准确的定义,从而阐明了时空"有穷无穷"等思想。墨子的宇宙图象是空间、时间、物质、运动有穷又无穷,在无穷的宇宙中充满了无限的物质,物质运动不止。

9、攻伐大战。

10、非攻则反对诸侯国之间不义的征伐。墨子从实际出发,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当让墨子并不是一个迂腐的说教者,与非攻相匹配的还有其卓越的军事理论。

11、《经说上》解释:“故:小故,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体也,若有端。大故,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若见之成见也。”

12、非命思想是和儒家提出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相对应的,墨子是一个生活态度积极的人,他认为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努力的人运气总不会太差,只有每个人都努力进步,社会才会有变化。

13、墨子泣丝

14、墨子博学多才,擅长工巧和制作,他曾制成"木鸢",据说三天三夜飞在天空没有掉下来。他还擅长守城技术,其弟子将他的经验总结成《城守》二十一篇。

15、墨守成规

16、墨子平民出身,是小工业者。他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鲁班相比。他自称是"鄙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士"和"***"。汉朝的王充甚至说,孔子和墨子的祖先都是粗鄙之人。墨子曾做宋国大夫,自诩说"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一个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墨子曾经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大禹,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后来逐渐对儒家的烦琐礼乐感到厌烦,最终舍掉了儒学,形成自己的墨家学派。

17、墨家的科学技术和它的思想的及其博大精深,现在看来都不禁为其伟大而惊叹,在那么遥远的时代的如此非凡的思想和成就,但其科技和思想的突然断流也不禁让我感到无比的遗憾和疑惑。我们有必要去学习古人的思想,不是为了获得问题的答案,而是为了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18、墨守成规的故事。

19、为宣传自己的主张,墨子广收门徒,一般的亲信弟子达数百人之多,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墨子的行迹很广,东到齐,西到郑、卫,南到楚、越。他还曾和公输班论战,成功地制止了楚国对宋国的侵略战争。

20、杨朱回答:天下人的问题,决不是拔一根汗毛所能解决得了的!

21、节葬是节用的一个分支,主要和儒家的厚葬思想相对应,认为厚葬就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浪费行为。

22、墨翟,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史称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反对战争。

23、一毛不拔的成语故事

24、墨家其实也并非完全消散,只是失去了官方学说的地位,但隐于民间,墨者大既有三种分枝,一类是传统墨学学者,在<<盐铁论>>中就是民间的墨家学者与儒家学者联合起来在一次辩论大会中批判西汉中叶的黑暗统治.当中儒者居多数.一类是游侠,游侠其实大多都出于墨家,因为统治者压逼墨家以组织形式分离成游离形式,就是游侠,在<<史记>>中司马迁为游侠立传,实质暗示了墨侠的去向,还有一支就是后来与黄道道融合的墨家弟子,淮南王刘安曾广招贤士,当中有许多就是出自墨家,当中在<<盐铁论>>有所记载,后来刘安以黄老道思想为主,结合各家思想写成<<淮南子>>,还有<<淮方万毕术>>,但<<万毕>>今只存残卷,但当中许多就是与<<墨经>>中所记载的科学技术.淮南王谋反失败,许多门客都遭到牵连受到诛杀.但那时起其中一支墨家弟子已经与黄老道,方仙道,民间儒者融合,形成后来黄巾起义的太平道.经典<<太平经>>延续了以天为最高主宰,当中许多思想就是出于<<墨子>>,黄巾起义的口号"苍天已殓,黄天当立",实质是以墨家的天志挑战官方儒家"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天命思想.到晋翰葛洪先生在<<抱朴子>>中所说道教变化术大者唯有<<墨子五行记>>,道教神仙故事中有墨子成仙的记载,可见早期道教有一支来源于墨家,墨家思想也融入了道教,到后来的<<赤松子中诫经>>,<<太上感应篇>>这类劝善书其实都是<<墨子>>的天志,明鬼,兼爱,非攻的思想,<<墨子>>一书也收录在<<道藏>>中,道教中强调人要行善积累功德这一思想其实来源于墨家,章太炎先生说"道教教义,本诸墨氏,源于流长",墨家思想虽在官方学说沉积两诘年,其实融入了道教中,另外就是成为了游侠的主导思想,宋朝野史中记载南侠展照自小爱读<<墨子>>,可见<<墨子>>在民间一直流传着.

25、墨子多次访问楚国,献书给楚惠王。楚惠王打算以书社封墨子,但墨子最终没有接受。

26、墨家在研究了两个光源同时照射一个物体和成影现象以后指出:一个物体有两种投影,是由于它受到两个光源照射的缘故;如果只有一个光源照射一个物体,则只会产生一个投影。这些论述与现代光学中的“本影”,“半影”描述非常吻合。

27、——《墨经》中关于力的定义是从人的体力概念引伸出来的。书中定义,“力,刑之所以奋也。”这里“刑”就是“形”,指人的身体。“奋”的原意是鸟张开翅膀从田野飞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力是使人的运动发生转移和变化的原因。

28、四是宗教思想,即天志、明鬼、非命。

29、力学是现代物理的重要分支,是研究机械运动的科学。《墨经》中记述了丰富的力学知识。《墨经》中提出了关于机械运动的正确定义:“动,域徙也”。意思是说,机械运动的本质是物体位置的移动。这与现代机械运动的定义完全一致。在墨经中进一步阐述了平动、转动和滚动等几种不同的机械运动形式。《墨经》中对这些运动形式的定义是非常科学的,例如在书中将平动定义为“俱止、动”,意思是说一个物体的所有部分要静止就全部静止,要动就全部都动。

30、B物和影的关系

关于墨家和人的故事简短

31、墨家不仅创立了超前深远的哲学体系,还开创了中国最早的理工科雏形和格物之道,这样的墨家不该被人们所遗忘。所以,即便是在小说里,笔者也有一个小小的奢望,希望可以给墨家一个高光时刻,得到该有的尊重。

32、墨家已经知道凹面镜成倒实像的现象,《墨经》说:“临镜而立,景到。”意指物体经过凹面镜的反射,所成的影像是倒的,“到”就是倒的意思。书中对这种现象给出了解释:“足敝下光,故成景于上;首敝上光,故成景于下。”

33、《墨经》不仅清楚的叙述了种种杠杆实验的结果,更难能可贵的是对这些实验做了正确的解释。例如,它解释上面讲的“标”一端下垂的实验现象,认为是由于力臂和砝码的联合作用大于重臂和重物的联合作用的缘故。这个解释不仅考虑到力或重的多少,而且还考虑了距离和平衡的关系,虽然没有得出明确的定量关系,但是实际上提出了力学中“力矩”的概念。所以可以说,墨家已经发现了杠杆平衡原理。

34、力的定义

35、古代人民从大量的观察事实中认识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约二千四五百年前战国时期的墨翟和他的弟子,通过实验证明了光这一性质,并在中国和世界上第一次对光的直线传播作了科学解释。

36、二、墨家的发展

37、《经上》说:“故,所得而后成也。”

38、杠杆平衡原理

39、天志是墨子思想的原动力,和逻辑的起点。墨子认为上天是有意志的,其主要表现为“天欲义而恶不义”和“天之爱天下之百姓”。

40、在《剑来》的故事中,你会发现墨家似乎重蹈了历史的覆辙。

41、三是经济思想,即节用、节葬、非乐。

42、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下。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库内也。

43、C.镜成像的理论

44、何为奋?其含义是“动”,是“震动之状”。认为物上午本质属性是广延,广延的本性有三种,一是可分性,二是能动性,三是形成性。由《经上》可知,物质的分合集散而成为各种各样的物体。由此看来,宇宙间没有无运动的物质。

45、中国古代的墨家是怎么回事?

46、节用思想是放在任何时代都适用的,墨子主张人类所有的消费,都应当以满足最基本的自然需求为目的,应杜绝一切无益于实用的消费。

47、《墨经》在数学方面,提出了一些几何学的定义,这表示我国在战国时期就已经产生了理论几何学的萌芽。例如:

48、物何由而动?墨子认为物质之所以运动,无不由力而生,力是原因,形动是结果。“力,形之所以奋也”,就是说使得物质运动不已的是力。如果给这一范畴赋予新意义,相当于“能量”,而形则相当于“质量”。

49、非乐是节用的外化。但并不是说墨子不能欣赏音乐,而是反对诸侯和王公贵胄沉溺于声色犬马,而给国家、百姓带来的沉重负担。

50、墨子见人染丝,感叹道:“用青色染丝就变成青色,用黄色染丝就变成黄色。染料变了,丝色也随之而变;放入五种染料,丝就呈现五种颜色。所以对于染丝不可不慎重啊!”不仅染丝如此,治国处世也如同染丝一样。人性如丝,必择所染。

51、墨子见了楚王,对楚王说:“现在这里有一个人,舍弃他的彩车,邻居有一辆破车,却想去偷它;舍弃他漂亮的衣服,邻居有一件粗布短衣,却想去偷它;舍去美味佳肴,邻居有糟糠,却想去偷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楚王说:“这个人一定是得了偷窃病了。”墨子又说:“楚国有地方圆五千里,宋国只有五百里,这相当于彩车与破车之别。

52、快马寓人

53、《经说上》解释:“体:若二分之一,尺之端也。“

54、《经》中,“故”有一种力量,足以使得别一现象出现。可见,“故”就是一事一物之所以生,所以成,就是客观事物生成的原因。表明原因引起结果,结果显出原因。所以“故”这一范畴,反映事物见因果的必然联系。

55、何为形?墨子认为天地万物始于有,有就是有行。这个概念的外延大至天地,小至质点,而有形者皆为之物。可见,“形”是总摄一切的客观存在的物质。

56、实验的情况是:在一间黑暗的小屋朝阳的墙上开一个小孔,人对着小孔站在屋外,在阳光照射下,屋里相对的墙上就出现了一个倒立的人影。对此,《墨经》解释道:“光之煦(照)人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意思是说光穿过小孔如同射箭一样,是直线行进的,人的头部遮住了上面来的光,成影在下边,人的足部遮住了下面来的光,成影在上边,于是便形成了倒立的影。这段话科学地解释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阐述了小孔成象的现象。墨家所做的这个实验,是中国和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倒象的实验。和墨翟差不多同时代的希腊帕拉图学派,虽然也认识到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但他们提出的光学理论比《墨经》晚,水平也没有超过《墨经》。

57、楚国有云梦大泽,各种珍贵稀有动物充满其中,有长江,汉水,各种鱼类应有尽有,可谓富甲天下,宋国连野鸡、兔子、狐狸都没有,这简直有佳肴和糟糠之别。楚国有松、梓、楠、樟等名贵木材,而宋国连棵像样的大树都没有,这简直是华丽的丝织品与粗布短衣之别。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攻打宋国,这与患偷窃病的人有何区别呢?大王如果真的去攻打宋国,一定会伤害仁义,却不能占据宋国。”

58、《经说上》中“尺”是线的意思,端是点的意思。用举例来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表现为“兼”和“体”两个范畴关系的存在。

59、“圆,一中同长也。”这是《墨经》中对圆的定义。这与近代数学中圆的定义“对中心一点等距离的点的轨迹”是完全一致的。

60、《经上》说:“力,形之所以奋也。”

关于墨家和人的故事简短

61、战国时期,有一回,楚国要攻打宋国,鲁班为楚国特地设计制造了一种云梯,准备攻城之用。那时墨子正在齐国,得到这个消息,急忙赶到楚国去劝阻,一直走了十天十夜,到了楚国的郢都立刻找到鲁班一同去见楚王。墨子竭力说服楚王和鲁班别攻宋国。

62、宇宙论与时空论

63、方授楚先生也指出,墨子止楚攻宋,去的时候,从鲁国出发,回来的时候经过宋国,且守关的大夫将他拒之门外,可见墨子不是宋国人,他去救宋国实则出于他的哲学大义,乃其救世精神之具体体现。

64、鲁国有个人,让儿子跟墨子学本事,不承想儿子却死在战场上。做父亲的自然要责怪墨子,墨子却说,你让自己的儿子来学本领,本领学会了,打仗打死了,父亲却怒气冲冲,这就好比准备卖粮,粮食卖完了,你却生气了,岂不荒唐!

65、《经说上》解释:“力:重之谓也。下举重,奋也。”

66、(2)论宇宙为整体

67、墨家运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第一次解释了物和影的关系。《墨经》中说:“景(影)不徙,说在改为”,“光至,景亡;若在,尽古息。”其意是在某一特定的瞬间,运动物体的影子是不动的,运动物体的影子看起来在移动,是旧影不断消失,新影不断产生的结果。比如:飞翔的鸟儿,它的影子仿佛也在飞动着,实际上并不然。墨家指出飞鸟遮住了直线前进的光线,形成了影子。一瞬间后,飞鸟移动了位置,原来光线照不到的地方,现在照到了,旧影就消失了,而在新的地方,出现了新的影子。这就是说,鸟在飞翔中,它的影子并不跟着移动,而是新旧投影不断更新。

68、论物与力

69、南方有一个大国叫楚国,山川形胜,物产丰富,国土绵延数千里,带甲十万,战车千乘。楚王为了攻打东北方向的小国宋国,请了一位机关大师——鲁班,也就是公输子。面对高大的城墙,鲁班发明了一种专门用于攻城的器械——云梯。宋国本就弱小,加上云梯的使用,根本没有抵抗之力。

70、墨子听了公输般的话,心中暗自高兴,站起来再拜公输般说:“咱们就讨论一下你刚才说的义吧。我听说你造了云梯,将用它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有的是土地,只是人口不足。现在要牺牲不足的人口去掠夺有余的土地,这不能说是明智的。

71、墨家在政治上的主张主要是墨子的“兼爱非攻”,这直接决定了墨家在军事上的“只守不攻”原则,也正因为墨家不把自己那些用先进的科学原理制造出来的优秀机械用来进攻打仗,才使统治者们不重视墨家(也无法重视),这直接导致了墨家后来的衰落。

72、“直,相参也。这里参就是三。三点共一线就是直,这是直线的定义。

73、《墨经》它包含的墨家的一些数学思想,主要是若干形式逻辑原则和给数学概念下定义的思想.墨家讲究“正名”,重视概念,对一些数学概念给出了比较明确的定义,如右表所示:

74、二是政治思想,即尚贤、尚同、非攻。

75、鲁班和墨子都是能工巧匠,在同一时期势必会有一番交手,鲁班设计云梯献给楚王,准备攻打宋国,墨子和鲁班以桌子为战场交手了九次,墨子九次防住了鲁班的进攻,最终成功劝服鲁班和楚王不打宋国。

76、墨子知道单纯的说教是不能改变和约束人的欲望的,因此在《墨经》中也包括了大量军事方面的内容,这些篇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说是一部非常实用的“墨子兵法”。

77、《经说上》中,指出世界上一事一物的出现,必有一事或数事为其先决条件。“小故”是形成事物的必要条件,是“大故”的一部分。大故是形成事物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78、星夜兼程,跋山涉水到达郢都的墨子犯难了,该怎么面见楚王呢?他想到了多年的“老对头”鲁班,见到了鲁班的墨子说到:有人得罪我了,你去帮我杀了他吧。鲁班一听,十分生气,直接拒绝了。墨子又说:我给你黄金,你去帮我杀掉他。鲁班再次义正言辞的拒绝了,并说道:我是一个明事理的人,怎么可能因为利益伤害不相干的人呢?

79、楚王说:“你说的有理。但公输般已为我造好了云梯,我是非攻打宋不可了!”

80、《经上》说:“久,弥异时也。”

81、《经说下》:景:光之入(煦)照若射,下者之入也高,高者之入也下。

82、《墨经》中讨论了杠杆平衡问题。在《墨经》中将砝码叫做“权”,将悬挂的重物叫做“重”。支点的一边叫做“标”(力臂),另一边叫做“本”(重臂)。如果两边平衡,杠杆必然是水平的。在平衡状态下,加重其中一边,必将使这边下垂。这时要想使两边恢复平衡,应当移动支点,使“本”缩短,“标”加长。而在“本”短“标”长的情况下,假若再在两边增加相等的重量,那么“标”这一端必定下垂。

83、三.后记———墨家的衰落

84、答一、墨家的起源:墨家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创始人为墨子(墨翟)。墨子出生于农民家庭,年少时候学习儒家,他认为儒家的“礼”过于繁琐,所以另辟新学说,在自己的宣导之下,积累了的认同他的听众并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思想和主张,也就是墨家学说。墨子代表的墨家与老子代表的道家以及孔子代表的儒家、是中国古代三大哲学体系,是中国古代三大哲学体系。

85、二墨家的科学研究成果

86、决斗之后的墨子与鲁班都感觉分外轻松,还开了个玩笑:鲁班表示自己知道怎么战胜墨子,只是不愿意说出来。墨子大笑,自己也有对策:他早派了弟子前往宋国守城,如果自己回不去,他们会制造器械帮助宋国防守。鲁班的方法就是:杀了墨子。但两位相见恨晚的机关大师,都有自己的底线与操守,不义之胜,不屑窃取。

87、(1)宇宙间万物的起因

88、庶民思想和时代背景

89、在我国浩如烟海的经史著作中,《墨经》是唯一一本对我国古代几何光学发展进行系统性论述的典籍。

90、墨子胜利地完成了止楚攻宋的使命。从楚国归来时,恰巧天下大雨,他想前往宋国的闾门内避避雨,而宋国守门人却不愿接纳他。这段止楚攻宋的故事,是墨子兼爱非攻和平思想的典型表现,历史上已传为美谈。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言,墨子出面援救宋国,纯粹是由他的哲学思想使然,并非为了做官或发财。

关于墨家和人的故事简短

91、出自《孟子·尽心上》

92、最后双方达成意见统一,由帮助楚国的鲁班与决定帮助宋国守城的墨子进行一场机关较量,墨子的输赢决定楚国是否攻打宋国。墨子用自己的腰带围成一个大大的圆圈当作宋国国都,一块块小木片成为了两位大师手中的攻城器械,最早的模拟实验就用这些简单的物件展开了,而最终的结果将决定一个国家的存亡。

93、在宋昭公时,墨子曾做过宋国大夫。但以后地位下降,接近劳动者。墨子的行迹很广,东到齐,北到郑、卫,并打算到越国,但终未成行。

94、机械运动

95、墨子学生耕柱子,聪颖过人,但不知发奋努力,墨子总是责备他。耕柱子说:“先生,我真的没有什么比别人强的地方吗?”墨子说:“我将要上太行山,乘坐快马和牛,你打算鞭策哪一个呢?”耕柱子很自信地说:“我要鞭策快马。”

96、《经上》说:“宇,弥异所也”

97、墨家学派的两个阶段。前期;墨家在战国的初期有很大影响。它主张“兼以易别”,反对儒家思想里的等级高低贵贱之分。它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以尚贤、尚同、节用、节葬为治国方法,反对对外发动战争,兼并他国。后期的墨家学派出现了分化,一方面,墨家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比如在认识事物上,在思考问题的逻辑上、在物理学、数学几何的研究中也有造诣,主张用理性方法去认识事物和世界。后期,到了战国后期,特别是西汉时期,儒家盛行,汉武帝推崇儒家思想(实际上儒家思想更有利于集权统治阶级实行治理),实行独尊儒家的方略,墨家派别逐渐走向微弱。

98、《墨经》中写道:“刑(形)之大,其沉浅也,说在衡。”就是说,形体大的物体,在水中沉下的部分浅,是因为物体重量被水的浮力平衡的缘故。这些认识说明墨家不仅定性的认识到浮力同重力的平衡关系,而且有定量的概念。这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我国人民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认识到了浮力原理,并开始在生产中加以应用。

99、在二千多年前,能这样深入细致的研究光的性质,解释影的动和不动的关系,是非常不容易的。

100、墨子对鲁班大小起来,问道:你受楚王邀请而来,制作的全是攻城器械,宋国和你不相干的子民不也要受到伤害吗?鲁班愣住了,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一边是弘扬机关术的机会,一边是自己的机关会伤害无辜的人,这位工匠大师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最后他决定抛弃功业心,带墨子去见楚王。

101、墨子曾阻止鲁阳文君攻打郑国,说服鲁班而止楚攻宋。

102、越王邀请墨子作官,并许给他以五百里的封地。

103、《经上》中“久”是永恒,是长远。“弥”是合,是周遍,兼全体而无遗。“宇”是寓。“所”是方所、处所。

104、墨家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哲学派别,创始人为墨翟(即墨子)。同时,由于墨家具有严谨的组织机构,强调纪律与服从,因此除了是思想领域的哲学派别,墨家还是一个上下级明确的团体,兴盛于战国初期,汉朝建立后儒家兴盛,墨家团体逐渐消亡。

105、“同长,以正相尽也。”是说两个形体相比较,恰好相尽就是长度相同。

106、杨朱默不作声了。

107、墨家倡导的理念很超前,擅长机关术,人才储备难以为继,插手争端为当政者不喜,因此墨家基本后继无人。

108、墨子以“听我的劝告,按我讲的道理办事”作为前往条件,而不计较封地与爵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思想主张,遭到越王拒绝。

109、有一次,墨子的学生禽滑厘问杨朱道:如果拔下你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到好处,你拔不拔?

110、《经上》说:“体,分于兼也。”

111、禽滑厘又说:假使能的话,你愿意吗?

112、《经说上》解释:“宇:蒙东、西、南、北。”

113、尚同讨论的则是下级对上级的服从。下级执行上级的命令,从而形成有效的组织体,社会便会有条不紊。

114、鲁班不肯认输,说自己有办法对付墨子,但是不说。墨子说知道鲁班要怎样对付自己,但是自己也不说。楚王听不懂,问是什么意思。墨子说公输子是想杀害自己。以为杀了自己,就没有人帮宋国守城了。鲁班哪里知道墨子的门徒约有三百人早已守在那里等着楚国去进攻。楚王眼看没有把握取胜,便决定不攻打宋国了。

115、明鬼则通过让人敬畏鬼神之力,达到形成一种社会共同的约束力,就能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但墨子的这一说法本身就表明他并不相信鬼神之说,而是想借助鬼神之说来约束规范人们的行为。

116、“平,同高也。”说的是平的定义,指出高低相同就是平。

117、墨子日夜兼程,走了十天十夜到达了楚国的都城郢,会见了公输般。公输般说:“您见我有何吩咐?”墨子说:“北方有个人欺侮了我,想请您杀了他。”公输般一听,顿时不悦。墨子说:“我愿出高价。”公输般听了更为恼火,愤然说:“我奉行义,决不杀人!”

118、提到墨家,似乎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刘德华主演的《墨攻》。陌生的是墨家的思想,早已尘封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墨家是春秋时期四大显学之一,和儒家可以相提并论,并且凌驾于法家、道家之上。

119、《经说上》解释:“久:合古、今、旦、暮。”

120、宋国无罪而去攻打它,不能说是仁。知义知仁,而不去谏争,不能算做忠。谏争而无结果,不能算做强。不杀一人,却去杀众多的百姓,决不能说是聪明。”公输般认为墨子说得有理。

关于墨家和人的故事简短

121、孟子就此对杨朱和墨子作了评论:杨朱主张的是‘为我’,即使拔下他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利,他也是不干的;而墨子主张‘兼爱’,提倡爱世上所有的人,即使自己磨光了头顶,走破了脚板,只要对天下人有利,他也是心甘情愿的。

122、中国很多学者更认为,墨家思想是西方思想的发源,西学的民权、平等、博爱等很多主张都源于墨家思想,西方宗教思想里的独尊上帝也对应了墨家的明鬼之说。总体说来,墨家思想有十大主张,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

123、墨子(约前480-前400年),是春秋末战国初时期的思想家、学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本名翟,鲁国人,有的说是宋国人。

124、墨子主张“非命”,强调人的力量,强调“自强”。墨子认为富贵、贫贱不是命中注定。他说:“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贵,不强必贱”;“强必饱,不强必饥”;“强必暖,不强必寒”。

125、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乐、非命。

126、墨家思想

127、墨子救宋

128、一是伦理思想,也是墨子学说的理论基础,即兼爱。墨子认为春秋时代的很多问题,如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诸侯之间的攻伐都源于人与人之间缺少信任和无差别的爱,即兼爱。用推行明鬼的手段,让人做到兼爱,就可以达到天下大治。

129、从《墨经》中的记载可以看出墨家对光的性质以及凹凸面镜成像现象相当了解。不难推测在墨家所处的时代,我国已经出现了凹面镜及凸面镜。而且墨子及其弟子一定做了很多次实验,并针对这些实验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和思考才能得出这些结论。

130、A.小孔成像-----对光直线传播的第一次科学解释

131、我国在三千多年前就出现了青铜镜,到了战国时期,无论在青铜镜的制造和使用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墨子和他的弟子对镜子成像的原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平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的成像的理论。

132、在分析镜面成像的时候,墨家把物体看做无数物点组成的,所成的像由无数“糗”(音:qiu)组成。“糗”字本义是炒米粉,在这里取它极细小的含意,描述物体成像的像点。

133、墨子听到了这个消息,觉得楚国无故进攻宋国,不符合道义,便带着一批墨家弟子帮助宋国守城。看着往昔的富裕之国宋国,都城内人心惶惶,百姓脸上洋溢的对于战争的恐惧,墨子于心不忍。他决定孤身面见楚王,说服楚王停止战争。

134、族土地所有制终于代替了宗子世袭、不得买卖宗族、土地所有制的时代;农业和手工业比较发达,铁的使用也普遍起来;大工商业暴兴,孔子的弟子子贡亦官亦商,富甲天下,此外,还有不少“在农与工肆之人”,即小生产者,遭受着压迫,过着艰苦的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墨子反对“周制”和宣传“兴利除害”等等,都是庶民思想的要和反映.一时期,处于“史文阙轶,考古者为之茫然”的春秋战国之交,历史剧变的时代。周朝政治制度完全崩溃:政治上,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田氏代齐,各国家(此处“国家”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国家)的行政、官僚制度代替了世卿掌权制度,由此产生了“士”这一阶层;经济上,封建领主经济转变成为封建地主经济,个人私有可以买卖的家族土地所有制终于代替了宗子世袭、不得买卖宗族、土地所有制的时代;农业和手工业比较发达,铁的使用也普遍起来;大工商业暴兴,孔子的弟子子贡亦官亦商,富甲天下,此外,还有不少“在农与工肆之人”,即小生产者,遭受着压迫,过着艰苦的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墨子反对“周制”和宣传“兴利除害”等等,都是庶民思想的要和反映.

135、由于时间的久远,以及当时传承文明的手段欠发达,对决的过程早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我们不得而知。但对决的结果却记录在了青史之上,墨子赢下了这场对决,鲁班无法使用器械攻下墨子守卫的城池。

136、除此之外,在《墨经》中还包含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有关的知识。有学者甚至认为《墨经》里面所包含的知识超过了整个希腊,或者说等于希腊的总和。

137、楚王终于同意了,但是他们都舍不得放弃新造起来的攻城器械,想在实战中试试它的威力。墨子解下衣带,围作城墙,用木片作为武器,让鲁班同他分别代表攻守两方进行表演。鲁班多次使用不同方法攻城,多次都被墨子挡住了。鲁班攻城的器械已经使尽,而墨子守城计策还绰绰有余。

138、“一毛不拔”最早是孟子批评战国时的杨朱用的词语,杨朱,战国时思想家,哲学家。魏国人,又称杨子、阳生、阳子居。名朱,他阐发了一种人生哲学,其核心观念便是"为我"。就是以是否对自己有利当做评判是非善恶的标准,这是站在个人的角度来分析人性,来阐释人生。孟子在批驳杨朱时,认为"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139、《经上》: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

140、墨家在历史上之短暂存在过一段时间(墨子在世时)

141、墨家的消散并非墨家帮助秦国统一天下,墨家在战国已经分裂,除所说的墨离为三的相广氏,相夫氏,邓陵氏三家外,还有以黄老道补统墨学思想的宋研,尹文一家,以墨家逻辑学自立一家的名家惠施,还有许行的农家,都出于墨学,战国末期墨家中心转入秦国,但并非主张秦国去灭六国,而是让秦皇用墨家思想治国,为秦国守城,在秦国当时的兵法中与<<墨子>>中所记载的守城兵法是一样的,墨子怕兵法被侵略者利用,所以墨子只写守的兵法,不写攻的兵法,墨家的消散是因为<<韩非子>>所说的"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秦国利用墨家的学说让国家纯朴,节省资源用于军事,又利用墨家弟子守城,统一后因当时大多游侠出于墨家,而且墨家是为受侵略国守城的军事团体,统治者根本不容墨家的存在,所以秦统一后墨家便压逼墨家,因为墨家的反战思想使墨家在秦迅速衰落,秦统一是根扰<<韩非子>>的中思想富国强兵,韩非被李斯陷害,在狱中写出<<韩非子>>,最终李斯逼韩非服毒自杀,秦皇最终很后悔,但便用了<<韩非子>>中的霸道思想加速兼并战争,统一后便实行焚书坑儒的愚民政策,到汉初,汉统治者不让墨家墨兴,在<<史记>>中没为与墨子和墨家有关的人立传,如墨家的弟子,"止楚攻宋"一事被墨子感染的墨子好友鲁班,初学黄老道后转墨学的宋研,尹文,学于墨学的农家许行,受墨学影响出身贵族却反对贵族剥削的隐士陈仲,都不立转,只有晏婴有立转,墨子也只是"宋大夫,或与孔子同时,或之后..."这二十多字概括.司马迁可能想为墨家学者立传,但因为资料大多来自于司马迁父亲司马谈,汉朝压逼墨家所以司立迁无法找到墨家的资料.

142、墨家是中国古代主要哲学派别之一,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创始人为墨翟。

143、从“兼爱”的观点出发,墨子提出“非攻”。《墨子》书里有一著名故事:公输班为楚国造云梯准备攻宋。墨子日夜兼程从齐国赶到楚国,用一攻一守的假设性对战说服公输班和楚王不能大国欺侮小国;同时,墨子派人去宋国做了防守的准备,结果制止了楚对宋的一次战争。

144、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他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杨朱之学并称“显学”。墨子的思想主要记录在《墨子》一书中,该数为墨子自著及其弟子记述墨子言行而成。在《墨子·鲁问》中,墨翟提出了墨家的十大主张。即“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总体上说墨子的主张处处反对儒家学说,儒家重”仁义”,而墨家重“功利”,此功利并非一己私利,而是国家人民之利,是墨子估定一切价值的标准。人民富足,即是国家百姓之大利,一切有害于人民利益的事情都应该废除,因此墨子主张节俭、薄葬等。

145、墨家知道光在透镜或凹面镜之前会聚焦。《墨经》上说:“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瘴内也。”景就是影,指物体的影像;内就是纳,也就是聚集在一点的意思。《墨经》里常称焦点为“正”或“内”,所以我们知道墨家已研究出光线聚集原理。

146、狡猾的公输般又心生一计,说:“我知道用什么办法对付你了,但我不说。”楚王问什么原因,墨子说:“他的意思,不过是想杀了我。杀了我,宋国就没人能防守了,就可以进攻了,但我的学生禽滑厘等300多人,已手持器械在宋国都城上等待着你们的入侵呢!即使你们杀了我,同样也不能得逞。”楚王无奈,只好取消了攻打宋国的念头。

147、见到楚王的墨子向楚王发问:看到别人的东西想拿走,这种行为合乎道义吗?楚王一想,给出了盗窃不义之举的答案。墨子劝导楚王:楚国土地广阔,山川湖泊,物华天宝,是富足而知礼仪的国家。宋国国土狭隘,人民困顿,为什么占据富饶的楚国,还要攻打贫弱的宋国呢?楚王听了,无言以对,但帝王的功业心还是很重的,楚王无奈说道攻城器械已经制造好了,现在停止攻打宋国也来不及了。

148、墨家的数学基本概念定义和逻辑思想在先秦曾一度大放异彩.可是受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些思想没有与中国古代数学真正结合起来.直到清代,才又有人重新研究.尽管如此,《墨经》中的数学思想的产生,表明我国在2500年前就已较严密地研究几何,比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问世还早100多年.

149、《经上》中“兼”即整体,总体,全体。体即个别,个体,部分的意思。因此,“个体是从全体中分出来的”这说明宇宙是统一的整体,任何事物都是其中的一部分都从整体分出。

150、墨家的创始人---墨子

关于墨家和人的故事简短

151、墨家目前出场的人物中战力最高的是徐弱。这是一位墨家豪侠,战力为剑修充其量刚过十三境,亚圣的儿子阿良可以完全压制他。

152、宇宙二字的含义就是时间和空间。不过墨家对其有特用的哲学术语—久宇。

153、春秋战国,周朝的八百年分封制为以后数百年动荡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秦人”、“楚人”、“齐人”等等称谓,代表着一块块区域是一个个割据的国度,他们有由衷爱着国度的子民,这就是春秋战国时代战端频频却难以一统的原因。最丰富的国度文化相互碰撞,迸发了“百家争鸣”的瑰丽景象,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墨子与机关术的较量。

154、墨家的主要思想

155、墨子于是解下腰带,围成一座城的样子,用小木片代表守城用的器械。公输般多次设计攻城用的云梯等器械,墨子多次抵住了他的进攻。公输般攻城的计策用完了,而墨子守城的计策还绰绰有余。

156、“中,同长也。”说的是形体的对承重心的定义。

157、同一时期,还有一位叫杨朱的哲学家,他反对墨子的兼爱,主张贵生、重己,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自己对别人进行侵夺。

158、墨子认为“为政之本”为任人唯贤,即尚贤。甚至帝王也应该由此途径选拔而出,但这一思想,在当时已经严重危及到了统治者的统治。因此直接导致了墨家学说从显学,最后变成了绝学。

159、后来他又拒绝了楚王赐给他的封地,离开了楚国。

160、劝说楚王放弃攻打宋国的墨子,一路游山玩水,踏入返程。有一天下了大暴雨,墨子前往宋国避雨,看守城门的卫兵却拒绝了墨子,因为他不认识他。素不相识的他国,墨子孤身赴险,拼死相救,他所追求的就是心间的那点“义”。救下他国却不言功,甚至所救之人都不知道自己是他的恩人,这就是先秦时代,一代大贤的风骨。墨子用自己的救宋之旅,完美的诠释了“兼爱”二字的真正含义。

161、楚国国君命令鲁班建造云梯等攻城装备,意图发起战争,墨子听闻消息后急忙赶到楚国国都,和鲁班谈论攻防战术,鲁班九战九败,最终放弃了战争

162、是秦时明月里的一话,讲的是盖聂去到了墨家机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