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首页 > 经典句子 > 诸葛亮自己写的诗【167句精选】

诸葛亮自己写的诗【167句精选】

时间:2023-03-17 17:33:24

诸葛亮自己写的诗

1、水咽波声,一江天汉英雄泪;

2、原来,杜甫晚年主要是生活在成都市与四川省境内,而诸葛亮是蜀国皇帝刘备的军师(立朝前)与丞相(立朝后)、百官之首、后主刘禅的辅佐大臣(有些像后来的“摄政王”),他一生的主要活动范围也是在成都与四川全省内,他们俩在空间上有很多交集,而诸葛亮又是四川人民都最为推崇、名气最大的历史人物,甚至可以说是巴蜀大地的“保护神”,使得川地得到几百年平安并成为“天府之国”、“鱼米之乡”,他功不可没,杜甫自然就有很多歌颂他的篇章了。

3、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4、一起来欣赏诸葛亮最著名的诗和文吧:

5、大业定三分,伊吕洵堪称伯仲;

6、光绪戊寅(公元1878)仲冬(十二月),长安信士潘矩墉题。

7、不去学习便无法增长自身的才干,没有远大的志向也不能在学业上有所成就。

8、呜呼公瑾,不幸夭亡!修短故天,人岂不伤?君其有灵,享我烝尝!吊君弘才,文武筹略;火攻破敌,挽强为弱。想君当年,雄姿英发;哭君早逝,俯地流血。

9、要去激励那些有志气的士人们的勇气,而不应当随意的去轻视自己。

10、可以说,杜甫一生中写诸葛亮的诗是最多的,他连写李白的诗都没几首;而且,后世给诸葛亮写诗最多的人,也算是杜甫了。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特别是文学史上,一位诗人纪念过去的一位本民族杰出人物,竟然写了这么多作品,是罕见的,甚至是空前的。这个独特的现象,是值得关注、研究的。

11、诸葛亮生前一切都是为了兴复刘氏帝业而尊敬事奉蜀汉王室;

12、诸葛亮虽然知道魏、蜀、吴三国鼎立是不可抗拒和改变的客观规律;

13、数:天命,劫数。多做好事、广积善行的人,一定能昌盛起来;坏事做得多、到处结怨恨的人一定会失败灭亡,这是古今人们必然的命数。这句话是劝诫人们多积善行、不做恶事。从历史和民众的角度来看,是有道理并合规律的。

14、武侯墓几林翠柏里鹃鸟常啼,嘴中流血,仍在叫蜀7.我居白河水东,与南阳原系比邻,知当日避难躬耕,人号卧龙,自况管乐,未出茅庐即名士;

15、虽知天定三分鼎;

16、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17、古老的碑碣石刻,散发出诸葛亮高尚气质与品格的清香;

18、吾妻月英,见字如面。亮受先帝之重托辅佐王上以保国,自夷陵之战以来,元气大伤。大汉之天下,支离破碎,西有羌族为祸西平,东有孙权虎视川中,南有蛮王造反于不毛,北有曹丕铁蹄之忧患。而朝廷内外,议论不绝,滋扰之声,相续不断,幸天不亡汉,得忠义之士扼关把隘,征讨南蛮,固国定基,使蜀中得一时之平也。

19、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20、蜀汉的帝业难以延续,使诸葛亮忠君的灵魂仍痛心天下分裂成为三足鼎立;

21、唉,别了周,固守友谊真情,只待转世轮回,若有魂灵,请照我心,从此天下,再无我的知音。真悲痛啊!

22、诸葛亮死后仍然为保护蜀汉国土和事业而遗命葬汉中定军山下。

23、打开自己坦诚的心扉,提出公正无私的见解。后以“开诚布公”这个成语来形容发表意见时真诚、坦白无私的态度。

24、王业不偏安,两表于今悬日月;

25、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26、定军山虽然十分古老,千百年来到山下血祭武侯墓总觉得非常新鲜。

27、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蜀·诸葛亮《将戒》。

28、诫外甥书

29、诸葛亮全力辅佐弱蜀,使之与魏、吴形成三分天下,其盛大业绩与功名,实在可以和伊尹、吕望比肩而论;

30、定军山古,百千载血祀常新。

诸葛亮自己写的诗

31、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3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33、生为兴刘尊汉室;

34、虚白道人李复心

35、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36、《八阵图》

37、诸葛亮说要竭尽劳苦,亲率朝廷的军队长驻汉中,以对付天下变幻的局势。

38、光绪癸未(公元1883)仲冬(十二月),署沔县典史(主管县狱及捕盗的官职)街泉(亦名街亭,甘肃秦安县陇城镇。马谡失街亭处)冯锡龄敬题

39、光绪庚辰(公元1880)冬,蜀州(今四川崇庆县)李士瑛题

40、不应对着无罪的人发怒,也不能把喜爱施与有罪之士。

41、缓步走出临淄城的城门,遥望萧瑟死寂的荡阴里。那里有三座坟墓紧相连,形状大小都非常的相似。请问这里是谁家的墓地,田开疆、古冶子和公孙氏。

42、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43、诸葛亮死后不归葬于故乡,是因为没能完成统一河山的志愿;

44、武侯墓亩古迹中青竹稀少,山色之光,好象是诸葛亮再卧南阳;

45、扶汉祚于三分天下,卧龙不亏宗臣。

46、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47、数亩疏筠,山光犹拟南阳卧;

48、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49、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宝鸡、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50、从前面的书案梁,到后面的笔峰山,看起来武侯墓只有几块葱郁的土地,但数千年来,使人觉得仿佛古隆中就在这儿;

51、但是,他仍然竭尽人为的谋略,六出祁山进行伐魏而力求统一。

52、出自《后出师表》。【译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为国家、为人民奋斗终生,直到死为止。

53、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54、问是谁家冢?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理。

55、军山在望,高冢灵通八阵图。

56、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57、二则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几位“完人”之一,他是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其才学、人品、成就都是十全十美的,为了蜀国,为了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来,所以要回报刘备,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大公无私光明磊落,值得所有人推崇、敬重;

58、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59、《咏怀古迹》唐·杜甫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60、您风度翩翩,与小乔结成佳偶,汉朝忠臣,不辱使命,您气概非凡,从善如流更使主公广开言路,不骄不躁,不气不馁。洞庭湖畔,蒋干前来离间,您演戏挥洒自如,气度大情趣高。才能宏大,文武双全,火烧曹军,以弱胜强。您当时姿态雄壮而英俊,可惜早逝,使我趴在地上痛哭至流血。

诸葛亮自己写的诗

6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淡泊一作:澹泊;淫慢一作:慆慢)

62、我住在白河水边,东面与南阳原是近邻,知道当年诸葛亮为避战争灾难而在南阳隐居亲耕,时人称他卧龙先生。他自比管仲和乐毅,还没出草庐,就已经是很有名望的人士;

63、自身没有恬静淡泊的修养,便不会明确自己的志向。没有宁静的身心,便不会实现远大的目标。

64、前、后《出师表》竭尽了诸葛亮的忠心。恭敬谨慎,不辞劳苦,为的是不辜负刘备茅庐三顾之恩;

65、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66、《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67、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68、武侯墓古迹周围的树木不遭践毁,十里定军山内尽见草木繁茂花果清香。

69、诸葛亮是真正完美少有的特殊人才,萧何与曹参二人也不可能比得上他的政治才能。

70、嘉庆七年(公元1802)夏,钦命提督、甘肃全省军门(一省之最高武官)杨遇春题

71、民国二十一年(1993)二月,汉中绥靖司令、户县赵寿山出巡经此,展谒武侯墓,题书并敬制楹联。

72、《梁父吟》

73、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74、嘉庆七年(公元1802)夏,钦命陕西提刑按察使司(主管陕西全省司法之官职)文濡题

75、杜甫为什么写这么多关于诸葛亮的诗歌,他作为“诗圣”、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为什么这么推崇诸葛亮,竟然用了“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这么高的评价?

76、《有感》宋·文天祥平生心事付悠悠,风雨燕南老楚囚。故旧相思空万里,妻孥不见满三秋。绝怜诸葛隆中意,羸得子长天下游。一死皎然无复恨,忠魂多少暗荒丘。

77、出自《便宜十六策·察疑第五》【译文】有的物体虽然属于不同的类别,但在外形上、颜色上可能有相同之处。

78、至贤妻黄氏之书:

79、山无樵采,十里定军草木香。

80、诸葛亮忠君的灵魂还在,过往的行人都争相瞻仰拜谒武侯墓。

81、唉!你不幸早逝!老天让你短寿,人们岂不哀伤?我心真痛,以酒浇愁;您若在天有灵,请享用我的祭品!凭您少年博学,结交孙策将军;仗义轻财,让出房屋给穷困人居。您未成年,已如大鹏乘风而起,创建霸业,雄踞江南。凭您伟力,镇守巴丘;刘表讨贼无为,全然仰仗于你。

82、清.嘉庆.沔县知县马充刚题

83、前书案,后笔峰,看几亩青畴,数千载隆中宛在;

84、故国不归,山河未遂中原志;

85、亮虽不脱俗世之缠缚,然不敢或忘昔日垂青之恩。妻可记?隆中溪水之前,树阴花下,彼此相拥而谈天文,论地理,讲事故,语人情。妻问亮之愿,亮答曰:“一愿辅明主而匡天下,二愿携月英而游四海。”昔日之言,如在耳边,缠绵之景,历历在目。妻可记?亮获采薪之忧,日趋渐重,草药难继,若非妻冒雨上山,采救命之草,无亮今日也。妻之深情,亮铭刻于心矣,想那藜藿之苦,沉病之难,妻与吾共之,亮之福也。曾记否,亮为游学之历,凄凄而别,万丈夕阳,十里长亭,相对垂泪。

86、诸葛亮死在五丈原上,曾使司马懿追兵受警而遗留下了慌恐不安;

87、《卧龙》

88、昊天昏暗,三军怆然;主为哀泣;友为泪涟。亮也不才,丐计求谋;助吴拒曹,辅汉安刘;掎角之援,首尾相俦,呜呼公瑾!生死永别,魂如有灵,以鉴我心:从此天下,更无知音!呜呼痛哉!

89、《蜀相》

90、奇才真十倍,萧曹未许比经纶。

诸葛亮自己写的诗

91、几林翠柏,鹃血常啼蜀道难。

92、志当存高远。

93、三则诸葛亮一生成就卓著、叱咤风云,干了很多轰轰烈烈的大事,功成名就、万众拥戴;而杜甫晚年在成都却穷困潦倒、一事无成,兀兀穷年、晚景凄凉,他难免不向往、仰慕诸葛亮的人生。

94、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95、怒不犯无罪之人,喜不从可戮之士。——三国蜀·诸葛亮《将骄吝》。

96、公葬定军山下,为汉中留此胜迹,寿终时对众遗命,地卜嘶马,墓勿丘垅,能禁樵牧是佳城。

97、杜甫推崇诸葛亮,我觉得具体有三大原因,一是这两位中华民族的伟人,一个“诗圣”一个“智圣”之间的惺惺相惜、非常欣赏,隔着几百年遥相呼应、实现“对话”;

98、三顾茅庐;2、隆中对;3、舌战群儒;4、平定南中;5、六出祁山。

99、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100、忠义心,英才气,三十六年不枉此生,名扬百代,深情哀悼,让我愁肠百回,只此忠心,悲情连绵。光明的天为之失色,全军悲痛,主公哀哭,朋友流泪,我虽不才,向您讨教,助吴抗曹,辅佐汉朝使刘氏安宁。夹攻敌人,友情常在,你我无论生死,何时不互相担忧。

101、一心扶汉祚,拓土开疆卒书正统两朝。

102、诸葛亮写的诗总共有两首,分别是《悼周瑜诗》和《梁父吟》,具体如下:

103、《读诸葛武侯传》唐·李白  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104、学须静,才须学。——蜀·诸葛亮《诫子书》

105、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106、做学问须要安静的环境,更须要心静;心静才能专心致志,学有所得。

107、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鞠躬,弯身行礼,这里指小心谨慎的样子。已,停止。为了国家而处事谨慎,如履薄冰,克尽心力,努力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虽是诸葛亮出征前向后主刘禅所表现的忠心,但也是他一生尽忠职守的真实写照。由此,“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一语便成了千古以降无数忠臣义士赤心报国的座右铭。

108、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109、二表竭忠臣,鞠躬尽瘁不负南阳三顾;

110、汉水的波涛声如悲泣哀鸣,一江河水满是天下有志之士怀念诸葛亮的泪水;

111、铜雀台荒,七十二疑冢安在;

112、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113、武侯墓襟连定军山,旁带沔水,留下了诸葛亮一捧黄土之坟,在四百年来的汉代国统制度中,好象是十分新鲜的事情。

114、《书愤》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15、古石幽香名士骨;

116、出师表/前出师表

117、臣言当尽瘁,六军长此驻风云。

118、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德,何患于不济(诸葛亮《戒外甥书》)。

119、一心扶持蜀汉帝业,扩展、开辟疆域和领土,终于使史籍记载了刘氏国统的刘备、刘禅父子两代。

120、后出师表

诸葛亮自己写的诗

121、物有异类,形有同色。

122、为了蜀汉帝业不偏据一方而自安,诸葛亮上书的前、后《出师表》于日月同辉;

123、《阁夜》唐·杜甫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124、犹竭人谋六出师。

125、死犹护蜀葬军山。

126、《南阳》唐·汪遵  陆困泥蟠未适从,岂妨耕稼隐高踪。若非先主垂三顾,谁识茅庐一卧龙。

127、善积者昌,恶积者丧,古今常数也。——[诸葛亮《为后帝伐魏诏》

128、诸葛亮还葬在定军山下,为汉中地区留下了武侯墓名胜古迹。他临死时曾对大家遗命,坟地要占卜选择,不得喧噪,不垒坟冢,并能禁止砍柴、放牧,才是理想的墓地。

129、开诚心,布公道。——《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130、陨将星于五丈原头,司马尚警余烈;

13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燥则不能治性(诸葛亮《诫子书》)。

132、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133、定军山举目在望,高高的武侯坟墓似灵应贯通着诸葛亮推演的八卦阵法。

134、苍松翠柏老臣心。

135、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

136、清.(嘉庆间汉中知府)赵洵题

137、襟军山,带沔水,留一抔黄土,四百年汉祚犹新。

138、光绪戍子(公元1888)仲冬,豫章(今江西南昌)萧执中题

139、他们的力气能推倒南山,又能截断系大地的绳子。不料一朝遭到谗言,他们三人却是因为两个桃子的原因而死。谁能够设想出这个奇计?他就是齐国的宰相晏子。

140、不能以为自己有才能就傲视别人,不能因为受恩宠就耀武扬威。

141、有木也是桥,无木也是桥,去掉桥边木,加女便成娇。江东美女数二乔,难保铜雀不锁娇。是诸葛亮为了反击周瑜取笑他老婆黄月英而做给周瑜的,周瑜看到后肯定是非常的生气。

142、清(嘉庆,泾阳知县)马学赐题

143、《八阵图》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44、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145、漳河边的铜雀台早已荒废,传说中曹操的七十二座假坟哪里在;

146、《悼周瑜诗》

147、汉祚难延,忠魂痛裂三分鼎;

148、出自《诫外甥书》。【译文】一个人应当有高尚远大的志向。

149、清.麦凤岐题

150、民国十五年(1926)中秋(八月),宛东唐河县清优附生(府、县儒学生员之一学名)王恒题

诸葛亮自己写的诗

151、忠魂犹在,道路争瞻汉相坟。

15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53、诗句有在刘备第三次到诸葛亮草庐的时候,诸葛亮睡觉醒的时候念了一首诗“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15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

155、夫学需静也,才需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

156、匡扶蜀汉帝业于鼎立之中,诸葛亮不愧是世所敬仰的名臣。

157、青绿色的松柏树,象征着诸葛亮忠于蜀汉帝业的高杰心灵。

158、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59、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诫子书》

160、嘉庆丁卯(公元1807年),知沔县事,山东泰安范抡策题

161、恢宏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蜀·诸葛亮《出师表》。

162、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163、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宴子。

164、亮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而论地之广阔,国之强大。东不如孙吴,北不如曹魏,若坐守于此,终不过楚,齐之运也。亮受先帝三顾之恩,托孤之重,誓保王上之基业,克复中原,亮之本分也。望妻谅之。

165、无奈亮之使命未成,尚不能稍待。现曹丕已死,曹睿继位,新旧交替,必生祸乱,众心难服,兼之罢司马兵权,陇西之境,可为我夺也。亮统十万貔貅,次日兴师,克取中原,以复大汉之基业,报先帝之厚恩,使天下之民,安居乐业,四海之众,不见兵戈。亦可报王上之信任也。待功成之日,亮自隐退,同归密语之清溪,共难之俚土。再观鸥鹤飞逐于镜湖,蜂蝶嬉戏于花圃。妻当自保康健之身,以完亮昔日之愿。今亮借尺素之书,达相思之情,虽不及心之万一,亦可安枕而眠矣……

166、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67、如果触犯了法律,即便是自己的家人、亲戚、朋友,也都要接受应有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