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首页 > 经典句子 > 关于清明节的散文优选好句69句

关于清明节的散文优选好句69句

时间:2022-06-20 21:59:57

1、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唐伯虎的《桃花庵歌》:“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也正印了清明的乐趣!有这样宠辱不惊,看花开花落。去留随意,任云卷云舒的境界不正是最清明之举吗?

2、【关于清明节的散文】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3、林彪曾经说:“一部中国历史就是政变史。”这话说对一部分,如果你只读帝王史,那绝对是政变史。如果你再读全面些,比如儒林史,比如经籍志,你就会发现,中国历史不光是政变史,还有血泪史和屈辱史。

4、记得那年清明,我带女儿一起去扫墓祭祖。看到女儿在坟前跪拜从小疼她爱她的外公,我便不觉泪奔,往事涌上心头,历历在目。我仿佛又看到父亲当年为了家庭而操劳的身影,又仿佛听到他因为生活的艰难而发出的叹息。我似乎感受到父亲下班回来在走廊里渐行渐近的脚步,看到他倚靠在窗台,凝聚深眉地思考。只是人生苦短,如今我与父亲阴阳两界,永无相见。看看墓碑,遥望蓝天,只能在心灵深处发出一声声呼唤:天堂的父亲,你还好吗?

5、程颢的《郊行即事》:“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在长满芳草花卉的原野尽情地游玩,春色已到远山,四周一片碧绿。乘着兴致追逐随风飘飞的红色花瓣,穿过柳死飘摇的小巷;感到困倦时,对着溪边流水,坐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休息。休要推辞这杯酒,休要辜负十分诚挚劝酒的心意,只是怕风吹花落,一片片飞散了。况且今日是清明佳节,又遇着晴朗的好天气,极宜游乐,但不可乐而忘返

6、我们研究中国现代史,始终围着毛主席做研究,其实忽视了一个重要情况,那就是他身边的女人。

7、清明三候:“一候桐始华:白桐花开放。二候田鼠化为鴽:喜阴的田鼠不见了。三候虹始见: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也就是说在清明时节的第一个五天,会看见桐树开始开出白色的花朵。第二个五天,田鼠因为烈阳之气渐盛,钻进洞穴,喜欢阳气的鹌鹑开始出来活动。第三个五天,是彩虹出现在天边的日子,清明时节的一场细雨之后,天空会出现绚烂的彩虹。

8、《抱朴子》曰:“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涤轻尘。”其实,革面尚易,洗心尤难。易者天天做,难的难得为。常洗心常清,常洗心向善,常洗心才净,长洗心能明。

9、散文:《采薇》中的野豌豆

10、刘尚伟,男,1972年生人,文学爱好者,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华鼎伟业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正高职称,入选科技部创新创业人才推进计划,国家“万人计划”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烟台市“劳动模范”,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多篇散文入选《胶东散文年选》《黄海散文双年选》《黄海散文十四家》《黄海散文百家作品选》。散文《秋入人间第几重》荣获黄海数字出版社“黄海散文双年选(2022)最佳作品奖”。

11、对于姑姑,她常说:“我为了今天这桩婚姻挨了多少皮带,不堪回首。日夜的照顾他,四十岁还要罚站。”

12、好多童年的事情,过去了那么多年,却依然恍若眼前,连一些细枝末节,都记得特别清楚。记得父亲为我买的第一支笛子,是1角2分钱;买的第一本《少年文艺》,是1角7分钱;买的第一把京胡,是2元2角钱……

13、清明节来了,屋外果然就飘起细雨,正是“雨纷纷”的时节。自从老父离世,清明、中元这样的鬼节,对我来说就变得牵肠挂肚。我每天把日历拿出来翻一下,在心里掐指头算日子,只怕粗心错过了。我想,如果一不小心错过了,老父在整个夏、秋两季没钱可用,没有换季的衣服可穿,他该多么可怜!而且他没有看见他的孩子来到坟前,该是何等的伤心!他把一生奉献给子女,而子女却把这个一年中鬼域为数不多的开放日给忘了,他该是多么悲伤。老父又是一个一生硬气,不愿意求人借债的人,如果他最近遇上什么麻烦的事情,需要用钱,那该怎么办?

14、常听大伯诉苦:“我们家老爷子,天上难寻,地下难找,难伺候着呢。鱼眼睛窝下去就说用死鱼做的,糖醋排骨要请厨师单做。”

15、静笃极,凡心起。春暖花开,杏红柳绿,一年又清明。

16、看过一个动画片《寻梦环游记》,讲了一个小男孩追寻音乐梦想的故事,他和想象中逝去亲人们的对话看得我泪眼婆娑,特别有共鸣。我们谁也无力阻挡时间的流逝,我们也必将与家人与爱人生死相隔。但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人类的记忆,便是对生命的延续。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我想,逝去的亲人们是活在我们的心里和记忆里的,亲人们给我们的爱没有消失。

17、直到今天父亲都会饱含深清的讲:“你爷就那一人,爱花钱,在医院不能动时,我都给他兜里搁五百元钱,放着踏实呀,我留五元钱返程,一天一夜都没吃东西,现在你爷再也花不到我的钱了,怪只怪那时咱家穷,不能给你爷想要的生活。”

18、顾问:毕淑敏、邓刚、丁建元、王海峰、许晨、王安、刘长胜

19、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20、仅以此文,祭奠我逝去的亲人,同时表达对抗击病毒而牺牲的英烈和逝去的同胞们,致于深切地哀悼!

21、往年的今日,早己携妻带子,归乡祭祀。由于疫情管控,今年也只能在家,面西遥祭了!

22、可是,每次到新华书店里来,总忍不住还要踮着脚尖,把这四本书从架上拿下来,总忍不住翻完书后还要看看后面的定价,似乎希望这一次看到的定价,会比上一次看到的要便宜了似的。

23、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24、自从十二三岁时外出不参与外祖家扫墓以后,不复见过茧果,近来住在北京,也不再见黄花麦果的影子了。日本称作“御形”,与荠菜同为春天的七草之也采来做点心用,状如艾饺,名曰“草饼”,春分前后多食之,在北京也有,但是吃去总是日本风味,不复是儿时的黄花麦果糕了。

25、有人说慢慢地什么都会变淡,我认为不尽其然,像思念就不是的,少小时逝去的亲人,你可能连一滴眼泪都没洒过,平日也不会想起,但岁月会邀他如梦,幷痛彻心底,越久越强,生根发芽。我的爷爷已经走了二十多年了,他的墓地我只在照片里见过,活着一个非常慈爱的老人,死去就是一个冰冷的墓碑,有些痛苦是不想面对的,幸好父母还健在,人常说七十岁有个妈,八十岁有个家,这就是幸福。

26、清明时节雨纷纷,这雨果真就下了。

27、宏扬中国传统文化,意在回归文化自信,弥补民众信仰的缺失,纠正对传统文化的曲解!显然这已经非常必要了!孝发于心,行于形,今天虽未亲至,却也坦然了!

28、那时候,姐姐为了帮助父亲分担家庭的负担,不到18岁就去了包头,到正在新建的京包铁路线上工作,从她的工资里拿出大部分,开始每月给家里寄20元钱。

29、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春光明媚,和风徐徐的西子湖畔,游人如织。到了傍晚,游湖踏青之人已散,笙歌已歇,但西湖却万树流莺,春色依旧。把佳节清明的西湖,描绘得确如人间天堂,美不胜收。

30、“清明时节雨纷纷”,每到清明,往往就有着如丝如缕的春雨绵绵,总让我想起贺铸的《青玉案》:“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看到这样的诗句,难道你还不懂人心上缭绕的那点忧愁吗?

31、唐代诗人卢象有一首诗,叫做《寒食》,诗中有两句话:“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

32、“意中有溪流,一滴水感知江河;境中有天地,一枚叶彻悟山川”。“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薄膜包裹的良知,虚明灵觉间,可见缕缕佛光。红尘中的微觉者,空门门口徘徊的浪子,一脚门外一脚门内,倚框自在。

33、阳光明媚,春意正浓,清明节的脚步昂首阔步地走来,大地脱去了冬天阴霾雾障的外套,春色换上花红柳绿的新衣,我们已从容地迎来了又一个缅怀亲人的日子。清明时节,城里人、乡下人、漂泊异乡的游子、浪迹天涯的打工崽都有祭奠故去亲人的习俗。

34、爷爷是那种温和寡言的人,只有讲到我时,才眉飞色舞,口若悬河。常听他对棋友说我的孙女如何,如何。。。。字写得那是龙飞凤舞,闭着眼睛都能把作业做完之类的话。想一想,一边睡一边写肯定是龙飞凤舞。常想,爱!真是没有道理的。

35、黄海散文双年刊第2059篇文章

36、“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寻,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节是绕不过唐朝诗人杜牧的这首诗。我在老君山樱花盛开的村落,遇见了属于清明的草木,遇见了活在清明中的人,遇见了明天将要长成粮食的秧苗,也想念着故去的亲人。

37、爷爷在我家住过,那时,父亲每月二百七十元的工资,在80年代初也算高工资,发工资当天,爷爷说想出去玩几天,父亲就全给了他,一星期后回来只剩两角钱。我们三姊妹,都住校,等着家里的生活费。幷且他收留了一个流浪儿,为其提供吃喝。母亲勤劳能干节俭,看不惯爷爷的作风。

38、或许是因为我已经不再年轻,或许是我与逝去亲人们之间的距离日近,或许是因为我的儿子也长大成人,也将会有孙、曾孙。或许正是前几天儿子对我说的话:“老爸,现在我上班很忙、很累、工作也很紧张,今年的清明节我就不再回家陪您们给爷爷、奶奶上坟了。”每年的清明节,在亲人们的坟前,我都有更深切的怀念和感言。

39、老伴儿离开我已经6年了。每当我看见别人晒夫妻恩爱,我都很羡慕。我们之间的爱是责任、是家庭、是孩子。我们都做到了,对双方老人,我们不仅孝敬,在经济上也算照顾周全,为老人养老送终;我们对晚辈负责,两个孩子学习都好,都考上了大学;我们对工作兢兢业业,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多希望回到从前,回到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能够重新谈谈恋爱、压压马路、看看电影。

40、清明时节,小麦拔节,稻田里下了秧苗。我在一块水田边站立,田间的小秧苗,细细的,阳光倒映在水田,泛起一层层光芒。一根根小秧苗,在春风中,迎着光,细小却坚强。田埂上的种地人,看着那块水田,笑眯眯地趁着空闲,点燃了一根烟。

41、其实,清明并不是真正祭祀鬼神的日子,而在清明之前的两天,还暗藏着一个寒食节,那才是真正的鬼节。

42、清明节,有几多能清,几多能明。也许清明在各自心中!

43、清明来时,我们去谷城老君山的樱花谷。十里樱花烟雨中,落英纷纷念故人。樱花开在这样的时节,落在这样的时节,一生都带着一种迷人的气质。只是樱花年年花如旧,赏花之人,有的离开了人世,有的远行他乡,能够在樱花树下,与我们共赏的人,定当珍惜。

44、晋文公急忙派人去找介子推,但是,介子推却背着老娘上山了。他家附近有座山,叫做绵山,介子推就背着他娘跑到绵山上去了。晋文公说,赶紧派军队找呀!结果,大军进山,依然找不到。

45、人都是立体的,有许多面。我能看到的是他的慈爱,还有深深的孤独。他往往一动不动望着窗外,楼下只有新兵来回机械的走着正步,一站就是一上午。有一次,一只猫一夜间吃了八只鸟,一只不剩。爷爷几天都没有吃饭,我看到他蹲在地上,吧哒吧哒地掉眼泪。那时家里真的没有闲钱买这些,我们三姊妹要读书。一只鸟很贵,是父亲一个月的工资。想一想,我现在有钱买了,爷爷却去了天国。

46、总有一些人,在我们的生命中永远值得纪念。春分之后的清明,是唯一的节气与节日同天。我们用这个景和清明的日子,来纪念那些让我们难于忘怀的人。

47、副总编:马学民、刘玉涛

48、扫墓时候所常吃的还有一种野菜,俗称草紫,通称紫云英。农人在收获后,播种田内,用作肥料,是一种很被贱视的植物,但采取嫩茎瀹食,味颇鲜美,似豌豆苗。

49、投稿邮箱:183074113@qq.com

50、那一年,离现在也已经两千六百多年了,晋献公姬诡诸,注意,这个名字很奇怪,晋献公姓姬,他这个姓是正宗的周王室的姓,名叫诡诸,他的这个名字非常诡异,而且后来还发展成一个姓氏,在中国,目前姓诡诸的人并不多,但是,姓诡和姓诸的人却偶然能碰到,他们就是晋献公的后代。

51、“春风又绿四月天,梨花桃雨清明间。”不经意间,又到了清明节。这一天,是国人祭奠故人、缅怀先烈的日子,这也是祖辈世代的传承。

52、“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只有擦亮心境,点亮心灯,灵魂清澄,心明眼亮,才能清明,才能让心灵站立。“行源于心,力源于志。”人心者,人心之美,人间至美就在于让心清明。清明要清心、要静心、要交心、要净心、要善心、要赤心、要忠心、要公心、要廉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明心。清明是一种胸怀、一种底气、一种人格、一种信念,更是一种裕达。

53、吴彩云,籍贯江西省高安市,文学爱好者。

54、晋献公姬诡诸要开始讨伐居住在我们陕西临潼骊山一带的骊戎。他为什么要讨伐骊戎,我始终找不到原因,可能是姬诡诸时代的晋国,非常强大,看谁不顺眼,就去打一下,就像今天的美国一样,给你找点事,就把你打一下。姬诡诸那时候消灭了好多国家,他就是一个爱打别人的人。反正,在那一年,姬诡诸要动员大军,攻打骊戎了。

55、在樱花谷中,有一片白色的海棠。一树一树的海棠花,像是在向着人们诉说,诉说那一段段难忘的往事,诉说着一个个英雄的故事。我们生而平凡,但是我们能够选择过一个不平凡的人生。

56、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经诗子集,曹源滴水,而利他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传统文化的法脉精髓。“自强不息,厚徳载物”,“上善若水,水就下而成润泽之功,上德为倾,徳倾于众而成普度之势”,“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世界风云,疫情肆虐,自强才能载物,若水才能润泽,上徳才成普度。

57、诗人在清明节气写下:“烟雨十里春深,落花轻覆草痕。陌上青青柳色,心中念念故人。”到了清明,春天就已经走向深处了,这时的草木都是脆生生的绿意。柳条在风中摇摆着,甚是动人,尤其是几只鸟儿在柳树枝丫间穿行,心中念念不忘的故人,让我们有了像春日的烟雨,绵长而悠远的回忆与念想。

58、人生似船,心则为舵。古语云:“物洗则洁,心洗则清”。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对功名利禄看淡、看清,需要对风花雪月之事正确对待。世间诸事,事事源于心。“目为心视,口为心言,耳为心听,身为心安。故身之有心”。古人也曰:“但教方寸无诸恶”,指的是经过洗心而达到心灵的纯洁、纯真、纯美。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在这受外界不良环境、条件和物质利益、金钱、名利思想的诱惑因素的影响,许多人的心灵会沾上污泥浊水,进而发生病变,走上邪路。许多“老虎”“苍蝇”的腐败,许多家庭的破裂、许多亲朋好友的反目,不正是“不清明”的写照吗?谁都知道名利、恋色、贪欲都是害人害己之源,但谁又不是趋之若狂呢?

59、在唐朝以前,大家先过寒食节,祭祀祖先,但是过了两天,又是清明,又得放假。于是,唐朝的假日办那些人,一商量,干脆把这两个节合在一起过,一共放假五天,让大家回家好好转转。假日办把报告递给皇上,皇上说,就这么弄。从此,大家只知清明放假祭祀祖宗了,而把寒食节忘了。

60、小时候,对过清明节印象不深。好像只过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大约在四五年级时,有一次学校组织学生去陵园祭扫烈士墓,这才让我对清明节有了初步了解。

61、《论语学而》篇中曾子曰:“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矣。”古人的这句话蕴含着几层意思,其一是告诉我们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祭奠祖先。其二是让我们把自身的行为,以先贤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那么我们的德行自然敦厚了。其三是说,如果我们能在做事前想想此事的动机和初衷,并且能够想到这样做的后果,就会少做错事,民风自然就能厚淳,然后就会有“厚德载物”。

62、到了坟上,大家息足,茂生大伯到附近农家去,借一只桌子和两只条凳来,于是陈设祭品,依次跪拜。拜过之后,自由玩耍。有的吃甜麦塌饼,有的吃粽子,有的拔蚕豆梗来作笛子。

63、回到家,我放下那四本书,非常高兴,就跑出去到胡同里和小伙伴们玩了。黄昏的时候,看见刚下班的父亲一脸铁青地向我走来,然后把我领回家,回到家,把我摁在床板上,用鞋底子打了我屁股一顿。

64、我本身对毛主席没有意见,而是充满热爱,我把毛主席拿来做例子,那是因为他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皇帝,也是这世界上最后一个值得我们说一说的男人。他的一生既叫人崇拜欣喜,也叫人扼腕叹息。

65、“乐自清中出,廉从淡中来”。“官至贫时方为清”。甘守清贫,一身正气,才能“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忻忻于富贵”,使清明之风吹拂人心,使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成为一种习惯。

66、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清明节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扫坟节、植树节、鬼节等。它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初一的寒食节,并称为中国三大著名“鬼节”。清明节的节期在农历三月(公历4月5日前后),同时它又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2006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7、每年清明祭祀祖先和逝去的亲人时,除了摆上祭品、叩拜作仪、上香叩头、焚烧纸钱、叙诉祈祷,还得在坟头铺上纸钱、撒上花纸、燃放鞭炮、插上用五颜六色剪成长长细条的纸鸢彩带。隔远相望,纸鸢彩带在春天的风中簌簌抖动,像是当年我们承欢双老膝下时舞动的小手,在撒野、玩耍、嘻戏、跳跃;不经意间,随风飘拽的彩纸时而滑过亲人们布满皱纹的额头。心为之欲动,便觉得世间万物,自然生态包括花魂树魄,小草绿叶,薄雾轻纱,蓝天白云,冥冥中凡事都可以分享、交流、探讨。上辈亲人虽故去,阴阳两相隔,但他们勤劳、质朴、慈善、宽容的身影仍活在我的心中。

68、清明时节,当许多人怀揣一颗虔诚的心,向长眠的亲人、友人,顶礼膜拜之时。当许多人铲一锹黄土,覆一层哀思;栽一棵新枝,植一腔缅怀之时。你的心是否得到洗礼?你是否从不舍,哀怨,惆怅,中感悟出人生的道理?

69、那时候,家里生活不富裕,一家五口全靠父亲微薄的薪水维持,为了给我买这些东西,父亲掏出这些钱来,是咬着牙的。因为那时买一斤棒子面才几分钱,花这么多钱买这些东西,特别是花两块多钱买一把京胡,显得有些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