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首页 > 经典句子 > 描写君王收复失地的句子

描写君王收复失地的句子

时间:2022-06-15 22:08:32

1、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诗君解读:此词约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年),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陈同甫当时探访辛弃疾,两人多有互寄词。词中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抒发了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怀。结句抒发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

3、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4、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5、此词第一句,用“醉里”、“挑灯”、“看剑”三个连续的动作,写出一位将军心情复杂,喝醉酒,又难以入眠的形象。好不容易睡着了,“梦回吹角连营”,还是心系沙场,不能忘怀。然后用了一组对仗极工句子,表现了雄壮的军容和士兵高昂的战斗情绪:“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八百里这里是个典故,指牛。士兵们饱餐牛肉,奏起军乐,准备杀敌,“沙场秋点兵”,预示了战无不胜的前景。

6、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7、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

8、沙场秋点兵。

9、意思是:(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怜已成了白发人!

10、结果,这所谓的人生巅峰,忽然一落千丈,跌回冷酷的现实,诗人沉痛地慨叹道:“可怜白发生!”原来一切只是幻想。这处境,的确是“悲哀”的。然而又有谁“可怜”他呢?于是,他写了这首“壮词”,寄给处境同样“可怜”的陈同甫。

11、八百里分麾下,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12、我回到南方已经有43年了,看着仍然记得扬州一带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

13、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14、重点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16、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一心想为君王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为自己生前死后留下美名。可惜事业未成,自己已成了白发人!)

17、下片引用南朝刘义隆草率北率伐,招至大败的历史事实,忠告当权者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贪功冒进。接着用四十三年抗金形势的变化,表达词人收复中原的决心不变。

18、此外,纪念馆还收藏有冯玉祥送给张治中刻有“收复失地”的帐钩等大量文物,多由家属及村民捐赠。

19、出自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0、全词在结构上打破成规,前九句为一意,末一句另为一意,以末一句否定前九句,前九句写得酣恣淋漓,正为加重末五字失望之情,这种艺术手法体现了辛词的豪放风格和独创精神。

21、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以沉痛的慨叹,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

2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23、全词从意义上看,前九句是一段,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勇往直前的将军的形象,寄托了词人的远大抱负。最后一句是一段,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两者形成强烈的反差,既是报国无门的苦闷,也是抨击政府黑暗的用意。

24、伊拉克政府仍将败退无法收复失地。

25、“先攘外后安内”的意思是,等“收复失地”后,再“抚平内部矛盾”。

26、收复失地之战术探讨:一战定南沙。

27、这是郭沫若为辛弃疾纪念祠题写的对联。  上联“铁板铜琶”是一个典故,出自《历代诗余》所引宋代俞文豹《吹剑录》里评论苏词风格的话: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如何?”对曰:“柳郎中词,只好于十七八女孩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后来就演绎为“抱铜琵琶,执铁绰板”,形容豪放激越的文词.“玉堂”是宋代翰林院别称;“柳郎中”即当时词人柳永;“大江东去”是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首句,后人多用“大江东去”代表苏轼的创作风格.辛弃疾继承了苏词豪放的特点,在创作中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下联的“美芹悲黍”中的“芹”指芹菜.《列子•扬朱》篇载:有人向同乡富豪赞美芹菜好吃,结果富豪吃了反倒嘴肿闹肚子.后人以“献芹”称所献之物菲薄,以示诚意.辛弃疾曾于1165年写论文10篇,又称《美芹十论》,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悲黍”,黍即小米,据史书记载,周室东迁后,周朝志士回到故都,见昔日宗庙夷为田地,黍苗丛生,便悲国家之颠覆,故《诗经》有《黍离》篇.“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是说辛弃疾希望南宋小朝廷不要偏安江南一隅,而要立志收复失地,表示了他“男儿到死心如铁”(辛弃疾词《贺新郎》中的句子)的豪情壮志.

28、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形象。

29、南宋诗人陆游临终前还念念不忘收复失地。

30、《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31、结局三句,借廉颇自比,表示出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

32、出自《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3、当时他亲临抗金战争的第一线,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坚定如山。当英雄无用武之地时,他会回到金戈铁马的记忆里去的。想当年,诗人北望中原,渴望收复失地的壮心豪气,有如山涌,大有气魄。诗人未曾想过杀敌报国之路竟会如此艰难。以为“我本无私,倾力报国,那么国必成全于我,孰料竟有奸人作梗、破坏以至于屡遭罢黜?”诗人开篇一自问,问出几多郁愤。

34、可怜白发生。

35、开篇借景抒情,怀念孙权,刘裕。孙权割据东南,击退曹军,刘裕金戈铁马,收复失地,不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赞扬,也表达了对主战派的期望和对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的讽刺和遣责。

36、书愤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诗作,诗中表达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的句子是首联:“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37、此词通过对作者早年抗金部队豪壮的阵容和气概以及自己沙场生涯的追忆,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

38、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辛弃疾时年66岁,调任镇江知府后,登临北固亭,感叹对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此篇流传千古的佳作。

39、“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40、“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写了军队前行和武器装备的齐全、威力,的卢表示快马,这个典故见《三国演义》,刘备曾乘的卢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将军一战获胜,功成名就,既“了却君王天下事”,又“赢得生前身后名”,似乎结局非常完美。

4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