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心指心境恬静,没有挂虑,如:清心修行,清心苦读。
2、作恶事须防鬼神知,干好事莫怕旁人笑。——《格言联璧·惠吉类》
3、慎言指说话十分小心注意。出自《论语·为政》: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4、以镜自照见形容,以心自照见吉凶。——《格言联璧·惠吉类》
5、无论是用威还是用恩,最终的目的都是帮助大众调柔身心,提升德行,脱离苦难,得到幸福美满的人生。这样存心,才是历代圣哲教化的本意,则恩威都能够积功累德,无往不利。
6、何以上达?曰下学。
7、所谓大人,就是成年人的意思,成年人的第一课,先要认知生命心性的基本修养。所谓“明明德”,就是明白心性问题。这个“德”字,“德者得也”,得到生命本有的学问,这属于内学,也叫内圣之学。
8、这句话的意思是善于使用威严态度的人不轻易发怒,善于施恩的人不乱施恩惠。
9、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1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坐舟。
12、儒家所谓的圣人,在道家老庄的讲法叫真人,一个人成年以后没有真正修养心性,都是不够成熟的,就不足以称为成年人。以真人这个名称来说,必须要有真正心性的修养,认得那个生命根本。道家所说的真人就是神仙,超乎一般平庸的人了。
13、听断之官,成心必不可有;任事之官,成算必不可无。——《格言联璧·从政类》
14、意思是说:即使十句话能说对九句,也未必有人称赞你,但是假如你说错了一句话,就会接连受人指责。可见慎言的重要性。
15、摘自《格言联璧·学问类》
16、明朝时期由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的语录集《菜根谭》一书中有文:“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尤骈集。”
17、处世,指待人接物,应付世情;与世人相处交往。语出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18、善于运用恩泽的人不会随便施与。施恩给人要根据情况,恰到好处。在真正需要的时候,即使一杯水,也会让人永远感恩。雪中送炭,胜过锦上添花。
19、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6、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20、人未己如,不可急求其知;人未己合,不可急与之合。——《格言联璧·接物类》
21、祸到休愁,也要会救;福来休喜,也要会受。——《格言联璧·持躬类》
22、解释:古代的学者,为自己才学不高而担忧,就发奋学习,迎头赶上;现在的文士,为自己才学不高而羞愧,就隐满短处,避忌批评。
23、不自反者,看不出一身病痛;不耐烦者,做不成一件事业。——《格言联璧·处事类》
24、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25、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6、下手处是自强不息,成就处是至诚无妄。——《格言联璧·学问类》
27、孔子说:“君子慎言”。慎言的重要性和不慎言的危害性,翻开历史或是古人的教导,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28、修己,指自我修养。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入道》:“士之谋身,得之者以才,失之者惟命,达失二揆,宏道要枢,可谓勤於修己者与!”
29、意思是锥子放在口袋里,锥尖就会露出来。比喻有才能的人不会长久被埋没,终能显露头角。
30、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随园诗话·卷三》
31、真正的威严是从道德而生。道德隆重的人,虽然待人谦卑温和,而满怀正气,恭敬严谨,自然具有震慑力量,令人不敢放纵无礼,也就是所谓邪不侵正。不怒自威,以德服人,才是善用其威。
32、换句话说,没有明白自己生命根源的心性以前,都是行尸走肉的凡人,也就是假象的人而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是在说明“内圣”以后,才可以起大机大用之“外王”。
33、此句出自清代学者金兰生先生《格言联璧》:“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34、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35、何以远到?曰近思。
36、何谓大人?曰小心。
37、《大学》里头有几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大原则。中国自古的传统文化,六岁入小学,十八岁已成为成年人了,便进入大学。大学者,大人之学也。
38、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格言联璧·学问类》
39、何谓至行?曰庸行。
40、这个“王”字,“王者用也”,上至帝王,下至贩夫走卒,不过是职务的不同,其实都是启动心性外用的行为。所以“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样才是一个完成圆满人格的人,也可以叫他是圣人或真人了。
41、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势不可倚尽,福不可享尽;胆做大,心欲小,智欲圆,行欲方;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42、圣贤庸行,大人小心出自:清朝金兰生的《格言联璧·学问类》。
43、中国文化的儒释道三家,各有三句话需要了解的,就是佛家讲“明心见性”,儒家叫“存心养性”,道家说“修心炼性”。实际上,这就是生命的大科学。
44、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和董传留别》
45、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复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固甲,不能御也.
46、意思是说:多听别人说话,把你觉得可疑的放在一旁,其余的,也要谨慎地说,便少过。多看别人行事,把你觉得不安的,放在一旁,其余的,也要谨慎地行,便少悔。说话少过失,行事少后悔,谋求禄仕之道就在这里面了。
47、修己以清心为要,处世以慎言为先的意思是:“修炼自己,以清心寡欲最为重要。在社会上做事,要以谨慎说话为首先。”出自清代金缨的《格言联璧·接物类》。
48、出自《格言联璧·接物类》。
49、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50、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观书》
51、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齐家类》
52、趋:向往.无远勿届:没有什么再遥远的所在不能到达.届:到.限:限制.无坚不入:没有什么坚固的东西不能被戳入.御:抵御.
53、格言联璧--学问类[清]金兰生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何以上达?曰下学.何以远到?曰近思.翻译:什么是一个人的最高德行?是中庸之道.
54、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出自清代学者金缨的《格言联璧•学问篇》,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志向远大,那么他志向所指的地方,无论多远都能到达。其实是在讲人的精神意志所产生的强大力量。一个人如果有坚定的追求,就会为此克服困难,不懈奋斗;同理,一个国家乃至一个世界如果有坚定的追求,也会为此付出努力,直至最终实现自己追求的目标。
55、扩展资料
56、“善用威者不轻怒”,善于运用威德的人不会轻易发怒。轻易发怒,正暴露出自己涵养不足,没有自信,别人反而没有畏惧心,不会尊重恭敬,想要树立威信却招来轻视。
57、《大学》之道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须从知、止、定、静、安、虑、得的内圣的静养开始,这是中国几千年以来的教化的传统。
58、扩展资料:
59、意思是说,人要生存,有才能才有可能成功,如果不成功,就是命运的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进行修身。
60、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